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唐宋传奇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教你看懂唐宋传奇故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钻进厕所、地窖中,白天就在市场、店铺间漫游。 
  【注释】①【曲江】池名,位处长安东南。唐时著名的游览胜地。 
  ②【杏园】曲江西南方的一处名胜。 
  有一天下着大雪,公子因为又冷又饿,只好冒雪出去乞讨,乞讨的声音非常凄惨,听到的人都觉得很心酸。当时雪下得正大,大部分人家的大门都不开,公子到安邑里东门,沿着墙向北走,过了七八家,有一户人家大门恰好开着左半边,这就是李娃的住宅。可是公子不知道,连声疾呼:“饿死啦!冻死啦!”声音凄切,令人不忍心听下去。李娃在房中听到,对婢女说:“这一定是公子。我听得出他的声音。”赶快跑了出来。只见公子骨瘦如柴,满身疥疮,已经不像人样了。李娃心里很激动,对他说:“您是郑郎吧?”公子听到李娃的声音,气愤得几乎昏了过去,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点点头。李娃上前抱住他,用绣花短袄裹住,扶着他回到西厢房,失声恸哭道:“害你今天落到这个地步,是我的罪过啊!”她哭得差点昏过去,老太婆吓了一跳,过来问:“怎么啦?”李娃说:“这是公子。”老太婆说:“应该把他赶走。怎么让他进来?”李娃严肃地回头瞟了她一眼说:“怎么可以这样!他也是好人家的子弟。当初他驾着华丽的大车,带着装满财宝的行李,来到我这里,不到一年钱就花光了。我们联合起来设下诡计,抛弃了他,简直不是人做得出来的!让他失去理想,被亲戚朋友看不起;父子之情是天性,我们却害他与父亲恩情断绝,打伤他又抛弃了他。公子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世上的人都知道是为了我。公子的亲戚满朝廷都是,万一哪一天当权的亲戚要追查原因,我们就逃不掉了。何况欺天负人,鬼神也不保佑,还是多积些阴德吧。我做您女儿,到现在也二十年了。算起您为我花的钱,已不止千金。现在您六十多了,我愿用您往后二十年生活的费用来赎身,我会和他另找住处,我们不会住得离您太远,这样早晚还能够来问安侍候您,您如答应,我就满足了。”老太婆料想她已经下定决心,只得答应了。李娃给了老太婆赎金之后,还剩下百金。她就在相隔四五家的地方租了空房子。她替公子洗了澡,换了衣服,只喂他吃些流质食物。十多天后,才开始给公子吃些山珍海味;头巾鞋袜服饰,都拿贵重的让他穿戴,几个月后,公子肌肤丰满了些,过了一年,公子已经康复得像当年一样了。 
  过几天,李娃对公子说:“你的身体已经康复了,应该要有所振作,你默想从前的学业,可以重新复习吗?”公子想了想,说:“只记得大约十分之二三了。”李娃驾车出门,公子骑马跟在后面,到专门卖书的店铺里,让公子挑一些书买下来,然后他们把书全都装上车运了回来。李娃叫公子抛弃杂念一心用功,不分黑夜白天,孜孜不倦。李娃经常坐在一旁陪伴公子,直到深夜才睡;看到他念得疲倦了,就劝他练习诗赋来调剂。过了两年,学业有很大的进步,天下的书籍,几乎通通读过。公子对李娃说:“可以报名应考了。”李娃说:“不行,还应该让学业更加精通熟悉,才可以应付各种考试。”又过了一年,李娃说:“可以应考了。”公子去报考就一举考上了甲科,名声传遍了礼部。即使是老前辈看到他的文章,也都肃然起敬,想把女儿嫁给他。李娃说:“你现在不能自以为得意。现在的秀才,假如得了一次科名,就觉得自己可以得到朝廷的要职,名扬天下。你以前行为不端、品德又卑下,跟其他文人不同,应当再多磨炼,若能再战再胜,才能结交众多文人,在名士中称雄。”公子从此更加勤奋刻苦学习,声望越来越高。 
  那一年,正赶上科举考试的大比之年,朝廷诏令四方的才子应考,公子报考直言极谏科,名列第一,被授予成都府参军的职位。三公以下的官员,都跟他有交情。公子要去上任时,李娃对他说:“如今恢复了你本来的面目,我不算辜负你了。我希望以我剩下的年岁,回去赡养老妈妈。你应当和名门望族的小姐结婚,让她主持家政。千万不要糟塌自己,要努力自珍自爱。”公子哭着说:“你如果抛下我,我就自刎而死。”李娃坚决不肯留下,公子苦苦请求,越来越恳切。李娃只好说:“我送你渡过江,到达剑门①后,就让我回来。”公子也只得答应。经过一个多月的路程,到了剑门。他们还没来得及接着走便接到了诏书,原来是公子的父亲从常州奉诏命入朝,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采访使。等荣阳公到达,公子就递上名帖,在传递文书的驿站中拜见了父亲。父亲不敢认他,但看到名帖上祖父三代的官职名讳,才大吃一惊,叫公子过去,痛哭了好久,说:“我们父子和好如初吧。”父子谈论到过去的事,公子详细叙述了事情的始末。荣阳公非常惊奇,问李娃在哪里。公子回答说:“她送我到这里,我正打算让她回去。”父亲说:“怎么可以让她回去呢。”第二天,他让车马和公子先去成都,把李娃留在剑门,整修一幢房子让她住下。然后让媒人来说了媒,大礼全部备齐,让公子来迎她过门,于是他们成了正式的夫妻。李娃嫁过来之后,她遵守妇道,治家严格有条理,很受公婆喜爱。往后又过了几年,公子的父母都亡故了,李娃尽心依礼守孝,竟然有灵芝生长在她守孝的草屋边,一个花穗开了三朵花,当地的官吏把这件事报告皇帝;又有几十只白燕子,在她的屋脊上筑了巢,皇帝感到惊奇,更加提高了赏赐的等级。守孝期满,公子连连升迁重要的职务。十年当中,做过好几个郡的长官。李娃也被封为国夫人。他们生了四个儿子,都做了大官,官职最低的还做到太原尹。子孙婚娶都是门第最高的贵族,京城内外的望族,没有谁能比得上的。 
  【注释】①【剑门】唐县名,位于今四川剑阁北,为从北出入成都的要道。 
  唉!出身娼家的女子,节操能像这样,即使是古代的烈女,也不能超过她。怎么不令人感叹呢! 
  我伯祖曾经在晋州做过官,又转到户部,任水陆运使,三次任职都和公子为前后任,所以很熟悉他的事。贞元年间,我和陇西李公佐谈论女人操守贞烈的品格,也讲到了国夫人的事情。公佐听完,建议我替她作传。我便详细写下了这件事,希望能使它留存下来。时值乙亥年秋八月,太原白行简记。 
  【内容讲评】 
  这篇传奇的题材,和《霍小玉传》有相近之处,但结局却大不相同。像荣阳郑生这样的贵族子弟,理论上是绝不可能和一个妓女正式结婚的。但李娃相夫有道,不但使他恢复了名誉,而且帮他走上了仕途,就争取到了被统治阶级承认的资格,因而使这种故事出现了一种超出常规的结局。这篇传奇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原来的名字叫做《一枝花》。大团圆的结局,或许是市民愿望的反映吧。全文反映的社会面广,情节舒展自如,善于利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李娃对待郑公子的前后态度不同,两店铺比唱挽歌,都使用了顿挫跌宕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加深了读者的感受,可见作者文笔的高妙。一些细节的描写,如鸨母待客的老辣,郑生乞讨的凄苦,李娃调护督导荣阳公子的精心细致等,都很传神。因为故事本身很生动,唐代当时已有人做诗文吟诵,元代石君实的《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杂剧,明代薛近允的《绣襦记》传奇,都取材于此。 
  【作者简介】 
  作者白行简(公元776─826年),字知退,白居易的弟弟,祖籍太原,后迁下(今陕西渭南东),元和二年进士,曾任左拾遗、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有文集二十卷。现在已经散失。     
  第三部分   
  长恨传(1)   
  文/陈鸿 
  开元年间,天下太平,四海之内安然无事。玄宗在位已经很久,对于旰食宵衣①地处理国事感到厌烦了,政务不论大小,都委托给右丞相,他开始深居后宫,游乐宴饮,沉迷于音乐美色。之前元献皇后和武惠妃都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她们相继去世了。宫里虽然还有很多的宫女嫔妃,但没有人可以让皇上心动。玄宗心里恍恍惚惚郁郁寡欢。每年十月份,皇上都要去华清宫,宫内外有封号的女人,都打扮得光彩照人跟着一起去。玄宗洗完澡后,也赐她们入浴,温泉中顿时像春风吹过,充满柔和恬美的气氛。玄宗环顾左右前后的女子,并没有出色的。因此他下诏要高力士到宫外物色美女。 
  【注释】①【旰食宵衣】是说吃饭晚,起床早。旰(音gàn):天色晚。宵:深夜。 
  高力士在寿王府里发现了杨玄琰的女儿。她鬓发如云,皮肤细润,身材适中,一举一动娴雅娇媚,像汉武帝的李夫人一样。玄宗特别整理了温泉池,下诏赐她在池里沐浴。她洗好后,身体娇弱无力,好像连丝绸衣服都觉得太重没办法穿了。她容光焕发,光采照人,玄宗非常高兴。她进见皇帝的那一天,宫廷乐队演奏《霓裳羽衣曲》;结婚的那天晚上,玄宗赐给她金钗和镶嵌珠宝的盒子表示两人永远相爱;又让她戴上金步摇,垂着金耳环。第二年,册封她为贵妃,享用皇后一半的服饰用具。从此她打扮得更加艳丽,言词对答更加敏捷聪慧,姿态娇媚,以迎合皇帝的心意。玄宗因此越来越宠幸她。每逢到全国视察民情,或是祭祀五岳;骊山的雪夜、上阳宫的春晨,她都和皇帝坐同一辆车、住同一间房,同桌吃饭、同床睡觉。皇帝虽然有三个夫人、九个嫔妃、二十七个世妇、八十一个御妻,以及后宫的才人,但因为有了贵妃,天子都不想再看其他人一眼了。杨贵妃并不只是因为特别美貌妖娆才如此得宠,而是因为聪明有才华,善于奉承,总能事先知道玄宗的心意,她有说不出来的魅力。她的叔父、兄弟都做了重要显贵的官,封为侯爵;姐妹们都封为国夫人,财富跟王宫相等,车马服饰和住宅,跟皇帝的姑妈长公主差不多,但是受到的恩泽和势力,还超过她们。她们进出宫门没有人敢过问,京城里的高官也不敢正眼看她们。所以当时民谣唱道:“生下女儿不用悲伤,生下男儿不要欢喜。”又唱道:“男儿不封侯、女儿可以作贵妃,女儿成了门上的大横梁。”人民心里的羡慕,已经到了这种程度。 
  天宝末年,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窃据了丞相职位,玩弄国家权柄。安禄山领兵叛乱时,以讨伐杨家作借口,潼关守不住,京城就危险,因此皇帝逃往南方,出了咸阳城,在马嵬亭休息。身边禁卫部队拿着武器不肯继续前进;随从的官员伏在玄宗马前,求皇帝杀掉杨国忠以谢天下。杨国忠俯首请罪,死在路边,周围的人还是不满意。玄宗问他们原因,有些敢说话的人,说要杀死杨贵妃来消除天下人的怨愤。玄宗知道她难免一死,但又不忍心看着她死,只好用衣袖遮住脸,让人把她拉走。杨贵妃就在这种混乱之中,被人用丝带勒死。之后玄宗逃到成都,宪宗在灵武继承了皇位。第二年,大赦天下,改了年号,玄宗回到都城以后,被尊奉为太上皇,住在兴庆宫,后来又从兴庆宫搬到太极宫。事情虽然已经过了,但每到夏天池塘的莲花怒放、秋天宫中的槐树落叶飘零之时,或是听到宫庭的乐队吹奏《霓裳羽衣曲》,都会使唐玄宗不高兴,身边的人也觉得很感伤。三年来太上皇对贵妃的思念一直没有消退,但是连想在梦中相见的心愿,都无法实现。 
  有个道士从四川来,知道太上皇心中如此思念杨贵妃,便向太上皇自称有像李少君①一样招魂的法术。玄宗很高兴,希望他把杨贵妃的魂魄招来。道士用尽全部本领为太上皇寻找贵妃的魂灵,但是找不到;道士又使自己的元神脱离躯体,出天界、入地府去寻求,仍然没有见到。还到四方上下去寻求,东方直抵大海,跨过蓬莱三山,看见最高的一座仙山上面有很多楼阁,楼阁西厢房有个圆形的门,门上面写着“玉妃太真院”。 
  【注释】①【李少君】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死后,方士李少君自言能叫来她的亡魂,使武帝隔着帷幔看见她的影子。 
  道士敲敲门,有个梳着双髻的女童出来开门,道士还没来得及说话,女童又进去了。一会儿又有个穿着绿色衣服的侍女走出来,问他从哪里来,道士说是唐天子派来的人,并且转达了自己的使命。侍女说:“玉妃刚睡,请稍等一下。”这时云海沉沉,天界已经破晓,玉制的大门重重紧闭,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声音。道士屏住呼吸,站在门边等候。过了很久,侍女才领他进去,并说:“玉妃出来了。”有一人头上戴着金莲冠,身上披着紫色丝衣,佩带红色宝玉,穿着凤头绣鞋,有七八个侍从跟随着。她对道士作了揖,问道:“皇帝安好吗?”接着又问天宝十四年以后的事情。听完,脸上有忧伤的神色,吩咐穿绿衣服的侍女取来金钗玉盒,每样分了一半,交给道士说:“替我问候太上皇,谨以此物重温旧日的恩爱。”道士记下她的口信,收下定情物,离开时,脸上还有不太满足的样子。玉妃追问他,道士便再次上前跪下请求说:“请告知一件当年的事情,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以便在太上皇面前作凭证。不然,只怕宝盒和金钗,都被认为是像新垣平①一样的骗术!。”玉妃若有所思,慢慢说道:“天宝十年的时候,我侍奉皇上到骊山避暑。七月,牵牛织女相见的那一晚,按秦人的风俗,这天夜晚要陈列菜肴,摆上瓜果,在庭院中烧香,称为‘乞巧’。宫廷里面尤其注重这种习俗。当时快要半夜了,皇帝叫侍卫去休息了,只有我独自陪在皇上身边。皇帝和我并肩站着,仰望天空,对牛郎和织女的故事觉得很感动,我们彼此发誓,但愿世世代代做夫妻。说完,我们拉着手呜咽流泪。这件事只有皇帝一人知道。”随后又叹息说:“由于这一个念头,我没办法住在这里了。还要重新堕落人世,并且将与皇上再续姻缘。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