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庄子讲记-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打的,上面圆圆的四个洞,那是社稷前面的神灯用的。中国上古的那一套文化,日本还保留着一些。日本人叫做神树,神木,也就是“栎社树”。这棵树大得呀,可以“蔽数千牛”。数千头牛夏天在树下一站,像被凉蓬一样都遮住了。人手拉手围这棵树,有一百围那么大。这棵树高得很,有“十仞”之高,七尺为一仞,就是几十丈高。后面还有些旁枝伸出来,把旁枝砍下来可以作一个独木舟,这棵树的旁枝有几十根,可以做几十只独木舟。“观者如市,”我们到日本京都,京都的神社就是这样,来参拜神木的人多得很。可是这位专门来选大木材的匠石,经过那里连眼睛都不斜一下,看都不看就一路走过去了。跟着师傅的这些徒弟,围着这棵树就看了个饱,看满足了一回头才发现,师傅并没有站下来看,已经走到前面去了。于是赶快追到师傅那里,对师傅说,自从我们拿起斧头跟你学手艺以来,那么多年跑遍了江湖大山,没有看见过这么好一棵大树,师傅你连眼睛都不斜一下,看都不看,停都不停,只管向前走。这是什么道理呢?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音mán),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说:算了吧,你们不要啰嗦了,这是“散木也”,没有用的木头。你看那棵树那么大,又有什么用呢?拿来作船吧,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拿来作棺材吧,埋到地下去没多久就腐烂了,做棺材的木头应该是很不容易烂的;拿来做家具呢,它很快就毁坏了;拿来做门窗,一下雨就容易吸收水分,因为吸水分太重容易长湿气,它容易坏;拿来做柱头,要生白蚂蚁。这个木头呀,“百无一用是书生”,和读书人一样,没有一点用处。因为没有用呀,所以它活的年纪那么大,很安全。匠石给学生上了一课,学生相不相信,不知道。徒弟也没有经验,反正是听了。
  神木托梦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匠石回去后,睡觉的时候做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来了。庄子没有这么讲,是我加上的。这个白胡子老公公就讲:你这个家伙算老几呀,你白天对学生讲些什么狗屁的话,你想拿我和楠木啦,红木啦,这些最上等的“文木”相比,那你就搞错了。白胡子老公公就教训他一顿:你看那些梨子树,桔子树,柚子树,那些番瓜,红薯之类,这些都是木头之属,草木之类,这些东西,可以开花可以结果,因为它会开花会结果,人们都不许它长高,要它横着长。刚长高一点,“嚓”一下就把头剃掉了,叶长多一点,想多留一点头发,也不行,要剃成光头,人类对这些植物多刻薄呀。这是因为它有用,结果大枝被折了,小枝泄气了。因为它能干,会开花会结果,所以把自己这个生命搞得很痛苦,“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这些树专门生长水果给人吃,越生长得多越辛苦,活不了几年就老了,枯萎了。成了枯木当柴烧。本来树木的寿命很长,它活不到几年短命而死,就是被一般的世俗之人害了。“物莫不若是。”你要注意哟,有用的东西,就会把它用死了;你能干吗?就会把你能干死了。所以女同学做太太的,懒一点也蛮不错,不懒就会很可怜了,就是这个道理。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而且我为了修到“无所可用”,修了好多年的功夫才成功哟,中间人家几乎把我砍掉,总算我显示出了没有用,才没有被砍掉。现在终于修到百无一用了,证果了,得道了,每天被人家来上香来拜拜。你说我没有用?这个就是老子的大用处哟!假设我也同那些柚子树,地瓜等那么有用,我还长得大吗?还能活了几千年到现在吗?白胡子老公公又讲,而且你不要以为自己是人了不起,人和木头差不多,你是什么东西?我是什么东西?大家都是天地间的一个东西。你专门来砍木头,你怎么不看看你自己呀。你给徒弟说的几句话,把我的密宗揭穿了,密宗就成了显教。那就完了。你骂我是“散木”,你就是“散人”,我是个没有用的木头,你就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个白胡子老公公就是木头的神,来骂了这个匠石一顿。
  匠石觉而诊其梦。
  匠石被骂以后醒了,这个梦可吓死他了,就要圆梦,解梦。等于我们同学做了梦,早晨起来就问:老师啊,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然后就给我讲梦话。我清醒的人硬要听讲梦话,你说痛苦不痛苦啊?可是这位匠石清醒了,叫来了徒弟说梦话:昨天啊,我讲错了话,得罪了那棵神木,做了个梦。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徒弟说:师傅昨天不是讲过吗,这根木头是无用的木头,既然是无用的木头,它还会成精,变成一个白胡子的老公公托梦给你,这好奇怪呀?匠石赶快说:密宗,密宗!这是秘密不要说,不要讲,声音轻一点,怕又被树神听到了。然后这位匠石哈哈大笑,说:我告诉你们,这个树神为什么托梦给我?他也很寂寞,没有知己,虽然我骂他一顿,我骂他也是他的知己呀,所以他来梦中给我谈这一番话,实际上他晓得我很懂他,因此托我传话给世界上的人,骂世界上的人都是笨蛋,不懂他,总算有我一个人懂他,托个梦给我,托我做他的宣传部长去宣传一下,去帮他再说明一下。你以为他来叫我给他买只鸡拜拜呀?他不是这个意思。这位徒弟刚才问得对,无用的木头怎么会在庙子里给人家拜呢?有用的东西要被人砍掉,没有用的东西更要被人砍得快,没有用留着干什么?但是他不会被人砍掉,他是庙子里一棵树,人家会说,这棵树呀,是神呀,动不得呀,只能拜一拜,因此就保存了,所以他活到几千年。这个道理懂吗?我们的人生,有用倒霉,没有用更倒霉,要做到好象是有用,又没有用,没有用的大用,譬如一块木头,被做成马桶了,多倒霉呀,另外一块木头,结果被雕成菩萨了,我们一天到晚拜它。因为它没有用,就要做到社神,做不到社神,“且几有翦乎。”半路就给人砍掉了。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所以他要保全自己的寿命,有他保全自己寿命的一套办法。那个没有用的人在社会上,要保全自己的生命活下去,就只好装起一副修道的样子,人家一看,哟,有道之士!要做到这个样子,那就行了。然后向人家传道:“我讲了你不懂,为什么?密宗!”人家就问:“密宗是什么?”“嗡啊嗡啊嗡……这是藏文。”再不然,“这是梵文,你不懂的。”人家奇怪了:“梵文我认得呀!”“这是上古的梵文,你怎么认得?”像这样,就行了,就可以保全你自己了。这个人生,玄了。所以学庄子要学坏的,但是,其中有人生的真道理。所以,“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他保存自己的办法,和你们都不同,所以他长寿,永远站住。然后你称其万岁,神,菩萨,还要拜拜。你看看,这多么高深,多么远大,这是密中之密呀!你们怎么懂呀!
  我们中国文化和外国不同,有所谓诸子百家,上有老子,中有儿子,下有孙子,还有一子,韩非子。韩非子是法家,政治家,他也说两个故事,和这个道理一样,这两个故事也是对当领袖的人讲的。第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还要去周游列国,培养自己的声望。这时突然来了个乡下的糟老头子,身上穿一件破短袄,腋下挟一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自称王者之师,说可以做皇帝的老师,帮助平天下,求见太子。通报以后太子延见,这老头儿对太子说,听说你要出国,但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为师,处处要捧我,礼敬我,然后到每个国家,像美国总统什么的来接你的时候,你要让我站在前面,国宴的时候,你要让我坐在上面。我呢?光晓得吃饭睡觉,别人问到我,我也一问三不知。你这样才能成功。太子问他这是什么道理?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提就懂,你还不懂,可见你笨。现在告诉你,你生下来就是太子了,绝对不会坐第二个位置,而你在国际上的声望也已经这样高了,再去访问一番,也不会更增加多少。可是你这次出去不同,带了我这样的一个糟老头子,还处处恭维我,大家对你的观感不同了,认为你了不起。人家会说,太子在国际上这么有名望,真是肯礼贤下士,如此谦虚,到将来不得了;而且这个老师这个样子,不晓得有多大的法宝,算不定他指头一伸,世界上的核子弹统统都放不出来了。各国对你有了这两种观感,你就成功了。这位太子照他的做,果然成功了。这是一个故事,《韩非子》里的故事很多了,都是政治里最高的艺术。
  第二个故事,有大小两条蛇,要过街,大蛇想大摇大摆过去。小蛇不敢过去,叫住大蛇说:老兄,我和你商量一下,我们民主时代开一个会,你我这样过街会被打死。大蛇问该怎么办?小蛇说我有个办法,不但我们可以大摇大摆地过街,两边的老百姓还要放鞭炮,摆香案,跪下来,然后还要在台北市给我们修一个龙王庙。大蛇说,如果有这样的好事,我听你的。小蛇说,很简单,你仍然昂起头来大摇大摆过去,但让我站在你头上,慢慢地从街上游过去。这样一来,我们不但不被打死,老百姓看了觉得稀奇,一定认为龙王出来了,摆起香案拜我们。然后盖一座大的龙王庙,把我们送进去,初一十五还有猪呀羊呀,香呀蜡呀,来拜一拜。结果照这个办法过街,果然当地人看后盖了一个龙王庙。这个故事分析起来很有道理,所以一个事业要成功,常要上面顶一个所畏的。你们要做了不起的人,头上都要顶一条小蛇。所以,你们叫我老师,你们诸位都是小蛇,我现在实际上就是那条大蛇。
  这两个故事和庄子说的“栎社”神树是一个道理。所以中国的古书,诸子百家不能学,学坏了就是个大坏蛋。我们小的时候,诸子书是不准读的,《三国演义》都不让看,怕人学坏了。但是,做大有为的人生,做大事业的人,想要做大政治家,做大外交官,大元帅,大教育家,乃至做一个大和尚,这些道理都要懂。大和尚就是这棵树,就会要托梦给人家,那才做得好。真的,这是《人间世》的道理哟!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椫傍者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异    材
  《人间世》全篇的宗旨,庄子告诉我们怎样处世作人,方法就是老子讲的三个字。“曲则全”,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做人处世的艺术。处世是非常难的,如何做到“曲则全”呢?前面讲到栎社树,无所可用,等于本地的榕树,榕树实际上没有多大的用处,但往往可以给人乘凉,乃至做庙子前面的标记。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蔌。
  “商丘”是一个地名。“南伯子綦”看见一棵大树,大到什么程度呢?“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蔌。”古人所谓“驷”是四匹马平排拉一个车子叫“一乘”,“千乘”形容大得不得了,有四千匹马平排起来站在这棵大树之下,树叶都把它们遮住了。我们知道,任何植物,树根有多大,就是树叶子散开的范围。
  子綦曰:“此何木也哉!此必有异材夫!”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咶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子綦说,这是什么树呢?它一定有奇才异能。现在说一个人有特殊的本领为奇才异能,也是由《庄子》“异材”的观念发挥的。
  抬头一看,树的枝干是歪歪曲曲的,不能做为栋梁之材。古代建房不用钢筋水泥,全部用木材,尤其古代修建帝王的宫殿,采栋梁之材是非常困难的。历史上帝王们修建宫殿就是老百姓的大灾难,栋梁之材都只有在深山老林中才找得到,千方百计砍下来,要运几万里送到首都去。例如最好的木头在西康建昌。过去有一句土话:“少不入广,老不入蜀。”它的意思指广东风气比较开放,很风流,年青入广就流连忘返了。老年人入蜀有个好处,有好的棺材料。因为四川西康一带有好木,如沉香木,有香的,有不香的,一根沉香木比黄金钢铁还重,在水中不会浮起来。帝王们修建宫殿必须用这种木头,木头砍下来,要经过很多省,运几万里。为了帝王们享受,老百姓不知要死多少人,经济上的损失不知有多大。
  把这棵树的根剖开,不能做棺材板。用栎木做的棺材板很容易烂,很容易生虫,而且古代好的棺材板是一块板,不能用两块凑起来,不能有缝,有缝则尸体腐烂了,液体流出来,味道很难闻。舔一下树叶子,则嘴烂舌烂;闻它的味道,人就会像酒醉后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