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尘香风天行 上部 by 忙里偷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落尘香风天行 上部 by 忙里偷闲-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懒得再看他,翻个身,背对着,靠在他身上。他的身体凉凉的。 

“天子富有四海,我却连你一个人都守不住!……”断断续续的话从牙缝里挤出来,他的语气里满是酸楚。 

“天子以四海为甘旨,颐养太后。皇上听太后的话,也没有错。”我知你的不舍,我也舍不得你,但是,没有办法的事,强求也求不到,你我都明了,放弃是唯一的出路。 

……。 

就在我又将睡着时,一支手臂伸过来,揽住我的腰身,将我紧紧贴在他的胸口。口唇贴在我的颈后,轻轻的,叹息般的 “阿行,答应我,你要好好的。”他的声音是垂死之人最后的叮嘱。如一根七寸银针,直直插进我的心窝。…… 

我猛睁开眼,豁然省悟:原来所有的昨日种种,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安排。都只为了,好在此刻,让他温柔怜惜地拥我入怀,告诉我:他的情,始终为我而动!他爱我,一如当初。 

背后的相拥是无奈的绝唱,那如云雾般依旧飘浮着的,是我一丝淡淡的哀伤。 

天快亮的时候,我起身,离开了皇宫。 

 

第二十一章 

 

回去府里,进了卧房,小鱼点着灯,在做最后的检查。 

估计他这一夜也没睡好,脸上都是疲惫,眼睛下面黑黑的。见我进来,也不说什么,倒杯水端过来递到我手上。 

我坐在桌前慢慢地喝了,才看见,桌上金漆托盘里放着一套大红的礼服。掐金边走银线,富丽堂皇,耀眼生辉。那是我今天要穿的衣服,我要穿着它,如人们想看到的那样,走完一个个场景,念完一句句台词。 

时间还早,我支着头坐在桌边,闭上眼,让原本就麻木的大脑更加凝固。我知道,从今以后,过去的飞扬都已经飘远,所有的悸动都已经埋进土里。就如战场上那无数尸骨,无论之前有多么才学广博,强悍坚硬,情比金坚,一旦化而为尘,都将融入虚无。怨也罢,恨也罢,再多的不甘也都成了灰。 

荣华富贵花团锦簇的深宫将是我的新的府邸,只要我好好的活着,耶律丹真就会信守诺言,袁龙宜就会安心的拥有他的土地,城池和百姓。他们都可以做各自的好皇帝,天下便太平,百姓便安居。我便可以如庆王爷所讲,功在社稷、舍生取义、名垂青史。…… 

也好,不过是埋葬了一段感情,于国于民,于天下都是好事,何乐而不为?这样算来,应该再早些就更好了,也省得我断手断脚,痛得死去活来。看开些,太阳落下了,天上总还有月亮,月亮爽了约,至少还有群星可以作伴。仕途、爱途都落下了,至少还有征途。身子还没有动,我的征途,就早已经开始了!…… 

胡乱想着,半梦半醒的,天就亮了。 

小鱼推门进来的声音让我睁开了眼。望望小鱼手里的水盆,是该洗漱的时候了。 

吉服是北庭制的,与南朝服装不太一样,十分复杂,盘扣极多,分不出男女,里三层外三层的,好不容易弄清反正里外套上身,带好冠冕,扣好束带,登时一身金碧辉煌,奢华无糜,刺人眼目。活脱脱戏台上的名优。 

窗外,管家悄声禀报:来接的人已经到了大门口。 

我低头看看自己的一身行头,催场的锣鼓已经响起,不管我有没有怯场,记没记清台词,都得出去了。示意小鱼打开门,我抬步向外走,闪身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回头撇了一眼屋里。 

低头抬脚出了房门,看见小鱼的身体一僵。 

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院子里,两列人顺着通道一直跪出院外。我也愣在当场,都是府里的下人,留下来不愿意走的那些,竟然都起个大早来给我跪安送行。 

“将军保重”管家率先磕下头去。“将军保重!……将军保重!……”后面的人跟着磕下头去。 

我搀起管家,再去扶下一个,“我谢谢大家,都起来吧!你们也要保重!” 

“……连胜,起来!……张铎……关序炀……林来……小沙……欧七,阿古”…… 

我一个个念着他们的名字,一个个扶他们起来。这些名字,大年夜才刚刚记下的,不过月余,就要作别,再不会提起。 

有人哭出了声,有人在悄悄抹泪。这是第一次,他们听见我对众人说话,第一次,听我叫他们的名字,第一次,被我从地上搀起,……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主仆一场,就此别过。 

当我走出大门的时候,身后是红着眼睛送出门的阖府家仆,眼前是静静肃立豪华繁盛的车马仪仗,周围是窃窃私语的邻里百姓。 

负责典礼的大臣和北庭迎亲的特使分别站在车前等候,见我出来,上前行礼。 

我拖着一身绳索一样的礼服被众人小心翼翼地扶上车,穿过街市,往北门而去。 

时间还早,街市上的店铺还没有开张,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只有个把早点的摊位前,有人影晃动。整个京城,还都在睡着。 

这一队车马仪仗粼粼而过,悄无声息,如锦衣夜行,无人喝彩。 

想想也对,百姓们要的不过是个安逸太平日子,谁会起个大早,专门顶着北风上街看你的热闹。况且我这回的热闹,毕竟不比普通人家的婚丧嫁娶。估计这事,也不会张榜公告,朝廷悄悄办完了,寻个借口蒙骗一下百姓,也就过去了。 

车近北门的时候,前队一阵忙乱,停了下来。接着,我的车也停了下来,礼管站在车窗前恭敬有礼地请我下车。 

出入城门下马下车,接受例行盘查我是知道的,平时都是这样,今天也没道理例外。人家要我下车,倒也没什么不妥。谁不知道,我这就要叛国投敌去了,检查检查也是为我好,免得以后丢了东西说不清楚。 

我是明白这个道理,也是愿意配合的,只是觉得这一身的罗嗦,挪动一次实在有些费劲,又要顾着头上一堆琤琮作响的宝冠珠子,又要小心脚下的厚底五彩吉靴不要踩到衣服上垂挂着的各种缎带璎络,还要防着繁复的夹层纱绢缠在腿上把自己绊倒。 

感觉自己象个大尾巴金鱼,扭腰摆胯地折腾半天,汗都下来了,还没挪出一尺远去。好不容易挣扎着下了车,在众人搀扶下,拎着衣服抬腿往前走。 

眼前闪出一片人影,背着晨光黑压压的一片,仔细一看,让我登时有些头晕眼花。 

弄不清这是哪家的规矩,皇上,太后,和全班的朝臣,穿着工整朝服,二龙出水阵列排开,从城门里到城门外,鸦雀无声地站着。一双双眼睛,直直地望着我。 

二月的天还很冷,每个人的口鼻处都是一团白色的哈气,而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人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搓手跺脚。全都如朝堂上一般,肃然而立。 

我走到皇帝和太后面前,跪倒行礼。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就是走了一个祸害么,干什么要兴师动众的唱这一出城门送别?做给谁看呢! 

皇帝走过来,将我从地上拉起来,握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可能是在外面等的时间太长了,他的手很凉,有些僵硬。我不敢去看他的眼睛,也不想去看,只任他拉着,直到他摇晃着,松了手,退开。 

我走到太后面前站定,望进她的眼。老太太也不是往日的沉稳,面上颇为憔悴,有些心神不安的样子。我今天也猜不透她,做了她几年的心头大患,如今我要走了,她却不安。 

忽然觉得有些愧疚,这些年,除了感情一事,他们母子其实对我很好。我刚入朝时,太后见到我,喜欢得不行,拉着我的手百看不厌,几乎要认了我做他的小儿子。…… 

原本是我的错,是我要得太多,爱上了不该爱的人,惹上了不该惹的情,又非要痴心妄想要与他并立于阳光之下,让他为难,让太后操心。也罢,我认错就是。 

“太后,我把陛下还给你了。”声音很轻,不会有太多人听见。我只想告诉面前尊贵无比的皇太后:争夺了这么久,我在今日认输,如您所愿,把您的儿子完完全全地,还给您。让他可以象您希望的那样做一个无可挑剔的君主,一个称心如意的儿子。 

一向能言善辩的老太太,望着我,竟张嘴说不出话来,只能咬紧一嘴银牙,别开视线。而旁边的高公公更是缩头缩脑,全无一丝傲气。 

既然皇太后无言以对,那我也就不再多说。转过身,面对皇帝。 

实在不喜欢他闷葫芦似的样子,实在忍不住要说他几句:“国之喜事,陛下应该高兴啊!”我是真心的,真的希望你能快乐。 

“阿行,”他的声音轻得有如发带飘过耳畔,哀痛到已经麻木! 

我对上他的双眼,让他看见我眼底的诚意,“……答应我,你要快乐。好么?” 答应我,你要快乐。即使我们远隔天涯,即使我们今生再不相见,让我知道你快乐,我也会宽慰。这是我最后的心愿,你能明白么! 

一国之君凝望着我,许久许久,仿佛经历了生死轮回。然后于忘川彼岸,轻轻地,点点头。跟着,单膝跪下,对我行天地大礼。 

我一阵眩晕,手足无措,惊慌得去看皇太后,她竟然也一福到地,对我行礼。文武百官呼啦啦跪成一片。仿佛我是下凡的神明,拥有点石成金的法力,只要我点头,就能替他们遮风挡雨,能保佑他们国泰民安心想事成。 

我茫然无声,不知这又是哪一处,哪一折? 

我风天行不过是为一己之私决然而去,何德何能,竟然能让一向注重礼法的皇家母子破了金刚不坏的祖宗规矩,领着满潮文武在城门口当着黎民百姓对我行此大礼? 

我该做什么身段,该念什么台词?该哭还是该笑?该喜亦或该悲! 

若早知雷打不动的皇家戒条如此轻易的就可被更改,那我之前又何必苦苦求索,碰得头破血流,肝肠寸断! 

法门如此简单,又如此深奥。 

当我苦苦追寻,不得其门而入时,他刻薄得如妓院老鸨,半点恩惠都不肯施舍。而当我一旦放弃,转身想走时,他又妓女一样纠缠上来,衷肠相诉,身段做尽,非要让我觉得欠了他。 

我的角色竟是如此不堪,明明满心苦涩、魂断神伤,却非要冠上个忠君爱国、舍生取义的名头,连自叹可怜、惹人同情都不被允许。活活要逼出血来。 

第二十二章 

 

庆幸自己还没有养成依靠的习惯,曾经被赐予的等待,纵容,怜惜,都可以在此刻原物奉还。为众人演绎一场众望所归的戏码。 

强打精神,故作豁达,我拉起地上的皇帝,一把抱住,抵在心口,随即松手,转身,走出城门。 

我拎着衣裳,逃离般从跪伏两边的人群前走过,不敢稍有停留! 

车马走出很远,我从车后的小窗悄然回望,城门楼上,一袂明黄依然伫立晨风。我转回头,环视车内,那袂明黄仍在眼前晃动。 

我扑倒在座上,攥紧双拳,恨不得挖出自己的双眼。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既然已经说好彼此放手,又何必这样牵肠挂肚,哀哀惜别。 

你这样,到底是要我忘记你,还是牢记你?! 

 

不知道是庆王爷的安排,还是北庭皇帝的交代。送亲队伍以急行军的速度轻装前进,晓行夜宿,策马急驰。沿途府衙早接到通令做好了各项准备,一路上所过之处,虽然来去匆匆,接送招待,却没有半点闪失。 

一片片树林闪过,车窗外的路是熟悉的那条。几个月前我才走过的,依然是昨日风景,那次是跟小鱼一起,游游逛逛,边走边玩。一路回京,一路都在心里惦记着他,一路想的都是如何让他消除误解,如何再设法让两个人回到以前。那时的自己哪里想过会有此刻的潇洒。 

时隔数月,我又走上了这条路,而这一次再没有那时的苦闷,当真潇洒得如风过树林,来去无踪。 

风过树林么?我苦笑,风过树林,看似搅起风波无数,撼天动地,威猛犀利,实际不过是将自己撕个粉碎,拼个头破血流。跌跌撞撞,穿林而出。寻个无人之处,捡起破败的残骸,凌乱拼合,狼狈离去。哪有半分潇洒可言! 

小鱼问我在念什么,我扭回头,告诉他: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小鱼也望望窗外,想了想,“我们已经没有故园了。” 

我忽然很想笑,怎么我伤感的时候,总会有人比我更伤感,我难受的时候,还有人比我更难受。那到底谁更可怜些,该谁来安慰谁呢?! 

 

不过十数天的时间,就赶到了之前曾经养伤的边陲小镇。远远地,郭雷就领了人来接。上次话别,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本来以为再见不易。谁知机缘巧合,这么快就重见,又是这么个理由,大家都有些尴尬,招呼也打得磕磕绊绊,象被人咬坏了舌头。 

我故作坦然,与他攀谈,随便说说周围的景致。他见周围无人,立刻来了精神,报账一样开始给我讲述当地军事布防,人马调度安排,征询我的意见。 

抬手制止了他。“我已不是你家将军,不必告诉我这些。” 尽量把话说得诚恳,希望他能谅解我的处境。 

“将军此去,再无人肯指点在下,末将只是想再听听将军教诲。” 郭雷是个直率的人,想些什么都会直说。 

暗暗松了口气,亏他如此信任我。还好,我写了《南朝用兵方略》给庆王爷,这时才能心安理得的面对部将,否则走了也会良心不安,愧对以前的下属。 

笑着拍上他的肩,“别担心,兵部会有统一安排,以后这北边,也不会打什么大仗了。”我想耶律丹真的信用还是可以相信的。再说,不是还有我呢么! 

赶了许多天的路,大家都有些累了。再往前,就是大片的草地。这里是南朝这边最后的一个歇脚府衙。所以,不管是送亲的还是接亲的,都不约而同想在这里好好歇一歇。 

没人征求我的意见,我不过是名品瓷器一件,只需小心供奉,细心看护。至于挪动搬运,那是特使们的差使。 

晚上,我和小鱼没再住回以前住过的小院,而是被众人簇拥着,睡在正堂后面的偏厅里。连日车马劳顿,我已然十分疲惫,此刻只想好好泡个澡。 

小鱼兑的水热得简直要把我煮熟了,水气蒸腾中,我皱眉抗议“小鱼,你以前刷马的时候,也用这么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