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_净空法师(共159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_净空法师(共159会)-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醵既菀锥希ǘ滥┖笳庖惶跄讯稀7鹪诰渖嫌懈霰扔鳎铣栈蠛帽仁桥憾纤苛懿蝗菀锥细删弧6戏衬眨涓ǎ纸湫薅ň托校馐趵锩媲懊婢盘酰艹纸洌怼⒖诳梢圆环福荒苄薅ǎ芄欢咸安_。可是痴没有法子,痴一定要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痴才能断得掉,不开智慧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是我们要晓得,愚痴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为什么会有贪?为什么会有瞋?痴,愚痴!为什么身会造杀盗淫、口会造妄语两舌?都是愚痴。由此可知,开智慧重要。佛法修学终极的目标是在开智慧,开智慧断根本的愚痴烦恼。
  智慧怎么个开法?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开慧。佛跟我们说了这个层次,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修学的过程,我们想修也不能例外。许许多多人想修,修一辈子都开不了智慧。原因在哪里?戒不清净,定都得不到,哪来的智慧?没有戒定的智慧,在佛法里面称之为「世智辩聪」,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不是智慧。你是听得多、看得多、记得很多,不是从自性,全是从外面来的,这叫「记问之学」。儒家对於这桩事情说得就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可见得古时候选择老师,不选记问之学,选真正有修、有证的老师。所谓「有修」就是要把所学得的东西完全落实。不能落实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修的人一定落实,这一点非常重要。落实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持戒」,持戒才能得定,甚深的禅定才开智慧,浅的定还是没有智慧。佛家讲的「四禅八定」都没有智慧,所以出不了三界。这个定功深。阿罗汉出了三界,阿罗汉修的是第九定,超越了,《楞严经》上所讲的「九次第定」。
  所以学佛是以开智慧为目的。开智慧就不能不放下,不放下是开智慧最大的障碍。不肯放下,这个东西不是不能,是你不肯。放下是自己的事情,不是求人的事情。求人,人家未必答应你,难!这个事情求自己,自己不肯放下,那就没有法子;自己要肯放下,这不是难事。自古以来修行人能有成就的、能开悟的、能证果的,什么原因?能放下的人。修行不能开悟、不能证果,是不肯放下的人,这个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下面讲十种功德法,十种利益。
  【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
  这是第一个利益。你能够得真实的『善意乐』。「善意乐」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快乐,这是真乐,不是我们一般概念里面所讲苦乐之乐,苦乐的乐是相对的,不是真实的。佛对於这一桩事情,把它说作「坏苦」,乐是坏苦;苦是「苦苦」,乐是「坏苦」,那不是真乐。「真意乐」,佛经里面所讲的「常生欢喜心」。为什么?因为他常生智慧,他得的是真正的法喜,法乐。『真善等侣』,这就是他决定会得真善知识;常常遇到真善知识,常常亲近真善知识,与真善知识做伴侣。这个「伴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参道友」。由此可知,如果有邪见,这个受用你得不到。你有邪见,肯定你起心动念都随顺烦恼,我们讲的是「常生烦恼」,忧郁、疑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敢确定,这是愚痴所造成的。断愚痴难,可是我们总是要学,再难也要学。能得一分,有一分的受用;能得两分,有两分的受用。
  邪见的根本,就是把这个身体当作我,这是邪见的根本,叫「我见」。见思烦恼里面头一个,「我见」、「身见」。修行人,自古以来,修行一辈子,不能说他不用功,不能说他不精进,但是一生都离不开烦恼,都摆脱不掉习气。什么原因?执著这个身是「我」,这是我们常讲的,起心动念自私自利。只要有这么一个念头在,断邪见就不可能。邪见不断,贪瞋必定随之而起;只能够说把贪瞋压制一些,减少一些,决定断不掉。这个事情很麻烦,贪瞋烦恼伏不住,果报在三途。
  一般人常讲,人死了去作鬼。明明有六道,怎么能肯定人死了一定作鬼?既然大家都这么说,说这个话必有原因。佛跟我们讲的,鬼道的业因是贪欲。第一个就是贪计自身,贪爱这个身体、这个色身;这是头一条的、根本的贪欲,不知道这个身是假的。佛说得好,「四大五蕴假合而生」,不是真的,「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我们把这个身当作自己,看得这么重,坚固的执著,这一个因素就是堕落饿鬼道的业因。人为什么死了就作鬼?就这样去作鬼去了。鬼比人苦,鬼比人可怜;人还能见到阳光,鬼见不到。鬼的境界里面,每天所见到的空间都是灰秃秃的,像浓云密布一样,永远见不到阳光。所以我们说它作「阴间」、「阴界」,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在一生当中修行,要想得一个结果、得一个成就,你不随顺佛陀的教诲怎么行?这比什么都重要。佛陀对我们的基本教诲,就是这一部《十善业道经》,重要!佛在这个经上教的这十条,务必要认真努力去学习。十恶,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累积的业障、烦恼、习气。我们今天不必说断,断太难了。佛在经上跟我们讲「伏」,你能把它伏住,这十种恶业都不起现行,这是伏烦恼,我们念佛才能往生;这十条烦恼伏不住,虽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的条件是「一向专念」,我们烦恼不断,那就是一向夹杂,不是专念;夹杂,功夫不纯,不能往生。
  自己不是真正的善人,你在这个世间就遇不到真善知识,你决定遇不到。佛菩萨来了,你也遇不到;佛菩萨天天跟你在一起,你也遇不到。为什么?你心里头讨厌他,你心里头看到不顺眼。这是什么原因?烦恼起现行。如果你心地纯善,你周边所接触的一切人物都是善知识、都是佛菩萨,这就是蕅益大师讲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你有真智慧,诸佛菩萨都在你面前;没有真智慧,诸佛菩萨在你面前,你都看不顺眼。你怎么会得到法喜?你怎么会得到「真善意乐」?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体会到,佛法的教学实实在在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个「离苦」就是伏烦恼、断烦恼,得真善意乐。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七十五集)  2000/9/20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14…075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十一面第四行,从第三句看起: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
  这一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困难,只有具足真实智慧的人,对於事情真相真正通达明了,他才能够做到。『深信因果』不容易!我们对於因果之理与事,确实比一般人熟悉得多一些;现在社会一般人很少讲因果了。学佛的人对於因果是常常听到的,听得耳熟了,知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一定有恶报。为什么还不肯修善,还要去造恶?这就是信因果不深,不是深信。深信,是对於道理通达,事实真相了解。譬如说一个蚊虫、一个蚂蚁,我们一般学佛的人,学佛多年的人,往往还是有杀心,甚至於蚊虫来叮你,你一巴掌就把它打死,这是习气。知不知道因果?知道,知道得不够深。我们无意当中杀了它,有意无意的杀它,将来果报免不了。
  过去我们读安世高的传记,这是个真正修行得道之人,他曾经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是个修行证果的人,过去生中误杀别人,这个果报还要自受。他还命债,他清楚、他知道,但是伤害他的人是误杀;他过去怎么误杀别人,这一生也会被别人误杀。「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世间人没有说是事情发生没有因的,没这个道理,果报一定有因有缘。菩萨做此示现,就是告诉我们:「你造作的因,一定有果报,果报一定要自己承受。」我们讨厌一个人,人家也讨厌我们,这是果报;我们喜欢一个人,人家也喜欢我们。儒家都讲:「爱人者,人恒爱之。」你爱别人,这是你修因,社会大众都尊敬你、爱护你,这是你的果报。你恨别人,你讨厌别人,社会大众同样也恨你、也讨厌你。如果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这个话就能做到,宁愿舍自己的身命,也不肯造恶。
  古德比喻得好,现在社会上有个很高的位置请你去做,请你去作国王,只要你杀一个人;这个人并没有罪,你能杀一个人,这个王位你就可以得到。深信因果的人不干,叫我杀一个无辜的众生,得什么样的利益他也不肯干,深信因果的人才能办到。这个必须要离邪见才行。邪见是愚痴,糊涂人不信因果。换句话说,信因果信得不深,还是个糊涂人,不算是明白人。明白人哪肯干这种傻事?要知道蚊虫蚂蚁也是一条命,它为什么会去作蚊虫、作蚂蚁?过去作人的时候恶业造得太多了,堕在这一道里头,它的罪报报尽的时候,它也会转人身。我们自己罪业造多了,也会变成蚂蚁、变成蚊虫。实在讲,无量劫来,六道里面种种的身相我们都曾经经历过,现在这一生得人身,佛家常讲的「隔阴之迷」,过去世的事情忘记了;虽然忘记,这个忘记是迷惑,业因种子在阿赖耶识里面永远不会失掉。所以不是说做了以后就没事了,这是邪见,完全错误的见解。
  由此可知,不要说是言语行为,就是起心动念,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因果可畏,这个话是真的。谁知道?诸佛菩萨知道,声闻缘觉知道。经上记载的阿罗汉听佛讲经,佛讲到地狱的时候,这一些阿罗汉们还心有余悸,听到身上都出血汗,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佛一说,想想从前在地狱里的状况,恐怖依然能够现前。我们是无知,几时我们要是离开愚痴了,断贪瞋痴了,诸位要晓得,断贪瞋痴就证阿罗汉果,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的事情都能够记得,恢复了记忆。想到过去在六道里的状况,你也做过天王,也做过畜生,也做过饿鬼,也堕过地狱,哪一道都去过,哪一道里面的众生与自己都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讲是亲属关系。我们要是杀害众生、侮辱众生、轻视众生,佛说得好,就是对付自己的父母、诸佛没有两样;我们跟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过去无量劫中都有亲属关系,互为父子。这些话决定不是荒唐,是实实在在的真话。所以到真正不作恶,连恶念都不生,阿罗汉才做到。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你要是能做到,你就证阿罗汉果,十恶业完全断了。
  【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
  这个地方的『归依』,意思就是以佛为老师。诸天善神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也最能够教导我们,我们对他要尊敬。诸天善神多半也是皈依佛的,也都是佛的学生。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大梵天王、忉利天王,常常请诸佛菩萨到天宫里面去讲经说法,所以我们知道诸天善神也是佛的学生。我们一定要以佛为老师,随顺佛陀的教诫来修学这就对了。天道虽好,见思烦恼没有断尽,只可以说他们的烦恼比我们轻,他们的福报比我们大,所得的果位不是究竟的、不是圆满的。我们要找一个老师,要找一个真实智慧、圆满功德的老师就好。
  我们以佛为师,这些诸天善神会不会怪我们?不会的。我们要以为:「从前我是拜神,现在我皈依佛了,不拜神,这个神一定很生气,一定要找我麻烦了。」我们这样想法错了,殊不知那个神要是看到你皈依佛,依佛为老师,神很高兴,非常欢喜赞叹:「你做得很对,你没有做错。」这些神都变成你的护法了。神比我们聪明,比我们正直。如果这个神看到你皈依佛,他还找你麻烦,不欢喜,还报复你,这不是正神,那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会害人,正神会保佑人。我们以佛为老师是决定正确,但是对於其他的天神决定要尊敬,尊重赞叹。
  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我们对於一切天神、鬼神,尊敬、赞叹、供养,这个一定要有的。对鬼神是这个态度,我们对於不同的族类、不同的宗教,也应该是礼敬、赞叹、供养,这是普贤行。你要问为什么?佛在大经上讲的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里面有男、有女,畜生道里面我们讲有雄、有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众生本来成佛」,道理就是这个。你看看这个心量多大!这个知见是正知正见,所以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爱护一切众生,比爱护自己的生命看得还要重,为爱护众生、为救护众生,舍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生命尚且能舍,何况身外之物,哪有不能舍的道理?哪有不能供养的道理?别人来找我们,除非我们自己没有能力,有能力一定要做到。
  非洲那边天主教徒来找我,要我送他一辆汽车。是一个医院,非洲地方很苦,病人很多,距离医院很远,交通工具缺乏。来找我,我当然要送他;不能说那是外国、非洲人,那是天主教、不是佛教,我不是这样看法的。所有一切众生,不同宗教、不同国土、不同族群,都是一体。没有能力,那就没有法子;有这个能力,一定尽心尽力的帮助他,应该的。何况人家提出要求?不提出,我们看到、听到,都要主动去帮忙、去帮助。我们能这样对人,人家一样这样对我。必得要深信因果才行,随顺佛陀的教诲。
  「皈依佛」,「皈依」如何落实?就是经里头常讲的「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你能把这句话做到,你是真正皈依,佛在经典里面教诲,我们全盘接受。「持」是永远保持而不丧失;明知故犯,「持」字就没有了;「持」是永恒的保持,依教奉行。「读诵」是自他两利。自己每天读诵,温故知新,天天接受佛陀的教诲,展开经卷就如同佛在面前一样,听佛说法,听佛的教诲。「为人演说」,「演」是要做到。佛教给我们这一部经《十善业道》,我要把十善业道做到,这是演;做到给社会大众看,做给人看。「说」是为别人演说。「演」是身教,「说」是言教,这就是真正皈依佛。如果只是在经典里面学习,不能落实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这个没有皈依;这个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实质一定要为人演说。演在前、说在后,先要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