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朱棣迁都北京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三)朱棣迁都北京之谜-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继续讲明成祖朱棣。永乐时期是明朝的一个盛世,这个盛世除了在明朝的版图之内,还远远影响到它的版图之外。但是我们在讲到它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先要讲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明成祖期间实行了迁都。 
  明朝的都城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是以南京,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叫做应天府作为京师。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往北方迁都,他曾经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去考察,但是朱标考察完了以后不幸故去了,朱元璋到了老年,迁都的事情也被搁置了。建文帝即位以后,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迁都又在考虑范围之内。 
  他首先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大家知道明朝建立的时候灭亡了元朝,把元朝的大都就叫做北平,明成祖上台以后就把北平叫做北京。这时候,明朝就有两个都城了,一个是京师,一个是北京。明成祖朱棣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明朝永乐十五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到永乐十八年北京的宫殿全部修建完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基本还保留了明朝永乐年间的面貌。于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宣布迁都北京。 
  这个北京城,是在元朝都城的基础上向南推移。它的宫殿也从元朝的宫殿向东推移,原来元朝的宫殿是在现在的北海、中南海一带,现在的故宫是在北海、中南海的东边。明朝在永乐年间还同时建了天坛,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坛也是明朝永乐十八年所建。 
  * 就在朱棣迁都北京,坐在北京紫禁城的龙椅上踌躇满志地俯瞰着这个刚刚建成的崭新国都,感受着这个王朝的宏大和雄伟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而且这件大事让朱棣的迁都举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皇宫里的意外事件
  永乐十九年正式宣布迁都北京不久,皇宫里发生了一次大的火灾,这个火灾把三大殿一扫而光,全部烧毁。这个记载,当时有一些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了这场大火,大火烧了几天,全部烧毁。这些宫殿经过几年的营建,当时这个工程是从全国各地调了材料,从云南、四川、湖广调了木材,北京西山运来的石头,建了这个宫殿。 
  三大殿烧了,很痛心啊。中国古人的一种观念,这是上天所降的灾害,上天降了灾害,为什么?说你人事没做好。就是皇帝在执政过程当中有问题了,所以老天要降一个灾害警醒警醒。于是朱棣就请群臣来讨论这个问题,你们说,现在上天降灾,烧了三大殿,是为什么?群臣这时候放开胆子纷纷地上疏,都说迁都不当。太祖把首都是建在南京的,当时要迁都,也是想迁到咸阳、西安,没有想往北京迁,你迁到北京那不是祖宗的意志啊,因此老天爷才烧了皇宫。朱棣很不高兴,他让这些大臣跪在午门外辩论。他说,当初我迁都的时候,“与大臣密议良久”,什么意思呢?说我迁都的时候与大臣秘密协商了很长时间,不是轻易决定的。你们现在说迁都不对,“彼书生之见,乌足以达英雄之略哉!”说都是书生之见,你怎么能知道我英雄的胸怀呢?我迁都是有一个深谋远略啊,你们说不对,你们根本没有理解我迁都的目的。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后人有很多分析,说朱棣迁都北京,这很容易想起朱棣封在北平,他作为燕王,这是他的老家,它是根据地,他把他的根据地巩固了,然后在他的兴王之地建立都城,这很自然,这言之成理啊。所以有人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巩固兴王之地。这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吗?朱棣是这么想的吗?有人说这不是,还有原因。说朱棣当时面临着北方蒙古的威胁,北京靠近蒙古地区,如果在北京建都,便于防备蒙古。天子守边,皇帝在这儿坐镇,这丢不啊;如果你退让,江山就没有了。所以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这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吗?我们想,这可能还不是朱棣的英雄之略。 
  除了刚才说到这些原因,难道朱棣迁都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在他深邃的眼神背后,究竟是怎样打算的?他不顾群臣一浪高过一浪的极力反对,也不顾紫禁城突如其来的这场大火,坚持要把大明王朝的首都定在北京。在他的内心深处究竟又有着怎样的英雄之略和怎样的决心,竟然可以让他不顾京城可能被蒙古骑兵包围的危险,仍旧不改变迁都北京的主意呢? 
  迁都北京的真实目的
  那么,什么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呢?我们首先要看看北京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北京前不久纪念了建立都城八百年的纪念,它是从辽、金开始算的。那么辽、金建过都城,但是辽、金是半壁河山啊,但是有一个特点,辽、金是少数民族政权,它不仅仅是在北京建都,而且控制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再往下看,北京还是元朝的首都大都的所在,元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元朝是一个以北京大都为中心,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这个帝国它的版图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强盛,是最大的,这个帝国它不仅仅继承辽、金控制了北京和以北的地区,同时以北京为中心控制了江南、西南、东南广大地区。 
  朱棣作为一个藩王,他很年轻就来到了北平,他每天所看到的就是忽必烈这些人在这里经营的天下。这一点对于朱棣的影响太深了,朱棣要做皇帝,要做一个千古名王,谁是他的榜样?忽必烈。所以,他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吗?蒙古不在话下,他五出漠北,打得蒙古人无影无踪,不在话下。不是为了防御蒙古,他是为了继承元朝这些雄主,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是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个统一国家向前继续推动一步。这,我想才应该是朱棣的英雄之略。所以说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是为了控制兴王之地,小看了朱棣,书生之见,乌足达英雄之略。 
  那么我们看,和迁都北京同时,或者说朱棣上台以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看是不是能够证明我们这个问题呢? 
  * 朱棣的内心深处,是否真的有过这样一个宏伟的天下观呢?这个宏伟天下观究竟是什么?他真的是为了建立这样一个他梦想中的辉煌天下而迁都北京的吗?在曾经的历史上,这位不寻常的皇帝究竟做过什么?
  刚才我们讲,从国内的范围说,他经营蒙古,经营东北,经营西域,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开设贵州,一直把明朝的控制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整个这样一个版图,实际上是以北京为中心,这是继承了元朝当时的版图。第二,明成祖还要以北京为中心,建立他所理想的天下秩序。 
  他理想的天下秩序是什么样的秩序?中国有一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中国人要建立一个什么秩序呢?要建立一个和平的、共存共荣的这样一个秩序。这个理想,集中就反映在郑和下西洋当中。所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和迁都北京是一样的,他要实现他的建国理想,实现他的天下理想。他的天下理想是什么?就是要用儒家理想的天下观来建立一个天下秩序。这个天下秩序,在郑和带给世界各国头目和藩王的诏书当中说得非常明确。诏书是这么说的: 
  “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 
  什么是“覆”,什么是“载”啊?“覆”就是天所罩着的地方,覆嘛,“载”就是大地的承载,凡是天地承载、罩着的地方,日月所照,太阳、月亮照得着的地方,霜露所能够下得着的地方,落下来的地方,当地的人民,老的少的,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按着他们自己的理想,不至于流离失所,没有产业。因此,我要派郑和带着诏书到你们各地去,希望你们听我的话。听我的话要怎么做呢? 
  “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要乱闹,谁也不要超过这个规矩,什么规矩呢?“不可欺寡,不可凌弱”,不要认为你们人多就欺负少数的,不要认为你们强大你们就欺负别人。目的是呢?“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大家都享太平之福多好啊! 
  儒家的观念,天下大同的观念。在可能的情况下,先把我们域内的事情治理好,然后我们建立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这就是郑和下西洋所携带的诏书所表达出来的明成祖的天下观。 
  * 朱棣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的理想,在当时屡遭战乱、生灵涂炭的中国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梦想。但这个梦想距离现实究竟有多远?朱棣在他长达65年的漫长一生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过这个四海平静、天下大同的理想? 
  梦想的实现
  那么朱棣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理想呢?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一共前后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他所到之处是三十余国,这三十余国很多国家的使节来到中国,很多国王来到中国,来朝贡,来建立友好的关系。 
  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实际上是现在的孟加拉这个地方,向中国进献了一个长颈鹿。长颈鹿产在哪儿?产在非洲,当地管长颈鹿叫什么名字呢?他发的音跟中国古代一种仁兽叫麒麟相近,叫麒麟。所以中国说没有见过麒麟啊,这是麒麟。曾经有三次有国外的贡使到中国来带了麒麟。中国认为麒麟是四灵之首,什么四灵之首呢?有麒麟、凤凰、神龟、龙。麒麟是四灵之首,麟的出现是标志着天下太平。所以,明朝各地的贡使有三次向永乐皇帝进献麒麟,所以叫“威德远被”,我们现在说,明朝的影响达到了很远的地方,他们用这个来表现和明朝之间的友好。在一幅现在还可以看得到的《榜葛剌进献麒麟图》上面有这么几句话,怎么说的呢?说是: 
  “德化流行,协和万邦,圣人有知人之德,通乎幽冥,则麒麟出。”
  我解释一下这话,“德化流行”,道德教化很普及,到各地了,到全世界各地了。“协和万邦”,大家都很友好,关系很融洽。“圣人有知人之德”,出了圣人了,当然他是歌颂明成祖,说这个人是知人,他对各个国家都很友好,给我们带来很多物品,不侵略、不抢掠,平等对待我们,有知人之德。这个时候就能够通幽冥,可以通天通地,通到神灵界,因此在这个时候麒麟就出来了。当然这些个观念是迷信色彩,可是他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当时明朝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就是用中国各地、各国家平等的观念向海外宣传。 
  明朝提出来,在跟各国交往的过程当中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什么叫“厚往薄来”?给别人多,索取的少。朱元璋就已经提出这种政策,朱元璋说:“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你要这些小地方干什么?当然这种观念我们不足取,我们认为朱棣说的比朱元璋还要进步一些,说强不能够凌弱,众不能暴寡,共享太平之福,这种观念应该说是“德化流行”。这是一种说法。再一个说呢,明朝成祖时候又 
  “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辐辏阙廷,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 
  我解释一下这句话,他说明朝“北穷沙漠”,到了沙漠最远的地方;“南极溟海”,到了海的最边上的地方、最远的地方;“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你说太阳从哪儿出来我东边就到哪儿,太阳从哪儿落下我西边就到哪儿;“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凡是船和车可以去的地方,我没有不去的地方,讲了明成祖的时候。所以,说各种各样的语言、穿各种各样的服装的人都纷纷来到明朝的阙廷上,说这种盛况“盖兼汉唐而有之”,说汉朝、唐朝的盛它都有。“百王所莫并也”,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皇帝能比得上他的。 
  * 在真实的历史上,朱棣是否真的超越了以前的众多皇帝?在他在位的这些年里,这位有着胸才伟略的传奇皇帝究竟做过什么?他又如何证明他的不同凡响?在朱棣其后的数百年里,人们又是如何评说他的呢? 
  历史的评说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汉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但是人民常常忽略了明朝还有一个“永宣盛世”,就是永乐到宣德年间的盛世。而这个盛世最具代表的实际上应该是“永乐盛世”。用清朝人的话说:“永乐盛世,盖兼汉唐而有之。”说把汉、唐的盛世兼而有之,说它的功、它的业叫“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所以,我们在南京明孝陵就可以看到康熙皇帝在孝陵前面立的石碑上写了四个字,叫“治隆唐宋”。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盛世,这个盛世是什么?是“永乐盛世”,它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以后又一个盛世,而且它是兼汉、唐而有之。 
  刚才我们说明成祖迁都北京,他是雄才大略。他以北京为基础,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同时以北京为基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天下秩序。他的胸襟,一般人、一般帝王无法比。明成祖要做事,要做全世界做大的事;他要编最大的书,全天下的书都要收拢来,编成一部《永乐大典》;他要建全世界最大的宫殿,这个宫殿到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宫殿;他要建一个全世界最高的祭天场所,天坛,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祭天的场所。他登上皇位以后,要给朱元璋建一个非常像样子的石碑,这个石碑非常大,以至于到现在它还没有搬动地方,现在还在明孝陵的路边上摆着。这个石碑如果建立起来,那是全世界最大的石碑。现在叫“碑材”,如果我们到南京钟山上可以看到这个明朝的碑材。还有一件事情,说明明成祖的胸襟,他要做事就要做最大的事。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北京大钟寺,那里有个古钟博物馆,后边的大殿里头有一口古钟,现在把它叫做“永乐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