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芳名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英雄芳名谱-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勒这才松了口气,心说:“比紫阳真人差远了,不过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倒是个当刺客的好材料,这在我那时代,叫特种兵!”

他摆手道:“放开放开,谁让你们抓他了!”

将军们放开了大当家的,可大汉却不起身,跪在地上拱手道:“侯爷,我早听说你是个仁义豪爽之人,从不欺压良善,可今天为何要砸我的招牌,还要勒索我云州百姓?”

李勒上前扶起他,笑道:“如不这样,又怎知云州有豪杰,咱们又怎能见面呢!”说罢,哈哈大笑!

大当家的倒也不是蠢人,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找因头搜罗能人异士啊!他笑道:“原来如此,赶情大人是在征兵啊?”

“哎哎,你可别这么说,我可没权力在云州这地界征兵!这话要是传出去了,岂不是等于说我要造反!”李勒笑道。

大当家的干笑几声,又施一礼,道:“原来侯爷是想用这个法子招揽人才,只不过以我家小店的旗杆做因头,倒有些出乎意料了!”

顿了顿,道:“草民沈光。参见大都督!”说罢,复又跪下,给李勒行正礼!

听到沈光之名,李勒忽然想起以前自己看过的一本小说,田中芳树写的,里面有一个肉飞仙,是隋朝骁果的大首领,《隋书》里还专门给他立传。好象是因为不肯和宇文化及一起造反,最后在乱军里单枪匹马地冲到宇文化及的跟前,结果就要得手时。被乱箭射死!不过这是野史,小说看着好看,并不一定是真地,但沈光绝对厉害。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李勒少看正史。事实上正史上记载沈光绝对是一猛人,在攻城之时。军队无法登上城头,他就亲自提了一根大杆子。象撑杆运动员似地。飞身而起,跳上城头。短兵相接连杀十几人,三军尽皆为他的勇猛折服!杨广大赞其骁勇异常,封他做大夫,做郎将!

只不过沈光属于骁果,虎狼之军的代表,在隋唐时期是绝对的反面人物,后世之人是不会去歌颂他的,要不然隋唐好汉的排名里,他绝对能排得进去!

李勒将他扶起,笑道:“不必如此客气!对了,沈兄弟,你这般好身手,为什么不去当兵,为国效力啊?”

沈光脸上登时露出尴尬之色,他非是不想当兵,他是飞贼出身,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洗掉身上的贼名,让子孙后代也能参加科考,功名加身!但府兵他是肯定进不去地,前段时间杨广招骁果,他便去报名参军,然而第二次东征不似第三次那样,还没到什么人都敢要的地步,他有前科自然不会收他,所以他现在连骁果也做不成!

见沈光说不出话来,李勒心中明了,这种身手的人,又被人叫做大当家地,那肯定不会是个“好人”,他便给沈光找了个台阶,道:“看来你是舍不得这份家业啊!唉,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建功立业,只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实在太丢人了!我本想让你进我军中做个校尉……”说到这儿,不说下去,看着沈光!

沈光大喜,他早知李勒在搜罗人材,有心自告奋勇,能当个小兵也成,以后还怕没机会升嘛!现在一听能做校尉,他当即又跪倒,大声道:“承蒙大人不弃,草民愿从此追随大人鞍前马后!”

李勒点了点头,心想:“看来我这王八之气还是挺足的,只说一句话,人家就跟我了!”其实他是臭美,沈光只要能进行伍,是谁都会跟随的,人家不挑食!

店中围观的王掌柜和伙计们心中都说:“大当家地这就当官啦,他盼了这么久,终于混出头了!”

沈光喜滋滋地站起身,道:“大人,你想要在云州招人,这个容易,我地头熟,认识不少本事了得地人,这点尽管包在我身上!”

李勒大笑道:“那就有劳了!”

沈光极,当即命店伙计整治上等酒席,宴请安西众将领!待他挨桌的敬酒,与众将军谈笑风生,虽然这里他官最小,却是一点自卑地举动都没有!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沈光对李勒道:“大人,我想向你推举一人,他的本事可比我大多了,是我在大兴城认识地一位兄弟!”

李勒也有点喝多了,大着舌头道:“行,只要是人材,越多越好,我全要!”

沈光喜道:“那我马上给他写信,让他也来咱们安西军中!”

杜如晦打了个酒嗝,问道:“你那兄弟比你还厉害,他也能爬上旗杆吗?”

沈光摇头道:“这倒不能,但他兵法韬略胜我十倍,可是家道中落,只能在大兴城里当个小官,又因姓地不好,被贬了官,不知何时才能重被启用,我看他也不用等了,直接来咱们军中就行!”

“姓的不好,莫非是姓李?”李勒问道。

沈光叹气道:“是啊,他姓李,名靖,字药师!也算是出身名门,可惜啊!”

李勒啊了一声,道:“他叫什么?”

太原城。

李靖夹着一包熟食,从街上赶回了客店,进了自己地房间,见妻子张氏正在床前梳头,儿子则坐在旁边看着母亲,他笑道:“我回来了!”

小孩子见父亲回来,叫道:“爹爹,你买了什么好吃的?”扑将上来,李靖一把抱起他,笑道:“有酱牛肉,还有鸡腿,都是你爱吃的!”

张氏放下梳子,取出一根红绳,将头发系好,道:“孩儿他爹,现在道路通了吗?”

李靖抱着儿子坐在妻子身边,摇头道:“还没,这场雪太大了,可能要过些日子才能再走!”

“一定要去马邑吗?”张氏问道。

李靖将儿子放下,让他去取盘子来,转头对张氏道:“刘武周说能给我谋个差事,你也知道我在大兴城里没法再当官了,只有去了马邑,才能再有发展,我祖上累代为官,到了我这代,如果从此布衣,实对不起祖宗啊!”

张氏叹了口气:“你就是总忘不了作官,一辈子苦头吃不够!”

李靖笑了两声,拉着妻子的手,道:“红拂,你跟着我,是不是后悔了?”

张氏哈了一声:“是啊,我是后悔了,可也晚了,儿子都生了,后悔还能怎么着,总不能把你给休了!”

小孩儿空着手跑进了屋,道:“爹爹,外面有人在贴告示,人都去看了,没人理我!”他没拿回盘盏。

李靖道:“告示,什么告示?”站起身就要出去,张氏一把拉住他:“好了,刚回来又要出去,先吃饭吧!”

李靖点头道:“对对,先吃饭!”心中却又有些疑虑,妻子不让他出去,是怕别人认出他来,他在大兴城可是有案子在身的!

李靖就是那个在大兴城里半夜去“救火”的大汉,当时李勒放火烧银库,他趁着混乱,冲进银库,弄出了一大包金银,但在逃走时和官军照了面,虽然还是逃了,却又有些后怕,他出身官宦,要是被人知道做了趁火打劫的事,杀头是小,可给祖上蒙羞是大,是以等大兴城一开城门,他赶紧带着妻儿出来,找了个地方避风头!

要依着妻子的意思,买上一块好地,老老实实过日子就算了,可他功名之心甚热,总想着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在乡下住了一段时间,再也忍耐不住,便又出来谋求发展,想去马邑投靠鹰扬校尉刘武周,走到太原,大雪封路,只好停了下来!

张氏打开熟食包,道:“你只买了肉食,却没买饭,我去厨房拿几个馒头回来吧!”说着就要站起身。

李靖忙道:“我去我去,你还是照看儿子吧!”他走出屋子,向客店的厨房走去!

刚走到院子里,却见店老板在往外走,一只手里拿着根哨棒,一只手拉着他的儿子,他儿子叫道:“爹,你看我是当官的材料嘛,我还是别去了吧!”

店老板气道:“你这没出息的小子,难道想一辈子窝在家里吗,象你爹我这样?现在有了出头的机会,还不赶紧上!”拉了儿子就走,路过李靖身边时,冲他哈了哈腰!

李靖看向父子俩的背影,心想:“他们是干什么去?”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道试题

靖站在院中,有心想去看看外面到底贴了什么告示,食回来时,告示还没出来呢,回屋和妻子说了几句话,就有人贴告示了,还说到当官的事,倒也真让人奇怪!

正犹豫间,张氏从屋里走了出来,冲他道:“你怎么还愣在这儿,不吃饭啦!”

李靖连忙哦了几声,走向厨房,见厨房里没人,暗自摇头,看来天底下想当官的人绝非自己一个!拿了几个馒头,回了房间!

他一顿饭吃得心事重重,张氏看在眼里,心想:“挡也挡不住,该来的总还得来!”她道:“孩儿他爹,你要是想去看看,就去看看吧!”

李靖顿时放下筷子,点头道:“好,那我就去看看!”话还没说完,就急着起身要出去!

张氏笑道:“你还真等不急了,吃完了再去不迟!对了,你把儿子一起带去,顺便给他买些糖果,这几天他总吵着要吃!”只有让儿子跟着一起去,李靖才能消停些。

李靖只好又坐下,不住地哄他儿子,孩子不吃完饭,他是没法出去的!好不容易等儿子啃完了鸡腿,李靖这才抱着宝贝儿子出了客店,向街上赶去!

此时街上冷冷清清,老百姓都跑没影了,估计是去看告示去了,李靖抱着儿子,站在街上茫然四顾,不知该往哪里走才对,想问问是哪个衙门贴的告示都找不着人!

这时街头拐角处,走出两个官差,一人手里拿着锣,另一人则负责吆喝!咣,一声锣响之后,“唐国公府招幕僚啦,凡有志之士。不分年龄,不论出身,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入国公府,一入府中,立赏从九品官袍!”

咣,又是一声锣响!

李靖迎上前去,道:“这位差爷。敢问是唐国府出告示吗?”

两名官差却不答话,一人反问道:“咦,你怎么还在这儿。还不赶紧去,先去先得啊,只要报名,每人就有两个铜钱!”

“快去啊。知道路不?”另一名官差一指北面。“顺着这条路直走,往左拐再直走。再往右拐,过三个街口就是!”

李靖谢了声。抱着孩子。快步向唐国公府走去,两个官差则继续敲着锣向前走。一路吆喝着过去!

顺着官差所指,不多时便到了唐国公府,但见国公府门口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无数想着飞黄腾达,又自认有点小本事的百姓都聚集在此!李靖虽然家道中落,但好歹他的祖上也是前朝的永康公,而亲舅舅韩擒虎也曾是一代名将,大场面多多少少他是见过一些的,可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求官,却也是头一回见到!

站在人群之外,李靖向国公府的门口望去,只见门前立有一座不大地木台,木台上挂有三道考题,另外木台上还有石锁和兵器架子,台上正有人举石锁,好象是在比较武力!

他问向旁边一人,道:“这位兄台,国公府这是要干嘛啊?”

他旁边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听李靖问话,笑道:“哎呀,你还不知道啊,这可是咱们太原十几年来从没遇到过的大好事儿啊!”

指了指前面,中年汉子道:“国公府里的二公子,昨天从西面回来了,也不知怎地,一回来就要招幕僚,还赏官位,可是有品阶的官啊,不是小吏!看见前面没有,只要能举起台上的石锁,射中府门上那根竹竿上的石雀,就能入选了,要是不会武艺,也没关系,只要答出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也算当选!怎么样,你去试试,不中选也没关系,还有两个铜钱入袋呢!”

李靖哦了一声,心想:“这哪是招幕僚,如此选拔人材,分明是要将太原地豪杰一网打尽啊!太原唐公,属于郡兵系统,他们这么个招兵买马法,莫非是别有图谋?”

不过既然来了,总得上去看个究竟才成!李靖把儿子抱上自己肩头,让儿子象骑大马似的骑着自己,往人群深处挤去!

李世民带着罗成和阿史那思摩,一路从凉州赶回,半路不敢稍有停留,深怕再出意外,他们行得极快,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太原,全然不似李勒那样,走走停停,磨磨蹭蹭!

回到太原后,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招揽人才,他需要完全属于自己的班底,一支能打能杀地军队!不仅如此,既然知道始毕可汗被李勒吓跑了,不会来进攻雁门关以南,那他也用不着再原,不如带着新建军队去高句丽,支援自己的父亲,见见血腥,得到实战训练!

是以他回到国公府,立即出了三道试题,来选拔人才,这也算是武举的雏形了!

李世民站在木台上,看着府中家将问应试百姓问题,就听一名大汉道:“我能回答出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在平原上,我军一千骑兵,与敌军五千骑兵对阵,精锐程度相当,该当如何取胜?

李世民兴致勃勃地等着这条大汉回答,这条大汉刚才一只手举起石锁,射箭的准头也不错,已然证明是个当兵地好材料,如果再能回答出一个问题,那可不就是一个基层军官了,要是还会画地图,就是一名斥候地首领,绝对的人材啊!

他走近几步,想把大汉地回答听得更清楚些!就听这大汉道:“什么叫骑兵呢,就是骑马的兵,马对于骑兵来说是非常重要地……”

李世民听了暗暗点头,这大汉看来颇有军事常识,能说得出骑兵队伍地关键所在!

这大汉接着道:“敌军人多,我军人少,所以不能力敌,便需智取……”

李世民又点了点头,他出的这道题,就是考为将者地能力,这大汉要智取,又答对了!

“用绊马索是不行的,一根绊马索至少得两个人拉着啊,人数不够,所以不行,得挖陷马坑!”这大汉郑重其事地道。

李世民脸色顿时就阴了下来,心想:“原来是个莽汉,并不懂兵法!”

大汉还在说着:“要挖上万个陷马坑,其实五千个就够了,但多挖几个不是更稳妥嘛!”

连负责考试的家将都忍不住了,问道:“可你怎么让敌人去踩那些陷马坑呢,敌人看到了坑,岂有往上踩之理?”

大汉很惊讶地道:“这还用问吗,往坑上堆草啊,盖住坑不就得了,我往常在林中打猎……”

家将连忙点头道:“好好,算你答对了,你在这里签个名吧!”反正这人的力气和箭法都过关,马马虎虎也能当个伍长什么的,招就招了吧!

大汉有些尴尬地道:“我不会写字,没念过书!”

阿史那思摩也在看考试,他对李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