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临-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碧芙便道:“娘娘应该累了,你们先出去在门外守着吧。”
等菡萏和沥沥出了门,碧芙便在秦末座前跪了下来:“都是奴婢疏忽,请娘娘责罚。”
秦末默了片刻,暗叹了口气,刚一听到昭阳和崔青争一起在屋里时,她心中惊骇,若是崔青争真的起意,对昭阳不利,她又该如何?
还好,昭阳现在好好的。
且一入屋时,看到崔青争看向昭阳的眼光,有一种只有女人才会有的光华,她的心中不是没有震动的。
即便那个女人站在她的对立面,如今只是不得不和她合作,可她毕竟与自己一般,是个女人。
再退一步想,昭阳是个女孩子,而非男儿,崔青争又怎会在这个时候对昭阳不利?她那么聪明,绝不会在这时候害昭阳。这也是她敢把昭阳留在府中的原因。
只是,她原以为以碧芙的稳重,定会看好昭阳,不至于做出让昭阳陷入险境的事情。谁知碧芙再稳重谨慎,到底也有失察的时候。可昭阳到底没出什么事,且看到崔青争刚才的样子,这时候,她又如何开得了口来责骂碧芙?
“算了,以后注意些便是。”秦末叹了口气,道,“你也起来说话吧,叫丫头们看到你跪着不好。”
“是。”碧芙起了身。
秦末默了一下又道:“既是祈妃娘娘喜欢昭阳,昭阳也同她亲近,总归时好事,你们平时在边上服侍时,尽心些便是。”
祈妃若是来看昭阳,碧芙终究是个丫鬟,与烟雨又不同,自不好拦下她,何况若是王妃不在,小公子总不能尽日里陪着,小公主又只肯与祈妃娘娘亲近,她到底为难,秦末这意思,便是祈妃来看小公主时,自己在边上盯着就是了。碧芙松了一口气。
又一想,娘娘这话的意思,是她还要出府,不由问道:“娘娘还要走?”
“再陪陪昭阳,晚膳后便要离府,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我就在幽州城中,真有事,你们去府衙寻我就是。”秦末一边抱过昭阳,一边道,“今晚始,王府的护卫一半调去守城了,你烟雨姐姐又不在府中,你们也都警醒些。晚间你和邯郸泽芝,水莲,还有沥沥,都息在正屋里,看着昭阳。”
“是,娘娘,奴婢知道了。”
两人正说话着话,就听雪草儿在外凛道:“娘娘,阿悦管事求见。”
“阿悦?”秦末闻言一喜,“快快请她进来。”
“奴见过娘娘。”阿悦朝着秦末行了一礼。
看着眼前风尘仆仆身着劲装的阿悦,秦末问道:“你怎么这时候赶来?凉州情况如何?”待问了两句,才想起阿悦正站着,不由一笑,“看我,只顾着说话了,快坐下吧。”
又转头吩咐雪草儿:“去给阿悦管事上茶。”
哪要她吩咐,碧芙已亲沏了本茶端上来,知她两人有话要说,又拉着雪草儿退了出去。阿悦才道:“娘娘不必担扰,如今我家大人已回了凉州坐镇,凉州也是一切安好,并无事故发生,所以才派了阿悦前来,想着兴许能助娘娘一臂之力。阿悦得令,这才急着赶到幽州。”
她如今确实需要用人,夏雨去了江南,烟雨阵前领兵,这王府中她实在不放心。秦末沉呤,阿悦于生意上,实是个天才,可行兵打仗,却非她擅长。虽未实试过阿陪真正的实力,可是秦末知道,阿悦于武功上,未必在烟雨之下,若有她在王府中坐镇,保护昭阳和陶予,她就能放大半的心,再无后顾之忧。
且不说如今府中护卫,大半被她调去守城,就说这些护卫的身手,若真与武艺高绝之人相比,也不过是二三流的角色。巡府自是管用,真论起护人,她却不放心。
“我现在倒确实是需要人手,烟雨和夏雨都因事离府,我亦不能待在府中,留下这一府的女眷,很是担扰,若是你能留在府中,实在是帮了我的大忙,只是如此一来……”
让阿悦留在府中,帮她保护昭阳,实在是有些大才小用了。
“奴来幽州,便是受大人之命保护娘娘的,大人已料到战事一起,夏雨不在,烟雨姑娘也必不会留在府中,所以才派奴前来,以绝娘娘后顾之忧。”
阿悦打断秦末的话,笑道。
“那我便不客气了。在我未回府之前,我便把昭阳和陶予交给你,希望你能护得这两孩周全。”
“阿悦定不辱命。”阿悦郑重站起,朝秦末拜了一拜。
天色黄昏,晚霞满天,正是六月最热的时候,却于黄昏时起了风,吹在人身上凉习习的,让人无比舒畅。
崔青争亲自送了饭菜过来,秦末正抱着昭阳,见崔青急入屋,笑着把昭阳递了过去:“晚膳上了?这丫头今日实在闹腾,不肯一个人在榻上玩,我这抱了半天,胳臂都酸了,你帮我抱上片刻,我去洗洗手脸。”
屋子里虽湃了冰,可午后到底有些热。
听了她的话,崔青争看着伸手递过来的昭阳一愣。
昭阳亦是甜甜冲着她咧了嘴笑。
崔青争一时心中五味陈杂。



第二百零四章节 血战
素来无懈可击的完美笑容亦跟着不自然的一僵,却还是笨手笨脚的从秦末手上接过昭阳。
等到陶予过来,几人一起用了晚膳,秦末又叫过阿悦,把事情简单的交待了一翻,抱了抱昭阳,叮嘱了陶予几句,就离了王府。
一回到府衙,王行简与几位将领已等在那里。
秦末听他汇报了各处传回的消息,命令道:“除了巡城的士兵,其它人都好好休息,明晨开始备战。”
王行简担心道:“将军,若是夜间遇到突击,兵士们都在休息,岂不是……”
秦末镇定笑道:“不会。”并不多解释一句。
王行简知道多说无益,便不再开口。
秦末又问了几位将领兵力分布是否严格按她之前的要求进行了调配等问题,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让众人散了。
是夜幽州城格外安静,许是极多未曾亲历过战事了,秦末全玩睡意,索性去了北门城头。
下弦月正明。遥遥看向北方,官道在月色下,静静的延向远方。
想着明日定是一场血战,此时的寂静叫人格外珍惜。
如果幽州城能牵制住北魏的两万兵力,烟雨那边就能灭掉檀州城外北魏的一万兵。可徜若安如海反应的快,必会把前往蓟州的一万兵调到幽州来。
又或者是把蓟州的一万兵调回檀州,不管是调到哪一边,这场仗都是一场需要浴血撕杀的硬仗。
她拒绝了穆枫从其它州调兵过来的建议,是因为各城的守备都无法再少,一旦调兵,无论是哪个城,都形如空城,若是北魏觉察,集中后方兵力再去攻打,她实在无法顾及。还不如就让安如海觉得幽州有机可趁,把他现有的兵力全部牵引过来,只要折了安如海这五万大军,北魏便再不敢轻举妄动。
站在城头,清风明月之下,心亦如这天地一般,清澄明净。
却不如阿策现在如何。
秦末转过身,看着盛京的方向。
把明日的战事又仔细想了一翻,这才下了城楼,回府衙中休息。
第二天一早,全城戒严。日上三杆时,两万北魏军兵临城下。为守的北魏将军亲自叫阵,秦末立于城头,只说了两个字:“发射。”
不过一瞬间,整个北门下,有如下了箭雨。
而两万北魏兵,也不负勇猛之名,嗷嗷叫着,冲向城门。
护城河上,北魏兵士冒着箭雨,已搭起数座铁架桥。便有前锋兵士,开始攀爬城墙。
秦末又岂会让他们得逞?
凡是搭桥之处,数桶油如暴雨一般倾盆而下。城头上执着火箭的兵士一声令下,数箭齐发。
那不停挤上城墙上的北魏兵士,瞬间便成了火人。
一时惨叫之声,惊天动地般,响彻云霄。
城中躲在家中的百姓们听到,亦是胆膻心惊。
而北魏攻城,并未受这连绵的油火影响,成百上千冲锋在前的北魏兵纷落在护城河中。河中因浮上油,慢慢的,整个护城河变面了一条围着城墙的火河。
可这般惨烈的壮景,几乎丝毫没有影响北魏人的进攻。数百名百魏兵正抬着两人合抱粗的树桩,不停的撞击着城门。
守将冲上城门,在杀声震天中冲着秦末喊:“将军,不好了,城门快支持不住了。”
一量城门失守,这北城门中仅有的三千多兵士,实在无法抵挡。他们只有站在墙头,对着下面的北魏兵才有优势。
开战才不过两个时辰而已,可他们要坚持两日,才能消耗掉这两万北魏兵的战斗力。
北魏兵擅长的非是攻城战。他们大多是骁勇善战的轻骑兵。如果这时候就向拓拔宇隐在关口的北羌兵求救。以一万对两万,必败无疑。
秦末一身腥战衣,在夏日的狂风中猎猎作响。
“五十名弓箭手,对着城门外,集中发射火箭。”
那名将领原本惊慌的心,也被这冷冽如修罗般的声音震慑。
“是,将军。”
那名将领才一下去,就有另一将领来报:“将军,对方的箭太密集,我们城头的弓箭手死伤已有三分之一。”
才两个时辰而已,便折损了三分之一的弓箭手。
那将领看着城墙下越集越多的北魏战马兵将,不由叫道:“将军,不如现在便……”
秦末缓缓摇了摇头。
“不,现在还不到时候。”
她要的是拖。
今天至少要消耗北魏三分之一的兵力才行。
那一招,是留到明日才能用的。否则。明天这仗更是无法再打。
“传我的命下去。凡是战死的士兵,每人抚血银百两,家人由官府赡养。战伤的,奖励银五十两。”
等那将领下去,王行简亦登上城门,行至秦末身边,附在她耳边低声道:“将军,精挑的五百精壮男子,已在衙中待命,可否现在就让他们顶上?还有,城中各行商也都送了护卫家丁,还有各商队的镖局中的人,也都前来请战了,亦五百之从。”
“不,现在不用,让他们原地休息。今日夜间亦不会安稳,到时候便是他们大展雄威的时候。”
“可现在……”
“王大人,照本将军说的办便是。若有违背,军法处置。另,你需时刻关注各城门北魏兵的情况。不得松懈。”
一旦北魏调转兵力,再去集中攻打其它城门,实是不易守。还好目前北魏军见北门上抵挡顽抗,其它城门处亦是没有讨得了好,不欲分散兵力,才没有出现那样的情况。
“是,下官尊命。”
待王行简一走。秦末接过身侧一个弓箭手的强弩。在那弓箭手目瞪口呆中,连发十箭,箭箭命中。
秦末这才把强弩交回那弓箭手手中。笑道:“战场之上,最要的,便是稳,狠准。拿出你男子汉的气概来。北魏兵再强,在你眼中,也当是那立在地上的草人。任你打杀。”
“是,将军。”
秦末拍了拍他的肩。
过了午时。攻城还在继续。偌大的幽州城外,已是血流成河。
“母亲,母亲。”
听到呼叫声,秦末回过头去。就见陶予奔着她冲了过来。
“胡闹,还不快回去?”秦末斥道,“这里不是战场,你没见所有的大萧男儿都在浴血奋战吗?这时候没人可以顾得上你,快回府去。”



第三百零五章节 休整
“不,母亲,您在战场上为幽州浴血,儿子怎可安于后院逃避保护母亲的责任?儿子年龄虽小,可父王说过,儿子是男子汉。”
烈日,还有城墙外满天的火光中,陶予郑声喊道。
秦末第一次用看一个男子汉的眼光看向自己的儿子,那个让她曾经惊艳的男童,如今已长成为一个神采斐然的小小少年。
她的目光咄咄逼人。
可陶予的背却越发挺的逼直。
不容再多想,秦末露出赞赏的笑。
虽是身边杀声震天,可在她的参杂着骄傲喜悦等感情的目光注视下,陶予心中却无限雀跃欢喜。
母亲才刚看着他的目光中,满是肯定和欣慰。那是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母亲,给儿子一张强弩吧。儿子也要杀敌。”陶予得到肯定,冲到秦末身边,喊到。
他年龄虽小,可若是用上内力,力量不比普通的士兵差,何况他的射击受过上官青云的点拨,绝不比军中的一流射击手逊色。
秦末也不多话,叫了人来,取了一张二石的强弩交给他:“母亲为你数着,看你能杀多少北魏强敌。”
陶予露出灿烂的笑脸,火光烈日之下,和着满头的汗水,象个小小的勇士一般:“母亲放心,儿子不会给您丢脸,您是大萧最负盛名的将军,您的儿子,自然不会差。”
有城墙掩护,所有的大萧兵士身上只着纸甲,在这炎淡夏日午时战场,明显要比城墙下面身着铁制战甲的北魏兵轻松许多。
他们是守,以静制动,对方是攻,死伤极重。
到了下午,近三个小时的强攻不下之后,北魏兵便是再骁勇,也敌不过烈日炙炎,铁甲负重,早已是疲备不堪。明显的,攻势弱了许多,城墙内的幽州兵将们,更是松了口气。
而北魏后面的兵士,也不再拼命一般前冲。北魏右将军见如此强攻下去,不说对方如何,已方的兵士连夜赶路,未曾好好体整,再加上天气炎热,大萧人用火,之前的攻热无法保持,且疲备伤亡之下,也无能再攻,若是坚持下去,只怕伤亡更大。相反,大萧人以逸待劳,却是越战越勇。
“鸣金收兵。”
右将军一声令下,幽州城外响起北魏的击鼓收兵的轰轰鼓声。
北魏兵士的心头俱松了口气。呼拉之下,转眼已辙去大半攻城的兵士。而城头的射手们却丝毫也没有放松,见北魏兵辙离,更是激起万仗雄心,一时大萧兵亦是杀声震天:“杀死这些北魏蛮夷,不能让他们辙退。”
在这响辙云天的杀声之下,北魏军退势有如潮水。
足等到北魏兵全部辙到一里之外,远离了城墙上幽州兵的弓箭射程,北魏右将军这才下令整队休整。
陶予冲到秦末身边,脸上洋溢着自豪,震撼等等情绪,大声叫道:“母亲,母亲,儿子一共射杀了三十二人。全部一箭致命。儿子没有给你丢脸。”
秦末伸出手,揉了揉他的头,笑道:“等战事过去,母亲会把你的功绩报给你父王,让他给你奖赏。”
“是,母亲,儿子下一场仗,要杀更多的敌人。儿子也不要什么奖赏,只要击退北魏大军,父王和母亲都平安就是。”
母子两正说着话,已有几名将领过来凛报战情,北门守卫的兵士,已死伤近千人。还有一天半的时间需要坚持。
而除了其它城门的一千五百从,北门守城的兵士,只有两千余人。
秦末皱起眉头。
北魏兵损失更是惨重,两万人死伤足有四千人。
可就算对方死伤五千人众,如今两方的人数也是八比一。
必须再消耗对方一半以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