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帝王故事100篇-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是得过且过。乔治四世曾经同意过某个大臣的建议,但当另一个大臣极力 


… Page 425…

反对时,他又否认他曾经同意过。 

     大臣们认为乔治四世毕竟不是个有恶意的人。即使在最受人诅咒的时 

刻,他也有其宽厚的一面。在作笼统声明时,他可能声色俱厉,但遇到具体 

情况就不一样了。罗伯特·皮尔担任内务大臣时,有一天清晨两点钟,他被 

人从被窝里叫醒了。他大为惊讶,原来,国王写来一信,要他暂缓执行预定 

第二天早上处决的罪犯。 

     乔治四世48岁当上摄政王。他为庆祝新得到的权力而大讲排场。接着, 

庆祝盟军战胜拿破仑,王宫内外到处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款待来访的外国君 

主。在筹划诸如此类的事情时,他忘了自己的疾病,一反昔日的懒惰,事无 

巨细,一律亲自过问。 

     乔治四世的加冕仪式,可说是历代以来最盛大的一次,极尽了国王的盛 

荣。新国王在典礼中“就像天堂中一只美丽鸟”。第二年,乔治四世极其成 

功地正式访问了都柏林和爱丁堡。他在爱丁堡还身穿斯图亚特花格呢衣服, 

在“王子大道”上漫步。爱尔兰是联合王国最不臣服的一部分,访问那里是 

一个非常大胆的步骤。一个爱尔兰老人声称:“1798年我反叛过老国王乔治 

三世。但是,上帝在上,我愿为他的儿子死一千次。”乔治四世能获得如此 

成功,是因为他性格随和,能和平民百姓接近,乔治四世在正式社交场合, 

举止端庄肃穆,自有王室之尊,因而至少暂时抹去了其他行动所造成的坏印 

象。此刻谁也不会去回忆他那疯疯癫癫的醉鬼形象。 

     乔治四世在位头两年,他那些激动人心的风度持续不长。他不到60岁就 

老态龙钟了。他睡不好觉,剩下的一点儿精力,又被白兰地送下去的大剂量 

鸦片酊耗尽了。国王成了一个花钱很多的隐士,住在温莎城堡中,满脑子尽 

是异想天开的建筑构思,而不是国家大事。 

     乔治四世的晚年被一群昔日的年老男女朋友包围着,主事的是他的那位 

邪恶的大夫和知心人奈顿爵士。来访者看到这情景十分可怜而令人难以忍 

受。有时候,乔治四世佯称他在法国滑铁卢之役中起了特殊作用,谁也不知 

道他是开玩笑,还是像他父亲乔治三世那样精神失常了。 

     乔治四世是一位有才华的国王,在某种程度上是位伟大人物,可惜的是 

他年轻时常因酗酒而疯疯癫癫,在他的晚年也很可悲,当有人奉承他时,他 

笑笑说:“我觉得我自己本来可能并且应该更伟大些。” 

     的确,乔治四世的一生,糊涂的时候比清醒的时候要多。 

                                                                     (何光) 


… Page 426…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5月24日生于伦敦。她的父亲肯特公爵是乔治三 

世的第四个儿子;她的大伯父是后来继位的乔治四世;她的舅舅利奥波德后 

来成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 

     维多利亚8岁时,父亲去世了。他父亲的3位兄长都没有子女。1830年 

乔治四世死后,克拉伦斯公爵继位为威廉四世,11岁的维多利亚成为假定继 

承人。 

     维多利亚的父亲死后,母亲受到她家的总管康罗伊的影响。康罗伊是一 

个野心勃勃的爱尔兰人,他完全控制了公爵夫人一家,包括维多利亚在内。 

谣传国王威廉四世一旦死去,因维多利亚不满18岁而由公爵夫人摄政时,康 

罗伊计划在幕后掌权。康罗伊在英国北部和中西部,为肯特公爵夫人偕同维 

多利亚公主组织了多次规模盛大的“旅行”,声势近于国王的出巡,这使国 

王大为恼火而下令各地降低欢迎的规格。 

     康罗伊在摄政期间掌权的希望幻灭了。1837年,威廉四世去世前28天, 

维多利亚于5月20日满了18周岁。她由于不喜欢康罗伊,也不愿受他控制, 

当了女王后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自己从康罗依和母亲的影响下解放 

出来。使公爵夫人伤心的是,康罗伊还被驱逐出王宫。 

     即位的最初几年,维多利亚最亲信的知己,是她的家庭女教师——德国 

的冯列真男爵夫人,还有首相梅尔本勋爵。 

     梅尔本在维多利亚即位时已58岁,他是老派辉格党人。他对矿山、工厂 

和车间里穷人的苦难毫不关心,当有人向他提出要改革时,他挂在嘴上的一 

句话是:“还是算了吧!”而这些正是社会不安的起因。这种不安的现象之 

一,就是1840年曾经有人袭击在伦敦驱车行进的女王。这种事件在1842年、 

1849年、1850年和1882年也发生过,每次维多利亚女王都幸免于难。 

     梅尔本首相的魅力、风度、对女子的殷勤,使他成为伦敦社交界的中心。 

而且,他对女王发展了一种值得尊敬的、慈父般的亲密关系。他非常乐于亲 

近这位年轻的女王并成为她的朋友。维多利亚女王对他很欣赏。从政局分析 

到分析莎士比亚名剧的妙处,女王处处听从梅尔本的意见。 

     女王对梅尔本的态度导致1839年的政治危机。梅尔本在议会被击败而辞 

职。维多利亚女王邀请保守党领袖罗伯特·皮尔爵士组织政府。皮尔坚持认 

为,根据惯例,后宫中女王身边的辉格党女官们应换成托利党女官。女王不 

同意,皮尔就拒不组阁。于是,梅尔本和辉格党人又执政两年。女王的胜利 

只是暂时的,因为王室官员应该与政府官员一起更换是一条原则,她以后没 

有再向这条原则挑战。 

     同年,维多利亚由于没能正确对待弗洛拉而很不得人心。弗洛拉是女王 

的一名侍女,因患肝癌,肝腹水看上去像是怀了孩子,由于未婚,引起非议。 

女王有一次偶然看见弗洛拉和康罗伊爵士同乘一辆马车,对他们的关系产生 

了怀疑。弗洛拉最后被迫接受医生检查,证明她是清白的,而且几个月后就 

死于癌症。公众舆论强烈谴责女王的行径和宫廷在这一事件中的态度。女王 

在赛马场看赛马时受到嘘声责骂,而且有人喊出:“梅尔本太太!” 

     1838年6月加冕典礼以后,女王的顾问马上为她考虑婚事。1839年,物 

色的候选对象之一、也就是女王的表弟艾伯特王子访问伦敦时,女王爱上了 

他,他俩于1840年2月在伦敦举行婚礼,新娘和新郎都是20岁。并不是各 


… Page 427…

界都欢迎这一联姻。使女王愤怒的是,议会在表决给艾伯特王子的一笔年俸 

时,处处刁难。一些新闻记者和民谣作家,也嘲弄这位“叫化子王子”,说 

他行乞来到英国,没有像其他乞儿一样被送进济贫院,反而娶了英国女王当 

妻子。 

     不管外界如何议论,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非常幸福。他俩生下9个儿女 

——1840年生下维多利亚公主,公主与未来的德皇腓特烈三世结婚;1841 

年生下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即未来的英王爱德华七世;接着又生下3男4女。 

     艾伯特王子非常漂亮,在宫廷中引人注目。但他处之非常冷漠。他的这 

种态度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王室之外。19世纪初,威尔伯福斯与他的铲 

除罪恶协会,发动了大规模的复活道德风尚活动,作为向工人阶级反复灌输 

纪律观念和宗教精神的一部分,以肃清当时的社会不良风尚。开始时,吃喝 

嫖赌在上层社会盛极一时,而且始终不衰。尽管那些贵族人士表面上是道貌 

岸然,背地里却无恶不作。他们的罪恶以及那些皇亲国戚的种种见不得人的 

丑事家喻户晓。在艾伯特王子和维多利亚领导下,王室风气很正,成为一代 

楷模。 

     艾伯特王子也影响了维多利亚女王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前面提到的梅尔 

本勋爵是女王的第一位良师益友,却教她不要读狄更斯的 《雾都孤儿》,因 

为书中尽是贫儿、罪犯以及其它不愉快的事,她用不着去管。而艾伯特就截 

然相反,他把议员阿什利请进宫来,让他向女王讲述煤矿中童工所受的苦难。 

阿什利邀请艾伯特主持劳工之友协会的委员会会议;艾伯特置政府和宫廷的 

优虑于不顾,出席了会议。在女王的支持下,艾伯特在鼓励工商业方面也下 

了功夫。他在这方面最雄心勃勃的计划是1851年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这个项 

目当时遭到许多人反对,但是艾伯特排除阻力,克服困难,万国大博览会取 

得很大成功。 

     1841年,梅尔本政府倒台,使托利党人掌权。对梅尔本去职,维多利亚 

女王深感痛苦,并且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新首相皮尔。不过,她很快就不再跟 

梅尔本商量国事了。部分是由于受丈夫艾伯特的影响,她逐渐非常信任新首 

相皮尔了。女王支持外交大臣与法国搞缓和的外交政策,并且身体力行,于 

1843年出访法国,拜访法国路易·菲利普。这是自亨利八世以来,在位英国 

君主第一次拜访外国君主。第二年,法王菲利普对英国进行了回访。 

     辉格党于1846年重新上台,首相是罗素勋爵,外交大臣是帕麦斯顿。女 

王和她丈夫不久就和外交大臣发生冲突。而更严重的分歧产生于1848年及其 

以后。当时,欧洲许多国家爆发了革命,而首相罗素和外交大臣帕麦斯顿仍 

然极其保守、反对革命、反对民主。他俩坚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大大优于 

欧洲大陆上的君主专制。他俩热衷于困扰和削弱外国政府,以相对地提高英 

国的地位。而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则主张与欧洲各国政府团结,因为欧洲 

很多君主是他俩的亲戚和朋友。 

     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都比较有政治头脑,秉性宽宏大量。而首相罗素和 

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就差远了。一方面,在听说奥地利军事当局,在意大利和 

匈牙利鞭打起义的爱国者时,他俩声嘶力竭地怒斥“奥地利人是不折不扣的 

最残酷的畜生,简直不配称为文明人”。另一方面,几乎在同一天,他们却 

下令,对反抗英国统治的起义农民,一个不漏地进行鞭打。 

     女王有她丈夫艾伯特作她的私人秘书,她认为,根据宪法,她有权审阅 

有关外交方面的所有文件。女王和艾伯特常常改动帕麦斯顿起草的内容,删 


… Page 428…

去或缓和那些带挑衅性的段落。因此,帕麦斯顿有时就不送审而擅自将文件 

发出。女王和外交大臣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了。 

     1850年夏,维多利亚女王要求首相罗素免去帕麦斯顿的外交大臣职务。 

罗素说,这办不到,因为帕麦斯顿在议会以至全国都很有威望。女王只好等 

待时机。 

     1851年12月,帕麦斯顿向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未来的拿破仑三 

世,祝贺法国政变、王室复辟。这一行动在大多数英国人中不得人心。维多 

利亚女王和艾伯特抓住这一机会,说服罗素把帕麦斯顿撵出了外交部。但是 

6个星期以后,帕麦斯顿在下院搞垮了罗素的政府;离开外交部一年以后, 

他又进了新首相阿伯丁的内阁,担任内务大臣。由此可见这个帕麦斯顿并不 

是好对付的。 

     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法支持土耳其对俄国宣战。宣战以前, 

新首相阿伯丁在近一年中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设法避免战争。而帕麦斯顿 

却在内阁中,敦促采取强硬政策。他认为那是阻止俄国进攻土耳其的唯一办 

法。艾伯特支持首相的政策,并且草拟了一个备忘录,附有一项他认为可以 

防止战争的计划。艾伯特这一招把自己和女王弄得都很被动。 

     当时,英国是一片对俄开战叫嚷声,并且要求帕麦斯顿领导这场战争。 

谣言纷坛,说艾伯特是俄国间谍,他与俄国人的通讯已被截获,已被逮捕并 

被送进伦敦塔…… 

     攻击艾伯特的小册子也出版了,指出这位女王的大夫应该以叛君罪接受 

审判。 

     英法联军在克利米亚失利并且一触即溃的消息传来,由于公众舆论都相 

信唯有帕麦斯顿能够赢得战争,维多利亚女王被迫违心地于1855年任命帕麦 

斯顿为首相。尽管帕麦斯顿上台以后,联军的作战能力改进不大,但战争还 

是打赢了。而且,多亏帕麦斯顿在缔结和约时的坚决态度,俄国被迫割地给 

土耳其,并放弃在黑海留驻舰队的权利。 

     维多利亚女王赞赏帕麦斯顿在和平谈判中的表现,同她的关系开始好 

转。女王同首相关系好转的另一个原因是,帕麦斯顿成功他说服议会,最终 

满足女王的愿望,将“女王之夫”这一头衔正式授与艾伯特。 

     维多利亚女王同首相较好的关系只维持了几年。1864年,德国和丹麦爆 

发了战争,帕麦斯顿和他的外交大臣罗素支持丹麦,而女王却同情德国,所 

以出现了新的紧张关系。帕麦斯顿1865年就去世了。女王说:“上帝知道, 

在外交事务方面我们与他有多少分歧。不过,作为首相,他在国内搞得不错, 

对我也很好。可我从来就不喜欢他。” 

     1861年12月,维多利亚女王经历了个人最大的悲剧:艾伯特死于伤寒, 

享年42岁。女王因丈夫之死而身心交瘁,她几次哭昏迷过去。 

     丈大去世后,维多利亚女王完全隐居起来了,大臣们要求她亲自主持议 

会开幕式,要求她至少偶尔在臣民中露面,她一概不予理会。但在丈夫去世 

的最初几天里,女王仍强忍悲痛审阅外交文件。后来,女王大部分时间住在 

苏格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