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下面一句,第五句:
  【智慧自在不思议。】
  这一句是非常重要的,哪个人不希望自己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的?决定不是读书读得多来的,这是以前我们不知道,总以为要读很多书。读书才会有知识,这是正确的,不是智慧,智慧不是从读书来的,知识是的,你要有很多常识,你的确要读很多书。什么是智慧?慧是明了,接触就明了,眼见外面的境界,眼见色,色是色相,一见就明了,耳听、鼻嗅、舌尝,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一接触就明了,这叫慧。智是什么?智是决断,明了之后你就决断,这是智,通常是连在一起用。你真正懂得这两个字的意思,你就晓得它不是常识,为什么?常识再多的人,往往判断错误,甚至於看错、想错了,决断错了。
  世间人我们读历史,历史上许多的伟人,有几个人在一生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真看清楚,真正有正确的判断?不多。那种智慧算什么?在佛法里面讲,叫世智辩聪。这是世间学得来的,你读很多书,所谓是记问之学,你记得很多,你到处向人请教,你懂得很多,记问之学,佛家叫世智辩聪,世间的,不是出世间的,世间的。所谓世间的,你要记住,佛家讲世间跟出世间,有没有界限?没有界限。什么叫世间、什么叫出世间?你烦恼没有断叫世间,烦恼断了叫出世间,是这么个意思。烦恼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叫世间。
  你看看把执著断掉,不再执著,你就超越六道了,这是出世了。但是出世间还有三个界限,这是头一个界限,六道超越了。把分别断掉,不但不执著,分别心都没有了,分别心没有,这个世界真的平等了。跟诸位说,执著没有了,清净心现前;分别心没有了,平等心现前,那十法界没有了,你超过第二个关。然后再不起心不动念,就超越第三个关。超越第三个就是本来是佛了,你回归到自性,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找到了。到不起心不动念,三个关超越了,禅宗叫三关,你才能见性,见性成佛,你本来是佛。
  第一个关口破掉了,就是说你不执著,你才有真正的智慧,佛家叫智慧。如果你还在六道,你的执著没有完全放下,你哪来的智慧?佛经上的比喻,比喻得真好,把心比作水。像一盆水,这是我们常用的,早晚洗脸都是洗脸盆一盆水。水干净,没有染污,那就是执著没有,执著是染污;分别没有,心平等的,水是平的,没有波浪。你看水,平、干净,它起什么作用?就像镜子一样,它里面能照,照就是智慧。所以一定到心里头没有染污、没有波动,才起觉照的作用,觉照就是智慧。所以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外头来的。有分别就有波浪,有执著就是染污。染污,一潭混水,又有波动,它怎么能照?照的作用没有,就是智慧没有了。智慧变成什么?变成烦恼。所以混浊、有波浪的水你去看,那叫烦恼,那不叫智慧。它如果是平静、没有染污,它起的作用,照得清清楚楚,水平如镜。山河大地倒映在里面,就像镜子照的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叫智慧。智慧自在,烦恼不自在。
  智慧,佛告诉我们,是我们自性里本有的。「出现品」里面讲得多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诸位要知道,如来是讲性,讲的本性、讲的真性。就是真性里头本来的智慧,绝对不是从外面来的。后面还讲德、相,那个如来是贯下去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一切众生皆有如来德,德就是德能,我们今天讲技术、能力,你无所不能;后面一句是皆有如来相好,《华严经》上讲,「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我们生活的环境那是美极了,极乐世界上给我们少许的形容。大地是什么?不是泥沙,大地是琉璃,透明的。佛经上讲的琉璃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翡翠,绿色的玉,一点染污都没有,完全透明的。极乐世界的大地是琉璃。路上铺的走道,走道是黄金铺的,我们世间现在铺马路是用柏油,极乐世界是用黄金,黄金铺马路。那些珠宝、七宝做什么用的?建筑材料,他们居住的房子统统是七宝建筑的,你就晓得人家那个地方金银财宝有多少。我们这个地方太少了,所以做点首饰戴在手上、戴在脖子上。到极乐世界,脖子上戴了黄金,那是铺马路的,这些东西你就晓得不能比。佛菩萨身上的这些璎珞不是人工制造的,自然的,一切都是变化所作,不需要人工。
  生活所需,譬如饮食、衣服,都不需要人料理,随念成就。所以古人讲思衣得衣,我想穿什么衣服,衣服就在身上,变化的;不想,衣服就没有了。不要去洗,没有换洗的。居住的环境非常整洁。没有储藏室,为什么?不需要。极乐世界没有厨房,想吃什么东西,东西都摆在面前,不想吃了,就没有了,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是真的是假的?跟诸位说,是真的,不是假的。现在在科学理论上能讲得通,可是我们科学技术还做不到。这是什么?能与质的转变,你需要的时候能量就变成物质,你尽情去受用,不需要的时候,物质就化成能量,就没有了。现在科学家知道,能与质可以互相转变,到极乐世界那是现成的。所以我讲经的时候,劝过我们地球上的科学家,这个科学很幼稚,应当去跟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是大科学家。在能与质的转变方面来说,人家不费吹灰之力,统统能做到。我们现在想尽方法还做不到,他那里已经做到了,所以生活得大自在、得大圆满。
  旅行不用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多麻烦,旅行是用意念,我想到哪个地方去,念头才动人已经到达了,这不可思议。不但有这个能力,而且可以回到过去。像我们现在在这里,我想回到唐朝,我想回到汉朝,行不行?行;我想进到未来行不行?行,未来一百年,未来一千年,可不可以?可以。为什么?空间维次突破了。空间维次突破,没有距离,再远的距离都在面前。时间维次突破了没有先后,几百年前、几千年前、几万年前,你想到,立刻就去,就在当下,未来几百年、未来几千年、未来几万年也在当下。这个道理现在科学家知道,做不到。知道空间跟时间不是真的,在某种条件之下,时间、空间等於零;空间等於零就是距离没有了,时间等於零,先后没有了。这个现在科学家承认,但做不到,佛法全做到了。
  这就是《华严经》末后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思议这三个字讲得好,解脱就是解脱,就是现在大陆上讲的解放。真的解放了,什么障碍都没有了。要怎样才能够得到这样的自在?你只要不思议就行了。你看这三个字是方法,思是什么?起心动念。议是什么?议是议论,换句话说,没有议论就没有执著,议论从执著里生的。没有分别就是不思,思是分别,议是执著,不思议就是告诉你,把分别执著放下,大自在就现前。科学家怎么样?天天用思,还天天几个科学家在一块讨论,那永远没有办法,永远达不到。
  佛经之妙,真的是因缘果报一句话都给你说出来,讲得透彻,讲得圆满。从这句经文上你就懂得了,『智慧自在不思议』,你要想真正智慧、自性般若智慧现前,那真的是得大自在,你要怎么做?你要把妄想分别放下。思这个字再要深一层来讲,里头包括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思的根源,所以叫无明,叫无始无明。无始两个字讲得好,无始是讲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就不是真的,有始有终是真的,没有开始就不是真的。所以称它作妄想,这个想不是真的,虚妄的。所以佛经里头字字句句都有很深的意思在。
  我们学佛,就是尽量要把这些习气减少,少说、少想,要保持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清净,你就明了了,执著少;平等,分别少。我们因为习气太重,一下放放不下,很想放,没有办法,放不下。佛教我们减少,一年比一年少。放下一分,我们总分算一百分,你放下一分就有一分的效果,为什么?分别执著是烦恼,减少了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你就比别人聪明,你放下两分,你智慧就透两分。你们如果不相信,可以到庐江汤池去参观,中心教的那些小朋友,这些小朋友很多都是很顽皮的,在学校里逃学,不守规矩,老师、家长都没法子教。贪玩、打电动玩具,都走这些邪路。
  中心的老师把这些小朋友集合起来,教他书法、教他篆刻,他有兴趣了。书法,写字的时候要端正,他的念头就收敛了。你看看专心写字、专心篆刻,他在这个时候分别执著就降低了,降温了,降温他智慧就起来。所以时间不长,写得很好,杨老师拿来给我看,篆刻印章拿来给我看,真是天才。在巴黎展览会上展出那些印章,杨老师告诉我,他们只学了六天,我不能不佩服。我小时候学篆刻,我学六天没有他们这么好,没这样的成绩,我们看了之后不能不佩服。这就是什么?放下一分你就看到一分的效果,放下两分看到两分的效果。
  我听说有一个学生学校里考试只有十几分,父母都头痛。经过他学书法、学篆刻,时间不长,二、三个月,再回到学校去念书,听说考了五百多分。这什么原因?在这个经文你就晓得,不思议。他思议减少,就是妄念减少了,妄念减少,他的精神意志集中,这一集中智慧就开了。所以中国传统教学所教你的,都是教你用清净心,专心、耐心,你才能学得好。现在的学校我看了之后很难过,我是看外国的大学,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学校,看到这些学生心浮气躁。我在学校上课,上了几堂课之后就不再去了,为什么?学生没有耐心,大概耐心只有十分钟,十分钟之后心不在焉了,就东张西望。这学不到东西,哪有心浮气躁能够把东西学好的?然后你就晓得,汤池这些小朋友,以前没有人教他,个个心浮气躁。遇到这几个好老师有耐心,真的有方法指导他,让他们收心。逐渐他心能定下来,他有兴趣,他能专注,所以进步很快,道理就在此地。
  世出世间圣人的教学,跟现在学校教学不一样,圣学是教你真的成就智慧,成就才艺,还成就你的福报。福报不是大富大贵,是让你在这一生当中能够过到最幸福美满的生活。幸福美满的标准,你想想孔子、颜回,你看看释迦牟尼,那是世间人生最高的享受。他并不富有,他并没有奢华,但是他有快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他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念念生智慧,对於世出世间这一切真相通达明了。所以儒家讲「不亦悦乎」,佛法讲「法喜充满」,这是什么?这个根源都是智慧自在。没有智慧,你哪里能过这样高尚的生活,这种高尚的情操,你没有。这不在物质,颜回箪食瓢饮,在孔子的弟子当中是最快乐的一个,其他的弟子都不能跟颜回相比。所以夫子对颜回特别赞叹。颜回的生活,在物质的生活那是贫穷到极点。吃饭没有饭碗,用竹子编一个篓盛饭,箪食;喝水没有茶杯,没有杯子,葫芦瓢做为杯子饮水,这是形容他物质生活到这样的程度。快乐!没有一个能跟他相比,这是真正的人生。所以,人生绝对不是拥有财富,不是得到什么高的位置,不是,你要那样看的话完全错了。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出生在王子之家,人家求求不到,他现成的。现成怎么样?十九岁就舍掉了,离开家再没有回去过。过什么样的生活?跟颜回差不多,托钵,三衣一钵,过这样的生活。晚上睡觉,树下一宿,在这个世间没有人比他更快乐,没有人比他更幸福。在中国人看起来,他过的是乞丐的生活,但是他是帝王师,当时印度十六大国王都拜他做老师,疑难杂症都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他自己本身是这样,他的学生也一样。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是他的常随弟子,跟他的生活是完全相同。智慧自在不思议,如果没有真实智慧,没有高尚的情操,怎么能够跟释迦牟尼佛过这样的日子?世俗人要是跟他,那太苦了,跟一天,第二天就跑掉了,不会再跟他。能跟他一辈子,你说多不简单。
  释迦僧团也是给我们做示范,也是放光给我们看。并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个人过这种生活,你看看这么大的团体,各个人都这样,这就是说他们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是我们没有放下分别执著,放下分别执著就做到了,身心健康。人的身体不会生病,病从哪里来的?是你里头有毒,里面不正常,外面就有细菌感染,这才得病。里面是什么毒?贪瞋痴,叫三毒,里面有这个东西。如果里面没有毒,外面什么样的细菌不会感染。又何况慈悲,大慈悲是最好的解毒药,我们今天讲消毒的药,什么样的毒遇到慈悲就化解了。释迦牟尼佛在八相成道里面的降魔给我们做出示现,各式各样的妖魔鬼怪都想来害释迦牟尼佛,他用什么方法?慈悲,一个慈悲心全化解了,都是在教我们。
  我们今天要想真正求智慧,就要照佛教给我们的方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从凡夫修成佛,都依照这个办法,没有例外的。戒是什么?戒是规矩,你一定守规矩;定是什么?定是心静下来。从汤池小朋友你就见到了,持戒、修定,老师教他的方法,依照方法去做那就是持戒,整个心定下来,他心专注了,你看他做的东西好。杨老师带一个小朋友写的字来给我看,写的对联,大字,写得真好。写了多久?她告诉我,九个月,我们现在在外面看很多的招牌字不如他,小朋友,学了九个月,写得真好。篆刻就更不必说,简直是天才。这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戒定慧三学,小小的学习就小成就,大的学习就大成就。
  今天我们要晓得,中国传统的学术儒释道三家,三家都没有人才,这是我们感到忧虑的事情。人才可以培养,真正发心培养人才,我们这个念头就是感,佛菩萨就有应,一定有佛菩萨应化而来,那就是天才,很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