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卧新春白袷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怅卧新春白袷衣-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向来进退有度,被降职时坦然接受,这回升了官,当即道:“承蒙校长厚爱,学生一定再接再厉。”
“是该再接再厉,抗战时共军才打了几场战?那些游击也好意思拿出来大肆宣扬!重庆谈判时,我看得出来毛贼根本无心和平,他想的,怕是统一天下当皇帝吧!”蒋介石冷冷的一声笑,“还是个傀儡皇帝,仰首苏联事事精啊,若中国在他手里,将来必亡于苏联,成为苏联一部分!”
明清远马上就明白了蒋介石为什么把整编第十一师交给自己:“校长希望什么时候派兵剿灭共Fei?”
“等。”
“为什么还要等?共军趁着我们抗战占领了大小五十九个城市和广大乡村,加上以前所有,共有城市一百七十五个,学生以为,似他那样‘一分抗日,二分敷衍,七分发展,十分宣传’,已经把手中的两万人扩张到了百万,又日日在他们的机关报纸上骂我们国民党,谁都能看出他是为战后内战做准备,不如我们尽快出击,杀他个措手不及?不说从前的事情,就说现在,九月十日,阎锡山部队在长治接受日军投降呢,共军突然向没有防备的国军发起进攻,到今天,阎锡山部队共有十个师被全歼,这不是蓄意挑起内战是什么?”
蒋介石道:“说得好,其实我让你当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就是希望你将功补过,
毕竟,无论是你父亲当年的事情,还是九年前你的所作所为,无论哪一件,都可以说的上是国家的罪人了。毕竟,那天我们说过的,如果Gong党今后发起内战,你愿意第一个带兵去攻打共军。”
那天?那天是什么时候,莫不是大哥冒充自己去陆军大学那天这么巧吧?大哥同校长到底说了什么?明清远不动声色:“是,学生愿意第一个上阵,一定全力剿匪。”
蒋介石叹一口气:“再等等吧,美国那边,情况好像有变,知道吗?杜鲁门、马歇尔他们好像都有亲共的意图,还有史迪威,这个老家伙第一个跳出来支持Gong党,毛贼在延安也接受了美国那边的访问。”
明清远还想劝他早下决定,但知道蒋介石的脾性,只能沉默,心中又暗想,这Gong党一下子亲苏,现下又亲美,他们到底想把中国搞成什么样子?
“怎么会来这里啊?”明林慕容打量着周围,雕花的桌架,彩色的玻璃,墙上挂了几幅油画,天花板上还有幅古欧洲的地图,她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南京比较豪华的饭店之一。
才从总统府出来,明清远就带了明林慕容来了孝陵卫:“补偿你啊,昨天撇下那么多亲朋好友带着你一起匆匆离开婚宴会场,什么都没吃到。”
“还不错。”明林慕容拉开椅子坐下来。
桌子上放着欧式风格的烛台,橘黄的光芒让人觉得舒服而温馨,又有一束白玫瑰摆在桌上幽幽的香,花店的人说,它的花语是我足以与你相配。
这个时候又有人推门进来,男的一袭戎装,挺拔俊朗,女的素色旗袍,高贵美丽,这一对人一出现马上便吸引了饭店里所有人的目光,原来他们是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兼南京警备司令张灵甫和他的夫人张王玉龄。
这张灵甫在国民党中简直就是一个异数,清高孤傲的很,他不贪污不受贿,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搓麻不交际,只晓得读书练字鉴赏古董。蒋介石时常骂国民党将领贪污腐败不学无术,再这样下去简直就要成了土匪了,末了总要提一句——看看人家张灵甫是怎么做的!
他的夫人张王玉龄是湖南名媛,同张灵甫一般清高孤傲的个性,平素也只读书写字逛商场。南京城里交际多、应酬多,官员之间夫人太太之间迎来送往,可是从来不见张王玉龄。有人同张灵甫告状,说她傲慢、不理人、不懂事,谁晓得张灵甫回答道:“我张灵甫又不靠太太吃饭,应酬什么?她不去就不去!”
张灵甫和张王玉龄是今年秋天才结的婚,是新婚夫妻,却并不是情烈似火,而是相敬如宾,
时时各捧一卷书,看书喝茶,沉静安详。夫妻俩这样的志趣相投,脾气相似,让人不自觉想起赵明诚与李清照,想起他们猜书赌茶,想起他们的琴瑟合鸣。
这世上,有几人有这般好运?又不知几世几年,才能修的这样的一段缘?
既然已经看到了,明清远便同张灵甫招呼:“学长。”
张灵甫原先就读北大,后来去读黄埔四期,抗战结束前时读的是陆军大学三期,而明清远开始读的也是北大,民国二十年考入黄埔军校,民国二十三年五月毕业,读的是黄埔九期,后来读的是陆军大学四期,自然要唤张灵甫为学长。
张灵甫本来同其他官员少有来往,更是不喜欢贪污敛财手段圆滑的国民党官员,亏得孙立人和张王玉龄是亲戚,他倒也从孙立人那里听过不少明清远在缅北战场上的事,对他略有改观,于是颔一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明清远知道他的性子,也不以为意,拿了菜单来点餐,而张灵甫夫妻俩坐到旁边的桌子上。只见张灵甫拿过菜单来,左看右看,最后同服务员道:“来两份蛋炒饭吧。”
话一说出来,饭店里所有的人都笑了,谁能想到居然会有人来这样的饭店点蛋炒饭?
张王玉龄看着一脸无辜的张灵甫,差点都哭了——她这个丈夫,虽说是出生陕西富户,又饱读诗书,但终究是恪守中华传统美德,自小勤俭节约,秉性不移,平时吃饭总是叫厨师剥一盘大蒜,烙一盘大饼,便能让他吃得津津有味,有一回厨师做了八个荷包蛋,已是难得的奢侈。
今天她带他出来,是希望带着他吃得好一些,可是没有想到,张灵甫一辈子不会享受,一辈子不知人间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张王玉龄难过得几乎落了泪。
“张将军是同你开玩笑呢,我来点吧。”明林慕容连忙上前同服务员笑了笑,又同张王玉龄道,“张夫人,我们可以一起吃吗?”
明林慕容点了马赛鱼羹、鹅肝排、巴黎龙虾和鸡肝牛排等,还点了一瓶红酒。
明清远轻轻在她耳边说:“小孩子不能喝酒哦。”
“我才不是小孩子。”明林慕容也轻轻在他耳边说,“我是帮他们点的,浪漫一下。”
张灵甫忽然同明清远道:“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骑马?就周日吧,十月十四号,国父陵音乐台见?”
“好啊。”
这一年的十月十四日正是重阳佳节,他们在紫金山上登高过后,来到国父陵音乐台。
早有人牵了马过来,明清远的马是在战场上缴获的东洋马,这些马训练有素,极其凶悍
,驾驭起来,刚开始特别难,但练久了,也容易驯服。
张灵甫的马则是他早年还在胡宗南手下当团长时收服的,那时候还在剿共的路上,追到了大西北,有个猎户猎获到一匹野马当作礼物送给胡宗南。胡宗南见这匹马漂亮、英武,喜欢得不得了,可是任谁也降服不了这匹马。胡宗南怒道,谁降服了马,马就归谁。张灵甫牵过野马,跨上马后又捶又打,还全身贴在马背上让它放开蹄子任意跑,跑了几百里路,把野马都累趴下了,他还是不下来,这马方才服了。从此以后它虽然依旧桀骜不驯,但是一见到张灵甫,立即服服帖帖,老老实实。
两个人都是国民革命军的将军中出了名的帅哥,骑在马上,愈发显得玉树临风,在音乐台的人并不少,尤其是官员富户们听说是蒋介石心腹爱将张师长和明师长在骑马,连同家眷都聚集来这里争睹二人的风采。
明林慕容笑着同张王玉龄道:“知道吗?其实‘琳琅满目’这个词一开始形容的是人,说的是晋朝的时候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还遇到了王戎、王敦、王导、王诩和王澄。王谢风流满晋书嘛,都是旷世大帅哥,那人从王家出来之后便说,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那今天可真是琳琅满目了。” 张王玉龄听了,同明林慕容一起望着她们的丈夫微笑。
远远的只瞧见二人的马越跑越快,他们的马术好,又都是一百八十多公分的个子,跑起来风驰电掣,人人喝彩。兜了一个圈子,又转回张王玉龄和明林慕容那里,明清远吩咐道:“再牵两匹马出来。”
张灵甫连忙阻止道:“我太太只会开车,不会骑马。”
“怕什么?”张王玉龄可是湖南辣妹子,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再说了,张灵甫敢干的,她也敢,而且是说干就干。张灵甫的副官听了张王玉龄的命令,连忙扶住张王玉龄让她往马上爬,谁晓得副官一托,她用力猛了,一下就给掀到马的那一边去了,吓得张灵甫冷汗直冒。
明林慕容到底是从军统出来的,非常娴熟的上了马,而张王玉龄初学乍练,很是谨慎,只是松松地夹住马肚子让它悠悠的跑。
明清远扬起鞭子,笑意深深地望了张灵甫一眼,张灵甫也望了他一眼,同他颔一颔首,算是达成了共识。两个人同时夹住马腹一扬鞭,骑着的马就像闪电一样的飞驰起来。马的品性是互相感染,一呼百应,成群结队,前头两匹马跑得欢,后面两匹马也不顾一切地紧追上来,吓得张王玉龄闭了眼,连忙叫张灵甫停下。这一叫,前面的两个男人就更来劲了,骑着的马越跑越快,越跑越远,还在马
上偷偷地笑。
听到笑声,明林慕容就知道他们是在有意逗她们了,又不禁有些恼,同张王玉龄道:“张夫人,你坐稳了,再把缰绳抓紧了,没事的。”
张王玉龄只好咬紧牙,死死地抓住缰绳,任着军马在这里狂奔。跑了几百公尺,她只觉得两耳边刮起强劲的风,身子像在云雾间飘飘缈缈,原来也不是那么可怕嘛。张王玉龄终于睁了眼,非常高兴地笑了起来:“钟麟,我们再跑几圈!”
明清远看着旁边松了一口气的张灵甫,渐渐的放松了缰绳。不久以前,他还和大哥来这里骑马,可是现在大哥一家却不在这里了。他在上海的婚礼还没结束,大哥一家便匆匆离开,其实,他也能猜到他们去了哪里。有那么一刻,他想,同他们一起走,什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他都不要,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便行了,可三民主义融入骨髓,他不能背弃这份信仰。
当时并辔呵,以后,怕是就要成为敌人了吧?
明林慕容纵马上前:“仲玉,怎么了?”
明清远拉起她的手,只是看着她的眼睛:“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我会对你好的。”
略略相处之后,就晓得张灵甫夫妇并不似传说中的那般清高孤傲不近人情,他们只是似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因为四处都是污泥,所以显得另类。
同张灵甫交朋友,比之前同各路神仙相处容易得多,不必计算利益得失,大可真心相待,而面对那些“大罗神仙们”,得处处赔笑脸、人人打交道,一家一家地走,一路一路地拜,一不小心就招惹到是非,一招惹到是非就要捅到蒋委员长那里去,真正的命若悬丝。
有些人,相处一生也不能对他真心相待,有些人,认识片刻便可为其两肋插刀,张灵甫夫妇便是后者。
他们和张灵甫夫妇很容易就成了好朋友,尤其是明林慕容和张王玉龄,她们年纪相仿,很是谈得来,常常一起去逛商场。
这大概是青春女郎和年轻太太们的共同爱好吧,直到今天,相信爱逛街的青春女郎和年轻太太们也非常常见。
每天一早,张王玉龄和明林慕容就去逛商场,中央商场,建国商场,还有太平商场。这三个南京比较繁华的商场她们每天都要跑一趟,就跟上班一样。有时是买点鲜花,有时是买点服装,有时是买点零食,有时什么都不买,只是四处逛逛。
有时候,两位年轻的太太还会去军部转一转,军部就在南京紫金山孝陵卫一带。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好,空气好,蒋夫人蒋宋美龄还在这里办了一所遗族学校,专门收养那些战死者的遗孤后
代。
每次到军部,张王玉龄都会满怀热情地招待大家,整编第七十四师副师长蔡仁杰的太太、旅长卢醒的太太、旅长明灿的太太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太太们都来这里做客聚会,明清远也会带了整编第十一师里官兵的太太孩子们来这里凑热闹,大人孩子,热热闹闹,都像一家人一样,给古老的孝陵卫带来了生气与欢笑。
尤其民国三十四年那些秋天的晚上,仿佛连空气都是玫瑰色的,淡淡的粉。农历九月,地处亚热带的南京的天气还是很热,张王玉龄和明林慕容会把西瓜和可乐放在井里冰好了,把桌子板凳也让人摆好了,等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时候,就召集军官眷属们聚坐到一起,月凉如水,水银泻地一般满地银光,又有凉风习习。夜深时,可以看到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时候,大家就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天,品尝着爱吃的东西。
明林慕容想,如果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下去该有多好,没有战争,没有动乱,孝陵卫能一直这样美丽下去,她的丈夫,他们的好朋友、他们的袍泽部属都能一直这样幸福友爱下去……当然,这不过都是她美丽的幻想而已。
三十多年后的西元一九八一年,明林慕容历经辗转,终于回到了大陆。在已经易名为“北京”的北平参加过他大哥的平反会后,明林慕容故地重游,回到了南京,回到了孝陵卫,她看到军部的那栋楼还在,他们聚会的广场还在,国父陵音乐台还在……可是,从前设在孝陵卫的那栋军部的楼里面已经住满了解放军的文工团团员,男男女女,欢欢笑笑,她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她,还笑嘻嘻地问明林慕容:“你是从哪块过来的啊?”
明林慕容感慨万千,只是环视孝陵卫,追忆它的旧时模样,默默流泪。
这些解放军的文工团团员们并不知道这位美丽尊贵的妇人在怀念,在怀念那些逝去的欢乐时光,在怀念曾经的韶华盛极青春年少,在怀念已经离开人世的丈夫和张灵甫……
除了她,那些曾经在这里聚会的人们或殒于国共内战,或败退台湾,或失了踪迹,不知道去了哪洲哪洋……
今生今世,来生来世,她都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1。其实明清远这个人是有人物原型的,呃……我揉了不少国民党将领的故事到他身上,但主要的是张灵甫和胡琏的故事,包括排行老二、疑心老婆外遇、杀妻、离婚、膝盖受伤不能伸直神马的……其实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叫胡琏,外号狐狸,张灵甫的好友。
2。我真的没有颠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