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 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男人 全本-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李义府多通气,话说道,不好的也要点到,别叫事后落了怨恨就行。”伸手过来蹭蹭我脸,“别为这个事费神,这谈起来肯定不顺畅,给你通个音讯,圣上虽然对保持吐蕃国王、大相之间势不两立有兴趣,可也没指望通过和谈能取得多大的成果。成与不成都不会太计较。”
    “那依旧死皮赖脸?”兰陵的话给我提了个醒,既然李治报了尝试的打算,那结果好不好也无所谓了。
    “不计较是圣上本身而言,可要让大家都不计较就难了。小心谨慎,李义府这次是全力以赴,必要的时候要避开他锋芒。”说话间,兰陵扯过一床薄毯子裹了进来,柔声道:“妾身会时刻关注局势,不会放郎君一人孤立无援,尽管放心好了。”
    “哦,那放心。”在兰陵这话我就安心了,心情大好。“下来咋办?晚上走迟点无所谓。”
    “嗯,”兰陵轻轻哼了一声,朝我怀里钻进去,“一切和往常一样。这来来回回的谈判没个一年怕结束不了,就尽管和往常一样,有事情他们自然会来传话。有时候先拜访下英公。”朝身拱了拱,“至于晚上么,你不着急,我更不着急……”
    相比兰陵和我的悠闲,李义府就有点急不可耐了,第二日上早早就跑我家里守候,不知道存了什么打算,反正我进来时候他已经独自干掉一个西瓜。正背个手欣赏客厅几幅名人字画。
    都熟人,没必要太多客套,老李提示般地朝几个破花盆拱拱手,既然是谈判小组一员,对李组长还是得先表达下敬意,才心安理得进入正是。还没得到李老爷子的最高指示,一路哼哼哈哈只管符合李义府的话题,没发表自己的见解。李义府并不在意,他来的目的就是让我清楚他的布局,交换下对谈判三方各自的底线认识,让我心中有底。
    “哦?分别商谈?”按李义府的意思,既然吐蕃国王和大相分别派了使节过来,那就逐一商谈,好两路压价。摸清吐蕃君臣两人的打算,看有没有能利用的地方。这和我想法有点不同,既然君臣内斗,为显示自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两个使节团体都会死要面子的相互逞强,不利于谈判进程。“若只偏向一方呢?”
    “那就得看他们谁开出价码更能让我朝满意了。”李义府淡淡一笑,“候爷不必多虑,对于吐蕃使节的底线,大相无非就是想保住在吐谷浑微薄的战果。相对其他条件就宽松得多;而番王比较倾向从吐谷浑撤离,在赔偿问题上就强硬得多,虽然这点合吐谷浑的胃口,可吐蕃大相的条件更符合我朝的利益。”
    “吐谷浑呢?这点上李大人肯定是有过打算了吧?”
    “吐谷浑不好打发啊,前方战事顺风顺水。看样子是不肯善良罢甘休,就这一点来说,他们会以收复失地为底线。要知道山地高原作战对我军将士限制颇多,却难以阻挡吐谷浑的反扑,再这么一路披荆斩棘下去,到时候我军力不能及,只怕就谈不拢了。”
    哦,明白了,这是想让我朝军方递话过去,叫大伙先住手,消消气,先别打了,或者说把对吐谷浑战略协助先停止下来,单凭吐谷浑的战力还没有反扑到吐蕃境内的实力,适度地挫折会让这个盟友乖乖地坐到谈判桌前。
    “这……不妥吧?”李义府的想法很务实,的确符合现在的形式,而且已经上了高原,唐军完全可以拿不适应高原作战的借口搪塞过去,让吐谷浑单干,吃几次败仗是必然的。可还没摸清军方意思之前,我得把这个话先送回去,“吐谷浑作为我朝附属国,若是这么做,怕寒了友邦的心……”
    “噢,”李义府不在意地摆手微笑,“是在下一时臆想,不想就脱口而出了,侯爷不必在意。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一时唐突让您见笑了,惭愧,惭愧。”嘴里一气地惭愧,可依旧挂了笑看着我,没有一丝惭愧的意思。
    “李大人过谦了,这话在下好好思量下,哈哈。”会意地拱拱手,笑道:“高原地理或者于我军不利,不拿不拿主意的,单单这个话绝不算唐突。想必作为盟友,吐谷浑也能体谅我军的难处。”
    这就把话说开了,李义府就是冲这个来的,我也适应传这个放在,至于成不成就不在控制之内,需要人亲自找军方领导协调,既然一致对外,不管内部有多大矛盾也得暂时摈弃,自己人先把话说开说到,不能因为这个影响谈判进程和效果。
    这么一来就想通了,李老爷子事先就觉得内部的分歧过大,军方将我这个万金油拉进来起到了润滑的效果,好通过我来调节内部矛盾。而李义府今天首先提出来这个事,看来已经迫在眉睫。
    既然接了这个职务,小心眼先收起来,国家利益还是得尊重的,先不说良心上,就是做给外人看也得拿个兢兢业业的样子出来。事不宜迟,送走李义府,先派人去农学请假,合情合理,就顺便多请几天,正好过去找李老爷子聊聊,当然,先睡个饱觉才有精神投入工作中去,昨天有点累……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杀机暗伏
     更新时间:2007…1…14 22:29:00 本章字数:5387

    李老爷子很拽,不该说话坚决不提,我的意思表达明确了,对于三边关系也相对陈述清楚,吐蕃国内势不两立的好处让老爷子频频点头,然后等他表态的时候却拉着我搞起了沙盘推演,无论山川还是平原,没事找事,从辽东一路将我追杀到帕米尔高原,若疆域再广阔些,我估计要亡命大西洋了。
    耍猴嘛,满沙盘撵了拾掇我,明明知道我顾惜他一把年龄专门让了他,要不是怕老心脏受不住失败的打击,我早就投降,没意思透了。
    “子豪最近疏于军务啊,”李老爷子不满地摇摇头,训诫道:“年龄大了,心思也更加慎密了,原本是好事,可也少了几年前的锐气。行军作战讲究一鼓作气,没有时间、对手也不会给你机会让你慢条斯理地周密布置。除非我有意让你布置周密,有意让你觉得万无一失,若敌人敢放手让你布置的话,哼哼,小胜之余必有大败。”
    “是,李爷爷教训的是,小子受教了。”看来老头在考察我,虽然一气地摇头,可神情是却没有失望之色,心下稍稍安逸点。
    “瞻前顾后或者能活得太平安逸,可命玄一线的沙场上容不得你这种脾性。所谓料敌于先,谋动而后,其实是一个动作,沙场上厮混久了无所谓先谋后动,心随意行才是为将之道。”说完指指吐谷浑主力的攻伐要地,“吐谷浑主帅就是犯了你这个毛病,战役开始缩手缩脚,如今依靠我军压阵,似无后顾之忧。感觉保险了,能放开手了,顺风顺水一路攻伐,战绩不凡啊,呵呵……”
    “哦?”老爷子一番话说得我背后直冒凉气。从没想过的问题。天天捷报已经看得厌烦,只感觉吐蕃如今成了死狗一条,是不是人都能上去跺上几脚,连军中同僚已经懒得推演西北的战事,仿佛‘圣诞节让孩子们回家’已成定局。俯身朝沙盘上仔细观摩一阵,感觉没有李老爷子说得那么可怕,至少点对点上吐谷浑的兵力占了上风,而程老爷子如同钉子一般驻扎在三岔路口周围,就算吐谷浑遭到吐蕃优势兵力反扑,全身而退应该问题不大。
    “看不出端倪?”李老爷子低声笑了起来,“你持续吐谷浑的攻势,我这边依照吐蕃人的路数,你身后既然有大唐精兵保驾,尽管放手来攻。”
    这就休怪我心狠手辣了。吐谷浑人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高原作战经验,无须顾虑后路,而且面前的地形又成了缓坡状,对方居高临下的优势荡然无存,用爆杆算我欺负老人家。真刀实枪干你就足够了。
    爽很,爽很,虽然是沙盘,能难举世无双名将杀得节节败退简直就是孙武在世,兵法家嘛,讲究的就是欺软怕硬,将兵法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专挑软肋打,什么蛙跳、屠城(没几个百姓那种,吐谷浑不会在收复失地后杀自己的百姓,我会!)、佯左击右、天外飞仙?能用的全给用上,再朝上一点就接近平原了,朝了曙光推进推进再推进……
    “果然厉害,”老头被我打笑了,不住夸奖道:“就凭子豪始终在一点上保持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就不是吐谷浑统帅能够比似的,好,好。”说着按倒了自己在平原边缘最后几面旗帜,我面前豁然开朗。
    胜利近在眼前,整顿人马一路追杀,追杀,追……老头耍流氓!毅然放弃了北路同唐军的对峙,佯攻唐军北路主力后一路急撤,放弃所有关卡毫不停留地朝头顶平原增援,并一路人马斜插吐谷浑主力后方,不但同平原处守军形成了左右夹击,后面一支精兵插上后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退,一路侵袭,离唐军主力太远,就算唐军不计代价的增援高原坡顶,等打通道路也救不了几个人出去,不增援的后果很严重……上不来了,只有毅然掉转军队朝下打通回路,虽然冒了夹击下大军调头的大忌,可也只有这一条活路,分兵断后,努力拼杀回来,能逃一个是一个。
    最后一计算得失,一路的战果大部分又被吐蕃夺回,而且大军十亭去了六亭,归根结底便宜了北路唐军,不但兵不刃血地占了战略要地,还巩固了与剑南之间的联系。吐蕃也没吃亏,三岔口的战略优势既然已经丢了,索性大方点当弃子和吐谷浑来个交换,还能一举歼灭吐谷浑大部,重震萎靡的军心。不是我军无能,是敌人太狡猾,作为吐谷浑统帅,像我脸皮这么厚的都觉得活着没意思,真统帅的感受可想而知。
    能和千古名将拼成这个样子算不错了,恬不知耻地安慰自己,不甘心地爬了沙盘上找遗漏,未果。
    “还爬了上面干什么?老夫难道还给你留了机会不成?”李绩哈哈大笑,仿佛欺负年轻人是他最大的爱好,我最见不得这种欺凌弱小的人。“如今呢?怎么个谈法?吐谷浑无可战之兵,我大唐又不能长期高原作战,双方不过又回到了对峙局面上,对我军来说是好事,对吐蕃来说重震军威,吐谷浑这个子却再找不回来了。”
    “这个……”死皮赖脸问道:“这是您老爷子的本事,吐蕃统帅和您差了十万八千里呢,或者他们不甘心放弃三岔口,不愿意撤军夹击呢?”
    “已经放弃了,”李绩指了指两军部署,得意道:“放弃得有点早而已,或者这次吐谷浑的跟头可能栽不了这么大,也就是说吐蕃的军粮难以维持收复三岔口的兵力了。你程爷爷也看出这一点,按兵不动,静待这个大功扣在头上。”
    哦,一群无情无义的老不死,吐蕃大相要能把握住这次机会,看来还不容易那么快就倒台,我也就不必要担心吐谷浑人拒绝和谈,掐算时间,若年前能让吐谷浑人吃了这亏的话,首先哭了闹了要谈判的是他们,这就势必减小吐谷浑在和谈中的分量,唐帝国当仁不让的主导所有谈判事宜,而这也是吐蕃人愿意看到的结果。
    一切都朝了有利一面发展,虽然在英公府被变态老头子羞辱训诫大半天,可得益非浅,还是物有所值,就原谅老人家一次。
    再下来的事项就轻松多了,李义府派人捎了老大两个砚台过来,声称是什么极品装备,我本打算敲开看看里面有没有隐藏珍珠玛瑙类的珍玩,被颖及时制止了,并告诉我砚台的真实价值,若真藏了这珍玩才是可笑。
    “破石头,也值得几十贯朝回买?”太神奇了,得朝自己书房摆放一个,怎么也算文化人。面子工程要过关,“一人一个,你先挑。”
    “都是难得的老观,夫君留一方,另一个就放了寝室内,咱家也好沾沾文曲星君的仙气。”颖围了砚台爱不释手地打圈圈,搞不懂她的价值观。
    “仙气啊,你就不怕文曲星闹疝气?”对这个星星没什么好感。看白娘子看的,动不动下凡闹个绯闻的家伙,仙界早该将其列入严打范畴。
    “可不敢胡说。”颖朝我捅了一指头,警惕地周围看看,“亵渎神明可是大罪过。夫君就算心里不信,多少也积些口德。您本来可是文采满腹,就是不敬神明,才沦落到连圣旨都听不懂的地步。”
    “哦,”点点头,颖不提圣旨我还把事情忘了,“二女呢?这么晚还不见人?”
    “和老四跑园子里打果子了,秋高气爽的,好些个果子都到了季节,满园子都是。”颖一说果子脸上就乐开花,早些年种植的果树都到了结果的时间,光王家大土坡上繁茂整齐的果木就看人眼馋,石榴、奈果、山楂、长枣……该红的红,该绿的绿,诱得过往行人坡下纷纷驻足观望,一派好景致。
    “好,好。”当年颖的决定英明神武,土坡开发初见效益,今年能过个好节气。“熟了就采摘,头两年结不旺,家里留些够吃,剩下的当了福利上庄户们也有个喜庆。”
    “嗯,”颖点点头,“都得打典,亲朋好友逐年送些,果干蜜饯给年上有个准备,石榴多些还能酿酒,前阵兰陵公主送来的石榴酒就好,咱家照了办法也酿几坛。”说着从桌下的莆篮里拿了几个才摘采的杨桃,“这个也种活了,比山里的还大些。”
    可不是,这一忙起来,南山下的庄子好久没过去了,想想心里不禁怀念,忍,再忍一阵子到了年上一定得过去放松几天,老忙也不是办法,是不是等这边议和结束了得装一半年病?”
    正和颖拉扯果园的事,二女带了几个丫鬟和老四推推搡搡进来了,一箩筐的果子,乱七八糟也不管人家长没长熟,全端了进来。“糟蹋东西,”颖捏出几个还发青的奈果,“什么时节打什么果子都不懂,还有石榴,只管朝下打,不看看有没有籽。”
    “有!”老四犟嘴,扣开个半熟的石榴白茬茬的籽掰下就朝嘴里填,看得颖和二女直皱眉头,“有甜味。”
    看颖就准备打人,赶紧岔开,笑道:“果子分拣分拣,熟的留下,半生的拿去串了糖葫芦,石榴全老四吃。”这小姨子现在大了,说话得有分寸,颖伸手就打的教育方式落伍了。
    颖细心挑拣几盘,搭配得当,喊过丫鬟来吩咐:“管家、账房、医生,还有达莱那边一人送一盘,就说是夫人亲手打的,图个好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