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卧新春白袷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怅卧新春白袷衣-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命令可真厉害,各路野战军里被点到名的,谁敢不去?
明清遐被分到是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全系共五十二人,均为军以上干部。
报到的第一天,系里就生了事端——
学院规定所有学员一律不许佩枪,随身携带的武器必须上交。可是来报到的军级干部们有几个舍得交枪?都和管理员吵了起来,明清遐交了枪,结果反被同来报到的学员日爹操娘地骂着,还说军阀出生的家伙果然没种。
报到后没几天,这些共军的将领们就烦了。
刘伯承早下了命令,来报到的学员们不管以前的职务有多高,一律按规定办事,谁闹事处分谁,决不客气。
所以在这里,不管你从前是军长还是司令员,现在统统是学员,见了教官都要立正敬礼,像个普通士兵似的整理内务,列队出操。
加上南京军事学院刚刚组建,任教授课的教官基本上都是留用的国民政府陆军大学的教官,这些教官都受过专业的军事理论教育,精通古今中外的各个战史战例的专业人才,但是他们都是纸上谈兵,谁都没什么战功。
共军的学员们个个都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年时光中,除了古宁头战役之外,有哪一役是全军覆没的?个个都有吹牛的资本,个个都看不起这些纸上谈兵的教官。
上课的时候,这些人坐在位子上一声不吭,但心早不知飞到哪儿去了。心里都寻思着:靠,讲的不就是战前搜集情报、观察地形、组织兵力、火器、安排预备队这类的东西吗?老子打了二十几年的仗了,连这个都不懂?
不管下面学员反应如何,
课还是要讲下去的,教官指了挂在黑板上的地图道:“古镇石牌在宜昌县境内,这里曾经有过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血战,石牌之战被称为‘中国的史达林格勒保卫战’,为保卫陪都重庆,中国军队围绕石牌与十万日寇展开了殊死拼杀,中日两军战至最后,贴身肉搏,喋血拼刺,这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此役粉碎了日寇觊觎重庆的美梦,成功地阻截了日寇进犯大西南的铁蹄。
“奉命驻守石牌古镇的明清远当时是少将,此役之前,明将军曾写了一封家书给母亲,全文如下:
“母亲大人,儿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数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操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此信至今读来,仍会让人感动涕零,当石牌战斗激烈时,陈诚曾摇电话问明清远守住要塞有无把握?明清远则是斩钉截铁地回答:‘成功虽无把握,成仁确有决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决心,才能痛击日寇,保卫重庆。明将军也是因为此役而获青天白日勋章。今天,我们将着重讨论石牌一役。”
“石牌?”一名学员站起来大大咧咧地说,“教官,我建议把讨论题改改,因为这个狐狸都被我们赶到台湾去了,败军之将,有什么好讨论的?还不如讨论一下我们四野解放海南岛,薛岳横啊,他在长沙击溃十万日军啊,还不是败在我们四野手里,被打得灰头土脸?”
“讨论什么海南岛啊?不就是你们四野人多欺负人少吗?你们四野一百多万人,一人吐口口水都能把国民党淹死。要讨论就讨论我们三野的淮海大战!”三野来的学员站起来道,“淮海大战开始的时候,华野和中野凑起来才六十万的兵力,可是国民党那里有八十万人,装备就更没法比了,人家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又是美国货,又是德国械,咱就靠两条腿和步枪,还不是稀里糊涂的收拾了他们八十万人吗?”
“呵,还不是国民党帮了你们?要是我们,撤退时撒开脚丫子就跑,黄百韬、邱清泉他们败了还带着那些教授学生们一起退,减慢了行军速度,不然还能被你们三野包围?”一野来的学员忿忿不平,“要说就说我们一野的延安保卫战,胡宗南有多少人,二十多万啊!我们教导旅和新四旅总共才两万人,还不是平安的撤退,丝毫无损吗?”
“那还不是亏了胡宗南的秘书熊向晖是地下党?胡宗南要打哪里,
哪里就能收到消息。那时候胡宗南攻下延安,你们一野早跑得没影了,还好意思吹嘘!”二野的学员不甘落后,插嘴道,“我们二野可不是孬种,解放战争中,我们二野最先发动反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把你们都头疼的狐狸给引开了,等狐狸一走,我们就给他来个中路突破,这一破,全国各个战场都活了,你们都是沾我们二野的光……”
课堂上越闹越乱,来自四大野战军的学员们互相争吵,吵吵闹闹的一堂课就过去了,底下的学员们见了抱着书走掉的教官,心里洋洋自得——你们国民党在战场上是我们的手下败将,还有什么资格当我们的教官?非把你气走不可!
作者有话要说:求打分,求评论~~~
PS:进入文章主界面可购买实体书,请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章 双鲤迢迢一纸书(上)

西元一九五五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全系五十二人全部被授予将官军衔,一时间,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显得将星云集。
发下的将军礼服可让这些学员们兴奋了好一阵——将军礼服的式样是仿照苏军式样的,孔雀蓝的面料,领花和袖口都是用金丝线手工精绣的,从前共军穷得和叫花子似的,不少战士走长征路、挺进大别山的时候还都光着腚,谁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啊?
明清遐被授予的是少将军衔,穿上将军礼服,只见肩章上的金色将星和胸前金色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交相辉映,灿得眼都花了。
可是换来这些的,却是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一场又一场的战争,死了多少人,怎么记录?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跪别父母,离开爱妻,一身戎装,去抛头颅洒热血,可是活下来的有几个?
本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教科书上总是用“多灾多难”来形容,一再强调,沾沾自得,可是这并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只要历史转一个小小的弯,比如明清不闭关锁国,比如清末的君主立宪可以成功,比如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我们的国家还有民族就可以少吃很多苦,可是历史是这样残酷的一样东西,同人们开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又不允许一切重新来过。
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这段时间,明清遐对于苏联这个国家乃至俄罗斯这个古老的民族的了解愈加深刻,而了解得愈多,心中的那丝忧虑,便愈深。
是,俄罗斯确实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它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具全球战略眼光,他们的军事理论很有一套,将领们都很骁勇,部队的战斗力强,火力也是一流的。
不过……他们的血液里似乎有一种对外扩张的基因,对领土的贪婪绝不在老牌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之下,从十八世纪的彼得大帝开始,为了争夺博斯普鲁斯海峡这条狭窄的黑海出海口,他们不惜和土耳其一战,满清末期,又对中国的东北、西北领土进行蚕食……特别是史达林执政以后,他比起沙皇竟是有之过而无不及,吞下波罗的海三个小国、对芬兰的领土要求、和希特勒一起瓜分波兰……西元一九四五年,苏军出兵东北,打日军的同时居然把日本在东北的工厂矿山设备都拆光运走,大肆搜刮东北民众财产,奸Yin虏虐,所做所为甚至比日军更为可恶。
接下来的岁月里,苏联会不会吞下华夏大陆?这并不是不可能,中华民国的版图本是一个美丽的秋海棠叶,可是苏联老大哥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出领土要求,拿
走外蒙古,国家的版图一下子变作了一只鸡,只余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任何时候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是处于第一位的,从防务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如果出现了一个军事强国,那么必会构成潜在的威胁,而现在所谓多密切的关系,不过是因为现在在追求共同的利益。
更何况意识形态并不能改变血液里涌动的那些不安分的东西,不管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还是法西斯主义,就如同狼就要吃肉一般,血的诱惑在那里,又怎么愿意去吃草呢?
念及此处,明清遐只觉得背上黏黏的一层冷汗——这么看待老大哥苏联是不是有点儿离经叛道?毕竟他还是个共Chan党员。
很快便到了西元一九五七年,共军的将领们终于在闹哄哄中结束了在南京军事学院的学习。其中明清遐交出的论文可谓是语惊四座,简直是在南京军事学院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因为这一篇论文,提出了应对老大哥苏联设防。
“我国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开篇说的乃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所以可以这么说,所谓的稳定都是相对的,一旦内部的平衡被打破,顷刻间就会分剥离析四分五裂……”
一名负责审评的中将打断了明清遐的话:“明少将,你究竟想表达什么?这可不是讨论旧时代小说的时候。”
“抱歉,以上是引出下文,请您耐心地听我说下去。”明清遐道,“我想说的,是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大格局下,我国领土的防御重点问题。”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几名负责审评的教官的高度重视,方才打断明清遐话的那名中将道:“请说下去。”
明清遐指向身后的地图:“我国领土南部的最大威胁是来自台湾及国民革命军占领的各个岛屿,其间接威胁是驻守在台湾海峡的美第七舰队。但是我认为这些威胁不足为虑,国军的五大主力已经先后全军覆没,张灵甫、邱清泉、黄百韬、王耀武、杜聿明、廖耀湘这些干将或战死或被俘,驻守金门岛的明……驻守金门岛的狐狸虽然厉害,但是凭借台湾的实力和兵力,实在难以发动一场大战,就算反攻大陆,也只能进行局部的有限战争。至于美国,朝鲜战争结束时,美国在朝鲜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定,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战,况且美国因为其国家体制的限制,不会轻易地卷入一场大型战争。我国东部的日本在二战中
遭受重创,军事工业已经被全部摧毁,廿年之内必定难以东山再起,所以并不构成危胁。再来便是我国的西部及西南部,国军除了大部分退至台湾外,还有黄埔四期的李弥带兵退守中缅边界,其根据地金三角的大小有台湾的三点五倍大,还曾于西元一九五四年反攻大陆,连克云南的三个县,但因为遭受联合国四国会议严厉的批判,李弥被要求撤军。可以说,在中国的西部及西南部,唯一有能力搞起事端的国家只有印度,加上领土问题上有争议,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军或许会在中印边界与印军一战,不过印度的工业实力及军事实力不及中国,地形也对印军非常不利,所以即使西南边境发生战争,也只会是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
那中将奇道:“那么你认为我国的威胁在何处?”
明清遐看了看左右,并没有苏联的专家,于是放心地抬手,指向北边:“在这里。我认为,从军事角度和国土防务的角度上来看,重点防御应该放在中苏边界!”
明清遐的话音未落,在座的将校们无不面面相觑——这明清遐的脑子莫不是烧坏了吧?苏联是谁?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年长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大哥,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帅,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心脏,可是这明清遐居然把苏联当作假想敌!
一名负责审评的上将当场拍案而起:“你在说什么东西?你的政治立场可成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太可怕了!说得难听些,这就是Fan革命的言论,是要枪毙的!”
明清遐对这般恐吓置若罔闻,继续往下说道:“请看我国与苏联还有外蒙古的边境线,都是些戈壁和草原,几乎无险可守,极易受到攻击,而苏军的强项正是非常适合戈壁和草原作战的大规模装甲集群和摩托化纵队。从理论来上来讲,只要一个国家的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个军事强国,那么潜在的威胁就已经构成,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否则等苏联发兵南下,一切就迟了。其中最需要重视的是我国的东北地区,东北的战略地位前出,非常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而东北又是重工业基地和战略资源基地,一旦失去,后果将不堪设想,珍宝岛这座乌苏里江上的岛屿更是防守中的重中之重。我并不是在杞人忧天,这是在将来某一天极可能发生的事,苏联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五大军种的国家,战略火箭军和国土防空军是为全球战略而设计的,有能力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进行战争,加上国家政体,苏联可以比任何国家更快地决定是否进行一场大战。对此,我的结论是,中国应该把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放在最首要的地位上!”
r》在座的将校们鸦雀无声,都暗暗为明清遐捏一把汗,这般的话,有谁敢说?
坐在后排的院长刘伯承元帅只淡淡道:“大家不必大惊小怪,这不过是学术范畴的探讨,与国策并无关系,至于明少将,你的论文到这里便可以了,不必再念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打分,求评论~~~


、第三章 双鲤迢迢一纸书(下)

南京军事学院的学习结束,学员们除了要交毕业论文,还要欢送从苏联远道而来的专家。
顾夕颜已携了一双儿女来了南京,从前在这里住过许久,大街小巷都是极熟的,夫妻俩便穿了寻常服装携了儿女上街游玩。
南京是这样好的一座城市,钟山龙蟠,石城虎踞,荡漾在秦淮河中,娇娜和雪笠都极开心,只可惜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故地重游,才出中华门,明清遐和顾夕颜竟是不由自主地走往锦华官邸。
还记得曾经在这里有四个人,除了他们,还有明清远和慕容,只是他们现在还能故地重游,明清远和他的妻子已经远在台湾岛,隔着那湾永不能跨越的台湾海峡。
一恍神,一刹那,距离彼时,已经十二个年头了。
走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