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供养佛,佛就是大众,就是一切众生。供养佛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现在的话说,为人民服务。从内心里头发出,真诚心。用什么的心态?底下就说,『受持正法修诸智』,「受」是接受,「持」是保持,「正法」是圣贤的教诲,祖宗的教诲。诸佛如来、祖宗教诲,你看他并不重视我们的技术能力,这方面是有,但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什么?主要是孝悌忠信,是伦理、道德、因果、智慧,这是主要的。这个地方的正法,确实就是指的伦理、道德、因果。佛法里面,正法是戒定慧三学,它后头有「智」,这个正法是戒定。
  戒是什么?规矩。人在这个世间,不能够脱离社会独立生存,一定跟大众在一起,共同生活。怎样共同过美好的生活,这品经里面的教诲很多,确实每首偈、每句经文,都是我们学习最好的典范。我们今天从基础学起,弟子规是戒律,感应篇是因果,十善业也是戒律,从这里奠定基础。这个合起来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从这里扎根。持戒就能得定,定是清净心。人生活有规律,没有胡思乱想,语言造作也都有规矩。有规矩,心就定了,这一生当中,有自己生活的目标,有自己努力的方向,你说多快乐!中国古时候读书人的方向、目标是希圣希贤,读书志在圣贤,他不是在升官发财,不是在名闻利养;固然历代也有把这个做为读书的目的,那不是多数。
  但是现在我们看这个时代,读书志在圣贤,大概一个都找不到。读书为什么?全是为名闻利养,方向、目标错了,所以社会动乱,天灾人祸。纵然科学技术发达,带给我们很多物质文明的方便,你有没有想到你付出什么代价?但是,如果说我们享受这些先进的物质文明,无需要付出负面的代价,行不行?行!要怎样做法?那要把伦理、道德、因果、智慧放在科技文明的前面,那才叫真正的幸福美满。只要科学,其他都不要,那是悲惨世界。这个事情决定不能够疏忽,我们这一生,真是得人身,闻佛法,亲近圣贤教诲,不容易!这种机缘就像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遇到了。遇到有没有接受?接受,有没有能保持?这是大问题。
  都想接受,而没有接受,这什么原因?烦恼习气太重,敌不过烦恼。内有贪瞋痴慢,外面有强烈的五欲六尘的诱惑,你能不动心吗?到什么人可以不动心?快要死的人,如果他觉悟了,可以。在一般社会上,到什么时候?七十岁以后。这社会上什么工作都不要你,你年岁太老,哪个行业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要是真正遇到佛法,很管用。为什么?你不得不放下,你在这个社会上找不到工作,老人,谁要你?哪个行业都不要你了。也许可能死心塌地好好学佛。所以我在大概总也有三十年前,八0年代的时候,我第一次到美国是一九八二年,好像是在八三年、或是八四年。我在旧金山讲经,讲一个多星期,甘老居士他们安排的。
  讲经的地点是在个老人公寓,三藩市的一家老人公寓,老人公寓里面住了四百多个人。这个公寓是私人办的,是犹太人,很聪明。他附设一个幼稚园,所以这些老人他们的孙子,第三代,儿子媳妇都工作,工作的时候就把小朋友送到幼稚园来念书。下课之后,他们就会到上面去,楼上,敲敲他爷爷奶奶的房间,跟爷爷奶奶玩玩。到上课时候他们就上课去,下楼去。我看了,好!老人每天都能跟家里的儿孙见一次面,时间虽然不长,很安慰,很不容易。我在那里讲了七天经,我就从那里想到弥陀村。我说这个老人公寓,如果统统都是学佛的人,那多么美好!而且这些人都退休了,心都定下来,什么妄念都没有;有妄念也没用,真的把心安下来念佛。在那个时候就想到,在这个时代,二十一世纪,给年轻人介绍佛法,让他认识。真正修行一定是退休之后,他心才定得下来;没有退休,他心定不下来。弥陀村的想法,起源就是老人公寓里面讲几天经,想到这桩事情。虽然想到,可是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办法兑现,可见得缘不容易,缘很难。
  正像「万姓先祖纪念堂」,这个念头很早,最早我的想法是百姓宗祠。文化大革命当中,中国民间的祠堂破坏了,我知道,我很清楚。我们中国文化承传,三个硬体的设施靠这个,几千年来就靠这三个设施。第一个就是祠堂,祠堂的功用是什么?教孝悌。你看《弟子规》上第一句,「首孝弟」,这个要是没有,根都拔掉了。人要是变成不知道尊敬父母,不知道孝顺父母,不知道尊敬长辈,天下哪有不乱的道理!我想了两个星期,如何补救?我写了一篇文章,在报纸杂志上也发表过,百姓宗祠。希望将来每个县市有一个百姓宗祠,这样子更好。有破坏,有建立,有新的,一定比旧的还好。旧的是每个家庭的家族祠堂,新的,我们建一个总祠堂,大家都在一起,我们的民族就团结了,比每一家各个家庭祠堂意义更好。有地方首长主祭,春秋祭祖,每个县市推一个代表陪祭,提倡孝悌,这是教育。
  第二个是孔庙,孔庙教伦理道德。第三个是城隍庙,城隍庙教因果,因果教育。这三个硬体设施在中国二、三千年,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能疏忽,不能说它是迷信,不能说它是愚民政策。现在把它废掉,统统不要了,不愚民、不迷信?前几年,陈老居士来看我,陈郎,在香港也很有名,四川人。我们见过很多次面,在一起吃饭,他就讲,告诉我,他回到四川老家去看。他说从前大家都拜神,社会犯罪率很低,现在大家不要神,犯罪率上升了几十倍。前年我请江逸子居士画「地狱变相图」,去年完工,我们把它付印,在全世界流通。我送了一张给傅铁山大主教,他看了非常欢喜。我跟他说,我说一个城隍庙,在从前,对於治安上来说,至少抵得一万名警察。他把桌子一拍,「不止!十万名。」十万名警察没有办法把这个县市的治安做好,一个城隍庙能发生那么大的效果。他讲的是迷信吗?不是。现在外国人相信,外国人相信有轮回,外国人相信有因果报应,相信的人愈来愈多。
  我们希望化解冲突,希望社会安定,希望世界和谐,而把这些宝贵的方法统统废弃掉,不要了,那你的安定和谐是一个理想,没有办法实现的。这个世界乱,往下去还是要加倍的动乱,到最后的结果则是世界末日,整个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毁灭,是人为的,你说这个多可怕!
  我们今天明白了,「受持正法修诸智」重要,你要把握著这一点。肯定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所学习的没有古人的多,古人世世代代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经验的累积,几千年历史的教训,我们如果舍弃它,自己怎么学也学不到他们的程度。聪明人,为什么不继承这个传统,再向前推进,这就对了,所谓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这是正确的。不要蓝,要搞一个能够胜於蓝的,这个做不到。学习,终极的目标是开智慧,这个智就是佛门讲的开悟,大彻大悟。悟,从什么地方开的?悟从定开的。你心不清净,心定不下来,现在的人心浮气躁,妄念纷飞,他哪有智?他有的是什么?聪明,聪明不是智慧,佛法对於这个辨别得很清楚,世智辩聪。不但是我们人间不是出於禅定的智慧,都是世智辩聪,即使佛经上讲到天道,色界天人有四种禅定,无色界天人又有四种,四禅八定,甚深禅定,他有没有智慧?没有,他只有定,没有开慧。定能伏烦恼,不能转烦恼,这个要懂。慧开了,转烦恼为菩提,那个妙极了!
  所以烦恼你也不能厌弃它,一定要把烦恼断掉,那是错误的。烦恼断掉之后,菩提也没有了,烦恼跟菩提是一体。觉悟了就叫菩提,迷了就叫烦恼,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生死跟涅盘也是一桩事情,觉悟了,生死就是涅盘,迷了的时候,涅盘就是生死。涅盘、生死不二,烦恼、菩提是一。所以,佛教导我们觉悟要紧,佛教学的宗旨就是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从迷惑转过头来,觉悟,佛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毕业了。所以到阿罗汉,出了六道轮回,才叫正觉。那是什么?那是智慧,不是大智慧,小智慧。而六道里面没有,色界天人、无色界天人都没有智慧。佛法在这上面说得很严格,标准是丝毫都不肯放松。
  所以告诉我们,初学是以断烦恼为第一桩大事。烦恼怎么断?持戒、守规矩,都是方法,那不是目的,持戒是方法。得定、得清净心呢?得清净心还不是目的,还是方法;慧开了,这是目的。所以你才晓得,持戒是手段之手段。因为开慧一定要禅定,禅定是开智慧的手段,持戒是得到禅定的手段。经典上佛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佛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修成的,我们能够离开这个方法,搞一个新的办法来修成吗?新的办法能真叫我们得清净心吗?能叫我们里面不生烦恼,外面不受诱惑,你能做得到吗?要好好想想,如果做不到,彻底失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怎样去「受」,接受?现在「受」是非常困难。困难在哪个地方?我们真的是完全不懂事。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多次的讲到,受在诚敬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在诚敬。不诚不敬,佛来天天教你,你还是没有受,你所听的是皮毛、常识,不痛不痒。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是从小就没有培养过真诚恭敬的心态,没人教,所以不晓得什么叫诚,什么叫敬?现在虽然是接触圣教,还是不懂。什么是诚敬?在佛法里面讲,「一心」。你看很多忏仪、仪规里头,一心顶礼,念佛里提倡的「一心称念」,我们没做到一心。顶礼、称念里面都有妄念,有妄念就不诚,有妄念就不敬。真诚恭敬里头,没有妄念。
  李老师当年教我,我那个时候学佛好像有四、五年了。正式的跟章嘉大师学了三年,章嘉大师圆寂之后,过一年,我才认识李老师,所以跟李老师之前有四年。我拜老师,老师给我的三个条件,其中有一条,「你过去所学的,跟章嘉大师学的,跟方东美先生学的,我一概不承认,你到我这里来,一切从头学起。」这什么意思?他对於方先生跟章嘉大师都非常尊敬,这是我们知道的。为什么我在那里学的,他一概不承认?如果要承认,我的诚敬就要打折扣了。为什么?李老师讲的,我会想想章嘉大师怎么说,方老师怎么说的,会做个比较。甚至於还能提出问题来跟老师辩论,这肯定的。他不承认,没话说了,没有话说,就没有意见。等於说你是一张白纸,开头跟著李老师,一切听他的,从头学起,这么个道理。
  师资之道确实是如此。还好我前面两个老师,一个学哲学,一个佛学,如果说多接触几个老师,李老师就不会收了。点点头,好!欢迎你来听经。为什么?你已经乱掉了。像一张纸,已经被人家涂得乱七八糟,不能教。今天你到哪里去找一张白纸,找一个什么意见都没有的,百分之百听话的,找不到,难!所以「受持」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我们讲到受持非常不容易,这是我们的关键。能真正肯接受,能保持,保持就是修行,没有一个不成就。成就的大小,受持的心、诚敬的程度不一样,就是印祖所说的,十分诚敬,受持的力量就达到十分,二分诚敬,那只有二分。二分、一分都很了不起,换句话说,都能有成就,怕的是完全没有受持。最可怕的是没有受持,以为自己受持,这就不能回头。发觉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受持,他会回头,他会忏悔,他会回头。最怕的就是他自己不晓得自己的过失,这就非常困难。
  你看第三首后面这句,最后这一句,『证菩提故而发心』,你看这个目标多么明显!「证菩提」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这个来发心学习,不是为别的。再看第四首:
  【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
  这都是我们要学的,都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什么是「深心」?古大德总的给我们说明,深心是好善好德。我跟诸位讲得很具体,什么是善?什么是德?我采用《无量寿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这是善、是德;清净、平等是善,觉是德。要用深心,清净平等觉的心,去信、去解;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信解都没有。这个标准是法身菩萨的标准,因为再上去一步,这是十信位的菩萨,再上去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菩萨,叫发心住。
  后面还有一品经,叫「发心功德品」,那是讲初住菩萨真正发菩提心的真实功德。这个地方是在预备期间、学习期间,还没有达到,差别在此地。那你就晓得,清净平等觉是多么重要。清净平等觉在哪里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学。怎么样学清净?放得下就清净,放不下,清净就得不到。放下什么?放下染污。财色名食睡增长我们的贪瞋痴慢疑,它生烦恼,不生智慧。它所显现的是心浮气躁,不是心平气和,不是。你说这些东西要不要放下?佛菩萨、阿罗汉、祖师大德们,他们的心为什么能清净?他一尘不染,他什么都不要,你送给他,供养他,转手就送别人。
  我在台中,李老师给我做出榜样。他在那里教化众生的功德也很大,学生很多,学生里面,有地位的、有财富的不少。看到老师的衣服穿了几十年,都破旧了,做几件新的衣服供养他。内衣,供养的人很多,老师收到供养,人走了之后就分给大家,我还分到二、三套,都是很好的料子。到老师往生之后,我们才发现老师里面的内衣都是自己补补,破了再补,补了又补。内衣、内裤跟袜子没有一双是完整,是好好的,统统是补过的,他不叫别人补,他自己补。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这一生,在晚年的时候,供养的衣服也很多,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