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朱元璋出身之谜-毛佩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1朱元璋出身之谜-毛佩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 
 
  按朱元璋在,《御制皇陵碑》中,写的情况,没有这么浪漫,碑中怎么写的呢?“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说安葬了父母以后,“既葬之后,家道惶惶”,我们的家境,仍然是没有办法,“仲兄少弱”,“仲兄” 
老二 
二哥,“少弱”,年纪不大,“生机不张”,也没什么生计啊,“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大嫂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大哥这个时候也死了,他的哥哥,父母都死了,灾荒瘟疫并没有过去,旱灾以后是蝗灾,蝗灾以后是瘟疫,碑文当中写道,“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无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朱元璋《御制皇陵碑》,粮食都吃尽了,草木都吃尽了,我有什么呢?“予亦何有”,我没有呀,没有,“心惊若狂”,我们当时心急得要发疯了,贫穷,没有饭吃,皇陵碑继续写道,“兄云此去,各度凶荒。我为兄哭,兄为我伤。皇天白日,泣断肝肠”,--朱元璋《御制皇陵碑》,我对哥哥说,我们就此分手吧,大家度过这个荒年,他为哥哥哭,哥哥为他伤心,光天化日之下,各奔东西,他哥哥走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朱元璋入寺当了和尚。皇陵碑有这样几句话,“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朱元璋《御制皇陵碑》。兄弟分手了,悲痛感动了上苍,感动上苍也感动了,邻居一个汪母,汪妈妈,汪妈妈备了一份礼物,让她孩子到寺庙求人,到寺庙里送礼,要求寺庙的主人,留下朱元璋当和尚,这时候朱元璋,才走上了为僧之路,朱元璋当和尚,是万般无奈,走头无路,并不像传说当中,说的那么浪漫,朱元璋在寺庙里头,每日做功课,念经书,最重要的是有饭吃,因为他就是为了吃饭,才到寺庙里,但是,因为周围都闹灾荒,寺庙也不能够维持长久,刚过50天,寺主就把和尚们,叫到一起,告诉大家,庙里头没有吃的了,大家四处云游,从此朱元璋托着一个钵子,四处云游。 
 
  云游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是这样两句话,”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朱元璋《御制皇陵碑》,说早晨起来,走在路上,看见哪家烟囱里,冒烟着火了,一定是这家做了早饭,或者做了饭了,要赶到人家吃饭的时候,去要一口吃的,如果去晚了,要不着了,所以是,“突朝烟而急进”,赶快走,“暮投古寺以趋跄”,晚上投奔寺庙好歇脚啊,不能在荒天野地里睡觉,但是一身疲惫,又没有歇脚之处,尽管很累,但还是踉踉跄跄,投奔寺庙,他在外面云游,经常是月夜、寒风、霜雪,皇陵碑怎么写的呢?有这样两句话:“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朱元璋《御制皇陵碑》。靠在山石上,看着高高的山峰,看着天空,月亮照在身上,想着父母,天人异路,猿猴叫着,凄凉、寒冷、无依无靠,如同漂蓬,朱元璋原原本本,把他当和尚,当游方僧的艰苦生活,写在《御制皇陵碑》上,朱元璋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云游就是三年之久,三年之后,朱元璋又回到了寺庙,做他的和尚,这三年的云游,对于朱元璋来说,很重要,长了见识,有了经历了,他知道如何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开出一条生路,知道怎么样待人接物,知道怎么样和社会相处,朱元璋可以说,在他的智力身心上,有了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如果朱元璋,每日只是如此地,在寺庙中读书、扫地,或许佛门会多出一位高僧,但命运之手,却把朱元璋推上了,大明王朝开国皇帝的宝座,从一个普通的和尚,到一代帝王,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奇迹,改变了朱元璋的人生命运?朱元璋身世之谜四,从军之谜。) 
 
  朱元璋做和尚,平静的生活,有一天被打破,一个人带了一封信;送给朱元璋,什么人,汤和,刚才我们说小的时候,他们一起放牛,汤和比他大三岁,这些人都把朱元璋,看成他们的小领袖,他们的头。郭子兴起义以后,汤和带着家乡的十几条汉子,投了郭子兴军中,汤和投了军,他必然想到,小的时候他们的小领袖,他很信服朱元璋,他很自然地就想到朱元璋,把他请到军中来,朱元璋就接到了,这样一封信,这封信在朱元璋心里,是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在他地回忆中,也有一段话,“既忧且惧,无可筹详”,说既担心也害怕,拿不出办法来,怎么办?与知者相商,与他的知心的人,商量商量吧,大家可能会问,说汤和让你去,你就去吧,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不是,形势非常复杂,红巾军起义之初,军队并没有严格的纪律,到处抢掠烧杀,用朱元璋自己的回忆,烧杀的情况非常惨,是屋没有一个完整的椽子,墙没有一垛完整的墙壁,四处杀人,“焚荡城郭,屠戮士夫”,当然,红巾军当时,主要打击的对象是富人,“屠戮士夫”嘛,朱元璋担心,如果我出去遇见红巾军,不知道我是什么人,把我也杀了,还不如在庙里待着,可是还有一个危险,遇到元军也不安全,元军去讨伐红巾军起义,但是他们不敢直接,跟红巾军作战,这些当官的怎么办,就让这些士兵,到处抓老百姓,抓了老百姓以后,就把老百姓头上,裹上一块红头巾,说这是红巾军,送给上级请赏,朱元璋就说,我要留下的话,红巾军也肯能杀我,我出去的话,元军也可能害我,怎么办呢?这时候来了一封信,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叫“无可筹详”,他的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到庙中,去算一褂呢? 
 
  于是朱元璋就到了,庙中的佛前,给自己求卦,用什么来算,用珓杯,这个珓杯,是用竹木做成的,一个象杯形的算挂的工具,叫做珓杯,两个杯仍上去,落在地上,扣着是阴,仰着是阳,朱元璋说,如果你说我离开这里,可以平安的话,请你给我两个阳杯,如果你希望我留在这儿,留在这儿也能够平安的话,那么你给我一阴一阳杯,这是朱元璋本身的盼望,他投,投珓杯落下,得到两个阴杯,既不让他走,也不让他留,朱元璋心里盘算,这个不能定,第一次不算,再投,他心里想,我还是希望走,你一定要让我,得到两个阳杯,我带着干粮就离开寺庙,再投又是两个阴杯,朱元璋不甘心,怎么又是两个阴杯,既不是走也不是留,再投第三次,第三次什么都不是了,既不阴也不阳,(珓杯)斜着站着,到底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在盘算,莫非你是让我自己起事吗?自己挑起来来做事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再给我两个阴杯,朱元璋又投起来,落地一看,两个阴杯,这一件事记录,在朱元璋自己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当中,这个文章叫做《记梦》,说往事像梦一样,《记梦》,这是朱元璋写的回忆,我们说朱元璋,经历了四处的云游,见到了天下大乱,看到群雄并起,他自己不能不有所心动,但是他在决定取舍的时候,需要借助外力,来坚定他的信心,古人迷信,跟我们现在不一样,算卦之后,朱元璋决定投军。从此离开寺庙,朱元璋从此走上了,他成功之路。 
 
  (朱元璋曾经是一个贫穷的牧童,一个穷困潦倒的游方僧人,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平凡人,会成为日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牧童与皇帝,潦倒与显赫,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呢?朱元璋又是怎样实现了,从一无所有到皇帝的巨大跨越的,这仅仅是命运的垂青,还是有着独到成功秘诀呢?明天同一时间敬请收看明十七帝,之朱元璋的成功之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一)朱元璋出身之谜-毛佩琦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传播发扬中华文化! 
爱我中华,振兴祖国! 
努力学习,创造新的中华文化! 
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