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道:人生智慧的88个支点 作者:张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道:人生智慧的88个支点 作者:张斌-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都是事实,而且也正是你可能遇到的。可是,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是选择谨慎地忍耐,努力地使事件平息,还是选择针锋相对而使事态恶化呢?
  针锋相对的结果,无论你是赢了还是输了,事实都只能是两败俱伤,即使是相对于对方来说你占了“便宜”,可是当你冷静下来仔细回想整个事件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自己败得很惨。这个“败”并不是你在这次事件中形式上的胜败,而是你整个人生的失败。
  当然,这也并非说让你在遇到任何事情时都缩下脖子来忍耐,我所提倡的是“谨慎”地忍耐,我们要学会判断事件的内涵,如果你挺身而出能够使你的人格高尚起来,那么你就没有必要犹豫,因为“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真正的智者,应该学会如何判断自己所面对的任何事件,而不是凭借一时的冲动或者个人的好恶而纵容自己的行为。
  谨慎的忍耐,就是有选择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把握自己的行为。学会谨慎忍耐,你将因此而受益无穷。
  【智慧支点】
  忍耐是一种美德,你的苦恼正是由于你缺乏忍耐的美德。不要认为忍耐是软弱的表现,有策略的忍耐不仅体现了你的智慧,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坚强。一个缺乏耐性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名强者!


19。魅力

  如果你的身上充满了魅力,那么就好好地利用它,它会给你带来好运!
  【大胆利用你的魅力】
  中国向来有含蓄的传统,而且我们一直都把这种具有东方特色——确切地说应该是中国特色的含蓄称为一种美德。可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美德标准,而使我们许多人不敢甚至羞于施展自己的魅力。
  这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美德!
  你要知道,一个人要具备魅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当我们谈论魅力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方法很简单,比如只要让人感觉很舒服就行,比如让人接近你时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了。可是想想看,要达到这个魅力的标准,你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呢?
  现在,审视一下你的自身,问一下你自己:我有魅力吗?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魅力属于哪方面的,弄清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大胆地利用你的魅力了。
  也许你常常有表现自己的冲动,但是却又往往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顾忌而不敢于展现自己的魅力,因为你害怕他人嘲笑你,害怕自己会因此而丢面子,担心自己一旦展现出自己认为是魅力的方面,其效果会适得其反,将自己陷于尴尬的境地。
  事实上,这是由于你缺乏对自己的信心造成的。你不要受传统“美德”的影响,你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魅力,那么你就应该毫不客气地使用它、利用它。借用魅力这块磁石的吸引力,你就可以召唤好运、赢得好运。当你的全身上下充满了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且也都能够充分地利用它们的话,那么好运就会向你靠近,你也必将成为他人所羡慕的幸运儿。
  一个人的魅力主要在他与人的交往中体现出来。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得体的措辞能为你赢得他人的尊重、欣赏、赞誉甚至经济效益。如果你善于与人交流,人们就会给予你更多的关注,并且态度会非常合作,你的非凡的魅力也便会自然而然地吸引他人。在施展你的魅力的时候,不要让强烈自负心理支配你对魅力的随意使用,要选择恰当的表现方式,首先你必须明确自己到底想对别人表达什么样的看法,然后明确听众的接受能力以及你希望得到他们什么样的反应。
  此外,在表现你的魅力的时候,切忌对其他人和事抱怀疑态度,你要在相信自己的同时相信其他人,因为信任是你的魅力达到极致的先决条件,因为事实上,你在施展你的魅力时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他人对你的好感,更多的是你对自己的一种证明。你要向别人证明你是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你的魅力就表现在你勇敢地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勇敢地承担起你所应担负的责任。魅力不是摆酷,而是实实在在地表现你的能力,实实在在地表现你的责任感。如果你的魅力超乎寻常,那么我可以告诉你,只要你运用得当,那么你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将成为你获得满足、赢得成功的最直接武器。
  【智慧支点】
  你总是感觉到自己有许多魅力无法表现出来,事实上并不是没有表现的机会,只不过是你不敢于表现自己而已。你不必担心,也不必顾忌什么,只要你愿意,就大胆地展现你的魅力。


20。宽恕

  忘记对他人的怨愤之心,这是一个智者的做法。
  【学会宽恕他人】
  社会是人与人组成的,谁都不可以孤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难避免的,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与他人之间发生不愉快的时候。你要检查一下你自己,当你与他人之间发生不愉快的时候,尤其是当你感受到自己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你是否会对他人产生敌意呢?你是否会因此而在心里对他人怀有怨愤之心呢?
  首先我可以肯定地说,当你受到了真正的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你完全有理由怨恨他人,因为你事实上是真的受了委屈。可是,请你冷静地想一想,当你在怨恨他人的时候,你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呢?事实上,你所得到的只能是比对方更深的伤害。
  你的怨愤对他人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是你自己内心里的怨愤影响了你自身的健康,因为你的怨愤态度使你产生了消极情绪,这消极情绪对你的健康和性情都会产生很大的负效应,从而对你造成伤害。更为严重的是,你总是想着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总是因此而极不愉快,从而也就会因此招致更多的不愉快。
  想想看,你是否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呢?你要知道,我们所受到的不公,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有所欲求,如果我们把自己心理上的这份欲求看得很淡,那么不公又从何而起呢?
  当然,除非有特别的原因,你不必与那些与你之间存在着嫌隙的人表现友好,但是,如果你不愿原谅和学会遗忘,那么你也就否认了你自己的力量和自身的灵活性,由此也就使你自己更加相信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受害者,而非一个控制者。如此一来,你对他人的怨愤也就会因此而升级,你自己所受到的伤害也同样会由此而升级。
  忘记对他人的怨愤之心,这是一个智者的做法。如果你还没有学会遗忘和原谅,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应该要求自己,甚至可以强迫自己,不要怨恨别人。
  事实上,忘记你所受到的不公,忘记对他人的怨愤,最终最大的受益者只能是你自己。当你忘记了怨愤,学会了遗忘和原谅,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所认为的那些你所受到的不公,其实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它们在你的一生之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而你也同时会认识到,抛开对他人的怨愤之心,你所获得的快乐是你这一生享受不尽的。学会宽恕而不怨愤,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内心总是怀有着一份怨愤,却不懂得宽恕,是极其有害的,它会使你变得脆弱、易怒、怨天尤人甚至执着于报复,这除了会耗尽你宝贵的精力外,别无益处。
  如果你内心充满了怨愤,不懂得宽恕,那么你就会陷在痛苦的深渊里难以自拔。而学会宽恕、抛弃怨愤之心,就会使你卸下内心沉重的负担,从而感受到一种难以置信的自由和轻松。你可以从你自己的每一次生活经历中学习经验,你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能教会你一些东西,不要因为他人对你做了错事而愤怒,怨愤的感觉是生长在你的体内,它所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而绝不会是他人。你应该了解,怨愤所导致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将影响到你的生活质量,而宽恕则将把你引领到欢乐和谐的美好境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宽恕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你可以运用它来打败生长于你自身内部的怨愤,阻止怨愤妨碍你享受人生的乐趣。
  宽恕是能够帮助你控制自我情绪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不懂宽恕的人无疑是在毁掉自己必经的一座桥梁,因为不可避免的,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也同样会需要他人对你的宽恕。当你学会了宽恕,并熟练地运用宽恕的情怀对待他人的时候,你就会逐渐地发现,你的人生也因此而快乐幸福。
  【智慧支点】
  你正在对某个人心存怨愤,这对你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将因此而遭受痛苦。你现在应该做的是,不要斤斤计较于他人对你犯下的错误,无论这个错误让你感到多么的不快,你都要宽恕他——宽恕他人等于是让自己获得快乐!


21。自律

  世界不可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而且,如果真的出现了千人一面的局面,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不堪收拾。
  【学会求同存异】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同样没有两副完全相同的面孔。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脾性,因而,我们应该有求同存异的胸襟,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
  在很多时候,你也许会以为别人的所作所为会跟你相差无几,一旦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你就会生气、不快或者恐惧。尤其当你是一位某个领域的主管者,你就会在有意无意之中要求别人都能跟你一样,以使你所主管的领域成为一个没有差别的整体。
  事实上,这根本做不到,因此你也就难免会生气、不快或者恐惧了。
  可是,你为什么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件事呢?比如:既然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然是千姿百态的,那么人也同样不可能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而且,如果真的出现了千人一面的局面,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不堪收拾。因此你没有必要要求别人都跟你一样,同时你也没有必要非得去保持跟其他任何人一样,你就是你自己,别人也是他们各自的自己。你可以计划你自己明天的日程,但是你却根本无法预言自己明天的命运。而对他人,除非你非常了解他们,否则你想试图预言他们的行为只能是徒劳。你的行为体现了你的遗传因素,由你的家庭背景,你的生活经历和你独特的性格特征而组成,他人也同样如此。这种独特的组合往往会使得你认为他人的行为令你费解,可是对于他们来说,你的行为也同样往往令他们费解。
  一个成功的智者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习惯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而能够自如地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的人,肯定是一个有高度自律能力的人。
  事实上,自律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可以支配自己的激情,支配自己的命运,而对于自律来说,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如果为了寻求眼下的满足,而以牺牲未来为代价的话,那么这种代价所导致的损失将是你终身都无法弥补的。
  自律,就是不排斥他人不同的观点、意见、习性等,要做到自律,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多思考,多包涵,充分运用求同存异的智慧交际艺术,妥善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获得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你与他人之间交往与相处的时候,你要时刻记住“求同存异”的概念,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如果你不允许别人与你不同,拒绝与他人在交往和相处时求同存异,那么最终,你只能孤立你自己。
  【智慧支点】
  你总是要求别人都向你看齐,都与你保持一致,并试图以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可是却总是将自己放在了尴尬的境地,因为没有人会满足你的要求。放弃你的这种想法,看看他人身上的长处,允许他人保持独特性,这才是你真正的智慧,你的“威望”也自然会建立。


22。骄傲

  传统的口号应该改一改了:谦虚使人失败,骄傲使人成功!这句话应该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你不必太谦虚】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曾经让多少代人奉为宝典,即使是现在,甚至是将来,也同样会有许多人将它奉为人生宝典的。但是,我现在却要质疑它。
  谦虚,实际上是在否认或是降低自己的实际能力,一味谦虚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境况,都会“不”字当头:“不行不行,差远了!”这样的人,居然被大家称之为有美德,岂不贻笑大方吗?谦虚,实际上是一种不自信,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同时,也是一种虚伪,一种不切实际的虚伪。事实上,谦虚并不能使人进步,相反的,正是由于有“谦虚”作为衡定人的标准,因而往往会让人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能力。这种习惯的能力隐藏,最终导致的就是谁都不敢站出来骄傲地说一句:“我行!”从而导致藏头缩尾,踯躅不前。
  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那么我奉劝你,最好是收起你虚伪的谦虚那一套。如果你遇到难题,你可以请教,向那些对这一难题有解决能力的人请教,这并不表示你无能;如果你有能力解决某一个问题,你就不必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怎么看你,你完全可以站出来骄傲地大声宣布:“我可以!”这并不表示你狂妄,这只是说明你有能力,你有骄傲的资本。不会运用骄傲资本的人,永远都不会有成功的希望。
  如果你有了成功,那么你必然会得到一些赞美。在得到赞美的时候,你也没有必要表现得“谦虚”一些,这些赞美是对你成绩的肯定,是你应该得到的,你没有必要因为要表现谦虚而隐藏自己的兴奋,你完全可以骄傲地回答他们:“是的,我很棒!”
  我们可以看看孩子,孩子们在受到夸奖的时候,就会露出由衷的愉快与兴奋,因为孩子是纯真的,不会虚伪地应付任何人。身为成人,我们身上所缺乏的,正是孩子的这种纯真。我们几千年的所谓谦虚做人的准则,实际上是在扼杀人的本性。
  现在,你没有必要太谦虚,你的人生是你的,你的功绩也是你的,你的资本同样是你的,只要你认为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