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炮灰奋斗史[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穿同人)炮灰奋斗史[清]-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普通商人的命?”李卫将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朱衍听着听着眉头皱了起来,没想到德川家族争斗倒是挺厉害。
  随后像是想到什么,他眉头舒展起来,“既然如此,不如我们顺水推舟帮德川新之助一把。”
  要是未来的大将军真的落在德川新之助身上,那么要是控制住了德川新之助,岂不就是将整个倭国控制在手中?
  如今的天皇虽然传承了上千年,但也只是千年来的傀儡而已。
  实际上整个倭国都掌握在各个幕府将军手中,前些年是丰臣秀吉,随后是德川家康,说到底如今德川家族才是倭国幕后的掌控者。
  要是真掌握了德川新之助,再将他送到大将军的位置上,那么还真能借由他的手掌控整个倭国。
  只是得想个办法控制住德川新之助,使他不得不听从大清的。
  李卫听了他的话,瞪大眼睛看着他。
  朱衍手指敲打在桌子沉吟了一会儿。
  李卫是知道朱衍思考的时候有敲打桌子的习惯,也不打断他,直接耐心等待。
  理清了思绪之后,朱衍才抬头跟李卫说,“我已经想到办法了,只是实行还需要上面的配合,这样我写一封信呈上去,要是上面同意我们这个法子,我们再行动。”
  李卫听了到底是什么主意之后,眼睛一亮,“果然是读过书的人,脑子里的阴谋诡计是一出一出的,就听你的,写好信之后,我帮你传!”
  可惜,朱衍并不喜欢他这种夸赞。
  直亲王巡视了一下通州水边临时搭的营子,这里有从民间刚招来的新兵。
  绝大部分都熟悉水性,组建水军自然要条件熟悉水性的人来招收。
  更甭提新建水军的待遇非常好,三年就准退伍,还包了退伍士兵未来的工作。
  光是这两点就能够吸引不少的年轻人来投军。
  如今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在工厂里待,工厂里枯燥乏味的生活并不能吸引这些年轻人,一般出来做个几年之后赚了些银子就会离开工厂,自己找一份营生。
  当然等没银子的时候,或许还会回到工厂里。
  但是眼前这些小伙子不一样,他们都是在船上工作过的,熟悉新式船的用法。
  甚至……还熟悉火器。
  直亲王早就察觉到这其中的不对之处,这哪里是新兵蛋子?
  简直比八旗士兵,还有当兵的架势。
  有几位他看重的身上竟然还染上了杀气,直亲王领过兵,杀过敌人,自然知道染上这些杀气的都是亲手杀过人的。
  直亲王在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老四手下还有一批人,专门在暗处训练,这回才借着他的手,让这些人由暗转明。
  直亲王心里有了怀疑,便警惕了起来。
  更加认真的严查这些新兵,当发现这些新兵训练法子自成一体后,直亲王就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更加让他见猎心喜的是,这些训练方法远比如今大清现有的训兵法子要高明许多。
  一般一眼,都有规制,甚至连被子牙刷,都有固定的折叠和摆放方式。
  据被调过来的培训教官说,从这些细节着手,可以培养士兵的服从性、整个军队一体的团结性,使得整个军队做到臂之使指。
  即使是从八旗那边挑选过来有些油滑的兵丁,融入到这个整体以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打磨,无论精神还是面貌都是大为改观。
  直亲王觉得这才是他心目当中的军队,要是整个八旗全都这样改制,那么绝对可以扫荡一切反叛。
  直亲王误以为这些人是四爷手里的私兵,而四爷并没有将水军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没有十年,水军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只要有那么一万水军,人手一把枪,绝对能够荡平倭国。
  所以四爷对于水军的关注也不多,交给大哥后就没有多管了。
  这就给了敏宁可以钻漏子的机会,这些训练表现出色的新兵,以及教官全都是她安排进来的。
  这些人都是未来水军的中流砥柱,在水军建立之初就进来,安插进来,绝对能够往上升,再加上有敏宁在,就能够保证未来水军脱不出她的手。
  她还想建三大水军,未来哪里有大清的船只,哪里就有大清水军的影子,她绝对不会将海洋拱手让人。
  今日如同往常一样,新招来的兵员,跟随新兵训练,之所以选在通州训练,是因为还有一部分新兵并不识水性,只能够在有的地方先训练。
  等待学会游泳,学会闭气之后再换到海边。
  距离京城最靠近海的地方就是天津,天津那边的开销要比通州贵的多,所以嘛,咳咳,为了省一些军费,就改成了在通州驻扎一段时间,形成陆地上以及游泳的训练。
  除了天津消费高这一点,还有一点,就是为海军准备的军船,还未造好。
  对于海军来说,军船才属于他们的营帐,没有军船,去海边也没用。
  还不如在通州,先磨合一下整个新兵团队。
  虽然说这个新成立的海军属于直亲王管,但是直亲王知道,自己这是名义上掌管。
  军队已经自成体系,分成好几个等级,其中还有一些文职,别看这些文职不参与作战,但是跟军官一样,也分成几级,管理军队的一些杂物,甚至还对每一个士兵的情况了如指掌。
  直亲王确实知道这些文职的厉害,和他们在,能够保证整个军队不脱离掌控,不怕糊里糊涂跟随上级造反。
  而且军队里的文职体系根本不归武官官,也就不怕武官为安插自己的人插手文职的工作。
  这个体系要是推广到整个大清去后,所有军队只认皇帝,再也不认上面是谁是将军谁是元帅。
  也就是说,只要有这些人在,就算最上面领兵之人被调走,也不会影响整个军队的作战能力。
  这才是铁打的军队流水的将军。
  直亲王有些叹服,也不知道是哪个男人设计了这种军队体系,老四要是真的有决心将这种体系推广到整个大清的军队当中,那么就再也不怕武官造反了。
  完成了今日的工作,直亲王便回到营房中,坐下来书写每日所见所闻。
  建设水军,不仅是大清最初的尝试,也是整个中原历朝历代的初尝试,唯一有参照的也只有前朝的郑和。
  当年郑和三下西洋,可是带着军队打服了不少国家,这些国家甚至带着贡品前来臣服。
  可惜的是明朝的人看不见航海贸易所以带来的庞大财富,等郑和一死便烧了宝船,再也不提下西洋。
  直亲王有些得意,还是他大清高一筹,知道海外贸易可以带来庞大的财富。这不,因为这笔财富太大,大清不得不建造水军来护送这些财富回到中土。
  自己国家强大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话又转回来,大清是在马背上得的天下,对于建水军可以说是非常陌生。
  好在,老四都已经安排好了,安排了人帮忙训练。
  直亲王今日的任务也只是将这些训练的法子,以及士兵每日的进步记录下来,为将来在八旗子弟兵推广时作为参考依据。
  原本这些事情直亲王是想不到的,还是训练新兵的教官拜托他做这件事。
  直亲王想了想,水军将来肯定不会是他掌管,但是老四之前就告知他,等时机成熟,便送他带着一部分水军前往美洲。
  那么到时候他肯定也会掌兵,甚至会在美洲大陆补充一部分兵员,所以关于如何训练士兵,他还真的应该记录下来。
  这才有了每日的记录任务。
  这个笔记,后来更是成为了海军建立之初的珍贵数据记录,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时间转眼即过,秋季来临,大地也被染成了一片金色。
  这些年因为各种农具层出不穷,再加上银行的贷款,富人家为了抢收粮食,不吝啬买上几个收割和剥粒的工具。
  还有一些村子,以全村的土地为抵押贷了几种农具,每年只还百斤粮食,全村分一分,分摊到每家头上也不多。
  这就使的一些村子收割粮食速度快多了,能腾出更多空间进厂打工。
  可以说,每年秋收后的日子,就是工厂最为欢喜的日子。
  这段时间大量的人手从繁重的农田中解放,这些人最起码在过年前,都会安心的待在工厂里,为工厂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来。
  整个南方,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当中,只是偶尔有几处地方,因为常年干旱缺水颗粒无收。
  其中就有一个县城,身处关中腹地,周边没有大的河流,只几条小道,每到夏季用水紧张的时候,早早就在上游断了流。
  这就使的这个地方根本无法种植水田,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旱田。
  粮食产量不多,使得这个县城非常贫瘠,好在当地的父母官是一个清廉的官员,只一身官服上面也打了好几个补丁,没有想着刮一层油水就走,而是整日里苦思着帮助百姓脱离贫穷。
  这位父母官,虽然在本地的名声很好,可惜的是才不出众,就算是清官,也只剩一个资质平庸的清官。
  上回,突然收到同窗好友的来信,对方说了水泥厂一事,还说打算一起去信给太上皇,让太上皇施压皇帝允许他们自寻财路。问他打不打算一起去信。
  这位父母官原本不想掺和到这件事中,虽然对于这位新帝的脾气还没有摸透,但是能够踢开现太子,挤开威望极重的八爷,让太上皇甘愿退位,肯定就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
  父母官虽然是一县之主,但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他只是一个芝麻粒大小的官员,哪里敢参与到这件事当中,去让太上皇给皇帝施压?
  可是看着县城内衣衫褴褛的百姓,以及眼神麻木的乞儿,父母官心一酸。
  是他无用,要是他有能力的话也能够学那些开水泥厂的官府一样,带动整个县城的百姓富裕起来。
  正是这些百姓,使的父母官一咬牙,写信同意了同窗好友所说的事情。
  信传过去之后,他就惴惴不安,每日里等待着。
  逼迫皇帝是谁都能干的吗?
  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御极天下,哪里能够受到臣子的胁迫?
  父母官心想自己肯定保不住顶戴花翎了,不过要是真的能拿顶戴花翎换治下老百姓一个活路,他倒是心甘情愿。
  这一日破烂的城门,进来了一队人马。
  看着整个县城没有丝毫活力,再看一看城墙上有一部分因为干裂已经倒塌的城墙,这一队人当中,一个看着比较年轻的人,提着马缰开口,“之前就查过了,这里比较穷,没想到穷成这样。”在一看街上,他们进来这一会儿也没见见到几个人。
  那年轻人又看向旁边的人,“对了,这个县城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三百户。”
  年轻人点了点头,一脸庆幸道:“好歹比当年于成龙于大人,刚做官时好的多。”
  随后看着不大的县城,充满了信心道:“这一回,一定要胜过甲队,给我三年时间,一定能让这个县城人口增加到五百户,百姓能够填饱肚子。”
  他身边的人,点了点头,随后才开口,“好了,王蒙,先去找县衙,找到县令之后,赶快跟他交接。”
  王蒙“哎”了一声,手一挥,整个队伍继续向前走。
  县衙倒是挺好找,从城门进来之后,沿着这条路直走,前方不拐弯,走到头就是县衙。
  一群人下了马,发现面前这个县衙也破的跟城墙有的一拼,好在县衙门外大鼓,守门的衙役一个不少,不然一群人还真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了地方?
  “来人是谁?”跟面前这群人相比,这个县城衙役也瘦的很,虽然瞪大了眼,装出一副狠厉的姿态,但是光是看他那饿的有气无力的样子,连语气都有些飘忽。
  王蒙属于这一次队伍当中的领头人,既然他上前一步,“我是本地新任县令,麻烦将你们的胡县令叫出来,这是我的任职令!”
  王蒙接过旁边递过来的任职令,展开之后给衙役看。
  这衙役哪里识字,不过这调任令他还是见过的,不过是九年前,胡县令调任过来时拿出来的。
  原本以为胡县令会跟前几任县令一样,找关系调走,没想到就跟一头倔驴一样呆了下来,一呆九年愣是没挪过窝。
  衙役猛然转身往县衙里跑,边跑边喊,“大人,大人,外面来了一位新大人!”
  王蒙愣了一下,看向身边的人,随后摸了摸鼻子说,“我有那么吓人吗?”
  王蒙自小在孤儿院中长大,跟随其他读书厉害的人一样,被孤儿院继续供养,考中了进士。
  考中进士之后就没再考了,而是选择了补缺。
  让他们这些孤儿院出来的孤儿,补缺也是需要比赛,比赛就是选择一个贫瘠的县,而这段时间上面会倾斜一些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发展这个县。
  三年任期到了之后,会根据这个县城的人口,繁荣程度,交税额度,以及百姓的评级来评比。
  胜出者可以得到上面的支持升一任,可以说只要是有本事,就不需要考虑官场上一些复杂的事情,好好的做好本职,就能够升官。
  只要有能力,升到内阁都行。
  而败者会继续留任,直到将这个县城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以说,他们这些孤儿,从小时候读书时便开始竞争,淘汰掉一部分资质不好的,再淘汰掉一些心智不坚定的,最后留下的都是精英。
  既然选择了做官一途,每个精英都希望自己官高位重,可这些都是需要竞争的。
  从最低等的官做起,虽然失败了,也没什么,但是浪费了三年,就跟别人拉开了距离。
  人的一生当中,做官的时间又能有多少个三年可以浪费?
  或许当初站在同一个起点竞争,一场又一场失败之后,别人进了内阁,他可能还得费尽心思调入京城。
  这就是差距。
  王蒙虽然读书是娇娇者,但是他不认为自己什么都精通,所以这次过来就邀请了好几位好友,有善于经商,有善于种植,有善于河工,还有善于勘矿。
  总之,能带上的都带上了。
  不管如何,他都要将要让这个县城繁荣起来,赢得这次的比试,赢得最初政治资本。
  在刚起步就输了,如何让上面如何倾斜资源培养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