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
、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
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
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
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
說』。
論曰:精研七趣,但一虛妄……可不除滅此虛妄習氣哉!
案曰:上來、明七趣生報以匡扶第二漸次一大科竟。


丁二 辨五陰魔境以匡扶第三漸次
論曰:此中陰境,皆從三摩提中……皆屬妄想五陰也。
戊一 哀無聞深眨马氉R勿迷主人而隳寶覺
論曰:雖知真修行法……非祇犯一戒而已矣。
己一 佛慈緣起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儿,迴紫金山,再來懀校崭娲蟊娂鞍㈦y
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
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
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贋樽印S謴挽吨械蒙贋樽
,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拢靾笠旬吽ハ喱F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子細分別』。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
誨。

案曰:此中佛陀所以興大悲心,無問自說修止觀中之微細魔事者,其緣起之義
有六焉:
一、當時會中多有二乘有學迴小趣大、修習大乘止觀之當機眾,故須為說。二
、上來選圓通根,示禪那位,但明正面增進之相,未明反面銷除之相。如或不能辨
別,倒認反面以為正面。譬人乘舟進行,見岸移而不悟舟動,迷舟動而認為岸移。
執岸能移,怪舟不動,轉欲捨舟乘岸。此非兼與說明幻見岸移之故不可,故須為說
。三、從凡夫地趨菩提路,中間遙遠,都未經歷,枝歧雜出之處既多,髣彿依稀之
境尤夥。或致铡肭鷱揭詾檫_道,滯著半途以為到家。非一正一反而較對辨之,殆
難明晰,故須為說。四、天魔、鬼神,魑魅、妖精等類,伺修行佛法人、實有乘隙
圖害之事,不可不先為說破;使修行人能識其情狀,得慎防之,故須為說。五、時
眾共知有四禪天無聞比丘,以迷得禪為證涅槃,遂謗阿羅漢有生死、致墜無間之事
。藉茲事緣,故佛大悲無問而說。六、大乘禪中微細魔事,唯是諸佛妙覺圓明之所

照了,非餘人之所能分析盡知,而亦非當機修學人之所能問,故佛大悲無問而說。
己二 魔妄根由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
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
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
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
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當
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
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
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然彼諸魔雖有大
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樱H耆绶袦巳鐖员
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

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
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
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祗毀一戒,心清
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洠В疝D零落,無可哀救。
案曰:此中所以召魔妄之根由,有二端焉:一、有漏虛空世界眾生,皆依迷妄
安立。迷妄銷殞,勢必隨之銷殞。而戀著此迷妄所成之世間者,既經驚知,便來侵
擾。二、如始覺心主人有力,心心背塵合覺,常在妙覺光中增進。千魔萬怪,尚無
入身之隙,豈成擾亂之事!奈其中有銷落迷妄所遺陰境之變,心稍昏亂,彼魔怪乃
無不呈現。立即覺悟,猶不為害;若復顛倒迷為拢常旆纯蜑橹鳎苯倩罘鹑
體而去。此二根由,重在後一。前為破除無始積迷應有之勢,後為昧失當念覺心感
召所致。修行人懀粤s魔,在知後一根由。若前一根由,則唯有仰仗佛菩薩無漏
功德力,及神咒無漏功德力,時時求哀悔過,懇乞加持不可。

戊二 歷陰境總明妄想為本毋欺自心而入邪歧
論曰:陰者覆障,所謂區宇……經文自列可知。
已一 色陰禪境魔事
庚一 總明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
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
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
固妄想以為其本。
案曰:此即觀世音圓通章所云『初於聞中入流亡所』位之背景。亦即第三漸中
所云『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
六用不行』位之背景。如見無明,如聞無聲,如覺無合,如知無懀В恢T念雖得銷落
,一精猶在迷悶。此為一精明體色陰區宇,亦為一精明體劫濁層殼。一切保鍊色身

、延長生命、修神仙者,要皆不外此中堅固妄想以為其本。豁茲區宇,破此層殼,
始能少有自由之分。而性命雙修者,方以動靜不移,憶忘如一,謂之修性;而以堅
固妄想、烹鍊色陰,謂之修命。故修三摩地者第一重之所棄;正彼修仙者取著之以
為至寶者也。取此陰濁以為至寶,故彼修仙者雖壽千萬劫,亦不離堅固妄想之守尸
鬼耳。
庚二 詳辨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
,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阿難
!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
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
,即受群邪。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
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

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
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
圍繞,百儯鼑良芭c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臁蛩荆墓庋忻髡罩T世界,暫得如
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
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
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
心,名善境界;若作拢猓词苋盒啊S忠源诵难芯砍螐兀獠粊y,忽於夜半在暗
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
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又以此心圓入虛融,
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
,則受群邪。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

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
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
受群邪。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
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拢C。不作拢模凭辰纾蝗糇髀}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
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拢C。不作拢模落N歇;若作拢
解,即受群邪。
案曰:第一、出礙,第二、內徹,第三、互涉,此皆精研之力,暫現心身變化
之相。第四、金華,第五、寶色,第六、洞幽,此亦精研之力,暫現心境變化之相
。第七、又為心身之變;第八、第九、又為心境之變;第十、已含邪魔,不速正悟
,將淪深迷。第三、第四、第八,亦由讀誦講說佛經之故。在中國修禪者,除佛法
正修外,要不外道家之種種流派。其旁門小術與中下修法,猶彀不上此中色陰禪境

。唯其高尚純正之派,始知取此色陰禪境為本。但皆執為拢C,故無不受於群邪者
。此中所云群邪,非他,即道家各種之仙也。
庚三 結眨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
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拢4笸Z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
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案曰:皆是色陰用心交互,謂劫濁之色陰區宇,與修三摩地之覺心,交相涉入
,互為乘除,故有此十種禪那現境。若迷而取著之,即召魔邪。且因妄語登拢
致淪墜無間。
己二 受陰禪境魔事
庚一 總明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簦耍肿阃鹑唬娐劜换螅挠|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
為受陰區宇。若簦绦湫碾x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
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案曰: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乃打破色陰、超越劫濁之結果。觀世音圓
通章所云『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乾慧地中所云『執心虛明,純是智慧
,慧性圓明,鎣十方界』,大致相齊。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簦耸肿阃鹑唬
聞不惑,心樱托岸荒軇印4思炊U心反面所現第二區宇之受陰,第二層殼之見濁
。剝落一層,又長出一層也。其本在於虛明妄想;虛豁通明之相,正由色陰、劫濁
開除而現。故妄取彼虛豁通明相之想,亦躡之而起。此想領取受陰、見濁以為主持
,乃與禪心交互發生種種心境。前章色陰、劫濁,正是宇宙對礙,乃同分妄見之本
柢。由銷落同分妄見所起事事物物諸差別異念,息歸於彼黑暗空冥之柢,止動住靜
,銷異入同。此即色陰劫濁堅凝固定之相,此相即是世論所計宇宙本體,若太極昊

天等,要皆妄取此堅固相之想。雖未嘗修禪者,亦能起此推理之想。此章受陰見濁
,正是識神己臁藙e業妄見之本柢,由透過同分妄見之底而披露。一切諸見,皆
以我見為主。此取虛明之相,以為真獲其我,非久經修禪者不能。要之,此中陰濁
之境,皆以修禪而現,故皆禪境上之覆蓋。此一覆蓋揭去,仗其功用,己臁涯軙
得自由,不為先業所遺報身拘定,故曰:『若簦绦湫碾x身,返觀其面,去住
自由,無復留礙』。
庚二 詳辨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
。如是乃至觀見蚊虻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
,非為拢C;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拢猓瑒t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
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勝相
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此

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拢C;覺了不迷,久自銷歇。若作拢猓瑒t有狂魔
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
墜。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知力衰微,入
中隳地,迴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如一切時沈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此
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拢C。若作拢猓瑒t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
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慧力過定
,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此名用心亡失恆審
,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拢C。若作拢猓瑒t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
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
白,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歷樱ФH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
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

為拢C。若作拢猓瑒t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
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
、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耄п幔鋈蛔杂袩o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此名輕安
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拢C。若作拢猓瑒t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
。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又彼定中諸善男子
,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已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