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慧!如牛右角異左角,左角異右角,如是長短種種色各各異。大慧!如來於陰、
界、入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解脫非異非不異,如是如來,以解脫名說。若如來異
解脫者,應色相成;色相成故,應無常。若不異者,修行者得相應無分別,而修行者
見分別,是故非異非不異。如是智及爾燄非異非不異。大慧!智及爾燄非異非不異者
,非常非無常,非作非所作,非有為非無為,非覺非所覺,非相非所相,非陰非異陰 
,非說非所說,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故,悉離一切量;離
一切量,則無言說;無言說則無生;無生則無滅;無滅則寂滅;寂滅則自性涅槃;自
性涅槃則無事無因;無事無因則無攀緣;無攀緣則出過一切虛偽;出過一切虛偽則是
如來;如來則是三藐三佛陀。大慧!是名三藐三佛陀佛陀。大慧!三藐三佛陀佛陀者
,離一切根量』。
佛以大慧所問辭句,擬議佛之自性,皆有過非。且言事因,事是果實,因是因
能,而如來非可在功能、事實上妄揣也。如來圓滿無際,非因而因,非果而果,不

可執說,故非造作亦非無常。夫世間一切事事物物,皆造作無常,如來若是造作無
常,一切事應皆是如來;此為諸佛皆不可忍。然如來亦非非果事,若非果事,則菩
薩六度、三祇之精修,豈非空無所獲?但一如來杜撰虛名,非因所成之果事故。是
故如來非因非果,亦非非因非果,超於世間四句之見,以無相摺皯蛘摴省Iw世間
四句義,皆由執有一法而起,說有說無,非有非無,皆虛妄意識所分別,非同佛之
所說,正遣一切分別。佛恐末世铡畷嬋鐏韷欖端木洌侍卦敱妗S帧⒁磺蟹
無我者,法法緣起無礙,於中無有主宰我性,非無一切法也。所以一切法但無我,
並非無一切法自性,不過言其無妄計之我及自性外之他性。譬如牛無馬性,馬無牛
性,然非無牛、馬之自性。又、一切法非無自相,自相者、離言說分別之一切法自
性,離於四句,愚夫妄想所不能知。一切法無我、無自性之義如是。一切法空也,
無生也,皆如是觀。由此可知如來與五陰等非一非異,陰、界、入為無常生滅差別
之法,而如來非是,故非一;若如來非陰、界、入者,則菩薩方便修行不懈,豈非

又徒勞無益?是故非異。喻如牛之二角,皆具角之名相故非異;有長短顯色之別,
故非不異。由是可知如來與解脫非異非不異:如來非色身,非生滅無常,故非異;
然三乘修行者同得解脫,而大小有差別,故非不異。由是又可知正智與爾燄──即
所知,佛智所知即第一義境界真如──非異非不異:正智、真如平等一相故非異;
然真如由正智而顯,故非不異。正智、真如皆離言說分別之自證相,離一切比擬思
量等,故實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則真是如來,真是正遍 
知覺者。斯又可以台教之三德顯:前言一切法空、無我、無自性等,即般若德,盪
空一切法執。如來、解脫不一不異,即解脫德,因解脫身同二乘也。正智、真如不
一不異,即法身德。此三德不相離而又各不相即。非因生之果,非能作之因,亦非
非因非果,離一切意識上根覺比量。
辛二 重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悉離諸根量,無事亦無因,已離覺、所覺,

亦離相、所相。陰緣等正覺,一異莫能見,若無有見者,云何而分別?非作、非不作
,非事亦非因,非陰、非在陰,亦非有餘雜,亦非有諸性,如彼妄想見,當知亦非無
,此法法亦爾。以有故有無,以無故有有,若無不應受,若有不應想。或於我、非我
,言說量留連,沈溺於二邊,自壞壞世間。解脫一切過,正觀察我通,是名為正觀,
不毀大導師』。
明如來非見聞覺知可得是離根,非卜度思量可到是離量。五陰與如來非一非異
,非有造作,非無造作,非所造事,非能造因,非彼妄想上所見之自性,亦非無一
切法自性,有無對待之法,皆不應立。不了一切法離言之真實性,或說此法是如來
,此法非如來,執計妄見,自壞壞人。當解脫此一切過,修正觀而明佛意,勿謗佛
法。

己十二 不生不滅門
庚一 設問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修多羅攝受不生不滅』。又世尊
說:『不生不滅是如來異名』。云何世尊為無性故說不生不滅?為是如來異名』?佛
告大慧:『我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有無品不現』。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不
生者,則攝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生故。若名字中有法者,惟願為說』。佛告大慧:
『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唯然
、受教』。
一切經中說不生不滅,是無法之義耶?抑是如來異名耶?佛答:所說一切法不
生不滅,有、無見不可得。大慧復問:若一切法不生,則一切法亦不可得,是法既
不可得,又何得有不生不滅法是如來異名耶?非請佛說明不可矣。佛乃讚其問而答
之。
庚二 正答
辛一 異名釋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非無性,亦非不生不滅攝一切法,亦不待緣故不生不滅,
亦非無義。大慧!我說意生、法身,如來名號。彼不生者,一切外道、聲聞、緣覺、
七住菩薩非其境界。大慧!彼不生,即如來異名。大慧!譬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
,如是等諸物,一一各有多名,亦非多名而有多性,亦非無自性。如是大慧!我於此
娑呵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愚夫悉聞各說我名,而不解我如來異名。大慧!或
有眾生知我如來者,有知一切智者,有知佛者,有知救世者,有知自覺者,有知導師
者,有知廣導者,有知一切導者,有知僊人者,有知梵者,有知毗紐者,有知自在者
,有知勝者,有知迦毗羅者,有知真實邊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主者,有知
無生者,有知無滅者,有知空者,有知如如者,有知諦者,有知實際者,有知法性者
,有知涅槃者,有知常者,有知平等者,有知不二者,有知無相者,有知解脫者,有
知道者,有知意生者。大慧!如是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不增不減。此及餘世界,皆
悉知我,如水中月,不出不入。彼諸愚夫,不能知我,墮二邊故。然悉恭敬供養於我

,而不善解知辭句義趣,不分別名,不解自通,計著種種言說章句,於不生不滅作無
性想,不知如來名號差別,如因陀羅釋迦、不蘭陀羅。不解自通,會歸終極,於一切
法,隨說計著』。
佛說非以無法說為不生不滅,亦非攝取不生不滅而為如來,亦非待緣而有,亦
非有其說而無義。平常佛說不生不滅,即如來之別名。依最勝意生身、法身、說為
不生不滅,但非外道二乘乃至七地以前菩薩所能知耳。故不生不滅即如來別號,猶
之帝釋有因陀羅釋迦等別名,不蘭陀羅等乃至其他萬類,亦皆各有多名,雖多而其
物則一,亦非無此物自性也。故我釋迦佛,在此娑婆世界亦有無數別名,凡愚眾生
,雖聞、雖見不知即如來之別號,所以有知為如來者,一切智者,佛者,乃至意生
者。有三阿僧祇不增減之數,在十方界,無不如是隨眾生心而見。佛喻如水中月,
隨感而現,不出不入。愚夫雖知敬供,唯未解義,故終於名號上隨言計著,不能自
通會歸拢牵兑磺蟹ó惷顒e,皆為所俊印

辛二 離言釋
『大慧!諸彼癡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者何?謂義無身故;
言說之外,更無餘義,惟止言說』。大慧!彼惡燒智,不知言說自性,不知言說生滅
,義不生滅。大慧!一切言說墮於文字,義則不墮,離性非性故,無受生,亦無身。
大慧!如來不說墮文字法,文字有無不可得故,除不墮文字。大慧!若有說言如來說
墮文字法者,此則妄說!法離文字故。是故大慧!我等諸佛及諸菩薩,不說一字,不
答一字。所以者何?法離文字故。非不饒益義說。言說者、眾生妄想故。大慧!若不
說一切法者,教法則壞,教法壞者,則無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若無者,誰說為
誰?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莫著言說,隨宜方便廣說經法。以眾生希望、煩惱不一故
,我及諸佛為彼種種異解眾生而說諸法,令離心意意識故,不為得自覺拢翘帯4蠡
!於一切法無所有,覺自心現量,離二妄想,諸菩薩摩訶薩依於義不依文字。若善男
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不善了知一

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達章句,具
足性義,彼則能以正無相樂而自娛樂,平等大乘建立眾生。大慧!攝受大乘者,則攝
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攝受諸佛、菩薩、緣覺、聲聞者,則攝受一切眾生;攝
受一切眾生者,則攝受正法;攝受正法者,則佛種不斷;佛種不斷者,則能了知得殊
勝入處;知得殊勝入處,菩薩摩訶薩常得化生,建立大乘,十自在力,現眾色像,通
達眾生形類、希望、煩惱、諸相,如實說法。如實者,不異;如實者,不來不去相,
一切虛偽息,是名如實。大慧!善男子、善女人不應攝受隨說計著,真實者離文字故
。大慧!如為愚夫以指指物,愚夫觀指,不得實義;如是愚夫隨言說指,攝受計著,
至竟不捨,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實義。大慧!譬如嬰兒應食熟食,不應食生,若食
生者則令發狂,不知次第方便熟故。大慧!如是不生不滅,不方便修,則為不善。是
故應當善修方便,莫隨言說,如視指端。是故大慧!於真實義當方便修。真實義者,
微妙寂靜,是涅槃因;言說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實義者,從多聞者得

。大慧!多聞者,謂善於義,非善言說。善義者,不隨一切外道經論,身自不隨,亦
不令他隨,是則名曰大德多聞。是故欲求義者,當親近多聞,所謂善義。與此相摺
計著言說,應當遠離』。
佛法使人因言辨義,不當隨言取義。乃有愚癡妄計言說即義,二者一致。蓋以
詮言之義,體不可見,遂計言外無義,唯是言說。此等惡見,不知言說墮於文字,
是生滅法;第一義離文字,離有無,非生滅法。佛以離言說,離分別智所證法,為
眾說此令離文字言語分別,非墮文字有無者能了解。故佛菩薩說法宣化,無時不說
,無處不說,而說者、問者、答者,無一字可得。古人喻如空中鳥跡,不可捉摸。
倘說者、問答者、見聞者、墮文字,非特不能饒益,且增妄執。然離文字言說,非
椋Э诓徽f,椋坎豢匆病H魤欖恫徽f句,則是破壞教法,佛及三乘誰為誰說?故佛
、菩薩隨宜而說,不著能教所教,正可說法教化,以殊勝方便隨順眾生煩惱根性之
不一,而各令其離三界有漏妄習之八識心心所聚,捨二分別。以遣離虛妄分別故,

無分別智即得現前而證真如。故菩薩觀一切無所有,覺自心現量,依義不依文字;
以依文不依義,自壞亦壞他故。若善了知一切法相,通達句義,正智具足,則不樂
著相而得覺法樂,以平等大乘法攝化眾生,紹隆佛種,自證悟他,兩臻勝妙,宏揚
離言說虛妄分別之正法,是真實第一義!奈何愚者只求文字,不觀實義!如人指物
以示,但觀其指而不見物;又如嬰兒食生,則成狂亂,蓋不知次第方便熟後而食。
正如癡人聞不生不滅法,不修方便觀行親證,隨言取義,自病病人。故依佛無分別
智所證真實義,當方便修,所謂六度萬行,止觀雙撸x分別相,得真實相,微妙
寂靜,乃自性涅槃為解脫之因,離分別妄想,即離生死故。大德多聞,當善觀於語
義,勿執著於文字,尤當遠離外道經論,化他亦然。如此、可得佛之離言說不生滅
第一義境。
庚三 轉難
爾時、大慧菩薩復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世尊顯示不生不滅,無奇有特。

所以者何?一切外道因,亦不生不滅。世尊亦說虛空、非數緣滅及涅槃界不生不滅。
世尊!外道說因生諸世間,世間亦說無明、愛、業、妄想、為緣,生諸世間。彼因此
緣,名差別耳!外物因緣亦如是。世尊與外道論,無有差別。微塵、勝妙、自在、眾
生主等,如是九物不生不滅;世尊亦說一切性不生不滅,有無不可得,外道亦說四大
不壞自性,不生不滅,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諸趣不捨自性。世尊所說,亦復如是
。是故我言無有奇特。惟願世尊,為說差別,所以奇特勝諸外道。若無差別者,一切
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滅故。而世尊說: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無有是處。如向所
說:一世界中應有多佛,無差別故』。
佛說真實無虛,大慧亦非凡愚,本不應有責難,唯佛懸知後世凡愚眾生於此必
有疑詰,故以威神加被大慧而使轉難。
佛所顯示不生不滅,外道亦說不生不滅;外道說諸因,佛說三無為;外道說因
生諸世間,佛說世間十二緣起;外道說外物因緣,佛亦如是。外道說時、方、虛空

、四大、微塵、神我、大梵天、勝妙、大自在天、眾生主、九物,佛說一切法性;
外道說四大,佛亦說四大:雖稍有變異,然實無差別,佛說有何殊勝?然則外道皆
即是佛,此世界中不同時而有多佛耶?是應請佛開解。
庚四 解釋
辛一 長行
佛告大慧:『我說不生不滅,不同外道不生不滅。所以者何?彼諸外道有性自性
,得不生不變相,我不如是墮有無品。大慧!我者、離有無品,離生滅,非性非無性
。如種種幻夢現故非無性。云何無性?謂色無自性相攝受,現不現故,攝不攝故。以
是故,一切性無性非無性,但覺自心現量,妄想不生,安耄Э鞓罚朗掠老ⅰS薨V凡
夫妄想作事,非諸拢t不實妄想,如犍闥婆城及幻化人。大慧!如犍闥婆城及幻化人 
,種種眾生商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