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释】

'1'许负之术,指相术。许负,汉初河内温地老妇,善相术,曾为周亚夫
相,皆中。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华阳中,道上所著之头巾。其式上下皆平。创始者,或谓三国魏之韦
节,或谓南朝梁之陶隐居(弘景),其说不一。
'3'啁嗻:本指声音细碎刺耳。此谓异腔别调,使人难解。
'4'夫人:封建时代妇女封号。明清一品、二品官员之妻封夫人。
'5'微服:为隐蔽身分而改着地位低下者的服装。
'6'诈慧:诡诈的小聪明。
'7'小道:相对于儒家大道而言,习指其他学说和技能。此处犹言“小小
骗术”。
'8'无本而殖,不须资本而孪生财利。殖,孳生,蕃殖。

农妇

邑西磁窑坞有农人妇'1',勇健如男子,辄为乡中排难解纷'2'。与夫异
县而居。夫家高苑'3',距淄百余里;偶一来,信宿便去'4'。妇自赴颜山'5',
贩陶器为业。有赢余,则施丐者。一夕与邻妇语,忽起日:“腹少微痛,想
孽障欲离身也'6'。”遂去。天明往探之,则见其肩荷酿酒巨瓮二,方将入门。
随至其室,则有婴儿绷卧。骇问之,盖娩后已负重百里矣。故与北庵尼善,
订为姊妹。后闻尼有秽行'7',忿然操杖,将往挞楚,众菩劝乃止。一日,遇
尼于途,遽批之'8'。问:“何罪?”亦不答。拳石交施,至不能号,乃释而
去。

异史氏曰:“世言女中丈夫,犹自知非丈夫也,妇并忘其为巾帼矣'9'。
其豪爽自快,与古剑仙无殊'10',毋亦其夫亦磨镜者流耶'11'?”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磁窑坞:集镇名,在淄川西南乡。见乾隆《淄川县志》二下“乡村”。
'2'排难解纷,为人排除危难,调解争执。语出《战国策·赵策》三。
'3'高苑,旧县名。在淄川县东北,明清属青州府。今为山东省高青县之
一部分。
'4'信宿:再宿。
'5'颜山:又名颜神山、神头山或凤凰山。在益都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博
山县西南三里。旧属益都县,今属淄博市博山区,山下即颜神镇。
'6'孽障,即“业障”,佛教谓过去作恶导致的后果。此处作为对腹中胎
儿的暱称。
'7'秽行:习指男女关系混乱。
'8'批,批颊,打嘴巴。
'9'巾帼(guō国),妇女的头巾和发饰。行为妇女代称。
'10'剑仙,指技能超凡入化的剑客。
'11'磨镜者:指唐人小说中女剑客聂隐娘的丈夫。聂隐娘,唐贞元中魏
博大将聂锋之女。十岁时被一女尼携去,授以剑术,五年送归。偶一磨镜少
年及门,隐娘禀于父而嫁之。夫妇初事魏博,后事陈许,终渐不知所之,而
此磨镜少年始终未见有他艺能,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见《太平广记》
一九四、唐裴铏《传奇·聂隐娘》。此谓农妇之夫似之。

金陵乙

金陵卖酒人某乙,每酿成,投水而置毒焉'1';即善饮者,不过数盏,便
醉如泥。以此得“中山”之名'2',富致巨金。早起,见一狐醉卧槽边;缚其
四肢,方将觅刃,狐已醒,哀曰:“勿见害,诸如所求。”遂释之,辗转已
化为人'3'。时巷中孙氏,其长妇患狐为祟,因问之。答云:“是即我也。”
乙窥妇娣尤美'4',求狐携往。狐难之。乙固求之。狐邀乙去,入一洞中,取
褐衣授之,曰:“此先兄所遗,着之当可去。”既服而归,家人皆不之见;
袭衣裳而出'5',始见之。大喜,与狐同诣孙氏家。

见墙上贴巨符,画蜿蜒如龙'6',狐惧曰:“和尚大恶'7',我不往矣!”
遂去。乙逡巡近之,则真龙盘壁上,昂首欲飞。大惧亦出。盖孙觅一异域僧,
为之厌胜'8',授符先归,僧犹未至也。

次日,僧来,设坛作法'9'。邻人共观之,乙亦杂处其中。忽变色急奔,
状如被捉:至门外,踣地化为狐'10',四体犹着人衣。将杀之。妻子叩请。
僧命牵去,日给饮食,数月寻毙。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投水而置毒:酒中掺水,并且放进有害人体的药物。
'2'“中山”:指中山酒,又名千日酒,是一种酒力很大的陈酿。晋张华
《博物志》十、干宝《搜神记》十九谓:狄希,中山人,能造千日酒,饮之
亦千日醉。州人刘玄石尝求饮一杯,至家醉死;三年后狄希往探,令其家发
冢破棺,刘方醉醒,而发墓人为其酒气所中,竟各醉卧三月。
'3'辗转:犹言“转侧间”,形容为时不久。
'4'妇娣:指长妇的弟妻。兄妻为拟,弟妻为娣,统称娣拟,即俗言妯娌。
'5'袭:穿着。
'6'画:笔画。蜿蜒,本作蛇蜒,此从二十四卷抄本。
'7'大恶:太凶。很厉害。
'8'厌(y 
à压)胜:古代迷信,陈设相克器物,并通过符咒以镇压邪魅,
叫厌胜。
'9'坛,祭坛。平地筑土以供祭祀的高台。
'10'踣(b 
ó薄)地:僵仆在地。

郭安

孙五粒'1',有僮仆独宿一室,恍惚被人摄去'2'。至一宫殿,见阎罗在
上,视之曰:“误矣,此非是。”因遣送还。既归,大惧,移宿他所;遂有
僚仆郭安者'3',见榻空闲,因就寝焉。又一仆李禄,与僮有夙怨,久将甘心

'4',是夜操刀入,扪之,以为僮也,竟杀之。郭父鸣于官。时陈其善为邑宰
'5',殊不苦之'6'。郭哀号,言:“半生止此子,今将何以聊生!”陈即以
李禄为之子。郭含冤而退。此不奇于僮之见鬼,而奇于陈之折狱也。
济之西邑有杀人者'7',其妇讼之。令怒,立拘凶犯至,拍案骂曰:“人
家好好夫妇,直令寡耶'8'!即以汝配之,亦令汝妻寡守。”遂判合之。此等
明决'9',皆是甲榜所为'10',他途不能也'11'。而陈亦尔尔,何途无才!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孙五粒,孙秠,后改名珀龄,字五粒。孙之獬子,孙琰龄兄,山东淄
川人。明祟帧六年举人,清顺治三年进士。历工科、刑科给事中,礼科都给
事中,太仆寺少卿,迁鸿胪寺卿,转通政使司左通政使。乾隆《淄川县志》
五《选举志》附有小传。
'2'摄:捉拿,拘捕。
'3'僚仆:同一主家的仆人。
'4'久将甘心:谓久欲报复,以求快意。
'5'陈其善:辽东人,贡士,顺治四年任淄川县知县。九年,人朝为拾遗。
见乾隆《淄川县志》四《秩官》。
'6'殊不苦之,谓对李禄很宽容,不使受刑罚之苦。
'7'济之西邑,指济南府西境某县。按,此一附则之前,底本及二十四卷
抄本有一段文字:“王阮亭曰:新城令陈端菴凝,性仁柔无断。王生与哲典
居宅于人,久不给直。讼之官,陈不能决,但曰:‘《诗》云,维鹊有巢,
维鸠居之。生为鹊可也。’”
'8'直:径直;竟然。
'9'明决:反语。讽其糊涂判案。
'10'皆是甲榜所为:意谓都是进士出身的官员所干的事。王阮亭所举新
城令陈凝,字端菴,浙江德清人,进士,顺治五年至八年任新城知县。“济
之西邑”之某“令”:当也为进士出身。明清时,习称进士为甲榜,举人为
乙榜。
'11'他途:此指甲榜之外,其他出身选官者。陈其善由贡士选官,亦如
此昏愦,故讽曰:“陈亦尔尔,何途无才!”

折狱

邑之西崖庄,有贾某被人杀于途;隔夜,其妻亦自经死'1'。贾弟鸣于官。
时浙江费公祎祉令淄'2',亲诣验之。见布袱裹银五钱余,尚在腰中,知非为
财也者。拘两村邻保审质一过'3',殊少端绪,并未榜掠,释散归农;但命约
地细察'4',十日一关白而已。逾半年,事渐懈。贾弟怨公仁柔'5',上堂屡
聒。公怒曰:“汝既不能指名,欲我以桎梏加良民耶!”呵逐而出。贾弟无
所伸诉,愤葬兄嫂。

一日,以通赋故'6',逮数人至。内一人周成,惧责,上言钱粮措办已足

'7',即于腰中出银袱'8',禀公验视。验已,便问:“汝家何里?”答云:
“某村。”又问:“去西崖几里?”答云:“五六里。”“去年被杀贾某,
系汝何亲'9'?”答云:“不识其人。”公勃然曰:“汝杀之,尚云不识耶!”
周力辨,不听;严梏之,果伏其罪。先是,贾妻王氏,将诣姻家,惭无钗饰
'10',聒夫使假于邻。夫不肯;妻自假之,颇甚珍重。归途,卸而裹诸袱,
内袖中;既至家,探之已亡。不敢告夫,又无力偿邻,懊恼欲死。是日,周
适拾之,知为贾妻所遗,窥贾他出,半夜逾垣,将执以求合。时溽暑,王氏
卧庭中,周潜就淫之。王氏觉,大号。周急止之,留袱纳钗'11'。事已,妇
嘱曰:“后勿来,吾家男子恶,犯恐俱死:”周怒曰:“我挟勾栏数宿之资,
宁一度可偿耶?”妇慰之曰:“我非不愿相交,渠常善病,不如从容以待其
死。”周乃去,于是杀贾,夜诣妇曰:“令某已被人杀,诸如所约。”妇闻
大哭,周惧而逃,天明则妇死矣。公廉得情'12',以周抵罪。共服其神,而
不知所以能察之故。公曰:“事无难辨,要在随处留心耳。初验尸时,见银
袱刺万字文;周袱亦然,是出一手也。及诘之,又云无旧'13',词貌诡变'14',
是以确知其真凶也。”
异史氏曰:“世之折狱者'15',非悠悠置之'16',则缧系数十人而狼藉
之耳'17'。堂上肉鼓吹'18',喧闻旁午'19',遂嚬蹙曰'20':‘我劳心民事
也。’云板三敲'21',则声色并进,难决之词'22',不复置念;专待升堂时,
祸桑树以烹老龟耳'23'。呜呼!民情何由得哉!余每曰:”智者不必仁,而
仁者则必智;盖用心苦则机关出也'24'。’‘随在留心’之言,可以教天下
之宰民社者矣'25'。”

邑人胡成,与冯安同里,世有部'26'。胡父子强,冯屈意交欢,胡终猜
之'27'。一日,共饮薄醉,颇顷肝胆。胡大言'28':“勿忧贫,百金之产不
难致也。”冯以其家不丰,故嗤之,胡正色曰:“实相告:昨途遇大商'29',
载厚装来,我颠越于南山眢井中矣'30'。”冯又笑之,时胡有妹夫郑伦,托
为说合田产,寄数百金于胡家,遂尽出以炫冯。冯信之。既散,阴以状报邑。
公拘胡对勘'31',胡言其实,问郑及产主皆不讹。乃共验诸眢井。一役缒下,
则果有无首之尸在焉。胡大骇,莫可置辨,但称冤苦。公怒,击嚎数十'32',
曰:“确有证据,尚叫屈耶!”以死囚具禁制之'33'。尸戒勿出,惟晓示诸
村,使尸主投状。逾日,有妇人抱状'34',自言为亡者妻,言:“夫何甲,
揭数百金作贸易,被胡杀死。”公曰:“井有死人,恐未必即是汝夫。”妇
执言甚坚。公乃命出尸于井,视之,果不妄。妇不敢近,却立而号。公曰:
“真犯已得,但骸躯未全。汝暂归,待得死者首,即招报令其抵偿'35'。”
遂自狱中唤胡出,呵曰:“明日不将头至,当械折股'36'!”押去终日而返,
诘之,但有号泣。乃以梏具置前作刑势,却又不刑,曰,“想汝当夜扛尸忙


迫,不知坠落何处,奈何不细寻之?”胡哀祈容急觅。公乃问妇:“子女几
何?”答曰:“无。”问:“甲有何戚属?”“但有堂叔一人。”慨然曰:
“少年丧夫,伶仃如此,其何以为生矣!”妇乃哭,叩求怜悯。公曰:“杀
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复出入
公门。”妇感泣,叩头而下。公即票示里人'37',代觅其首。经宿,即有同
村王五,报称已获。问验既明,赏以千钱。唤甲叔至,曰:“大案已成;然
人命重大,非积岁不能成结。侄既无出,少妇亦难存活,早令适人。此后亦
无他务,但有上台检驳,止须汝应声耳。”甲叔不肯,飞两签下'38';再辩,
又一签下。甲叔惧,应之而出。妇闻,诣谢公恩。公极意慰谕之。又偷:“有
买妇者,当堂关白。”既下'39',即有投婚状者,盖即报人头之王五也。公
唤妇上,曰:“杀人之真犯,汝知之乎?”答曰:“胡成。”公曰:“非也。
汝与王五乃真犯耳。”二人大骇,力辨冤枉。公曰:“我久知其情,所以迟
迟而发者,恐有万一之屈耳。尸未出井,何以确信为汝夫?盖先知其死矣。
且甲死犹衣败絮,数百金何所自来?”又谓王五曰:“头之所在,汝何知之
熟也!所以如此其急者,意在速合耳。”两人惊颜如土,不能强置一词。并
械之,果吐其实。盖王五与妇私已久,谋杀其夫,而适值胡成之戏也。乃释
胡。冯以诬告,重笞,徒三年。事结,并未妄刑一人。

异史氏曰'40':“我夫子有仁爱名'41',即此一事,亦以见仁人之用心
苦矣。方宰淄时,松才弱冠'42',过蒙器许'43',而驽钝不才,竟以不舞之
鹤为羊公辱'44'。是我夫子有不哲之一事'45',则某实贻之也'46'。悲夫!”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自经:自缢;上吊。
'2'费公祎祉:费祎祉字支峤,浙江鄞县人,顺治十五年(公元 
1658年)
为淄川县令。
'3'邻保:犹言邻居、近邻。《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
为里。”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4'约地:指乡约、地保之类的乡中小吏。蒲松龄《代毕仲贺韦玉霄任五
村乡约序》,谓乡约“脱有关白,则冠带上公庭”。
'5'仁柔:犹言心慈手软,不够果断。
'6'逋赋:拖欠赋税。
'7'钱粮:田赋所征钱和粮的合称。清代则专指田赋税款,粮食也折钱缴
纳。
'8'银袱:包裹银钱的包袱。
'9'何亲: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何物”。
'10'钗饰:妇女的首饰。钗,两股笄。
'11'留袱纳钗:自己留下包袱,把钗饰给了王氏。纳,支付。
'12'廉:考察。情:指案情。
'13'无旧:无旧交。
'14'词貌诡变:言词搪塞,神态异常。
'15'折狱:断案。折,判断。狱,讼案。
'16'悠悠置之:谓长期搁置,不加处理。悠悠,安闲自在,此谓漫不经

心。

'17'缧(l 
éi雷)系:囚禁。狼藉之:把他们折磨得不成样子。狼藉,
折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