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己十九 諸法剎那門
庚一  請許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剎那壞相。世尊!云何一
切法剎那』?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因佛常說一切眾緣起法,隨生即滅,不待他緣,故問若一定執剎那變壞,安有
常住無為?請佛分別:還是盡一切法剎那壞?還是有法非剎那壞?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壬一 直說
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謂善、不善、無記,有為、無為,世間、出世間,有罪
、無罪,有漏、無漏,受、不受。大慧!略說心意意識及習氣,是五受陰因。是心意

意識習氣,長養凡愚善不善妄想。大慧!修三昧樂,三昧正受現法樂住,名為賢拢
無漏。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
身,非外道所說。大慧!五識身者,心、意、意識俱,善不善相,展轉變壞,相續流
注,不壞身生,亦生亦滅,不覺自心現,次第滅餘識生,形相差別,攝受意識,五識
俱相應生,剎那時不住,名為剎那。大慧!剎那者,名識藏如來藏意俱生識習氣剎那
,無漏習氣非剎那,非凡愚所覺。計著剎那論,故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斷見壞
無為法。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大慧!如來藏者,受苦樂,與因
俱,若生若滅。四住地、無明住地所醉,凡愚不覺,剎那見,妄想熏心。復次、大慧
!如金金剛,佛舍利,得奇持性,終不損壞。大慧!若得無間有剎那者,拢龖锹}?
而拢丛宦};如金金剛雖經劫數稱量不減。云何凡愚不善於我耄Ц仓f,於內外一
切法作剎那想』!
平常說一切法,概括而言,有名無義,極為儱侗。此中略表諸法:善者、謂與

善心所相應等流而起法,惡者、謂煩惱不善心所相應等起,無記者、謂與不定遍行
等相應等起。有為、通上三性,無為、唯是善性。無為乃一切有為法之體性,有為
乃無為之相用。無為甚深,不可言說,藉有為而顯,如是凡一切法有生滅、差別、
遷流造作、及有作用義相者,即是有為;常住、平等、不差別,曰無為。又、即一
切法離一切相,曰無為;即一切相顯一切法,曰有為;無為、即真如也。世間、出
世間,即凡拢畡e:得證拢牵浅鍪篱g法。世、表遷變無常及表虛偽不實,落在
此種時世世俗間,即是世間法;倘能出離遷變、虛偽之法,即不落世間。世、出世
法之體性,皆是無為;其相用皆有為。不依律儀,曰有罪。依律儀,曰無罪。漏者
、煩惱義。有漏者,並非心完全是煩惱,但有煩惱攙入即名有漏,反之即無漏。佛
純無漏,菩薩亦有漏亦無漏,二乘入滅則無漏,未入滅亦同菩薩,凡夫純有漏。初
禪三受,乃至四禪仍有捨受;此受不受,在定上分別之等差;得滅受想定時,則均
不受。法門無量,此略敘述。

五受陰,即有漏五陰。世間妄想、通於三性。現證智證諸法實性,名現法樂住
,乃拢恢茻o漏法。八識皆通善不善等。五識身者,五識起時,定依六、七、八
識而起:根本、染淨、通於三性,五根不壞,總可相續流注,但有時亦不起,即俱
起亦剎那生滅。五識緣境,皆自心現,即自第八識上相分亦緣不到,但由取相次第
,與餘攝取形相差別意識俱生,剎那生滅不住,名為剎那。藏識含藏無始妄習,亦
多剎那。但菩薩拢侵疅o漏福慧功德,即非剎那。凡夫不了,由一切有漏法剎那,
遂斷見壞無為法亦剎那。復次、受生死流轉及苦樂報,乃第八識,非前七識。前六
曰異熟生,非如第八為生死涅槃依。所以了脫,即是轉第八根本依。如來藏與有漏
習氣俱有生滅,見思惑四住地及無明住地之所醉,非真非不真。若拢亲C無為法性
,則如金剛、舍利,永不再壞。所以菩薩有進無退,二乘拢且嗖煌藟櫋S薹虿恢
說剎那者,依有為有漏說,不依無為無漏,奈何一切計剎那耶?
壬二 問答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六波羅密滿足得成正覺』。何等為六
』?佛告大慧:『波羅密有三種分別,謂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大慧!世間波
羅密者,我我所攝受計著,攝受二邊,為種種受生處,樂色、聲、香、味、樱剩瑵M
足檀波羅密。戒、忍、精進、禪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大慧!出世
間波羅密者,聲聞、緣覺、墮攝受涅槃故,行六波羅密,樂自己涅槃樂。出世間上上
波羅密者,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於諸趣攝受非分,自心色
相不計著,為安樂一切眾生故,生檀波羅密。起上上方便,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是
尸波羅密。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是羼提波羅密。初中後夜精勤方便,隨順修
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毗梨耶波羅密。妄想悉滅,不墮聲聞涅槃攝受,是禪波羅密。
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觀察,不墮二邊,先身轉勝而不可壞,得自覺拢ぃ前闳舨_
密』。
大慧復問:如何修六度滿足而非剎那生滅耶?佛答:三種分別:世間者、有為

有漏;出世間者、有為無漏,所修福智已非剎那;出世間上上者、有為無為無漏,
即一切如來平等法身。大慧所問正是有為無漏,正是因中福智,以為果上莊嚴,五
乘所共、拢艘嗑哒呤恰J篱g六度,貪著種種受生,種種神通,故祗生天而已。出
世六度,不取三界福報,向所取之解脫而了生死,住於涅槃之樂,此乃三乘所共,
唯大乘不住著。出世間上上六度者,乃大乘不共度,覺能攝所攝者皆是妄想。超出
諸趣,亦通二乘;就無所行,安樂眾生,修六度,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不見有
修六度及所修之六度,知六度皆唯自心,即得無生法忍、一切法寂滅忍;乃至上不
見有佛果可成,下不見有眾生可度,亦不墮二乘取空寂。佛性常寂不壞,轉得最勝
身而不壞,明無漏身非剎那壞也。故六度具足,證自覺趣,金剛不空,究竟堅固。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空、無常、剎那,愚夫妄想作,如河、燈、
種子,而作剎那想。剎那息煩亂,寂靜離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說剎那義。物生則有

滅,不為愚者說,無間相續性,妄想之所熏。無明為其因,心則從彼生,乃至色未生
,中間有何分?相續次第滅,餘心隨彼生,不住於色時,何所緣而生?以從彼生故,
不如實因生,云何無所成,而知剎那壞?修行者正受,金剛、佛舍利,光音天宮殿,
世間不壞事,住於正法得,如來智具足。比丘得平等,云何見剎那?犍闥婆、幻等,
色無有剎那,於不實色等,視之若真實』。
空、無常、剎那三者,皆為愚夫有為有漏而說,喻如河流、燈燄、種子。應了
知佛所說義,有為有漏凡夫之法,應寂靜離而不取著剎那。三界有漏,有生有滅,
愚夫不知,生死流轉,無間相續,妄想所熏;智者了知須離。無明住地之七識俱第
八,乃名藏識,根身器界從之變現。心剎那滅,色則無從而生,如何可於中間計其
次第生、次第滅?前六從所緣境而生,心隨生時,無色可住,云何而生?生且不生
,滅何從滅?所以明生滅即是無生滅,修行得拢牵缃饎偂⑸崂染烤共粔摹3
世間、住於正法平等,比丘亦得平等智,前曾說所證法常,能證智常,如何有剎那

壞?明一切皆如幻,色法不實,隨生隨滅即無生滅,即是通達諸法實相,即真實性
,云何有剎那壞?

己二十 如來變化門
庚一 請許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
諸菩薩等無差別?一切眾生法不涅槃,誰至佛道?從初得佛至般涅槃,於其中間不說
一字,亦無所答?如來常定故,亦無懀В酂o察?化佛化作佛事?何故說識剎那展轉
壞相?金剛力士常隨侍衛?何不施設本際?現魔魔業,惡業果報,旃遮摩迹瑢O陀利
女,空缽而出,惡業障現,云何如來得一切種智而不離諸過』?佛告大慧:『諦聽!
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阿羅漢與菩薩無差別,如何又有此名?不涅槃眾生是無種性,如何可以成佛?           
何故不說一字?既然常定,何故又應機說法?佛身何用侍衛?為何不說生死之始?

如來為何還有惡業障惡業報──旃遮摩迹似帕_門女,謗佛無禮;孫陀利女、乃
外道,殺女謗佛所殺;空缽而出、言入婆利那村,空缽而出事──如何佛說究竟離
過圓滿?佛既證一切法平等性,了一切法差別,如何有以上諸可疑之端?而且如何
尚有魔業障報?此一問,乃大慧最後之問,故畢舉所疑而興難也。
庚二 解說
辛一 長行
佛告大慧:『為無餘涅槃故說,誘進行菩薩行者故。此及餘世界修菩薩行者,樂
聲聞乘涅槃,為令離聲聞乘進向大乘,化佛授聲聞記,非是法佛。大慧!因是故記諸
聲聞與菩薩不異。大慧!不異者,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煩惱障斷,解脫一味,非
智障斷。大慧!智障者,見法無我,殊勝清淨。煩惱障者,先習見人無我斷,七識滅
;法障解脫,識藏習滅,究竟清淨。因本住法故,前後非性。無盡本願故,如來無懀
無察而演說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無懀o察。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

二煩惱斷,離二種死,覺人法無我及二障斷。大慧!心、意、意識、眼識等七,剎那
習氣因,善無漏品離,不復輪轉。大慧!如來藏者,輪轉涅槃苦樂因。空亂意慧愚癡
凡夫所不能覺。大慧!金剛力士所隨護者,是化佛耳,非真如來。大慧!真如來者,
離一切根量,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悉滅,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
故,非金剛力士所護。一切化佛,不從業生;化佛者,非佛,不離佛。因陶家輪等眾
生所作相而說法,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復次、大慧!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
不覺識藏故,起常見。自妄想故,不知本際;自妄想慧滅故,解脫;四住地、無明住
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
二乘僅解脫分段生死,仍是有餘涅槃,因欲其證無餘,為引誘修菩薩行者令不
退墮,何必多走此二乘路?以前所授記,乃化佛,非法佛也。故說與菩薩不異,是
有密意。入滅受想定六識斷,七識一部份我執斷,染第八識未斷,故令諸識皆斷。
此中無種性一問未答者,因八識心體皆平等,故名佛也。法性一切常住,本來如是

,佛說本來如是之法,故不說一字。所謂無懀o察有種種作用功德,具如此中所述
。以無漏法將一切有漏法悉離,不復輪轉。凡愚不覺,執諸法皆剎那,妄著於空;
即空亂意菩薩,亦不了知拢蔷辰纭=饎傠S護者,化佛耳;得法樂之四智菩提清淨
法界,非見聞覺知之所到。化佛示種種業報相,有他依性無自依性,因眾生惡業所
感故,現惡業障,如水中月不離空中月,而亦非真月。又如陶輪因器而造,觀機應
感而有種種現身說法,非佛自通境界。愚夫但依六、七二識身,不知藏識,故本際
不可得。若離於分別,即趨解脫道。如來五住煩惱習氣俱斷,故云一切過斷。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三乘亦非乘,如來不磨滅,一切佛所記,說
離諸過惡。為諸無間智,及無餘涅槃,誘進諸下劣,是故耄Ц舱f。諸佛所起智,即分
別說道,諸乘非為乘,彼則非涅槃。欲、色、有及見,說是四住地。意識之所起,識
宅意所住。意及眼識等,斷滅說無常;或作涅槃見,而為說常住』。

三乘非自覺拢怯胁顒e,隨眾生無明厚薄之不同而施設。如來並無業報,以證
得無間拢嵌媚鶚劊瑸橄路脖娚f,令其仍舊成佛,隨順而說,並非真實境界。
說三乘,並非真實涅槃,唯此自覺更無餘也。三界見惑,欲色界思惑三,故說有四
住地。意以八識為宅,隨時發生種現。斷滅之見,皆係妄計。或不了知涅槃而妄說
常住,亦是邪智。

己二十一 遮斷肉食門
庚一 請許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曰:『彼諸菩薩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與剩В嬍碁
云何?惟願無上尊,哀愍為演說!愚夫所貪著,臭穢無名稱,虎狼所甘嗜,云何而可
食?食者生諸過,不食為福善。惟願為我說,食不食罪福』。大慧菩薩說偈問已,復
白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我及諸菩薩,於現在、未來,
當為種種希望食肉眾生分別說法,令彼眾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於住地清淨明了

,疾得究竟無上菩提。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亦得速成無上菩提。惡邪論法諸外
道輩,邪見斷常,顛倒計著,尚有遮法,不聽食肉;況復如來世間救護,正法成就。
而食肉耶』?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
白佛言:『唯然、受教』。
化他智二十一門,前二十門專究定慧,此末後一門係討論戒律。夫小乘以斷愛
為首,大乘以慈悲為根本,故能不殺即是具足一切戒品。所謂以慈心不殺故,即不
侵損他人,是具足不盜戒;不侮戲他人,即具足不淫戒;不欺誑他人,即具足不妄
戒;不嬈亂他人,即具足不飲酒戒;乃至具足十根本戒,盡虛空微塵戒,及如來清
淨戒。如來教化真實義,令眾生離染得淨。前言修慧斷妄證真,修定、攝散入定,
而一切定慧皆應攝於戒律中。又前既圓滿定、慧,今更當圓滿慈悲。
大慧請問,先偈、後以長行,皆由大慈悲本願吐露,而為末世眾生開慈悲福智
。故言:凡菩薩乃至求佛道者,皆不應飲酒、食肉、以及五葷之菜。以身染臭穢而

無名稱,自儕於食肉之畜生一類!況食肉者,罪過無邊;不食者,福善亦無量。大
慧所以以此意陳請佛前,求佛方便說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