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城唱晚--中国八大古都的忧伤与宿命-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史料记载,历史上开封附近的黄河曾经42次决口,古城曾经两次遭到灭顶之灾。如今黄河河床比城内地面还高11米。地下,历次黄河水患使数座古城池深深淤埋于地面之下;地上,则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时出现在这一座城市;在黄河流经的所有城市中,像开封这样的并不多见。 

  现如今,在开封以北的柳园口,黄河大堤上,可清楚地看到黄河之水已明显高出两岸的地面。大堤北,黄河在奔流,大堤南,村庄、树木、农田,好像落在凹坑里,连那风中飘扬的杨树梢,也远在大堤之下。实地测量表明,柳园口黄河段的河床底部,比宋金皇宫遗址处的龙亭公园内的地面高11。49米。 

  开封属黄河中下游,黄河穿过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后,进入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流速降低,从中上游带来的巨量泥沙,至此便大量沉积下来,到了开封境内,这种现象最为明显。据统计,每年有3亿吨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内,使这段河床每年平均升高2厘米。这样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使开封河段形成闻名中外的〃悬河〃奇观。清代的史书中就形容开封城是〃城在釜底,仰视黄河〃。 

第57节:开封:世间已无开封城(3)


  开封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大梁城。魏惠王选中开封建都,与该地区距黄河、济水较近,水道四通八达不无关系。他迁都大梁不久,就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史上有名的鸿沟。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秦兵就经黄河引鸿沟水灌大梁,水围3个月后,繁盛一时的大梁城化为一片废墟。这是开封第一次的〃灭顶之灾〃。 

  从鸿沟演变而来的汴河,成为后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封发展史上最鼎盛时期的北宋王朝之所以定都于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汴河的缘故。这时的汴河已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其中一段,从而给开封带来空前的繁荣。 

  1305年黄河决口,开封城变成变成一片泽国。1642年为退李自成农民军,明军掘黄河堤,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大水过后,37万人仅存2万余人。 

  黄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风、沙、兵火侵扰,导致曾作为一代雄城的北宋国都开封城元气大伤,逐渐被泥沙掩埋,最后完全从地面上消失了。开封就这样从国都衰落到省城,进而成为一个地区性城市,一步步走向衰落。 

  黄河使得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其中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在今日开封著名的龙亭景区地下约8米深处,是北宋东京城的皇城遗址所在地,它分别与金皇城与明周王府紫禁城遗址相叠压。 

  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城的中轴线,其地下8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通衢大道御街,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 

  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有一条晚清时期的古马道遗迹,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有一段保存完好、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50厘米深处,又发掘出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马道。三层古马道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开封〃城摞城〃最下面的城池魏大梁城在今地面下十余米深;唐汴州城距地面十米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8米,金汴京城距地面约6米,明开封城距地面5米左右,清开封城距地面约3米深。可以说层层叠压起来的6座城池,立体地展现了开封自建城以来两千多年来的古代城市变迁史。 

  6座开封城就像宝塔一样层层叠压,向世人呈现了这座古城的沧桑与悲情。

  从开封到纽约

  开封城的沧桑与悲情不仅震撼了国人,也震撼了世界。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美国《纽约时报》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文中写道: 

  在这个新千年降临之初,纽约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或许可以称作我们这个星球的非官方首都。但纽约人在满足于自己地位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一个位于中国中原地区的破败城市开封的兴衰。 

  开封坐落逐渐淤塞的黄河岸边,是公元1000年时世界第一大都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的名字,那没关系,但所有美国人都应该以它的历史为戒就像这篇文章的中文题目,用很多美国人即将需要好好学习的中文书写而成〃辉煌如过眼烟云〃。 

  作为现在世界上仅有的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认为掌控世界格局是自己的义务。但如果回头看看世界历史,我们会震惊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竟是如此短暂,特别是对那些曾经辉煌的城市来说。 

  如果让我选择历史上的世界第一都市,我会把公元前2000年这一票投给米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乌尔;公元前1500年,我选择埃及的底比斯;公元前1000年时,没有哪个城市可以称为世界的中心,但黎巴嫩的西顿勉强算是最繁华的;公元前500年,古波斯帝国的波斯波利斯异军突起;公元1年,当然是罗马;公元500年,中国的长安引来各国的使节前来朝奉;公元1000年,中国的中心也是世界的中心转移到开封;公元1500年,文艺复兴让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成为世界创造力的中心;2000年,纽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2500年呢?没有人知道,但应该不是以上任何一个。 
第58节:开封:世间已无开封城(4)


  在发完〃思古之幽情〃后,克里斯托夫表示要〃以开封为戒,美国和纽约应该继续保证自己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提高教育水平,并制定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政策。如果美国为了现在的地位固步自封,即使是纽约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最繁华的大都会也可能变成哈德森河畔的开封。〃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其余城市没有一个象开封那样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和变故,在几千年来的历史长河里以国都、省会、普通州府以至废墟的面目不断变幻。这里曾有过信陵朱亥的大梁悲歌,李白杜甫的梁园长吟,五代纷争的金戈铁马,以及东京汴梁的大宋繁华;同时这里也有过数不清的兵灾水患,天灾人祸。回首开封,历史上有五次大灾难决定了这个都城的宿命。

  第一:【王贲引河沟水灌大梁】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派大将王贲攻魏,引河沟水灌大梁,大梁城坏,魏王假降,魏亡(这是开封第一次毁灭性水灾)

  第二:【金人攻破东京】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军攻破东京外城。十二月,钦宗赴金营送上降表,宣布投降。金人烧杀之余,对城内金银丝帛、图书字画、文物珍宝等大肆掳掠。

  第三:【金末疫病流行】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三月,蒙古军攻南京(开封)。

  第四:【明代黄水灾害】明太祖洪武二十年(1387)六月,黄河决口,水自北门入城,淹没官民房舍甚多。惠帝建文元年(1399),黄河决口,水自封丘门入城,官廨民舍塌坏甚多,城内长期积水。成祖永乐八年(1410)秋,黄河决口,毁城200余丈,〃民被患者万四千余户,没田七千五百余顷〃。英宗天顺五年(1461)七月,黄河再次决口,水自北门入城,官私房舍,淹没过半,居民死亡无数。 

  第五:【李自成三次攻城】明末李自成曾率义军三次攻打开封。第一次在崇祯十四年(1641)二月,义军围城强攻七昼夜后,主动撤退。第二次在同年十二月至次年正月,义军用大炮火铳,对准开封城昼夜攻打20天后,再次撤退。第三次在崇祯十五年(1642)四至九月。其间,城内官军为消灭义军,在开封之北的黄河大堤扒口两处,使城外一片汪洋,城内更是水深数丈,浮尸如鱼。洪水过后,城内原有的37万多人口,除去少数外逃者,大部溺死,仅剩3万多人。 

  当时过境迁,往日的繁华已消逝无影,曾经的荣耀也终于归于沉寂,开封已没有了任何向外人炫耀的资本,七朝古都已是陈年旧事,省会也早已旁落。开封,就像一个身家破败的皇孙一样被历史甩到了身后,尴尬地顶着光环却衣衫褴褛地充当着新贵们的看客,一步一步走向没落。 

  现如今,夕照里的古城墙、苍藤枯木、西风斜阳、百年前洪水退却后堆积在城墙边的黄沙,以及远处偶尔传来的寒鸦凄鸣,是这座城市悲壮苍凉的无奈呐喊,是这座千年古都繁华散尽后的黯然心伤。 

  如今走在开封的街道上,只是一片萧索。今天的开封肮脏而贫穷,建设堪称落后,大约和江南的小县城差不多;连省会都不是,小得连机场也没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宋王朝早已荡然无存,美轮美奂的宫殿也早已随着宋都东京的覆灭长埋地下。现在的开封城,除了铁塔已经没有一处真正的宋朝遗迹了。像大相国寺、延庆观一类,也是明清重修的。而宋都御街更是颇具现代色彩的四不像仿古建筑了。开封现存最早的古迹,是元朝的。它的悲惨景况显示了一个都城的宿命。

  与其他古都相比,如今的开封既没有北京的霸气,也没有西安的大气,更比不上南京的秀气,便是与洛阳城相比,也少了些帝都的华贵之气,它就这样不尴不尬地排列在千年古都的历史中。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历史上每个帝都都经历过从兴极一时到城破国亡的轮回。一个王朝覆灭了,依然会有另一个强大王朝在此重建。然而,独有这个开封,在北宋以后,便一蹶不振,渐渐被历史遗忘。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地域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做首都的最佳选择。从战略意义上讲,在政权更迭频繁,危机四伏的中国,建都首要考虑的是最佳的安全保障,其次是发展潜力。开封既不靠山,又不临水。虽然历史上也有汴水及诸多的运河,但是,作帝都,它还是缺少一种厚实的底蕴。从这个角度讲,开封的衰落,也自在情理之中。

第59节:开封:世间已无开封城(5)


  此城只堪成追忆

  应该说,作为中国这个大帝国的首都,开封的地理条件是不太理想的。首先,它无险可据,不像长安有黄河与秦岭做天然的屏障,阻隔着来自中原的攻击,甚至它也不如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多少能起到御敌于都门之外的作用。开封,暴露在黄淮平原的北部,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长驱直入。当年孙膑围魏救赵的作战计划之所以能够奏效,就在于充分利用了开封(大梁)的这个弱点。其次,它既然外部防御条件差,也就更谈不上拥有像关中一样在有效防御圈内的后方基地,后勤供给没有保障。开封得以成为帝都,并见证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一页,真有点勉为其难的味道了。 

  此城只堪成追忆,不妨让我们从头说起。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魏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此后魏国也被称为梁国,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大梁就是现在的开封,开封的原意是开拓封疆。

  大梁在唐代为汴州,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升汴州为开封府。五代除后唐外,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都建都于此。后梁号称东都,后晋至北宋号称东京。当时洛阳因数次遭受战争破坏,地位已不及汴州重要。特别是汴州在经济和交通上的地位,舟车所会,便于漕运,为洛阳所无。所以郭崇韬说:〃汴州关东冲耍,地富人繁。〃石敬塘也说:〃大梁天下之要会。〃

  北宋在当时实际上不是一个统一政权,在东北有辽国,在西北有夏国,和北宋政权三足鼎立。但是北宋毕竟在北方中原地区维持了九代帝王,稳定时间达一百六十余年之久,这就为开封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北宋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朝代,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应该说都是较为英明有为的皇帝,大臣则有赵普、王旦、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等人,称得上是名臣辈出。北宋还是个崇尚文治的王朝,它的武功比不上唐代,但它的文治在许多方面都超过唐代。北宋由朝廷出面组织编纂了各一千卷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和《太平广记》,并称为〃宋四大书〃。史学上产生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地方史志上产生了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和王存的《元丰九域志》。哲学上有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建立的理学,文学上有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和以柳永、苏轼、李清照、朱淑真为代表的宋词。北宋还最早开始刊印五千多卷的全部藏经,最早在宫廷中建立翰林图画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创始于北宋的毕升,火药和指南针在战争和航海中普遍使用也始于此时。

  北宋的经济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工商业中出现了许多具有近代倾向的因素。手工业中出现了独立的私营丝织业作坊〃机户〃和身份比较自由的〃募工〃,出现了各种同行〃行会〃。农村出现了定期的集市。城市过去在中国主要是政治属性的体现,到了北宋由于经济的发展,开始突破坊和市、昼和夜的界线,兼有了经济属性。许多地区出现了纸币,政府在开封设立了〃交子务〃,专门负责全国的纸币发行。

  开封由于是北宋都城所在,就成为汇聚以上种种进步因素的中心。北宋时期开封的社会和文化极其繁荣发达。11世纪时的开封人口超过100万人,而伦敦当时只有人口1。5万人,亲身体验过当时生活的孟元老在所著《东京梦华录》中说,当时开封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