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_郭茂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乐府诗集_郭茂倩-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章衣下履,花黏甲乙床前帐。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向。盛衰倾夺欲何如,娇爱翻悲逐佞谀。重远岂能惭沼鹄,弃前方见泣船鱼。看笼不记薰龙脑,咏扇空曾秃鼠须。

始意类萝新讬柏,终伤如荠却甘荼。除院独开还独闭。鹦鹉惊飞苔覆地。满箱旧赐前日衣,渍枕新垂夜来泪。痕多开镜照还悲,绿髻青蛾尚未衰。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同前】

李益露湿晴花宫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同前】

于濆妾家望江口,少年家财厚。临江起珠楼,不卖文君酒。当年乐贞独,巢燕时为友。

父兄未许人,畏妾事姑舅。西墙邻宋玉,窥见妾眉宇。一旦及天聪,恩光生户牖,谓言入汉宫,富贵可长久。君王纵有情,不奈陈皇后。谁怜颊似桃,孰知腰胜柳。

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

【同前】

柯宗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

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有馀。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杂怨三首】

聂夷中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渔阳万里远,近於中门限。

中门逾有时,渔阳常在眼。

良人昨日去,明日又不还,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君泪濡罗巾,妾泪滴路尘。罗巾今在手,日得随妾身。路尘如因飞,得上君车轮。

【同前三首】

孟郊夭桃花清晨,游女红粉新。夭桃花薄暮,游女红粉故。树有百年花,人无一定颜。

花送人老尽,人悲花自闲。

贫女镜不明,寒花日少容。暗蛩有虚织,短线无长缝。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从。

浪水多散影,狂夫多异踪。持此一生薄,空成百恨浓。

忆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寄人莫翦衣,翦衣未必归。朝为双蒂花,暮为四散飞。

花落却绕树,游子不顾期。

【大曲十五曲】

《宋书?乐志》曰:“大曲十五曲:一曰《东门》,二曰《西山》,三曰《罗敷》,四曰《西门》,五曰《默默》,六曰《园桃》,七曰《白鹄》,八曰《碣石》,九曰《何尝》,十曰《置酒》,十一曰《为乐》,十二曰《夏门》,十三曰《王者布大化》,十四曰《洛阳令》,十五曰《白头吟》。《东门》,《东门行》;《罗敷》,《艳歌罗敷行》;《西门》,《西门行》;《默默》,《折杨柳行》;《白鹄》《何尝》并《艳歌何尝行》;《为乐》,《满歌行》;《洛阳令》,《雁门太守行》;《白头吟》并古辞。《碣石》,《步出夏门行》,武帝辞。《西山》,《折杨柳行》;《园桃》,《煌煌京洛行》并文帝辞。《夏门》,《步出夏门行》;《王者布大化》,《棹歌行》并明帝辞。《置酒》,《野田黄爵行》,东阿王辞。《白头吟》,与《棹歌》同调。其《罗敷》《何尝》《夏门》三曲,前有艳,后有趋。《碣石》一篇,有艳。《白鹄》《为乐》《王者布大化》,三曲,有趋。《白头吟》一曲有乱。”

《古今乐录》曰:“凡诸大曲竟,黄老弹独出舞,无辞。”按王僧虔《技录》:《擢歌行》在瑟调,《白头吟》在楚调。”而沈约云同调,未知孰是。

【满歌行二首四解】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为乐未几时,遭时嶮巇。’其始言逢此百罹,零丁荼毒。古人逊位躬耕,遂我所愿。次言穷达天命,智者不忧。庄周遗名,名垂千载。

终言命如凿石见火,宜自娱以颐养,保此百年也。”

为乐未几时,遭世险巇。逢此百罹,零丁荼毒,愁懑难支。遥望辰极,天晓月移。

忧来填心,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耿耿不宁。祸福无形,惟念古人,逊位躬耕。

遂我所愿,以兹自宁。自鄙山栖,守此一荣。暮秋烈风起,西蹈沧海。心不能安。

揽衣起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穷达天所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正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熙同巇。往者二贤,名垂千秋。饮酒歌舞,不乐何须。善哉照观日月,日月驰驱,轗轲世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命如凿石见火,居世竟能几时?但当欢乐自娱,尽心极所嬉怡。安善养君德性,百年保此期颐。

右一曲,晋乐所奏。

为乐未几时,遭世险巇。逢此百离。伶丁荼毒,愁苦难为。遥望极辰。天晓月移。

忧来填心,谁当我知。戚戚多思虑,耿耿殊不宁。祸福无形,惟念古人,逊位躬耕。

遂我所愿,以兹自宁。自鄙栖栖,守此末荣。暮秋烈风,昔蹈沧海,心不能安。揽衣瞻夜,北斗阑干。星汉照我,去自无他。奉事二亲,劳心可言。穷达天为,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安贫乐道,师彼庄周。遗名者贵,子遐同游。往者二贤,名垂千秋。饮酒歌舞,乐复何须。照视日月,日月驰驱。轗轲人间。何有何无。贪财惜费,此一何愚。凿石见火,居代几时盬为当欢乐,心得所喜。安神养性,得保遐期。

右一曲,本辞。

tXt,coM



卷四十四  清商曲辞一

 小_说txt天_堂 
清商乐,一曰清乐。清乐者,九代之遗声。其始即相和三调是也,并汉魏已来旧曲。其辞皆古调及魏三祖所作。自晋朝播迁,其音分散,苻坚灭凉得之,传於前后二秦。及宋武定关中,因而入南,不复存於内地。自时已后,南朝文物号为最盛。

民谣国俗,亦世有新声。故王僧虔论三调歌曰:“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而情变听改,稍复零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

所以追馀操而长怀,抚遗器而太息者矣。”后魏孝文讨淮汉,宣武定寿春,收其声伎,得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鸠》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谓之清商乐。至於殿庭飨宴,则兼奏之。遭梁、陈亡乱,存者盖寡。

及隋平陈得之,文帝善其节奏,曰:“此华夏正声也。”乃微更损益,去其哀怨、考而补之,以新定律吕,更造乐器。因於太常置清商署以管之,谓之“清乐”。开皇初,始置七部乐,清商伎其一也。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等为九部。而清乐歌曲有《杨伴》,舞曲有《明君》《并契》。乐器有钟、磬、琴、瑟、击琴、琵琶、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为一部。唐又增吹叶而无埙。隋室丧乱,日益沦缺。唐贞观中,用十部乐,清乐亦在焉。至武后时,犹有六十三曲。其后歌辞在者有《白雪》《公莫》《巴渝》《明君》《凤将雏》《明之君》《铎舞》《白鸠》《白纻》《子夜吴声四时歌》《前溪》《阿子及欢闻》《团扇》《懊憹》《长史变》《丁督护》《读曲》《乌夜啼》《石城》《莫愁》《襄阳》《栖乌夜飞》《估客》《杨伴》《雅歌骁壶》《常林欢》《三洲》《采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泛龙舟》等三十二曲,《明之君》《雅歌》各二首,《四时歌》四首,合三十七首。又七曲有声无辞,《上柱》《凤雏》《平调》《清调》《瑟调》《平折》《命啸》,通前为四十四曲存焉。长安已后,朝廷不重古曲,工伎浸缺,能合於管弦者唯《明君》《杨伴》《骁壶》《春歌》《秋歌》《白雪》《堂堂》《春江花月夜》等八曲。自是乐章讹失,与吴音转远。开元中,刘贶以为宜取吴人,使之传习,以问歌工李郎子。郎子北人,学於江都人俞才生。

时声调已失,唯雅歌曲辞,辞曲而音雅。后郎子亡去,清乐之歌遂阙。自周、隋已来,管弦雅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唯琴工犹传楚、汉旧声及清调。蔡邕五弄,楚调四弄,谓之九弄。雅声独存,非朝廷郊庙所用,胡不载。

《乐府解题》曰:“蔡邕云:‘清商曲,又有《出郭西门》《陆地行车》《夹钟》《硃堂寝》《奉法》等五曲,其词不足采著。’”

【吴声歌曲】

《晋书?乐志》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於此也。”

《古今乐录》曰:“吴声歌旧器有篪、箜篌、琵琶,令有笙、筝。其曲有《命啸》吴声游曲半折、六变、八解,《命啸》十解。存者有《乌噪林》《浮云驱》《雁归湖》《马让》,馀皆不传。吴声十曲:一曰《子夜》,二曰《上柱》,三曰《凤将雏》,四曰《上声》,五曰《欢闻》,六曰《欢闻变》,七曰《前溪》,八曰《阿子》,九曰《丁督护》,十曰《团扇郎》,并梁所用曲。《凤将雏》以上三曲,古有歌,自汉至梁不改,今不传。上声以下七曲,内人包明月制舞《前溪》一曲,馀并王金珠所制也。游曲六曲《子夜四时歌》《警歌》《变歌》,并十曲中间游田也。

半折、六变、八解,汉世已来有之。八解者,古弹、上柱古弹、郑干、新蔡、大治、小治、当男、盛当,梁太清中犹有得者,今不传。又有《七日夜》《女歌》《长史变》《黄鹄》《碧玉》《桃叶》《长乐佳》《欢好》《懊恼》《读曲》,亦皆吴声歌曲也。”

【吴歌三首】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戍。但观流水还,识是侬流下。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人言荆江狭,荆江定自阔。五两了无闻,风声那得达。

【子夜歌四十二首】

《唐书?乐志》曰:“《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宋书?乐志》曰:“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古今乐录》曰:“凡歌曲终,皆有送声。子夜以持子送曲《凤将雏》以泽雉送曲。”《乐府解题》曰:“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

又有《大子夜歌》《子夜警歌》《子夜变歌》,皆曲之变也。”

落日出前门,瞻瞩见子度。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堂。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

崎区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空织无经纬,求匹理自难。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前丝断缠绵,意欲结交情。春蚕易感化,丝子已复生。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盬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自从别郎来,何日不咨嗟。黄檗郁成林,当奈苦心多。

高山种芙蓉,复经黄檗坞。果得一莲时,流离婴辛苦。

朝思出前门,暮思还后渚。语笑向谁道,腹中阴忆汝。

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

驻箸不能食,蹇蹇步闱里。投琼著局上,终日走博子。

郎为傍人取,负侬非一事。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

年少当及时,嗟跎日就老。若不信侬语,但看霜下草。

绿揽迮题锦,双裙今复开。已许腰中带,谁共解罗衣。

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

欢愁侬亦惨,郎笑我便喜。不见连理树,异根同条起。

感欢初殷勤,叹子后辽落。打金侧玳瑁,外艳里怀薄。

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忆子腹糜烂,肝肠尺寸断。

道近不得数,遂致盛寒违。不见东流水。何时复西归。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亿。

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罗裳易飘飏,小开骂春风。

举酒待相劝,酒还杯亦空。愿因微觞会,心感色亦同。

夜觉百思缠,忧叹涕流襟。徒怀倾筐情,郎谁明侬心。

侬年不及时,其於作乖离。素不如浮萍,转动春风移。

夜长不得眠,转侧听更鼓。无故欢相逢,使侬肝肠苦。

欢从何处来盬端然有忧色。三唤不一应,有何比松柏盬念爱情慊慊,倾倒无所惜。重帘持自鄣,谁知许厚薄。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

惊风急素柯,白日渐微濛。郎怀幽闺性,侬亦恃春容。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人各既畴匹,我志独乖违。风吹冬帘起,许时寒薄飞。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侬作北辰星,千年无转移。欢行白日心,朝东暮还西。

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

遣信欢不来,自往复不出。金铜作芙蓉,莲子何能实。

初时非不密,其后日不如。回头批栉脱,转觉薄志疏。

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恃爱如欲进,含羞未肯前。口硃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朝日照绮钱,光风动纨素。巧笑伞较滥垦锼辍

【子夜四时歌七十五首】

【春歌二十首】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绿荑带长路,丹椒重紫茎。流吹出郊外,共欢弄春英。

光风流月初,新林锦花舒。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妖冶颜荡骀,景色复多媚。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

碧楼冥初月,罗绮垂新风。含春未及歌,桂酒发清容。

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燕女游春月,罗裳曳芳草。

硃光照绿苑,丹华粲罗星。那能闺中绣,独无怀春情。

鲜云媚硃景,芳风散林花。佳人步春苑,绣带飞纷葩。

罗裳迮红袖,玉钗明月珰。冶游步春露,艳觅同心郎。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新燕弄初调,杜鹃竞晨鸣。画眉忘注口,游步散春情。

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

昔别雁集渚,今还燕巢梁。敢辞岁月久,但使逢春阳。

春园花就黄,阳池水方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