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微不足道。后来五代、宋、元的长安城,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修修补补,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长安正式改名西安府。清代在城内东北隅建满城,圈去全城三分之一的面积,专供满人居住。到清末,西安城冷冷清清,仅余人口11万多。 

  长安城,到头来就像一场梦,靡丽而奢华,如同让人欲罢不能的美酒,酿了千年,却销不了万古的愁怨!

  长安是以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战略意义而被选为都城的,也是因为在不停的战乱中屡遭毁灭性破坏而最终失去了都城的地位的。一般而言,任何破坏都是可以恢复的,但是为什么此后的朝代再也没有做建都长安的尝试呢?
第26节:西安:一个王城的背影(6)


  让我们试着掀开长安宿命里那些最后的谜底吧。

  在中华文明的开始,关中平原是国之沃土,但在很多年以后,关中平原开始变得不堪承受。尽管它适宜于农业的经营,其产出也很大,但是古都长安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这种情况,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初露端倪,到了隋唐时期依然未能改善,反而更加严重。由于漕运关中,要经过黄河的三门天险,甚至出现了〃用斗钱运斗米〃的情形,其漕运耗费之大可见一斑,这对长安逐渐失去国都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两千年间的战火已经使这里的生态环境趋于极度恶化。从西汉时期开始,长安的供应就要仰赖江淮,所以刘彻才有修漕渠的举动。这项工程的前提是渭河和黄河必须有充足而稳定的水源。到了隋朝,这个前提没有保证了,于是,被迫实行分段运输的办法:从江淮启运的物资逆汴水而上,在洛阳上岸,视黄河水情另行装船西运,到了渭河河口,又一次在陆上卸货,根据渭水水情再重新装船,直达长安。正是出于这种转运的需要,才在洛阳修建了规模巨大的仓库洛口仓。到了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以后),北方的河流水量日益减少,而且出现季节性断流,航运功能不断萎缩,宋金对峙时,问题不突出,元代统一后,忽必烈就不能不大力修浚运河来维持漕运。还有,北方的缺水并不是因为雨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对森林的过度破坏造成的。由战争造成的对自然资源的毫无节制的糟蹋,最终导致了整个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劣,这个过程从陇右关中向晋、豫、冀、鲁逐步展开(只是靠着京杭大运河的输血作用,才维持了部分地区及京津的繁荣),因此,作为政治中心,最先被帝王们抛弃的只能是长安了。长安每一次遭到战乱破坏后的重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难度,原因是资源日益紧缺。早在安史之乱后,诗人杜甫有感于残破不堪的长安,在《秋兴八首》之六中写道:〃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他似乎已有预感,战争的愚蠢和凶残,使这座记载了千年繁华的帝都,在不久的将来即将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 

  而与此同时,东方的洛阳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那里的水草依旧丰美,土地依旧肥沃,森林依旧茂密,河水依旧清澈。于是,迁都势在必行。

  长安,就此成了废都。

  城墙的宿命

  西安的城墙是青色的,刻满了风霜与沧桑。可以说,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犹如古书函般,排列成了解读这座十三朝古都的典籍。站在城墙上听风吟唱,世人会很容易理解西安这座城的厚重与悲凉,因为这样的声音,能将人轻易吹入历史之中,历史刹那间无可言说。

  不登城墙,是不会真正了解西安的。西安这座古城,好像一切都是被笼罩、被封闭似的。城墙严严实实的,一〃圈〃就是好几百年,西安人历史上从来都是被围在城里的,从汉唐直到明朝,尽管城的位置和大小有所变化,但墙是一直都存在着的。从古到今,城墙给人一种安全、周全的感觉,更有一种坐城号令天下的威风。不过,岁月流逝,墙是越来越固了,城是越来越古了,城墙里的人也愈来愈〃孤〃了。 

  现在的西安城墙根下一边是低矮的民房,另一边是环城的一片绿化带,人们在这城墙里大多行动悠闲。在那些阳光晴好的日子里,人们可以清晰看到南门箭楼上的窗户,灰尘已经很厚了;而城墙底下住的人家,日夜与历史比邻而居。阳光下的城墙人家,屋顶的瓦片上都是风尘积聚的黄土,在阳光中泛出土质的明亮色泽。

  据史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可见,早在4500年前,城墙作为传统的防御设施,伴随着城市同时产生。有3100年建城史的长安,历代都修筑城墙。无论周朝的沣、镐,还是秦时的咸阳,汉代的长安,都曾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不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些古城墙最后大多沦为历史的尘埃,留下的,也不过是历史的遗迹,仅供后人于废都斜阳中凭吊。

第27节:西安:一个王城的背影(7)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都地点未确定以前,廷臣多次建议利用关中形势,建都西安。朱元璋特派皇子巡视西安,察看建都之事。后来,朱元璋又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当时,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汉冢唐塔猪(朱)打圈〃的俗语。

  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秦王朱樉开始正式筑城,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据史料记载,这次修建,原有的旧城西边和南边的城墙没有动,只是把东面和北面的城墙向外拓展了许多,使面积增大了四分之一。其建筑时间前后历时有七八年,正式筑城也有四年左右,明洪武十一年全部完工。建成后的西安城墙,周长约14公里,高12米,底宽 14~18米,上项宽12~14米,城墙平面总体呈东西向长方形。所筑城墙全部用黄土掺和麦秸、草渣分层夯筑,每层厚8~12公分,最后一层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墙体非常坚固 。

  修筑城池,目的当然是为了防御。西安处于西北要害之地,地位险固,便于扼控边防。现在的新疆人仍把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称为〃口内〃,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要小看西安这座城墙 ,在现在战争中它可能难以经受打击,但在古人那里则是一个坚不可摧的防御系统,简陋的武器是拿它没任何办法的。为了便于防守,也为了能在防守的同时打击敌人,城墙在设计上是想了许多在今天看来也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办法的。沿城墙外围挖有护城河,又深又宽,只有通过城门上的吊桥才能出入。城门处又有城墙三道,门洞三重,其上建有正楼、箭楼和谯楼,前后相列,同时又设有护门小城,叫瓮城,入城必先进瓮城,必要时可四面围击。城垣四角各有一座角台,建有角楼,在上观望,视野较宽。沿城墙外壁每隔120米还筑有一座伸出城墙的〃敌台〃,以便于观察敌情,便于防守,便于还击。整个城墙的外沿设计有女墙(垛墙),当然是为了做掩护、了望和攻击之用。从城墙的整体结构来看,其防御意图是非常明显的,防御功能是非常强的。线条粗犷的城墙和众多的垛口如忠诚的卫士凌然携手护城。城墙顶部宽敞,垛口林立,这里曾是屯兵无数、刀光剑影的战场,可以想见当年一定是寒风朔朔,旌旗猎猎。但这一切随着历史的烟尘,飘散远去了,只是古城墙依旧,似乎对人们诉说着自己的劫难和过往。

  城门是城墙的眼睛。从汉代到今天,它更直观地见证着历史的发展、都城的兴衰,它〃目睹〃了这座城市世世代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玄奘取经归来,在朱雀门皇城脚下一洗16年的风尘;李自成兵临长乐门下,慨然长叹:皇帝若得长乐,则百姓长苦矣……

  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长安城修建了最早的城墙。那时共有12个城门。名字也非常古雅动听,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覆盎门、西安门、厨城门、洛城门、雍门等。而唐代的外城门有15个:东边有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南边为启夏门、明德门、安化门,西面是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北墙开设丹凤门、芳林门、景耀门、光化门,玄武门和安礼门与宫城共用。单从这些充满内蕴的城门名称就可见唐代经济文化的繁盛。

  公元645年,玄奘返回长安,他从古印度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取经归来,玄奘受到皇城百万臣民的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去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就在朱雀门举行。那时建筑宏伟壮观的朱雀门,是皇城的正门,也就是皇上出入的南门。由此可见仪式的隆重。长安的城门可以说见证了历史的重要时刻。 

  但是历经朝代更迭,饱受战火蹂躏,古长安城的城门也几经损毁和修复。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长乐门(今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长乐门城楼,长乐门直到清代才重新建造。 

  到了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时期,清兵龟缩城内抵抗新军的进攻。当时安远门(今北门)的城楼是满族人的弹药库,里边驻守的清兵负隅顽抗,新军集中火力轰击弹药库,致使清兵受到致命打击,全线溃败。至此,清政府是被推翻了,但是雄伟壮美的安远门城楼也在战火中被毁掉了。

第28节:西安:一个王城的背影(8)


  历史的沧桑真是一再轮回,长安的宿命不说也罢……

  那些曾经的历史现场

  西安毫无疑问是有历史的,西安曾经是中国厚重历史的巅峰,历史把辉煌留给了西安,但是当时光漫流,古时的辉煌不再,一代帝王风采不再,留给现世的只剩下残破的城墙、荒废的文物以及西安人对历史的沉迷与眷恋。西安到处存在着历史的气息,这气息在残破的街道,在一声声的鼓声和钟声里,在人们的行走间,更在那些曾经的历史现场。

  比如书院门。

  书院门承载了一个帝都的文化风骨,也承载了它的沧桑无言。现如今,它只能以仿古的形式诉说过往。当一个辉煌的城市渐渐从岁月里走远的时候,至少,它会留下一个背影,耐人寻味,而书院门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 

  传说明代一个叫做冯从吾的工部尚书,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然后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拉上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这之后在那个地方修了一所书院,就是关中书院。 

  冯从吾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斗争,与〃千人所指,一丁不识〃的魏忠贤势不两立,成为东林党人在西北的首领;并在此设立书院,以此作为阵地,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度量,出处进退一丝不苟为风操〃作为兴学宗旨。中国书院大致始于初唐而盛于南宋,但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林书院绽放和折射出了独特的光彩。关中书院就是它的光和影在这儿的摇曳。那副脍炙人口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现在依然闪烁在这里。当时一群文化人在此开始了他们的文化远征,这里不是遗老遗少的〃诗酒文会〃,不是空谈心性的象牙塔,也不是钻营苟且的名利之场。这里曾是一群帝都血性文人的神圣祭坛,在这里他们讽刺朝政,裁量人物,针砭时弊,在风雨飘摇中为一片明朗的天空大声疾呼。他们躬行实践,高标独立;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于万马齐喑中开启明清实学思想的先河,但家国天下之事他们时时念念于怀。片纸尺牍背后凸现出的强烈忧患意识,至今令人五内沸然。但是〃江山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的一帮文人,顺便把关中书院也收拾了一下,冯从吾也被累及。然后,熹宗一道圣旨把关中书院拆了。一直到康熙3年,关中书院才被重建起来。 

  关中地区明代以后的历届科举考试都在这里进行,应试者就在这条街上食宿,温习功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当时成为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解放前,书院门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两旁的酒肆、茶房、店铺已荡然无存。房屋破败、街容陈旧,与近在咫尺的碑林博物管极不相称。帝都的文化风骨沦落至此,真切地说明了一个时代的衰微与一个城市的迷茫。曾经荣耀着的长安城悄然远去,只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沉默的背影,怆然守候着那些老去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和书院门一样,坐落在西安三学街东段一座清代文庙里的碑林,也是一个古韵十足的地方。碑林所在的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碑林,因碑多如林而得名。碑林里的松柏树木常年郁郁葱葱,大多树龄甚高,似乎每一棵树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碑林的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唐朝建立碑林至今的九百余年历史,更在于它收藏了自汉代以来近二千年的碑刻;不仅仅是历代书法名家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人的墨宝刻本,还在于它留存着唐太宗、康熙等贤明君主的手笔;碑林里既有为防印刷传抄错误以便校对之用的四书五经,又有统一文字书写规范与释义的著作;有纪事碑,有墓志铭,有勘界碑;有原存于碑林的石刻,也有历代考古发现的一些珍品的移存;一些唐等朝代的碑刻,保存完好如初,字迹清晰,笔力遒劲。所有这一切使西安碑林无愧于中国四大碑林之首的名号,可谓集帝都文化于大成,真的是令人难以想像。

第29节:西安:一个王城的背影(9)


  说碑林集帝都文化于大成,首先在于碑林里陈列的碑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