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伟玲文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伟玲文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藉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爱」是什么? 

        热恋中的男女总希望二人能永远不分开,想尽一切办法要把对方绑在身边,只要一分开就感到痛苦,会用尽各种方法追踪对方的行动。虽然嘴上说是关心,其实不过是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当贪念愈来愈多、多到无法满足时,我们就会因为达不到而产生痛苦,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爱一个人愈深,痛苦也愈深的道理。 

        贪着就像是一种迷幻药,常有美丽的外表作装饰,当我们被以爱做掩护的贪着缠上时,就堕入五里雾中无法看清事实。热恋中的人很难用理智去分析眼前的这个人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眼里看到的尽是对方优点,因为分不清爱和贪着的界限,一心一意只想让对方完全属於自己,而结婚似乎就是满足这念头的唯一方法。婚后占有对方的贪念减少、激情慢慢消失,这时才会用理智看待生活,婚前对方的优点在此时完全消失不见,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抱怨对方与婚前判若两人。其实眼前的人并没改变,只不过当初并没有静下心来用理智判断而已。当生活中充斥着不满与抱怨,当初爱得你死我活的两人,最后可能落到对簿公堂终至分道扬镳的结局。 

        自己是个出家人,不曾品尝过爱情,但我也曾检视自己是否真正了解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别。记得到印度求学不久,我至亲的外婆过世。外婆以高寿往生,遗容安详,就佛法的观点,我应该为外婆的重生而感到开心。因为从许多迹象来看,外婆应该会转生到一个好的来世。在生前年迈的外婆不能自由行走,耳不聪目不明,身体就像穿了八十多年的旧衣,在生活上带给她极大的不便。而今她终於可以换上新衣,而我不但没有给她祝福却伤心不已。 

        后来我冷静下来看外婆的辞世,才发现我伤心是因为我再也不能享有外婆的关爱,我的痛苦完全是出於贪着那份关爱而产生,失去和外婆相处的种种,让我感到难过。当我分清楚自己伤心的原因时,我的悲痛很快地释放了。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爱情,不需要有爱的对象。人在这世界上必须有爱的对象,因为这是支持我们生存的力量,而是应视「爱」为一种尊重。也就是与某人相处时,所带来的种种美好回忆是来自於两人和谐的结果,所以快乐的一半功劳应归功於对方,加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快乐,所以尊重他人的立场是非常合理的。 

        与任何人相处时,如果对方脸上充满了愤恨或内心闷闷不乐,我们也无法自在地享受欢乐,他方与自方的安乐是一体两面的,所谓的「爱」或是「希望他人快乐」的理念,实在是具体的理由,况且获得最大利益的是自己。 

        内心充满真爱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以我而言,我爱的对象是这世上无量无边的众生,是我以外的每一个人,因为要让别人得到快乐,我必须更努力,这对象是支持我生存和努力的方向。 

        如果希望伴侣成为支持你的力量,理智选择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冷静地分辨爱和贪着之间的差异,观察对方是否真正值得信赖。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我们贪着的冲动超越理智,就无法看到对方的缺点,即使知道缺点,也可能因为过分执着而给予美丽的藉口,这往往是未来痛苦的根源。如果我们观察到对方的缺点,而这个缺点是可以接受的,这种透过了解而产生的关系,将是未来稳定生活的力量,日后就不会因贪着、无法满足而痛苦了。 


再论客体关系的空性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昨天,在广州讲第一堂心理实操课。课后,一位女士问我,如果一个人真的是讨厌,别人都觉得他讨厌,那么,这还是我的投射吗?

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

如果一个人老做让人讨厌的事,是因为他受到内在客体的催逼,会努力向外投射,最后迫使别人讨厌他,从而让内在的客体关系变成“现实”,实现他对自身的预期。(而他之所以有这种预期,是因为强迫性重复,这个在课上已经讲了。)

我又这样解释,如果你讨厌他,说明你内在有这样一个客体,是可向外投射的,所以才能认同他的互动,从而得出“他是讨厌的”这一结论,并获得相应的感受。

 

回来想了想,觉得这个答案可能没说到她明白。事实上,不只是她不明白,可能大家都不是很明白。

 

学员问,如果一个人真的讨厌,这还是我的投射吗?

 

这个问题可以换成以下几个问题:

1、               这个讨厌的人,是否每个人都觉得他讨厌?有没有人觉得他不讨厌?比如,他的母亲,他的朋友?

2、               这个讨厌的人,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有些人会不会忽略他所说所做,没有把这些讨厌的事“进到心里”。就是说,没有涉入到与他有关的情感情绪互动里?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懂得我说的意思了。你觉得他讨厌,你产

生了这种觉受,无论他在“客观”上是否真的讨厌,他影响到你的情绪,都是你的问题。(事实上没有客观这回事,谁的感觉会是“客观”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再延伸一下。

 

比如,我感到我的阿姨是好的,是理解我的,是和我亲近的;我感到我的妈妈是难相

处的,脾气不好的。那么,如果没有我妈妈和我的疏离,我就不可能和阿姨走得这么近;如果我不是和阿姨走得这么近,那么我和妈妈就不会更加地疏离。

如果我的妈妈不是脾气不好,我就不会觉得阿姨是好的;如果我的阿姨不是理解我的,我也无法感到妈妈是挑剔的。

 

换句话说,每一个好的客体里,都部分包含有坏的客体;每一个坏的客体里,也都包含有好的客体。

具体地说,在妈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阿姨;在阿姨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妈妈。

结论:没有一个对象,是孤立存在的。

因为你认为某种东西是好的,才会认为达不到这个标准的东西是坏的。并且,你对这种好的东西有多么赞赏,你对这种坏的东西就有多么贬低。

这就是中观思想的真实含义。

 

如果,你不认为妈妈是不好的,那么,你也会平静地看待阿姨;如果,你不认为阿姨就一定是好的,你也会平静地看待妈妈。

 

就是这样。

 

如果,你要接受这个环境,你就要接受这个环境里有妈妈,也有阿姨;有阿姨,也有妈妈。你不能试图剔除其中一样而享用另外一样,因为他们是相辅相成的。

 

如同你不可以说,我要白天不要黑夜,我不要水但我要小草。

 

你要看到白天里面有黑夜,小草里面有水。

 

缘起性空。

 

如果,你没有觉得某人是不好的,就不会产生对一个好客体的需要。这种对好客体的需要也是一种欲望,也可以牵制你。

 

但这毕竟空。

 

你所看到的坏客体真是那样的吗?他不是那样的,他也不是不是那样的。

 

你所看到的好客体真是那样的吗?他不是那样的,他也不是不是那样的。

 

不偏不倚。不过分赞赏什么,就不会过分排斥什么;不过分希求什么,也就不会过分恐惧什么。

 

这就是中观思想的真实含义。

 

                                    2009…2…22
阿难陀的爱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今天是元宵节。


昨夜在梦中反复诵念着心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醒来以后,发现一个持续了几天的障碍放下了。(也许,另一个障碍又开始升起?)

这些天,总是在梦里不断地诵念着心经和金刚经里的句子,好象在梦里,反而能比白天更专注地修行。

这些诵念,居然真的帮我突破了障碍,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修行的路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我欣赏顶果钦哲仁波切说的,修行是开始时非常难,过后会慢慢变得容易;而世法是开始很容易,你在取得成功,但慢慢你会觉得痛苦。

 

佛陀说的戒定慧,是相辅相承的。禅定帮助你专念,没那么容易被“投射性认同”所卷走,戒律帮助你达到禅定的深度(反过来禅定又帮你更容易遵守戒律),而了解佛法的智慧,你才能把禅定和修戒的果实,融合到这个轮回世界里来。

 

一位女友失恋了,她觉得很痛苦。这使我想起了《故道白云》一书里,关于阿难陀的爱故事(一百一十三页始)。

 

阿难陀在路上,碰到一个“不可接触者”阶层的下等女子。他向她讨一点水喝。那女子十分自卑,阿难陀却告诉他,在佛门中人的眼里,人人都是平等的。那女子从来没见一个男子这样地尊重她,便向他布施了水。

 

阿难陀是王族中人,气质高贵,且长相英俊。这女子觉得自己爱上了阿难陀。连接几天,她邀请阿难陀到她家接受供养,当阿难陀意识到,这个女子已产生私情的时候,他不再接受她的供养了。

 

女子非常痛苦,躺在家里茶饭不思。她的母亲很心疼她,劝她忘了这个注定无法得到的男人。但陷入爱情中的女子做不到。她的母亲因为爱她,所以向她出了个主意。她们请阿难陀最后一趟接受供养,说以后都不打搅他了。阿难陀来了以后,母女二人却向尊贵的僧人供上下了药的饮食,希望让男女之事发生,女儿有一线希望,得到她梦寐以求的男人。

阿难陀吃下东西后,立刻觉得不对劲。他心里明白,但一言不发,马上盘腿坐起来,开始禅修,力图让自己保持觉醒和平静。佛陀见阿难陀一直不回来,便派了两个人去找他,才发现他一直禅坐那里与药力抗衡。两个僧人带回了阿难陀。

 

佛陀找来了这位女子。他温和地问她:

“你爱阿难陀吗?”

女子说,我很爱他。

佛陀又问,“你爱他什么?”

女子说,我爱他的眼睛,爱他的脸,爱他的姿态,爱他的一切。

佛陀说,“啊,你不知道,在阿难陀的身上,有比你说的这一切,更加美好的东西。”

佛陀问她,“那么,你觉得阿难陀爱什么呢?”

女子说,“我不知道他爱什么,我只知道他不爱我。”

佛陀温和地说,“你错了。阿难陀是爱你的。只是他的爱,却不是你说的这种爱。不是这种,会给你带来绝望和痛苦的爱。”

女子听佛陀讲法后出家。

 

这是个深深让人感动的故事,也实在让人感慨!

 

这里有两种爱。

 

一种,是阿难陀的爱,因为爱,他告诉下等阶层的女子,人人平等,在我眼里,你是有价值的。我尊重你。

一种,是供水女子的爱。因为爱,她向所爱的人的下药,她不在乎他要的是什么,她只在乎她要他。为了这份炽烈的无法控制的情感,她准备强奸她所爱之人的意志。

 

一种,是女子母亲的爱。因为她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煎熬,因此她企图伤害另一个人,她忘记了,这个人,也是他母亲的孩子。(如果另一个男人向她女儿下春药,她可能会恨他一辈子。)

一种,是佛陀的爱。尽管女子企图伤害佛陀钟爱的弟子(也是他的堂弟),但这并不能熄灭佛陀对这女子的怜悯与同情。他不会气势汹汹地赶来说,“为什么?!他没有看不起你,他对你好,你反而要害他!”他没有这样。

佛陀的爱,不是执著的偏爱。他不会因为爱阿难陀,而憎恶伤害阿难陀的人,这不同于普通人的,有极大分别心的爱。

 

于是,他问了:

“你爱阿难陀的什么?”

女子爱阿难陀的英俊,她不知道这是无常易逝的东西。她不知道“色即是空”,更不知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所以接下来她才会说:

“我不知道他爱的是什么,我只知道他不爱我。”

这就是普通人的爱情——我不在乎对方的需要,我只在乎我需要他。我不在乎这个人独立的存在,我只在乎我和他的关系。

(一则新闻:经商的丈夫在路上被人打断双腿。接下来的几年里,妻子为残废的丈夫端茶伺水,无微不至,丈夫也十分感激。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原来是妻子买凶把他的腿打断的。妻子后来说,丈夫太忙了,总不在家陪她。打断他的腿,就可以让他在家陪她了。因为爱他,所以为伺候他也是一种幸福。)

 

佛陀又说了:

“你错了。阿难陀爱你!只是他的爱,却不是你说的那种爱。”

 

读完这个故事,亲爱的朋友,你是否已懂得了阿难陀的爱?

 

                                                 2009…2…9
静心2008作者:网络 | 来源:网络转摘 | 时间:2009…07…12 | 佛道哲学快讲完了,这一年也过去了。这些天在我身上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时间变慢了。 
    有时候感觉睡了很长的午觉,醒来发现时间才过去二十分钟;又有些时候感觉已思索了好多东西,跨越了千山万水;又做了好些肉眼可见的实际事情,而时间才过去一个半小时。

    生命延长了。

 

    啊,一年的修行。

    中间断掉了一个月,从九月二十六日在去西藏的火车上,一直到接豆沙回家以及豆沙死后,正好有一个月时间,完全没有禅修。我也似乎在下意识地比较,有禅修训练和没有禅修训练,当中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我得说,这是偷懒不得的事情,你必须禅修,没有借口,没有替代品,你必须禅修。否则就重新被俗世纷扰挟裹而去,开始还有觉察,后来恐怕连觉察都淡了。

 

    这一年中,我对生活的满意度恒定地保持在九分以上(以十分为满分计);这是我生命中最为宁静、充实和有幸福感的一年;是的,如你们已经知道的,真正的幸福感并不依靠谈了一次恋爱,发了一笔小财这些外来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