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英雄芳名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英雄芳名谱-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勒点了点头,大声道:“三弥山本是突厥汗庭,可是这地方风水不太好,总是遭兵灾,这种地方怎么可以再做汗庭,所以纳都大汗有旨,将汗庭搬到敦煌去,三弥山的部众和我们一起走,至于其它部落是分是合,还有怎么合嘛……我们大隋不干涉突厥的内政,你们自己的事,最好自己解决吧!”

李勒笑着看向下面的贵族,笑道:“我这么做够仁义了吧,可别再说我们安西军居心叵测了,哈哈!”

远处喊杀声越来越大,归顺的突厥王已然合兵一处,去攻打乞必失的军队,乞必失的军队突然遭到袭击,他们没有做好准备,刚一开始交战,便大落下风,不少士兵见大势已去,脱离了大部队,四散奔逃,头也不回地离了三弥山!

李勒把手一挥,道:“开始吧!”

安西军全体上马,挥刀挺矛,将牧民们赶开,三弥山军急忙跟上,收拢自己部中的子民,免得遭到不必要的损失,至于其它部落的士兵和牧民,可倒了大霉,无不抱头逃跑,整个草原,顷刻之间便是哭声一片,到处都是躲避刀枪的突厥百姓!

杜如晦负责诸般琐碎事宜,李勒则亲自带人放火焚烧汗庭,三弥山顿成火海,那条秘道也被彻底堵死,三弥山的部众无可奈何,只好收拾行李,跟着李勒走,拖家带口的,除了混乱中逃走的部众,竟然有六七万人跟在安西军的身后!

混乱整整持续了一天,待到第二天清晨,大火还没有停息,李勒带着军队走出了十余里,回头看向三弥山,心想:“西突厥统治大草原的时代,结束了!”一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关

西军这次做事做得绝,又快得让突厥各部来不及反应成功,三弥山被烧成平地,李勒以迁都为名,就势吞并了三弥山的部众,而草原上却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战乱!

新兴的各部大王们,都拼了命地想趁着混乱扩充实力,一面互相劫掠,一面讨好李勒,寻求安西都督府的支持。李勒也大方得很,不管是谁,只要归顺,只要送上礼物,不管是金银财物,还是奴隶马匹,只要让他满意,那就立即以纳都的名义封送礼的突厥王为小汗,小汗们想要哪块领地,他就封哪块,不过事先都说清楚了,要想真占有那块领地,得自己派兵去抢!

不少新崛起的小汗看出了李勒是在挑动他们之间的互斗,可眼下的情况却容不得他们不互斗!我可以不去攻打别人,但别人不见得会不来打我!一打仗就要死人,如果我的亲人被杀了,我能不报仇吗?

安西军裹胁着大批牧民还没走出突厥草原,草原上就打得冒了烟!

这一日,就快回到敦煌,行军途中,杜如晦打马追上李勒,说道:“大人,这种情况,只要维持一年,估计西突厥就算不灭种,但亡国是肯定的了,那时解决完中原之事,再回过头处理草原,应该问题不大!”

一旁的苏定方笑道:“我看都用不了一年!”他指着四周已现微黄的草地,道:“折腾了这么多天,都已是秋天了,以现在突厥人打得这么热闹,他们这个冬天怎么过?过不了,还得来求咱们!”

李勒嘿嘿笑了几声,心里说不出的愉快,道:“那时我要多设几个都护府,一直把咱们的版图扩充到君士坦丁堡去!”

徐世绩却道:“这些事估计等咱们从中原回来,就能全解决了。事实上草原上的事已然办了九成,就等收尾了!我看咱们还是说说中原的事吧!”

3G华夏李勒点了点头,道:“照理说第二次东征应该是在明年,也就是再过几月时间才能发动,可为什么皇帝这么快就发动了,照日子看。就等于他刚把我赶出中原,就下令发兵了!”

身旁的将领都是一愣,齐声问道:“为什么应该是在明年?”

李勒啊了一声,心想:“我总不能说是在书上看到的吧,历史已然不按原来的轨道走了,我的先见之明也已做不得准了!”

他道:“照时间算是应该在明年啊,无论征兵,还是出兵。都刚刚好!”

苏定方道:“原来大人是说时间,这个没什么好奇怪的呀!皇帝可以在回了京城之后,立即宣布出兵,发动第二次东征,但事实上并不一定要马上派兵去,只需要誓师就可以了!”

李勒一拍脑门,道:“对对,是这么回事儿!哎呀,这都怪你们那天没把话说清楚,我还以为是明年呢。所以觉得出兵晚了,结果是出兵早了!”

将领们面面相觑,心中都想:“你说晚了。我们自然要顺着你地话头说,几句话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苏定方更想:“我说出兵晚了,是指宣布出兵早,而真正出兵晚,这个好象怪不到我头上吧!”

李勒心想:“我的思维不能总照着以前书上看到的走。否则会引起误差。会把事情搞混的!”他道:“皇帝为了面子。失败后再战,这个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这么急啊?”

杜如晦道:“我倒觉得这条计策不错。大人你想啊,他只要宣布出兵,但事实上并不需要立即出兵!但消息一旦传到高句丽,那高句丽就得接着防守,草木皆兵,士兵们不能回家种地,没有春耕,哪有秋收,今年的高句丽必是个大饥年!这样皇帝再带着兵去,获胜地机率可就大得多了!”

“可这么一来,对高句丽的伤害大,对咱们大隋也不小啊,老百姓不得一起造反!”李勒忽道:“这个损招谁给他出的?出这条计策的人心可够狠的,完全不想想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

徐世绩冷笑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朝中的那帮大佬能有几个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地!”

李勒忽道:“那杨玄感还会不会造反啊!”

程咬金叫道:“表舅,你咋非说那个杨玄感会造反呢?”

李勒一皱眉,他本来非常确定杨玄感会造反,可现在他所熟知的历了改变,还真不好确定杨玄感会不会造反了!估计手煌得到这个消息时,也没做过分析,那时候谁能有心思管这种事啊,自己初次一听,就还按着原来的思路走,这才断定杨玄感会造反,可现在就没法确定了!

他道:“给皇帝出提前宣战这个主意的那个王八蛋,到底是谁,这个可得查清楚,他把老子的计划都打乱了,见了面我非剁了他不可!”

苏定方疑道:“大人以前有什么计划,怎地没听你说起过?”

—李勒咽下一口口水,摆手道:“好了好了,这些破事儿不提也罢!”心中却想:“这都过了好几个月了,我以前真应该好好关注一下中原才对的,结果现在出现了不可预知的事情,把我闹了个措手不及!”

他道:“搜集一下东征的情报!还有,不管杨玄感造不造反,我都一定要带兵入关,试探一下皇帝对咱们的防备之心!”

苏定方点头道:“这个成,咱们就以给皇上献首级为借口,领兵入关。皇帝最好面子,现在咱们打了大胜仗,在这种时候给他送去突厥大王的一堆脑袋,就算他不满咱们入关,到时咱们占不了关内土地,可拍拍屁股走人,也不见得会有什么罪!”

忽然之间,李勒豪气万丈,大声道:“管他怎么个变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谁还怕他不成!兄弟们,随我回敦煌啊!”打马疾奔,众将领见他来了热情,无不大笑,紧随而上。

3G华夏回到敦煌,李勒见过母亲和长孙无垢,说了说别后离情,就赶紧开始准备入关地事!可事情却不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突厥各部打了一通,果然纷纷跑到他这里寻求帮助,幸亏李勒手下有几个能人,把这些事处理得妥帖。可尽管如此,时间也过得飞快,西域的秋天似乎特别短,转眼就冷了起来,待李勒准备入关时,已然是进入了冬天!

东征前线传来消息,杨广仓促间召集地大军战斗力根本就不行,迟迟不能将高句丽给灭了,第二次东征眼瞧着就要失败,而杨玄感却还没造反,把李勒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可却又无计可施,历史改变,他再也无法预测到结果了!

实在不能再拖延时间了,李勒再次集结大军,带安西军本部五千人,又征召了突厥仆从军五千,总数一万的大军,另带战马五万匹,浩浩荡荡地从玉门关进入中原,取道肃州,准备先吞了这座城池!

这一日已临近肃州,北国冬早,肃州地界已然下了一场大雪,四下里白茫茫一片!李勒走在队伍的中间,望着雪地,他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这都快一年了,没想到咱们又入关了!”

杜如晦笑道:“当初老刘还跟我说咱们能不能再活着回中原,我说快得很,这不真应了那句话,咱们不但回来了,还是带着大军回来的!”

刘弘基点头道:“是啊,时间虽短,可却惘然如梦,象是上辈子的事了!”

将军们各发感慨,又说起他们不奉旨就入关,会不会引起麻烦!

李勒道:“肃州地人应该知道咱们来了吧,不过咱们是给皇上报捷去地,进了肃州待上些日子,试探一下,要是皇帝下旨让咱们回关外去,那咱们就滚蛋,如果旨意来得不快,那就不好意思了,咱们再往前走,反正他也没本事派兵过来,这一趟是无惊无险!”

苏定方道:“要不然咱们派些弟兄假装是东突厥地人,去抢一把肃州,然后咱们再去平叛,来个自己放火自己灭?”

李勒道:“用不着,我估计皇帝征兵征得那么急,早就反贼遍地了,哪还用得着咱们自己当贼啊!”

见他说得肯定,将军们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天色将晚之时,正要在扎营休息,忽然有人来报,说是皇帝圣旨到了!

李勒大吃一惊,自己刚刚入关,皇帝就知道信了,难道是飞鸽传书不成?慌忙跑上前来,见队前站着一名太监,还有一队隋兵,想必便是来传旨的!

那太监见李勒来到,先亮了一句嗓子:“哎,侯爷,你还认得我不,我是小德子啊!”

“你你,怎么会是你?”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兴故人

勒一见,熟人啊,这不是南阳公主身边的小德子嘛!可知道,出了名的八卦人物,一张嘴吧吧的话那个多,把死人说活了的本事他没有,但把活人说死的本事,他却是绝对有的!

大步上前,李勒一把握住小德子的手,道:“原来是德公公啊,你怎么来这儿了?”

小德子笑道:“我想侯爷了呗,皇上有了差事,我就主动请缨,千山万水地赶来,就为了能见侯爷一面!平常我见不着你呀,把我想的,心就象被猫抓了一样,疼啊,觉都睡不好!”

李勒脸上露出笑容,他来西域这么久,往日里想的不是杀人,就是抢夺地盘,已经好久没有开心过了,今天猛地见到大兴城的故人,还是那么油嘴滑舌,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亲近之感,大兴城里的繁华,那里的旧人旧物,恍如隔世一般!

他把手一招,道:“来人啊,给德公公拿一百两银子来!”

小德子忙道:“哎哟,侯爷呀,你这是干嘛啊,那有一见面就给钱的道理!咱们自己人谁跟谁呀,你这不是见外了嘛!”

李勒跺脚道:“可不是嘛,幸亏德公公提醒,我这可不是见外了嘛!”

小德子脸一绿,心说:“不会吧,我这是客气客气,你还是见外吧,赶紧把银子给我得了!”

却听李勒说道:“一百两银子可不见外了,得拿一百两金子来!”手下亲兵当即取出两个五十两的大金锭,捧给小德子!

小德子咕咚咽下好大一口口水,声音大得周围的将领都听见了!他装出一副很腼腆的样子道:“这这,这多不好意思啊!侯爷。我来这儿确实是因为想你才来的。你给我金子,这不成我特地跑来讨赏地了嘛!”

李勒把金子往他手里一塞,道:“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你敢看不起我,好大地胆子,我告诉我婶去,让她罚你不许吃饭!”

小德子乐得嘴都歪了,把金子揣入怀中,道:“我哪能看不起侯爷你呢。你可别这么跟公主说,她非罚我饿肚子不可!你看我这小体格儿。哪经得住饿呀?再说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啊!”

众将领大多数都没见过小德子,不知他的秉性,冷丁见到这么个贫嘴贱舌的太监。都忍不住好笑,当太监和当兵,就是不一样啊!

小德子收起金子,把脸色正了正,拖着长音道:“有圣旨,安西大都督宇文牧州接旨!”

李勒连忙在雪地里跪倒,手下的兵将们也跟着他跪倒在地!

小德子把一篇骈四俪六的圣旨念了一遍,里面引经论据,文辞古朴,显见是出于一个学问极深的大臣之手。念得李勒十句里面倒有五六句没听懂。茫茫然地道:“臣领旨!”虚扣一首。站起身来,接过圣旨后。问道:“德公公,这圣旨里说的是什么呀?我怎么没听懂!”

“啊,侯爷没听懂!”小德子忙道:“没关系,就让我为侯爷你解释一番!这个话说起来啊,那就长了,得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盘古大神呀,手持一柄大斧,每天坐在一个大鸡蛋里沉思……”

李勒道:“别别,咱们别从盘古说起,先挑圣旨上有的说!”

小德子道:“侯爷啊,你也知道,我这个人话少,沉默寡言,啥事啊都挑关键的说,我说的盘古就是圣旨上有地话啊!”

李勒一咧嘴,他身后的不少将领们也是一咧嘴,有地听懂了圣旨上的话,却不能出言打断,必竟削太监的面子,可不是件很有趣的事儿,没准儿这死太监什么时候就能给李勒下个绊子!

李勒摸了摸额角,道:“原来圣旨上那些古文说的是这个呀,那德公公你接着说!”

小德子笑道:“那我长话短说,说得简短一些!这盘古啊,每天就想,这个大鸡蛋是个啥东西呢,怎么有个壳呢?他呀今天想,明天想,后天还接着想……”

将领们一起心中叹气,这也叫长话短说呀!

小德子道:“他想呀想呀,他想得累啊!侯爷你也知道,想事儿累,那都是细人做地活,粗人是做不来的!他又想又累,还忍不住不想,结果就累出了白头发!”

李勒很想一个窝心脚把他踹死,有心叫他别想了,让手下将领给他解释,刚想打断小德子的连篇废话,却听他道:“盘古大神的一根白头发,就成花了,那花漂亮,叫做琼花!”

“琼花?那花扬州吗?”李勒大吃一惊,不会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