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0-何以笙箫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970-何以笙箫默-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发现以琛抽烟抽得很凶已经是在很久之后。    
    大学里男生抽烟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我实在不想把它和另外一件事情联系起来,一度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不过是大环境所致,虽然这明显不合以琛的性格。    
    可是知道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一回事。有一次我去他们宿舍,亲眼看到他和舍友们一起喝得酩酊大醉,东倒西歪。其实那次他们宿舍有人过生日,每个人都喝得醉醺醺,不独是他,可是我却不知道为什么再也受不住了。    
    以琛不是这样的,他一向克制,做什么都很有分寸。我很想说服自己他不过是给朋友庆生,绝不是在借酒消愁,可是那眉间满满的阴郁颓丧却让我怎么都欺骗不了自己。    
    以前看不见的盲点好像都在此时开始清晰。    
    渐渐想起,以琛说赵默笙缠人的时候眼底是隐隐的笑。    
    有时候她迟到了一会儿,他也会焦躁不安。    
    她做再多的马虎事,他都只会皱着眉头帮她收拾完。    
    ……


幸福生活一人花开(9)

    还有很多很多,为什么以前的我竟然没有看见?    
    不知不觉我泪流满面,不知为谁。    
    原来他不过是在尽力维持着一个平静的表象,现在他醉了,再也支持不住,一切便暴露开来。    
    等他清醒之后,我已经平静许多,只是难过地对他说:“你这个样子,不止我爸我妈,要是地下的阿姨叔叔看到,也会伤心的。”    
    还有我也很伤心,以琛你知道吗?    
    他很久没出声,垂着眼帘,表情藏在阴影里,半晌才颓然地说:“你说得对,我没有放纵的资格。”    
    于是那个优秀冷静的何以琛又回来了,可是我却总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同。    
    我说不上来。    
    我和以琛,大概就这样了。    
    赵默笙大概没来得及和以琛提起我说的那番话,因为以琛始终没说到过。    
    而我也没有勇气再说一遍。    
    我满足于现状,现在又好像回到了以前,我们之间虽然没有更进一步,可是也没多出一个人来。    
    其实我很懦弱,不敢主动去追求什么,只期待有天他会蓦然回首。    
    只是寂寞越来越浓。    
    我对谁都好,所以反而没有好朋友。赵默笙走后,没人约我去逛街,没人在我试穿衣服后热烈的捧场,也没有人提前一个月就通知我我的生日快要到了……    
    我恍恍惚惚地觉得,其实我也喜欢这个朋友的。    
    只是我们之间有以琛。    
    大学四年就在日复一日地蹉跎中过去,毕业的时候我还是孤身一人,舍友叹为奇迹。我的一个女同学毕业时一手毕业证书,一手结婚证书,大家吃完散伙饭紧接着就吃喜酒,一时传为佳话。    
    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请以琛吃饭的时候,我把这件事当作笑谈讲给他听,他听着却有点恍神,不经意地说:“我本来也打算一毕业就结婚。”    
    我震惊地看着他。    
    他好像这才发现自己说了什么,眼眸中掠过一丝黯然。    
    一时大家都不说话。    
    我慢慢定下神来,说:“以琛,上次妈还问我你有没有女朋友,你也应该找个女朋友了吧。”    
    这一刻这句话,我说得真心实意。大学四年的虚度早已让我明白,在赵默笙之后,何以琛或许会爱上谁,但绝对不会是我。我已经不是昔日的何以玫,现在我希望他能再爱上什么人,而这一次,我只会衷心祝福。    
    虽然心痛。


幸福生活一人花开(10)

    这顿饭在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中度过,结账的时候,虽然说是我请客,可是还是以琛付了钱。    
    等侍者找零钱的时间,以琛起身去了洗手间。侍者把零钱找给我的时候,他还没回来,看到他的外套挂在椅子上,我伸手在外套口袋里掏出他的皮夹,想把零钱放进去。    
    打开皮夹,我就看到了那张照片。    
    好像是从什么证件上撕下来的,上面还有钢印的痕迹。    
    照片上的女孩扎着马尾辫,大大的眼睛笑的弯弯的像月牙,一副阳光灿烂的样子。    
    很熟悉的笑容,可是我已经很久没看到。    
    以琛回来的时候,我还拿着皮夹怔怔的发呆,要塞回去已经来不及,索性大方地把钱放好还给他。    
    “找的零钱。”    
    “嗯。”他点头接过,神色平静,一如那年赵默笙刚刚走时。    
    我却在此刻恍然大悟了他这种表情的含义。    
    平静是因为已经有所决定。    
    决定了要等下去。    
    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痊愈,如我。    
    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溃烂,如他。    
    原来这些年,他痊愈的只是外表,有一种伤,它深入骨髓,在人看不见的地方肆虐。    
    出了饭店我们步行至公交车站。那时候他刚刚工作一年,我则刚出社会,都没什么经济能力,交通工具还是选最便宜的公交车。    
    等车的时候我们都没说话,我等的车很快就来,车快停住的时候他忽然出声叫我:    
    “以玫。”    
    我侧头看他。    
    都市夜晚的五光十色斑驳地映在他身上,愈加显得他一身寂寥。    
    “你以后会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他说,“我不愿意将就。”    
    公交车渐开渐远,他的身影慢慢在我视野里模糊。    
    脑子里反复响着他那句话——你以后会明白,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何必以后,我一直都明白。    
    只是我也不愿意将就。    
    于是在这个人群满满的偌大都市,我们以同样的心情固执的孤单着。    
    各自忙于各自的事业,我们渐渐比大学时代还要疏于联系。    
    以前总害怕有这么一天,可是这一天还是到来。    
    其实好像也没什么。    
    我不伤心。    
    因为已经习惯。    
    以琛给了我漫长的时间去习惯。


幸福生活一人花开(11)

    他淡淡地三言两语岔开,没有接这个话题。    
    后来有一次他来公司接我一起回Y市探望生病的爸爸,在公司楼下等我的时候被我的一个女同事撞见。    
    隔天那个女同事就问我他是谁,甚至露骨地问他有没有女朋友了。    
    我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不过在美国。    
    她眼睛中流露失望,有点不甘心地说:“异国恋啊,异地恋都会分手,异国恋很危险啦。”    
    “不会,他们最后会在一起的。”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坚持,“她会回来的。”    
    同事大概惊异我表情的坚定:“何以玫,你又不是她,你怎么知道?”    
    我没有再回答。    
    只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跟自己说,她怎么可以不回来呢?    
    他一直在等她。    
    只是,我们都没料到时间竟然这么漫长。等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何时是个尽头。    
    一年,两年……第五年,第六年……    
    第七年。    
    那天我把妈妈做的酱菜带给他,塞进冰箱的时候发现里面什么食物都没有,空空荡荡的,于是我叫他去超市。    
    周末的超市人潮汹涌。    
    我边走边和以琛聊起彼此的近况,和他上次见面,已经是两个月前。    
    然后我似乎听到什么东西倒塌的声音。    
    不经意地回头。    
    轰塌声中我看到她。    
    从最后一次在肯德基见她,到现在,已经度过了七年时光。我却忽然觉得这长长的时间好像只是我回头的一瞬。    
    沧海桑田。    
    变的只是我渐老的心,变的只是以琛越来越坚硬的外壳。    
    而她好像一点没变。    
    只在彼端无忧无虑地笑。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坐在沙发上,看天渐渐亮起来。    
    因为工作忙,租的小屋已经很久没有好好整理,阳台上的那盆花,买回来就扔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过花,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花瓣被雨打风吹得半凋零,只剩一片残红在晨风中摇摆。    
    突然觉得自己就好像这不知名的花。    
    一人花开,一人花落,这些年从头到尾,无人问询。


幸福生活点点滴滴(1)

    番外二    
    1.关于照片    
    某日,何律师惊讶地发现自己皮夹里的旧照片被换成了一张某人近日的大头照。    
    回家后问某人。    
    某人理直气壮:“你经常看到我十八九岁的照片,再看看现在的我,会觉得我越来越老的。”    
    自从嫁了律师,某人就越来越会讲理。    
    2.关于宝宝的取名    
    某日,炉子上炖着排骨汤,无聊的默笙决定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做。    
    比如帮未来的宝宝取名。    
    拿了本汉语大字典翻啊翻,默笙发现取名真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要取一个音义皆佳,雅俗共赏的名字真的很不容易。    
    脑子中灵光一闪,默笙想到一个简易取名法。    
    爸爸的姓,妈妈的名,再加一个字,名字立刻出来了——何慕笙。    
    又好看又好听。    
    关键是很有意义。    
    默笙得意,跑到书房,写到纸上,问以琛怎么样。    
    以琛看了看,扬眉,大笔一挥。    
    中间的“慕”字改成了“必”。    
    何必笙?    
    何必生??!!    
    默笙郁闷,连同宝宝的份儿一起。    
    可怜的宝宝,还没出生就被爸爸嫌弃了。    
    3.表白???    
    又是某日。    
    以琛工作休息之余,突然想起自己似乎仿佛好像还没有和某人说过那三个字。    
    正好某人摸进书房找小说看。    
    顺手把她拉过来,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以琛双臂圈住她的腰,下巴搁在她颈窝。    
    “帮我翻书。”    
    “啊?”默笙一愣,看看桌子上文件。    
    “嗯,第十四页。”    
    总算明白他要自己干什么了。


幸福生活点点滴滴(2)

    懒人!    
    不过被奴役惯了的默笙还是帮他翻到十四页,只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以琛你好懒。”    
    “嗯嗯。”以琛似乎决定懒到底了,“第一段第一句帮我划出来。”    
    “哦。”默笙拿起钢笔在那句话下面划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线。    
    ——“我国国际私法学界对先决问题的研究,一直承袭英国法学家莫里斯(J。 H。C。Morris)的观点……”    
    “倒数第三行。”    
    ——“你既然已经和警方有过接触,那一定知道这里的法律对于这类情况的规定。”    
    这是什么?好像是案例中的一句对话,划它做什么?    
    又在以琛的指示下翻过十几页。    
    “中间的那个字找不到。”耳边听到以琛喃喃自语,有点懊恼的样子。    
    默笙完全听不懂。    
    “换一本书吧。”以琛伸手在身后的书架上随手拿了本杂志。    
    咦?这个……好像是她们杂志社出的特刊,以琛对女性杂志也有兴趣吗?    
    “这页第三节第一句。”    
    呃……看杂志也要划重点?    
    ——“我们在春天的时候经常去郊外,天空蓝得不可思议的季节……”    
    “第五行。”    
    ——“爱说谎的孩子鼻子会变长,他微笑地刮着我的鼻子……”    
    “最后一句。”    
    ——“你确定你九点看到他从这里出来?”    
    什么乱七八糟的东东?默笙划着,开始打呵欠,渐渐有点儿困了,以琛没有再出声,只是拥着她静静地呼吸。    
    “默笙?”    
    “……唔。”模糊的应了一声。    
    以琛把她抱到床上去,盖好被子,亲亲她的头发。    
    “笨蛋,晚安。”


幸福生活顾漫:后记

    现在是凌晨四点。    
    刚刚打完一个小番外。    
    很奇怪,刚刚还困得要命,怕明天会把要写得东西忘记才硬撑着,现在却反而清醒起来,爬到床上后又爬起来,决定把后记打完。    
    大概是因为兴奋吧,《何以》的完结终于指日可待。    
    《何以》一书从03年9月开始在晋江原创网上连载,03年底连载完最初的七万字以后,因为大四毕业的琐事,因为初开始工作的忙乱,曾一度被我放下。我想,如果之后没有网上的读者们不断地催促我鼓励我,我怎么也没有动力写完吧。所以虽然经常被喊打喊杀要宰乌龟的读者们催得鸡飞狗跳乌龟爬,但是始终只有感激和内疚。有时候和白白、晓溪聊天,说到各自的读者,我总是说,《何以》的读者是最温柔最有耐心的。    
    然后晓溪和白白就一副想砍我的表情,说:做你的读者能不有耐心吗?!    
    ……    
    也是哦~~》_    我的确很慢(很不想承认= =),一直是懒懒散散的那种人,胸无大志,安稳度日,挥一鞭子才爬一爬,这种人,大概怎么也不会做出什么大事业来吧。不过,若是我积极奋发,也许,写出来的就不是《何以笙箫默》了。    
    生命的度过就像看风景,走得快可以看到更多的景色,走得慢却能更多地领略那些风景的妙处与细节。    
    我想我肯定是后一种人,享受那些生命中最平凡最微小的细节,然后努力把它们写出来。    
    ……    
    怎么听着都像为自己的慢吞吞狡辩的样子……    
    嗯嗯,话题扯回来,继续说《何以》。    
    《何以》的灵感片断始于一天我和妈妈去超市。超市人很多很拥挤,我脑中就突然冒出了何以开头的那个画面。    
    相爱相离的男女,很多年后不期然在人群中相遇,眼光相汇,淡淡凝视,然后又各自走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