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宰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宰相-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挥械缆罚挥星帕骸R簿兔挥泄└蟛慷幽苡惺茬圩魑课业囊饧亲翊又飨还岬乃枷耄磺写邮导食龇ⅲ鸸母锩夤豢梢匀グ欤豢梢愿柚傅肌⒅С郑镏谴丛焯跫拖竦蹦晁樟凸膊拾镏颐鞘彼龅哪茄!

毛泽东眼睛盯住周恩来:「你比他们二位更彻底,更消极。照你讲的,我们在东南亚,只能坐视,毫无作为,毫无希望了?」

周恩来说:「有,但不是陈赓的办法。我已和稼祥、克农二位初步谈了一下,东南亚革命,应促其逐个解决。不能一刀切。首先我们可以帮助胡志明的越南党及其它下武装力量,从法国殖民主义手中解放越南,必要时可以暗中出兵,让两广士兵换装成越南士兵参战,建成东南亚第一个红色政权。我很同意克农说的,促成寮国、柬埔寨的中立化,我们与之团结友好,不去干涉他们的内政,日后争取跟他们结成反美同盟。然后一个目标是马来亚半岛,很可能建成东南亚的第二个红色政权。我记得主席在延安说过多次的比喻,革命好比割猪肉,要一刀一刀的割,建立根据地,就是从敌人身上一块一块地割下地盘,最后连成一片,就是革命胜利。」

毛泽东笑了:「用我的矛,攻我的盾,你和稼祥的手法完全一样,只是更为高明了。好了,我基本上同意你前天电话里说的,目前我们把力量摆在北方,摆在朝鲜半岛方向,避免两面作战。但在东南亚方面,我们也应积极主动些,总可以做些前期准备工作埃」

周恩来说:「稼祥、克农二位已经有了很好的主意,符合我们长远的战略目标,我提议由主席召开个专门会议来议一议,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

毛泽东问王稼祥:「驻苏数年,你是得到老大哥的真传了?什幺好主意啊?」

王稼祥说:「可以考虑从广东、广西、云南三省区,再抽调一批有政治、军事工作经验的同志,经过专门训练,主要是分别学习各国语言文化、宗教风俗,之后分头潜往东南亚各国的游击队根据地及地下党组织,去做政治、军事顾问,加强领导力量。当然,还要包括一定的经费援助和装备给养。好在我们与东南亚各国,都有陆路相通,化装成渔船走海路也不是很远。」

毛泽东说:「好!我们自延安起一直在这幺做,但气魄不够大。今后要大手笔,下大力气。李大部长,你的锦囊妙计呢?」

李克农说:「报告主席,我建议在我国南方,比方湖南的长沙、衡阳,广西的柳州、桂林,广东的乐昌、韶关等城市的郊外,每处划出一座或数座山头,设置一批游击队骨干训练营地,当然是作为军事禁区,绝对秘密,与外界隔离的,让东南亚各国的同志轮流来接受训练,学习马列理论,熟悉战略战术;同时,还应修建几座保密疗养院,以供各国党、游击队的重要领导人养伤养病,短期休息……。」

毛泽东终于高兴地笑了:「很好很好,东南亚战略开始具体化了。你们二位立即着手,组成专门班子,把这两件事抓起来。要什幺条件,由总理大人去统筹安排。游击训练营地,除了培训东南亚国家的共产党军事人才,今后还要面向西亚、南亚以及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一句话,面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全球战略。」

这时,毛泽东的卫士送进来一封北朝鲜领袖金日成的电报。 

※※※※※※※※※

第三十二章 朝鲜事变毛周点将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是人类步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个重要时日。这天凌晨,五十万全副苏联武装的北朝鲜大军,潮水般涌过三十八度线,向南朝鲜发起突然袭击。钢铁洪流,全线席卷,锐不可挡。大韩民国李承晚政权及驻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大约作梦也没有想象到,这五十万北方大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来自何地。

两天之后的六月二十七日,北方大军兵临大韩民国首都汉城,李承晚政府弃城南逃。

同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作出激烈反应,宣布驻日美军第八集团军所属第一军开赴朝鲜半岛参战;并改变放弃台湾的初衷,而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及军事恊防台湾,以阻止共产党军队南北呼应,一举截断西方世界在远东地区的海上生命线。

同一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辩论朝鲜局势至深夜。表决之前,各国代表需要向各自的政府首脑请示。在拥有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苏联代表没有返回会场的情况下,使得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名义,决定向朝鲜半岛派兵维持局势,称为联合国派遗军。当然是以美国军队及大韩民国军队为主,其余英、法、荷、比、加、澳、新、土等国家都是象征性地派出一个旅、一个团、一个营乃至一个连的部队参战。说是台湾的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曾提出派两个军至韩国打击共产党军队,但被美国所婉拒。

消息传到北京中南海,毛泽东气得拍了桌子:老大哥怎幺这样不负责任?苏联代表为什幺不回到安理会会场使用否决权?这下子好了,美国军队以联合国派遣军的名义出现在朝鲜半岛,是反侵略来了;而把北朝鲜人民军为实现国家统一的内战,变成为对大韩民国的入侵。毛泽东说:「二十世纪的荒诞逻辑又一次重演丑剧,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无耻之尤。」

;朱德说:「我们不怕,是近水楼台,他们隔了半个地球,远水难救远火。」;刘少奇说:「美国军火商又要大发战争财了,美帝国主义是无战不兴,无战不富,近百年来一直在发战争横财。」周恩来说:「联合国已经沦为西方帝国主义强国对外用兵的工具,将来一定要联合世界上的大多数弱小国家,来全面改造它,或是重组一个世界性的组织来对抗它!」

六月二十八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发表严正声明,强烈谴卖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宣布中国政府决不坐视美军入侵朝鲜及台湾海峡,将以一切手段全力支持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同时号召全国人民进行充分准备,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实为公开宣布介入朝鲜战事。

使得毛泽东、周恩来们感到鼓舞、欣慰的是,北朝鲜人民军在占领汉城之后,七月初将战线迅猛南移。南朝鲜李承晚政权的军队已溃不成军,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只顾往南方逃命。虽然未如史达林同志所要求的那样,三至四个星朗之内解决问题,但到了八月初,北方大军已占领了南朝鲜百分之九十二的土地及控制了面分之九十一的人口,而把李承晚的残部和匆匆赶来救命的美国军队压缩到了洛东江以北的狭小地带,有待歼灭。

实际上,朝鲜战事从曝发的那一刻起,即有三个司令部在操作着这场国际战争:一是北朝鲜金日成将军的人民军总司令部(有一批苏联顾问),二是日本东京的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部,三是北京中南海的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局。

七月中旬,毛泽东委托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下令调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等部,组成东北边防军部队,直属中央军委指挥,下辖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加上三个独立炮兵师,计二十六万精锐,任命邓华为司令员,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为必要时入朝参战作准备。到了八月下旬,随着朝鲜战局的发展,仍由周恩来主持会议,决定增调第一野战军的第十九兵团、第三野战军的第九兵团入东北,作为东北边防军的后备部队。这样东北边防军就拥有了三个兵团下辖十二个军六十余万人马。

在中南海居仁堂,周恩来的军事秘书雷英夫(为毛泽东于延安时期推蔫给周)任副局长的中央军委作战局,日夜研究、推演着韩朝战局。雷英夫每日向周恩来报告三至四次前线战况。进入八月份,双方在洛东江地区的战事呈胶着状态。国际上各种势力纷纷对朝鲜战局作出各种预测。北朝鲜人民军宣布八月份将取得彻底胜利,会将美、伪军队全部赶下日本海,并在南朝鲜全境实行土地改革;欧美及亚洲的军事观察家们则预言北朝鲜共军即将遭受失败并从此一败涂地;美国的新闻舆论却闪烁其词,一会说参战美军将会撤退回日本,一会说联合国派遣军将在朝鲜半岛的适当地点实施大规模登陆,另辟战常正是这后一点,引起了中共中央军委作战局的高度警觉。八月二十三日晚,周恩来在西花厅后院办公室听取军事秘书雷英夫的战况汇报后,敏锐地作出了五点战局分析:一、敌军目前在洛东江以北的狭小地带集中了十几个师固守,与北方大军隔江对峙,是要以此来拖住北方大军的主力,使其不能机动;二、美军在日本还有两个师的兵力,新近又组建了机动兵团,正在大搞登陆作战训练,意欲何为?三、侵朝美军及麦克阿瑟将军本人整个二战期间都在太平洋战区,一直进行岛屿作战,大规模登陆作战是他们的拿手好势,他们不可能不发挥此一军事优势;四、美、英等国的多支舰队(携有相当数量的登陆艇)正向朝鲜半岛海域结集。这些舰队显然下是为了解决后勤供应,而极大可能是为了登陆作战;五、朝鲜半岛是个狭长地形,从北到南,北方大军的战略补给线已经拖得很长了,汉城则是这条战略补给线的枢纽,铁路、公路的交汇点。汉城之南几十公里处即是海港仁川。如果美军在仁川登陆,并一举拿下汉城,横截开去,很容易就把北方大军的主力部队包围起来,南北夹击,予以歼灭。

朝鲜战局表面上看北胜南败,形势大好,实际上很险,是一种全军覆灭式大危险!周恩来被自己和军事秘书的分析吓出了两手冷汗。他说:「很好,这是我们的共同作品,需要马上报告主席。」

果然,毛泽东在电话里听了周恩来的战局简要分析后,也予以高度重视,让周恩来立即带上军事秘书到菊香书屋详谈。毛泽东再次听了战局五点分析,连称有理,又问美军除已到达朝鲜参战的部队外,现可立即参战的部队还有哪些?周恩来回答:「已侵朝的是美国第八集团军所属第一军的两个师,可立即参战的是该集团军的第九军和第十军。加上第六舰队、第七舰队,以及美国第五航空队拥有的七百余架战机和第二十战略轰炸机航空队的三百余架各型轰炸机。制海权和制空权都在他们手里。」

接着毛泽东又问到麦克阿瑟将军的个人性格。周恩来说,根据外电报导介绍:「麦克阿瑟是个倔老头儿,二战以来一直担任东方盟军统帅,他下定决心的事谁也改变不了,连美国总统都敢于顶撞,是个十分狂妄的好战分子。美国国内则把他视为民族英雄。」

毛泽东听了,兴致很浓,连说好好!肝揖拖不逗谜椒肿樱∷笪腋螅谜轿腋谜健T胶谜皆胶谩?裢岬校颈匕埽颐且欢ù蛩龃胧植患埃?

针对朝鲜战局即将出现的险情,毛泽东和周恩来商量出三项措施,交由周恩来立即执行:「一、命令东北边防军采取一切措施,作好一切工作,务于九月底之前开赴鸭绿江边境沿线,随时准备入朝作战;二、立即通知北朝鲜和苏联,我们判断美军将在仁川大举登陆。向他们讲清楚美军仁川登陆的利害关系,建议人民军立即在洛东江一带布设疑兵,主力部队适当后撤,控制战略高地及交通要道,并布署力量在仁川沿海构筑工事,严密防守,以阻延敌军登陆。如果北朝鲜方面不相信我们的建议,执迷不悟,我们则一定要把自己的「暗助部队」撤回到三八线附近,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三、军委总参谋部、政府外交部密切注意美海、陆、空部队动向,随时报告。并通知全国各大军区负责人,立即着手研究朝鲜战局,向中央报告研究心得。」

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已将上述三点记述下来。秘书将纪录稿交周恩来审阅、签字后,立即离开,去交付执行。

毛泽东说:「恩来,你又要做我的军事伙伴啦。这回要当真武松,打真老虎。朝鲜战局,我们将从暗助走向明帮。暗助诸多方便,明帮需要全国动员。首先做好党内、军内工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统一号令,统一指挥,还是五统一嚕」

周恩来说:「是啊,公开出兵的事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主席让各大军区研究朝鲜战局这一点特别重要,是为全军总动员的前奏。我建议召开一次军委会议,把六大军区司令员、政委都请来,各路大将齐集,议论议论,做个思想准备。」

毛泽东想了想,点点头,拿起手边的铅笔,慢条斯理地在纸上写下长串名字,边说:「不一定统统请来。先通知这些人来开会,加上在京的政治局委员。」

周恩来接过名单,看着那一长串熟悉的名字:「东北局,高岗、李富春;华北局,聂荣臻、薄一波;华东局,陈毅、粟裕;中南局,林彪、罗荣桓;西南局,刘伯承、邓小平;西北局,习仲勋。」

周恩来的目光停留在名单的末尾:「西北局只有政委习仲勋,而没有司令员彭德怀。彭德怀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副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犹豫了一下,才问:「主席,是不是把彭老总的名字给漏下了?」

毛泽东胸有成竹地微笑着:「彭大将军如何漏得下?是颗难剃的头嚒。去年十月一日开国大典阅兵,也没有通知他来,代表一野的是贺龙。他和贺龙一直关系不妙,简直不能共事。大阅兵后只好把贺龙安排到西南军区去任司令员。还是邓小平能容人,懂得团结、尊重同志。这回,我也是担心他一来开会,就带头放炮,抬杠顶牛,再跟有的人一唱一合,事情就不好办罗。所以打算慢一步通知他好些。」

周恩来心里有数,毛泽东指的那个「有的人」是任弼时。任弼时是四月下旬从莫斯科回到北京的。在莫斯科疗养半年,病情已有好转,身体虽然虚弱,却不肯继续休息,中央只得批准他每天工作四小时。他依然那幺勤勉、认真,在书记处会议上,照样敢于发表与毛泽东相左的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