《北京宰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宰相-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恩来也跟着站起,也兴奋地点着头,停了停,却又说:「主席,卡秋莎,我们又称六管火箭炮,八吨卡车载负,机动灵活。发射时六管齐出,可连发,一次六六三十六发高效燃烧弹,能烧穿钢甲,烧熔水泥工事,将敌军阵地变为焦炭。我们不是在西伯利亚基地看过苏军的演习?卡秋莎发射时整个天边都是血红的。二战时,曾在苏德战场上大显神或,被称为陆军死神,西方国家至今不能仿制。苏联老大哥已帮助我们在抚顺兵工厂制造……一百五十门卡秋莎,加上辅助设施,相当于一个特种火箭军。还是按总参谋部原先规划的,组成三个独立火箭师,分别划归十三兵团、九兵团、十九兵团吧。要不然,都属于东北边防军建制,其它两个兵团摆不平,闹起来,怎幺办?好在我们自己不久就能制造了,在全军普及起来,就容易了。老大哥只是在弹药的配方上对我们留了一手。这是我们陆军的秘密武器,我们不宣扬。」

毛泽东挥了挥手:「也好,手背手心都是肉,那就还是按原方案办吧。绝对不要张扬,到时候请美军进火焰山,做焦炭。还有陈赓、罗瑞卿二位的高见呢?」

周恩来继续汇报:「陈赓是个好战分子。他说中央军委可以把第四兵团留在云南剿匪,保卫南疆,但他本人坚决要求上朝鲜战场,跟美帝国主义痛痛快快打一场!不打战,他手痒心痒!」

毛泽东归座,欣慰地笑了:「陈赓好样的,我的老乡是条汉子!先时他请缨横扫东南亚,我说他想做二十世纪的成吉斯汗;现在他请缨朝鲜,是要做中国的巴顿了。我一定成全他。罗瑞卿,罗长子呢?」

周恩来说:「罗长子的发言挺干脆,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迟打不如早打,境内打不如境外打,打出去,打败美帝野心狼,再班师还朝。」

毛泽东手掌朝下一劈:「打败美帝野心狼,讲得好!恩来,我看我们的五位兵团司令都是主战派,全国十七个兵团,很有代表性埃这次会上,他们虽然属于少数派,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过去列宁的布什维克就是少数派,我在江西苏区时期也是少数派,屡遭排斥、整肃埃下面你介绍介绍这次会议的多数派,反对出兵朝鲜的,哪几位的发言比较典型?」

周恩来翻看着手头的笔记本:「说起来,也是个令人思索的现象呢,六大军区,除了高岗、彭德怀没有到会,华北的聂荣臻没有发言,其它如华东的陈毅,中南的林彪、谭政,西南的贺龙、邓小平,西北的习仲勋,东北的李富春,南京军科院的刘伯承,还有罗荣桓、叶剑英,几乎所有野战军一级的领导人,都不主张立即出兵。他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上是五条:一、我国经过了几十年战争的摧残,战争创伤急待恢复,而财政又十分困难;二、国内还有部分边远地区和沿海岛屿包括台澎金马尚未解放,约有一百万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武装尚待肃清;三、广大的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新建立的各级政权还有待巩固;四、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落后于美军,空军、海军尚在草创阶段,还谈不上制空权和制海权;五、由于长期战争的艰苦生活,军队官兵厌战、渴望和平的情绪相当普遍。

总之,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战。其中,以林彪、邓小平二位的发言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毛泽东不动声色,口气平和地间:「林彪又说了些什幺?他平日沉默寡言,不尚交际,这次倒是话不少了?」

周恩来说:「畅所欲言还是好的。林彪在会上介绍了联合国派遗军的组成,就是上次对主席和我说的那些,之后就说美国的一个军,拥有各式火炮一千五百门,每个师还配备有十架侦察机,加上强大的空军支持,是海、陆、空立体作战。而我们的每个军才有三十六门大炮,陆军火力就不成比例,跑路仍是两条腿,弹药靠士兵肩膀扛。空军、海军成立不到一年,基本上等于没有。只有陆军靠人多,跟人家打人海战术,三、五个拚一个。最主要的,美国人手里有原子弹。战打急眼了,美帝国主义不扔原子弹?谁能担这个保?扔上一个,我们就吃不消了。林彪对敌人的武器装备,如数家珍,说得大家大眼瞪小眼,又惊讶,又佩服。他的结论是:「我军若贸然入朝,既无空中掩护,又无海上支持,敌我装备如此悬殊,必然是出去容易回来难,后果不堪设想。」」

毛泽东的脸色在缓慢变化着,先是泛红,继而泛青,双拳搁在藤椅扶手上,透出他内心的失望与恼怒:「唯武器论,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是在放屁。悲观厌战,革命意志衰退。又犯一九二九年的老毛病,编《毛逊刚替他文过饰非。在东北打了两年胜战,后半辈子想吃老本了。

今后还怎幺带兵?不谈战争性质,正义与非正义。不谈人的因素,军队士气。光谈武器装备,大炮飞机,共产党人、革命军人的气味哪里去了?还拿美帝国主义的原子弹来吓唬人。他有原子弹,老子有手榴弹,还有卡秋莎。不信手榴弹打不过他原子弹。杨得志比他高明多了,比他懂得现代化战争。美国人在日本丢下两颗原子弹时,美军还没有登陆日本。我跟他打近战、夜战,拚刺刀、肉搏,他怎幺发挥空中优势?他怎幺扔原子弹?连他自己的军队一起炸成肉饼?整个混账,似是而非,一派胡言。恩来,你替我通知杨尚昆,立即给林彪安排专家会诊,全面检查身体,身体和思想的毛病要一起治疗。需要送去苏联就送去,留在北京,会传染给别人。据我所知,他的恐美病,已经感染了高岗。好在高岗是条陕北硬汉,会听我的,不会听他的。他走之前,我不要再见到他。此人现在变得十分讨厌。」

周恩来迅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来:「好,明天一早我让杨尚昆去办。林的伤病,战争年代留下的,还是要给予关心。下面,我介绍一下邓小平的发言要点?」

毛泽东气色平和了些,点了点头。他燃起一支烟,吸起来。毛泽东吸烟,叫做吞云不吐雾,大口吸进去,不见一丝漏出来,全绕在五脏六腑里。城腑之深,可见一斑。

周恩来说:邓小平虽然也主张缓出兵,但他说的比较有道理,也比较有说服力。矮个子从来言简意赅:在朝鲜的联合国派遣军,是以联合国的名义来执行任务的,它只是对北朝鲜采取战争行动。起码到目前为止,联合国安理会并未提到要对我新中国进行制裁。而且外电报导,美国总统杜鲁门已下令麦克阿瑟,美国军队不得追击北朝鲜军队至鸭绿江一线,美国飞机不得进入中国东北领空,并宣布美国不要跟中国打战,一旦朝鲜战事结束,美国将会撤除对台湾海峡的封锁。所以,我若立即出兵朝鲜,师出何名?苏联老大哥又躲在后面不肯露面,没有使用安理会的否决权,可见他也是要给联合国一个面子的。本人建议,只有在联合国派遣军入侵我东北边境,或派飞机轰炸我东北领土这个前提下,我才立即举兵反击侵略,打过鸭绿江去!这就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说过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本人斗胆加上一言,一犯到底!邓小平还称赞了杨得志的见解,只要我军坚持打近战、夜战、拚刺刀,敌人的空中优势、火炮优势包括原子弹,就统统用不上,优势等于零。」

毛泽东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有了笑容:「看看!高水平出来了吧?

主张缓出兵,也要说出个道理来嘛。林彪与之相比,相差何止千里。好个邓政委,我要和他详细谈谈,把他说服过来,人才难得。刘伯承、陈毅、贺龙、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习仲勋诸位呢?」

周恩来说:大体上,他们对林彪的唯武器装备论,也不大以为然;而都比较赞同邓小平的意见。刘伯承称他「我的邓政委」,举了举大拇指。

刘伯承同志建议中央军委立即举办一期全军军长以上主要将领的集训班,突击补一课:关于指挥现代化战争诸兵种协同作战、关于建立炸不断的军事通讯系统与后勤物资供应线,这是入朝参战前最急需解决的课题。朝鲜战场,已不同于我们过去打人民战争及其采行的人海战术了。

毛泽东点着头:「恩来啊,我们把刘伯承摆到南京军事科学院去培训高级将领,这步棋走得对埃要说我军真正的战略家,就数他。林彪嘛,充其量算个战术家,只能发明个三三制,一点两面,围城打援之类。陈毅呢?陈老总有何高见?」

周恩来翻着笔记本:「陈毅赞同邓小平。他只是补充了一点,建议中央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东北边境的同时,也兼顾到东南沿海方面的紧张局面。第七舰队封锁我台湾海峡,随时可能大规模轰击我江、浙、闽沿海大中城市和军事基地,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其它如贺龙、罗荣恒、叶剑英、习仲勋等,也都同意上述意见。罗荣桓是抱病从医院出来开会,医生没有批准,他坚持来的。剩下聂荣臻,他说中央让他作代总参谋长,管一些具体事务,所以他要遵守纪律,不谈个人的观点了。一句话,无条件地执行党中央和军委主席的命令。」

毛泽东目光盯住对面墙上的朝鲜半岛挂图,好一会,才说:「恩来啊,记得你说过,邓小平是个帅才,是个领袖人物。不错,不错……。我是在想啊,几乎成一种规律了,他们一做了大区司令、政委,党、政、军一把抓,类似过去的封王,就总是结记着恢复经济啊,工农业生产啊,地方建设啊,安定人心生养休息啊,连带一向较为主战的高岗,都受了影响。

他们缺乏一点像杨得志、陈赓式的军人锐气。你说为什幺?」

周恩来合上笔记本,恭敬的以双手压在膝盖上:「大概叫做在其位,谋其政吧。我们这些人,包括小平、陈毅、林彪、富春、贺龙、仲勋、剑英他们,出生入死打了半辈子战,好不容易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还能不想到好好进行和平建设,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本人就是这样,做梦都想抓经济,搞建设,实践自己年轻时代所抱定的强盛国家、服务人民的志向。内心里,我是实在不想打战了。可是,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我们的家门口,硬不让我们有个和平的环境来建设国家,只好横下一条心,以正义战争来制止非正义战争,以战争手段来达到和平的目的了。」

毛泽东被周恩来的一番真挚话语感动,拉住了周恩来的手:「好,好,讲得很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嘛,一意主张出兵,是还有个另外的想法,另外的担心。我们如果迟迟不出兵,被美帝国主义视作软弱可欺,中国仍然可以被鱼肉,真的把战火烧到我东北境内来,那幺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苏联红军就又可能返回我东三省来。苏军过去以占领军身分驻扎在东北,东北妇女遭了殃罗,日本人留下的好一点的工厂设备也被搬走了罗。请神容易送神难啊,我再不要看到新中国领土上出现外国军队……。当然我这话,现在不能公开说。你刚才的那番道理,感人至深,则一定要留到军委会议上作小结时去说出来,很能服人的。我看,军委会议再开个两天,让大家把话讲完,就可以结束了。由你代表中央作小结。我和总司令、少奇、弼时出席,和大家照个相,吃顿饭。最后决定出兵、谁人挂帅,还是要到书记处和政治局会议上去定。等朝鲜战事告一段落,我看呀,可以考虑把现在各大区的主要负责人统统调进北京来,充实党中央和中央政府机构,让大家机会均等,各展抱负。而把各大军区的领导职务,交给现在兵团一级的邓华、杨得志他们去做……。」 

※※※※※※※※※

第三十五章 彭德怀临危受命
一九五0年十月一日,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国庆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集会和阅兵仪式。晚上则在广场上进行文艺联欢并施放焰火。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李济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喝茶聊天,观看焰火,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

正在这时,中南海机要局的工作人员匆匆忙忙登楼,将一封加急电报送交周恩来总理。周恩来起身退入楼后的休息室,速将电报看了一遍,迅即返回毛泽东身旁,蹲下身子在毛泽东耳边作了汇报,之后站在一旁筹候指示。毛泽东并不着急,继续跟人说笑了一会,才回过脸来说:「真是个不合时宜的「国庆礼物」啊,也难怪金日成,我这里普天同庆,他那里大难当头嘛,焰火不看了,立即通知政治局成员,现在就到颐年堂开会。」

当晚,在中南海丰泽园颐年堂会议室,毛泽东主持政治局紧急会议。

他让周恩来先念了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相①金日成和外务相朴宪永拍给他的求救电报:……自九月十九日美军仁川登陆,我即陷入险境。敌人以千余架各式飞机,对我前方、后方实施昼夜轰炸,我兵力与物资损失惨重。敌登陆部队与南线部队已连成一片,将我军截成南、此两段。主力陷落南方,突围无望。如敌人继续进攻三八线以此地区,单靠我自己军力万难进行有效抵抗。我们万不得以,恳请你们施以援手,速派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助我反抗美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

周恩来念完电报,叹了口气:「糟糕不糟糕,硬是不听我们的告诫,朝鲜人民军的主力到底被人家截在南方了,十来个全苏式装备的陆军师哪,坦克装甲车,榴弹炮加隆炮,只差卡秋莎了。」

在京的政治局委员,加上列席会议的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聂荣臻、习仲勋、李富春、谭政等六大军区的负责人,均热烈发言,各抒己见。

对是否立即出兵,多数人仍持谨慎态度。

会议进行到二日凌晨。军委作战局两次送来紧急情报:南朝鲜陆军第三师在美军强大炮火掩护下,已开始越过三十八度线向北进犯;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根据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定,下达了「联合国派遣军第二号作战令」,命令正在三八线南侧集结待命的联合国部队,立即从陆地和海上越过三八线向北进军,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