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卧新春白袷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怅卧新春白袷衣-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清远不言,只是静静地站在蒋介石的身后。
终于,蒋介石浅的一声叹:“你是很能打仗,可惜,心机太重。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你能像张灵甫、孙立人、黄百韬他们一样,多好。”
“是,学生在枣宜确实是有意违令,也确实是有意让手中的军队遭到裁撤。校生,学生只是不想走陈诚的老路。”明清远实话实说,那陈诚三十岁当上二十一师的师长,少年得势,结果在党内大受排挤,没干四个月就砸了锅。自幼见惯了政治斗争的他又怎不会趋利避害?他知道蒋介石的脾性,听他的话,就算打败仗亦不会如何,不听他的话,打胜了亦会受到责罚,于是故意抗命而被贬来缅北,他说,“学生是怕日寇还没走,就被自家兄弟在背后捅一刀。”
蒋介石听出端倪:“那么你的意思是,远征军里也有这端斗争?”
明清远后退一步,低下头:“学生不敢说。”
“是杜聿明?”蒋介石明了,“好,我给你违背一次杜聿明命令的机会,只一次。”
“多谢校长。”
蒋介石和蒋宋美龄才离开曼德勒,明清远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
四月九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状似兵分三路袭来,主要兵力却扑向西线的英缅军,盟军暂设在曼德勒的司令部才收到这一消息,英缅军第一师近万人及部分战车就已经沿着阿兰谬——马圭一线往北撤退了一百多公里,一直撤退到仁安羌。
可恨可恨,整个英缅军都消极应战,在只有两千人的日军的穿插和侧击下就溃不成军,第一师和坦克营一部都被困在仁安羌地区,惶恐不已,不敢应战。不仅如此,英缅军还被日军占了拼墙河北岸,并利用仁安羌附近的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切断了南北公路和宾河北渡口,兵围仁安羌,断了英缅军的退路。
史迪威将一团纸掷到亚历山大的脸上:“该死的英国佬,你不是在蒋介石夫妇和我面前赌咒发誓说英缅军不会撤退吗?”
“是他们自己撤退,又不是我要他们撤退的。”亚历山大到是会为自己开脱,“史迪威,你现在不应该找我来兴师问罪,而应该要去皎勃东布防的明清远马上到仁安羌接防!”
“仁安羌根本不是中国远征军的作战范围!西线是你们英缅军负责的!”史迪威怒不可遏,“仁安羌西濒伊格瓦底江,北临拼墙河,东边又有小山、丛莽和沟壑,易守难攻,你快要英缅军守好
仁安羌!”
亚历山大置若罔闻,晃晃悠悠地去摇了电话:“你好,我是亚历山大,你们听好了,日本要的是仁安羌的石油,第一师、英印第十七师和装甲第七旅马上将仁安羌的油井全部炸毁,日军定会有所抢救,而不再是包围之势,所有部队趁此机会全部北撤,退往印度!”
史迪威一把夺下话筒冲那边吼道:“都给我在仁安羌好好守着!守不住就死!”
“我做事就一定要经过你吗?西线一旦被日军攻破,出现缺口,中国军队的阵脚也必大乱,你不让英缅军撤退,我就让中国远征军来救!”当即,亚历山大打电话唤来远征军第五军军长杜聿明、远征军参谋团长林蔚、远征军司令长官罗卓英等人,又拍了求救电报给蒋介石和丘吉尔。
史迪威恨恨道:“英国佬真是让人厌恶!”
没多久,盟军司令部里便是喧哗一片。
罗卓英很是担心:“现在就只有孙立人的两个团离仁安羌最近,可是两个团的兵力能救出来么?”
“哼,还不是英国佬背信弃义?”杜聿明窝火无比,“让英缅军在仁安羌守着,只要他能守上十天,我亲自率部去救!”
“您亲自率部去救会让后防空虚。”林蔚小心翼翼地道,“我们也得考虑到盟军的安危啊。”
“安全?笑得我,说撤退就撤退,说被围就被围,他们考虑到我们的安全吗?”杜聿明咬牙切齿,“不管怎么说,我坚决不同意去救英缅军!”
“可是蒋委员长已经在第一时间拍来电报。”史迪威轻蔑地望了始终一言不发的亚历山大一眼,“他命令远征军调拨一支部队火速救援仁安羌的英缅军。”
可是,应该派谁去?
“我建议调新三十八师,师副明清远率领一一二团和一一三团在皎勃东布防,离仁安羌最近,而且本来就是他负责策应英缅军。”林蔚怯怯地说。
见史迪威和亚历山大都无异议,罗卓英拍板道:“好,立即调孙立人的一一三团前往救援!”
作者有话要说:1。中国远征军新38师的底子其实是财神爷宋子文的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共六个团,两万五千人,皆是德式装备。淞沪会战后财政部税警总团遭到裁撤,编入别的部队,文中乾坤大挪移成少帅的嫡系,嚯嚯~~
2。孙立人端着步枪冲到前面扫射鬼子也是确有其事,国民党的将军们打仗基本上都是身先士卒,张自忠和鬼子肉搏啦,陈诚亲自点炮啦,张灵甫每次打仗都是重伤被抬回来啦,就连蒋介石、宋美龄也经常冒着被炮轰的危险跑到最前线去,一点也不似某些军队的将军和领袖,哼哼哼哼哼。  
PS:这章后面一半写得超顺手啊!话说我不是很喜欢小言来着,我更喜欢兄弟义气,刀光剑影,女人神马的都是花瓶啊~~
唉,看武侠小说的后遗症~~


、第三章 乞脑剜身结愿重

一轮彤日正以亘古不变的姿态向西缓缓落下,当最后一抹霞光隐没在天际时,起伏的山峦亦无声地消失在悄然洇开的沉沉暮色之中,只隐隐约约的有夏虫在低低的呢喃。
大战之前宁静异常。
明清远在乔克柏当远眺仁安羌,他知道英军和日军仍在僵持着。
日本人向来就没有善待战俘的习惯,他们宁死不降,自然也看不起投降之人,经常虐待战俘,包括拷打折磨、逼迫苦力劳务、刻意让其挨饿等,战俘营中死亡率高得惊人。在菲律宾向日军投降的七万八千名美菲军更是被逼冒着酷暑的气候在菲律宾的丛林中步行六十五英里多的路程到达一个战俘营,极度饥饿的美菲军一路无食无水,除了暴毙以外,余下的稍有反抗便会遭日军刺死、枪杀,总共死了将近四万人,被后来的史书称为“巴丹死亡行军”。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从来都在无力抵抗时选择投降的英军凭借灵活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火力坚持到现在,其中英印第十七师甚至在十二日凌晨发动了一次成功的逆袭,包围并击溃了日军原田部队两个大队。
“师副,师座来电话了,一一二团也续派开拔来了。”那名传话的士兵道,“师座说他和史迪威总参谋长都希望你声东击西,亚历山大总司令也命英军在市区尝试突围,与师座他们里应外合。”
前天就星夜抵达宾河北岸仁安羌北部,昨日下午四时又率部赶到乔克柏当,眼看着日军近在咫尺,明清远又按着他们不让轻举妄动,整个一一三团早就似一只饿极了的狼,急不可待的想要磨牙吮血了。
时机终于成熟,明清远马上要随战的美式现代化餐车去做晚饭,好酒好菜有什么上什么,又召集全团将士到空地来训话。
入缅时还是满员,这一路为英缅军垫后,如今的一一三团只余了一千一百二十一号弟兄了,不知道,这一仗打完,还会余多少?
明清远目光冷峻地扫视了一遍站在他面前的这一千一百二十一号人,每个人都能从他的目光中感到一阵寒意,也都能感到一分力量。
“我们的任务就是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要一直支持到被围仁安羌的英军被师座他们救出来。”明清远冷冷道,“这个任务的性质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不想死的最好先出列跟我说出来,我不勉强,去了就给我准备死,谁也别他妈的给远征军丢人,给我们中国丢人!”
场内静了一会儿,始终没有一个人出列,三营营长张琦高声道:“师副,不就是一条命吗,你放心好了,我们一定冲在前面。”
明清远颔首:“好,现在吃晚饭,
吃完后就出发。”
随战的美式现代化餐车里,牛排、通心粉、松露鹅肝一份份的端出来,还有许多红酒一瓶瓶的送出来。
入缅之初,远征军们有几个吃过西餐?大感新鲜之下,士兵总是会吃很多,可吃多了便开始反胃,做梦都想去吃中餐,去喝白酒。
明清远同皱眉的士兵们笑道:“把日本人赶走之后,大家想吃西餐都不一定能吃到了,记得酒要少喝,不许喝醉。解散!”
难得师副说了句笑话,大家朝着餐车一拥而上。 
也不知是谁忽然带头高声唱了起来:“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
一一三团的士兵们齐声相和:“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这“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歌声,飘扬在营地。如许大好男儿,也不知谁存谁亡,大事纵成,今日在此的人又有几个能看到呢?于是这首雄浑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愈发地生出三分凄凉悲壮来。
半个小时后,队伍重新集合。
明清远用调侃的口气问道:“有没有喝醉的?如果有醉卧沙场的,我可要笑啦!”
中华民国远征军的士兵们就算再没有文化,也读过王翰的《凉州词》,当即有人朗声应道:“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发!”
队伍转向,踏步,趁着暮色进发。
刚刚吃完晚饭的高延大队长正背靠一棵大树,悠闲地盘着他的罗圈腿着在河边擦他的菊花军刀。
这把军刀的刀柄上镶嵌着象征日本皇室的黄金菊花图案,还是明治天皇赐给他的祖先以表军功的,这可是高延大队长的心爱之物。
上头已经说过了,到了明天,也就是四月十八日,便会有一个大队的援兵由工兵联队从马圭沿伊江由水路输送北上,赶到仁安羌增援,届时日军二一四联队三个步兵大队齐聚仁安羌,兵力可达到四千三百人,不信围不死这群该死的英国佬。
愈想愈是得意,高延大队长哇哇大叫两声,举着军刀向下一劈,在空气中闪过一道幽蓝色的圆弧。
他并不知道,危险已近。
美制M1903A4式狙击步枪有效射程可达一千公尺,此时二点五倍光学瞄准镜的十字线已经锁定了他的头部。
明清远的枪口随着高延大队长的动作一起移
动,始终定位在他的太阳穴附近。
射击移动目标需要估算提前量,必须要清楚目标的移动的速度和子弹的飞行速度,否则就算瞄准了,也不一定能打中。
一一三团并不是没有狙击手,但明清远坚持亲上,他的枪法奇准,感觉也过人,往往狙击小分队还在估算提前量的时候,他就已经狙杀成功了。
而现在,明清远扣动了扳机。
眼见着高延大队长一头栽倒,红白脑浆汩汩直冒,一名日本鬼子大着胆子去扶,没想到又来了一记冷枪,一枪爆头,钢盔也立时抛飞。
“有狙击手!”周围的日军一个个都反复拉动弹仓上的护木朝四周疯狂的射击起来,企图可以凭此来压制住心头的恐惧,混乱之中,又有一名士兵中枪倒地,子弹从前额眉心射入,只一黄豆大的小点,后脑却开了一个碗大的洞。
很快,九九式步枪里的子弹就打完了,日军取出弹夹往弹仓内填压时产生了一个火力空档,就在此时,远征军新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已经冲至近前朝他们射击。
伤亡比明清远预料的要小的多,高延大队便已不支逃窜,余下的兵力全部撤往平墙河南岸,当下一一三团趁胜追击,到了四月十八日拂晓,一一三团已经强攻宾河北岸日军,占领了渡口及桥头,响了一夜的枪声终于在清晨停息了。
打了一夜,明清远感到有些疲惫,在淞沪会战中受过伤的腰部也开始隐隐作痛,他同旁边正忙着拉线的电话兵说:“电话线接通了叫我一声,我先睡一会儿。”
才躺下没睡几分钟,电话线便接通了,明清远赶紧爬了起来:“快接师座。”
话筒兹兹啦啦的响了一会,传出了孙立人的声音:“仲玉老弟吗?你这一仗打得很好呀,昨夜英军已经在仁安羌市区东北角尝试突围了。”
明清远唇角的微笑才露出来,那边孙立人又道:“但是因为地形限制无法展开兵力,加之连日行军人马极度困乏,部队缺水,弹药也快消耗殆尽,英军在日军白塔山炮兵阵地强力阻击下不得不放弃突围,现在被阻截在油田区。仲玉老弟,现在只有你最近了,你率领一一三团拿下白塔山日军炮兵阵地和五零一高地,必须坚守住五零一高地,继续吸引日军火力,等到战事结束再行休整。”
明清远愣了一下,原来他以为他率人在此强攻,英军和孙立人他们配合就可以顺利突围,现在的情况可不比设想,问题都出在英军!英军是什么人?他早就该按亚历山大只想着撤退的模样去设想仁安羌城内的英军!
一想到这些,明清远便是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对
着话筒骂道:“他妈的,英军的胆子这么小还打什么仗?”
孙立人倒也是个直肠子,听明清远一开骂,自己也禁不住骂道:“他妈的,我都在仁安羌城外开炮接应了,城里英军的人数、武器也都占绝对优势,他妈的居然跟我说在日军的强力阻击下不得不放弃突围!”
俩人骂来骂去也只一句“他妈的”,除此之外再不会别的粗话,到是常常听委座骂“娘希匹”,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能不能用。
说了一大堆“他妈的”,还是要讨论现实,孙立人道:“仲玉老弟,你要把五零一高地负责到战役结束,还有,根据美军空军的侦察,日军有一个大队的援兵很快就会过来,约莫两千三百人,你要小心。”
“小心他妈的。”明清远恨恨地把话筒摔在地上。
那名电话兵小心翼翼地问:“师副,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明清远冷冷应道:“等。”
“等什么?”
“等天黑。”明清远转过身同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的士兵们道,“别一起睡,一营的都给我起来,四小时后和二营换,再过四个小时二营和三营换,十八点集合。”
白塔山日军炮兵阵地在高处,炮弹往仁安羌射击几无死角,易守难攻,一一三团贸然推进必会伤亡惨重……明清远浓眉微蹙,陡然想起了拿破仑说过的话:“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