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金口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幽默金口才-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动滑开,从电梯里走出一个衣着时髦、美貌迷人的年 
轻姑娘。 
乡下人惊奇地眨着眼睛说:“哇,真神!可惜我没把 
我那丑老婆带来。”
四 旁 敲 侧 击 法 
设歧引疑 
“旁敲侧击”式的幽默法 ,也就是暗示幽默法 。即 
对事物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是通过直说,而是种种可能 
进行曲说,并达到幽默的效果。 
从前有个人请客,酒席间有一客人,刚一举杯就放 
声大哭。主人忙问:“老兄为何临饮而哭?”客人回答 
说 :“ 我平生爱的是酒,如今 酒已死了,为何不悲不 
哭?”主人笑道:“老兄差矣,酒怎么会死呢?”客人故 
作沉痛的样子说:“既然没死,为啥没有一点酒气?”于 
是满座哗然。 
客人发现主人不用好酒待客,不直说,而以故意放 
声大哭诱发主人的疑问:为何临饮而哭?客人还是不直
含沙射影 
答,而是风趣地说:酒已死了。这又引出第二句:酒怎 
么会死呢?这时客人才解答疑句:说酒死是因为它没酒 
气。这样设歧引疑,旁敲侧击,真可谓迷离藏趣,令人 
会心而笑。 
有几则同样幽默的故事: 
一个穷人,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可是这位朋友的招 
待实在太差劲了,仅仅给他喝了几滴米酒。临走时,他 
恳求主人在他的左右两边腮帮子各打一个耳光:“为的是 
让我老婆看见我两腮通红, 以为我吃饱喝足了。” 
还有一位吝啬鬼,更是小气得出奇。他在大杯子里 
仅仅倒上一丁点儿酒,刚好盖过杯底,一位客人向他要 
一把锯子。 
“你要锯子做什么用 ?” 
“为了把杯子的无用部分全部锯掉。” 
这 几 个 富 有 讽 刺 意 味 的 幽 默 , 用 的 正 是 “ 设 歧 引 
疑”的暗示之法。 
罗西尼是十九世界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有一次, 
一个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去向他请教。演 
奏过程中,罗西尼不住地脱帽。作曲家问:“是不是屋里
太热了?”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到熟人脱帽的习 
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 
脱帽。” 
对于这位求教的作曲家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罗西 
尼显然非常不满,但他没有点破对方“抄袭”“拼凑”, 
而是用富于幽默的“不住地脱帽”的动作和“碰到那么 
多熟人”的解释,委婉含蓄地暗示了自己尖锐的批评意 
见,这种批评虽不如直说那般鲜明尖锐,但它不仅生动 
形象,而且幽默、含蓄,更富于讽刺意味而耐人寻味。 
有一位青年爱抄袭别人的作品,一天他来到某杂志 
社问自己所投的一首诗能否发表,编辑问他:“年轻人, 
这首诗是你自己写的吗 ?” 
青 年 答 道: “是 的,当 然 是 我 自 己 写 的。” 
编辑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向他伸出手来: 
“那么,莎士比亚先生,见到您我很高兴,我以为您 
早已不在人世了呢 ?” 
在这里,编辑含蓄地暗示了对对方抄袭莎士比亚的 
诗句的严厉批评,但他大智若愚,表现得那么礼貌、热 
情、信以为真,这就扩大了幽默效果。 
一天,阿凡提去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是个爱好音 
巧借话题
讳言婉语 
乐的人,他拿出了各种乐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给阿凡提 
欣赏。中午过了,阿凡提早就饿得难受,那位朋友还在 
没完没了地拨弄乐器,并问道:“阿凡提,世界上什么声 
音最好听?是独塔尔还是热瓦甫呢?”阿凡提回答说: 
“朋友,这会儿,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比不上饭勺刮着锅的 
声音好听呀!” 
如果阿凡提说:“我肚子都快饿扁了,你还没完没了 
地摆弄乐器干什么?”虽然直接,却显得不得体,所以他 
及时接过话题,临时用“饭勺刮锅的声音”与音乐家的 
乐曲声作对比,其实是以此暗示对方该是进午餐之时了。 
由于转折自然,表达得含蓄而幽默,在不损害对方自尊 
心的前提下令对方愉快地得到了暗示。 
人们在日常说话中,由于某些原因,需要避讳,于 
是出现了讳言婉语。从某种角度看,讳言婉语实际上是 
一种巧妙的暗示,有时会有幽默的效果。 
一个泥瓦匠,因为他在喝得酩酊大醉时,说了一句 
“沙皇陛下在我的屁股底下”,被告到法院。 
法院经过 认真审理,确认 他有罪。记者 们要报道 
此事时,又不能重复那句侮辱皇上的话,真是费尽了
弦外之音 
心思。后来一个聪明的记者写的消息被各报采用。那 
位记者是这样写的:“泥瓦匠安德烈被法庭判处有期 
徒刑三年,因为他泄漏了一些有关沙皇住处的令人不 
安的消息。” 
经过记者的一番处理,实言与讳言之间形成了夸张 
性的距离,令人忍俊不禁。 
再一看:狮子躺在 
多岁的施姆娶了一个年轻的太太。奇怪的是:她 
生了个孩子!他沉思着去找好朋友,问道:“拉比,这可 
能吗?”拉比答道:“我给您讲个故事:从前在非洲,有 
个人撑着一把阳伞,在沙漠中行走着。突然,一只狮子 
朝他走来了,他迅速地把伞收起来,把伞当作枪向狮子 
瞄准,然后只听得‘呯’的一声 
血泊中,死了。” 
“这不可能!” 
“这是真的!要知道,他身后还站着一位拿枪的猎 
手 ,他 开 枪 了!” 
巧妙的讳言婉语,幽默的暗示效果! 
一天,国王写了一首诗,念给首席宫廷诗人萨巴听, 
并征求意见。
年,现在要退休了。 
“淡而无味,杂乱无章!”萨巴回答。 
国王生气了 ,下令把诗人关进马棚 ,过了几天 ,亏 
得众人求情,萨巴被放出来。 
不久 ,国王写成一首新作 ,又念给萨巴听 ,萨巴听 
完,一言不发,站起身来,垂着头,朝外就走。 
“哪里去?”国王惊讶地问他。 
“ 陛 下 ,我 进 马 棚 去!” 
这个回答话中有话,弦外有音 ,暗示国王的诗作得 
一塌糊涂,非常幽默。 
邮局职工米勒在邮局工作了 
经理:“米勒先生,您在这里工作 年,有何感 
受 ?”
米勒:“我的退休金请不要通过邮局寄来!” 
这句话的弦外音是批评邮局工作效率低下。 
美国妇女习惯于把自己说得年轻,但有一位夫人已 
经两鬓斑白,满脸皱纹 。有一次却对一位新结识的朋友 
说:“你知道吗?我和我妹妹加起来一共六十六岁。”她 
的朋友马上惊叫起来:“哎哟哟,难道你把一个这么小的 
妹妹丢在家里,就放得下心吗?” 
这句反问显然在暗示老夫人撒谎,由于说得幽默 , 
连老夫人听了也不禁笑起来。 
吃饭时,丈夫尝了尝汤,问道:“家里还有盐吗?” 
“ 当 然 有 ,”妻 子 说 ,“ 我 就 去 给 你 拿 来 。”
“不用了,亲爱的,我以为你把所有的盐都放在汤里 
了呢?” 
这句话暗示妻子做的汤太咸 ,婉转道来 ,既亲切 , 
又幽默。
五 衬 跌 扑 空 法 
偏离常规 
“衬跌扑空”就是思想倾向的偏离 ,由于它打破了 
常规 ,偏离了定势 ,常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感 ,悬 
念打开后的轻松感。 
为了便于掌握这种技巧,以下分类探讨。 
人们平常说话 ,起承转合都有惯常的方式。如果违 
反这些方式 ,会被认为语流不畅 。但是,故意制造一点 
儿语流不畅,往往可以获得幽默。 
老师:珍妮,什么是抽象名词? 
珍妮:我不知道! 
老师 :怎么 ?你不知道 !好吧 ,抽象名词就是能想 
像但不能摸到的东西。现在,给我举个例子吧!
珍妮:一把烧得通红的火钳。 
考试开始了,汤姆举起手,老师走了过来。 
“我没有带铅笔。”汤姆说。 
“如果一个士兵上战场却没有带枪,你说他称什么士 
兵?”老师批评道。 
“我想他是个指挥官。”汤姆答道。 
射击教官在课堂上提问:“当你率领一队骑兵执行侦 
察任务时,发现敌人的侦察兵正在以每小时六十英里的 
速度向你冲来。那么你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士兵:“以每小时八十英里的速度向后方撤退。” 
主考人:“告诉我,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 
为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考生:“是的,他肯定会成为一个极了不起的人物, 
因为无论怎样,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能活四百多岁的人。” 
某新兵每天早上操练都迟到。 
军官问他:“你是怎么搞的?老是迟到。” 
“报告长官,我总是睡过了头。。” 
“什么?”军官大发雷霆,“如果每一个当兵的都睡 
过了头,这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想,”新兵回答道,“这世界再也不会有战争 
了。”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答话都有偏离常规、出其不意 
的特点,令人忍俊不禁。
抑扬碰撞 
所谓“抑扬碰撞”,即利用人类思维定势、事物间 
的矛盾、新旧观念的矛盾达到喜剧性效果的一种幽默技 
巧。抑扬的碰撞可以在对方或欣喜或紧张的心理期待的 
陡然落空中给人以强烈的幽默感。 
一个穷人来到一位百万富翁面前,对他讲述自己的 
苦恼。他把自己怎么穷困讲得那么真切动人,使百万富 
翁受到从来没有受过的感动。富翁满含热泪叫来了仆人, 
说道: 
“约翰,把 这个穷汉赶出去,他使我的心 都碎了。” 
看到富翁满含热泪,我们还以为他发了慈悲之心, 
想施舍穷人了!不料他却是想把穷汉赶出去。我们的期 
望落空了,不过,幽默感也由此产生了。 
一慈善救济机构请一富翁捐款。 
“您财大气粗,做这件事能够提高您的声誉。再说, 
这一点点款子在您财富中又算得了什么呢? 
富翁想了想,说: 
“哎哟,您哪里知道我的内情。我上有八十岁的老 
母,下有七个儿女,还有四五个未交税的穷兄弟。。” 
“哟,我真不知道您有这么些牵累,那我们。。”
真相大白 
“不,我只想告诉你,我一分钱都绝不肯给他们,怎 
么会给你呢?” 
我们的希望和思维又扑了一个空。我们希望富翁捐 
款。当我们听富翁诉苦时以为他有牵累,以为他是因此 
而推诿,这么想下去,富翁确有隐衷并非为富不仁,这 
是一扬。不料我们的思路马上被富翁轰毁,想不到他竟 
是这样一个毫无同情心、公共心的人。这是一抑。抑扬 
的碰撞,令人惊奇,在这则幽默背后,我们也看到了某 
种世态某种人物。 
有一个算命先生自称“铁嘴神算”。据说,他不需 
要人家开口,就能知道吉凶。 
一天,一个老头来算命。“铁嘴神算”看他一副愁 
眉苦脸的样子,就说: 
“我 看 你 家 境 不 好,经 济 困 难。” 
老头摇摇头。 
“是晚年丧妻吧 ?” 
老头又是摇头。 
“那么一定是儿孙不孝 ?” 
还是摇头。
“铁嘴神算”连猜不中 ,有点发慌了 ,又一口气说 
了许多不吉利的事情,但是老头子还是摇头不止。“铁嘴 
神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不得不恳求老头子说出为什 
么要来算命。老头子这才告诉他: 
“三天前我得了个摇头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治得 
好 。”
这个答案太出人意料了 !猜测与真相的反差太大 , 
悬念之弦绷得太紧 ,结果却全是另一件事 。幽默往往在 
真相大白之时产生。 
一个乡下人的妻子病了 ,他从城里请了医生来替妻 
子治病。 
到家以后 ,他把医生请进里屋 ,自己则坐在门外等 
候 。
不久,医生探出头来,问: 
“有铁钳吗 ?” 
乡下人听了很不安,但还是找了一把铁钳递给医生。 
一会儿,医生又探出头来,问: 
“有镊子吗 ?” 
乡下人听了很紧张,但还是找了一把镊子递给医生。 
又过了一会,医生满头大汗地走了出来,他又问: 
“有铁锤吗 ?” 
乡下人吓坏了,急忙问: 
“我妻子到底得了什么病 ?”
跌入陷阱 
“还不知道,”医生不耐烦地回答,“我的药箱还没 
打 开 哩!” 
担了半天心,原来真相如此。 
中午时分,突然一阵大雨。行人被淋得如落汤鸡一 
般 ,躲在街边的商店里避雨 。大家七嘴八舌 ,咒那鬼天 
气 。只有一个秃头绅士虽然浑身无一处干燥 ,却依然乐 
呵呵的。 
“先生您真是乐天派。”一位妇女对他说。 
“ 是 ,”绅 士 回 答 ,“ 我 是 做 雨 伞 生 意 的 。” 
怪不得那么高兴。 
当我们的猜测扑了一个空,我们会发现自己面对的 
像是一个智力游戏 ,虽然并没有给予正确解答 ,但从真 
相中无疑受到了一种智力的启发 ,我们会莞尔一笑 。在 
这会心的微笑中,幽默产生了。 
有时,我们一不留神扑空了,还会跌进陷阱,这就 
更狼狈了,也更可笑了。设置陷阱,也是造成幽默的一 
种方法。 
设置陷阱也能造成衬跌扑空。在这里,陷阱往往就 
是悬念,就是人们的期望。我们试图解开悬念,试图实
元,得到的回信是 找十个 
现期望的时候,正是一步一步往陷阱走的时候。当悬念 
元的奥秘。” 
解除,期望来到时,我们也跌入了陷阱。且看 
元,我就告诉他赚 
在美国某城市的繁华街头,贴着这样一张广告:“如 
果谁给我寄 
有人真的寄去了 
像你这样的傻瓜! 
原来如此! 
原来广告是一个诱惑,是一个期望,是一个悬念, 
但更是一个陷阱,它诱惑我们去实现期望,结果却让我 
们上当受骗。在这种期望与真相的偏离中,幽默产生了。 
报童在大声叫卖:“惊人的诈骗事件!受骗者已达 
人!” 
一个人赶忙跑过去买了一份报纸,但是,看来看去 
怎么也找不到诈骗事件的内容。 
人 !” 
这时,报童又在大声叫喊道:“惊人的诈骗事件,受 
骗者已达 
人们平时总是沿着思维定势进行思考,聪明的报童 
就把陷阱设置在人们的思维定势里面。当我们听到报童 
叫喊“惊人的诈骗事件!”时,我们想到的是报上的新 
闻,这是思维定势使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