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 全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男人 全本-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陵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天上掉馅饼的如此好的事情,要不答应就傻子了。
    听到这里,我就想把老四抱住亲上一口,太厉害了。太那啥了,啥叫血统?这就叫血统!高兴劲都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心里压力全没了。你不是打着周转不开,没钱的旗号来强行买俺家东西吗?那俺先给你货让你周转,等有了钱再拿银子糊弄俺就说不过去了吧!赊帐可以,一旦分成六次支付,拿一次货清一次钱,想赖帐都没理由,不但减少了一次大量交货所带来的风险,还减轻了作坊的压力。到了十月蒸馏作坊一开业,大劲就过去了,就能应付得过来了。刚刚还愁眉苦脸的我还觉得亏钱亏名声,可被老四几句话就化解开来了。
    这老天爷就是不公道,给老四一个丑模样,却补偿了她一个好脑子,我咋要模样没模样,要脑子没脑子呢?和兰陵对望了一眼,看出她也松了口气,虽然嘴上不说但却仍然掩盖不了对老四的欣赏。
    “真是伶俐人,这丫头多大了?上次你家夫人托给老四找婆家的时候和我说过,但时间一长就给忘记了。”打发走老四后,兰陵急迫的开始寻根问底。
    “大概是十六十七之间吧,也就那么大。”不知道兰陵存了什么心思,反正看她眼里吐射出不怀好意的光芒,“少想挖人,别想!你那个女掌柜不是到花露水作坊见习过了嘛,不成就再见习一次,老四不给你。”
    “就知道你是这样地人,要本事没本事地,光学会护短了。”兰陵摆平了心事,神色正常了许多。“我是想啊,这么聪明伶俐地姑娘家,光在这乡里乡间的埋没了,往后呢?皇家供奉的花露水我句直接和老四商议,你就没插手的道理了,是不?”
    是啊,话是这么说,可我怎么听着就这么刺耳呢?我这个幕后黑手被忽视了,上自尊啊!“别说地那么直白好不?你好歹也是我婆娘,和小姨子穿一条裤子排挤你老汉是个啥意思啊?”
    “你就死要面子的人。”兰陵今天头次*在我身上,“夫妻俩大眼小眼瞪了一天,还没人家小丫头几句话来地实在。又顾全了皇家地体面,又保障了生意上的顺畅,又赚了大把钱回来供你挥霍,你还有啥不服气的呢?”说着用脊背顶了我一下,笑道:“小丫头会说话,明名是赊帐,硬是说先验货色,有板有眼,不满意能退什么的,呵呵。。。。,听起来舒服。你咋就不会说这些话呢?好象我找上门老砸抢一般,拉个脸叫我心里难受了一天。”
    “我是谁,做学问的人!文人嘛,看不起行商走贩,当然来不了商人这一套。”我示威地扫了兰陵一眼,“商人会的,那就是糟粕,是下品,不屑去学。”
    “少来,糟践谁呢?”兰陵回身就给我一个爆栗,“或许以前是我错了,可那么多人都这么看,你能说是大家伙都错了吗?改错啊!由上至下,越改越错,了由下至上,压力就少了许多。这次,或许是拔吐蕃这个钉子,或许还有别的改观也有可能,郎君说呢?”
    “你说了我还能说啥?”兰陵是聪明人,大局观比我好得多,人家凭的也是血统,我望尘莫及啊!初唐就这点好处,开放,思想上相对开放,一旦发现好处,那绝对不会放手,怎么好怎么来。男人们着胡装为时尚,女人一个个的胡式发型弄得古怪,文人们不屑胡人的同时却狂喝葡萄酒,大老们泡着域外风情的澡堂子还一个劲打人家国土的坏主意。或许这就是唐朝能强盛一时的原因吧,勇于接受新事物,尤其是领导阶层比较开明,有魄力。
    这事情才刚开始,现在说解决还太早,往后横生枝节的时候还得*兰陵去摆平。和皇家做生意,那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行。再开明的皇上有要有耍无赖的时候,李世民就是个例子。一生耍无赖无数,还小心眼。尤其和兰陵接触时间一久,才发现这小心眼也遗传,虽说和颖比较,兰陵还没计较到那个地步,可针锋相对起来,绝对是记仇,她们两女之间的事情就是典范。
    兰陵撂了话,老四往后一定要好好的安排,有机会就要提携云云。。提就提,再提她都是我小姨子。没有被公主赏识老四就变成姑***道理,更何况,颖今天还闷闷不乐,对云家忽然有翻身地可能耿耿于怀。
    兰陵一走,颖就跑来汇报。说钱管家已经将这个事情,当今年头等大事来抓,一定要云家哪啥哪啥。
    “好,随便。”我有点烦,二十多岁的年龄有过更年期的吗?“你家老四今天逞能了,公主撂了话,往后要提携呢!”话岔开好点,到底是自己婆娘,不招理也说不过去。
    “早该提携了,老四多伶俐的好丫头。赶明带信回去,叫家里多管教管教,往后找个好婆家。”颖边夸老四,边埋怨,“咱家鸡这几天下蛋不利索了。”说着拿出个小本本出来,“月初都是每天七十个左右,可到了这会儿就六十出头,开始少的时候没太在意,可连续了好些天了,都是今年才繁蛋的小鸡,按道理不会有这事出现。”
    “哦?”卡她说的认真,不由笑了。颖办事就是仔细,自从接手这养鸡的活,每天的产蛋量是记得清楚,我接过一小本子,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七月间还有八十的数字啊?”
    “恩,前后就一两天时间,算不得数的。”颖帮我朝前翻了几页,“因为都是今年的鸡,前后反复也有,到现在这个时间才算稳定下来。”
    稳定就应该最大值加最小值除以二才是,这是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按颖的记录若画了走势图出来,上一路盘跌地模样。现在在六十做底,还有继续跌穿的可能。不对,要去看看,拉了颖朝养鸡院子走过去。
    “咋才一剩下一个人呢?”平时院子里有三个下人照看,我补角讨厌偷懒的家伙。“另外两人呢?”
    “烧石灰去了,不关他们的事。”颖见我吊脸,解释道:“今天雨停,让他俩负责过去烧点石灰回来刷墙。”说着领我到刷了石灰的几面墙跟前,指了指齐腰以下的地方,“这鸡都不省事得厉害,才刷的白墙就叼得连墙皮都不剩,幸亏上面高,它们够不着,要不更难看了。”
    上面粉白,下面青砖干干净净,平时真没留意。我家的鸡有艺术气息,叼的是整整齐齐,猛一看还以为故意刷成这个样子图好看呢。院子里专门堆了沙子让鸡磨食,吃石灰墙皮干啥。
    明白了,收到!粗心人啊!圈养和放养的区别,当时没操心这事。放养的鸡整天里满世界乱跑,缺啥吃啥,自由自在的。和圈到院子里就没那个条件,成天就蛆加了草料喂养,没补钙的机会。怪我,大意了,鸡缺钙咋让人家下蛋嘛!
    “没事,鸡爱吃墙皮是好事,给我提了个醒。等明天发动人去后面河渠里捞河蚌和虾米回来。”前一阵清淤泥,清了好几车的河蚌出来,庄户都砸碎拿去肥地,河渠里指尖大的小细虾多得厉害,可太小,都是壳,吃又吃不成,一直没当回事。现在好了,废品利用,河蚌肉有寄生虫,不能吃,不过放锅里多煮一阵,砸成粉末局势一流的骨粉。“好了,原因找出来就别再抱怨了,你不知道这两天你有多罗嗦。”随后将圈养鸡需要的长期吃骨粉的道理给颖细致地讲了一遍。这下有了眉目,云家估计就是提前发现其中的门道,毕竟从前没人大规模养过家禽,我也是生搬硬套,想不周全有情可谅。这是个大事,往后老四的饲料作坊起来,骨粉加工是必须的。
    果然,十多天后,鸡的产蛋量大幅上升,颖对吃掉云家地皮也恢复了信心。如今全庄的鸡蛋定时的送到家里来,加上自家的鸡蛋产量,大约三百枚的样子,虽远远达不到开变蛋作坊的要求,但已经可以小批量的供应个别世家了,老四抓了这个机会开始以陈家的名义进行试销了。
    “若是将云家的鸡蛋收到咱手里,那可是个不小的数目。”老四有自己的打算,和颖不同,她四纯粹的生意人,“姐,你怎么就想不过弯来呢?她卖给别人也是赚钱,还不如收咱家来。”
    “恩,也是。”颖算盘拨了几下,赞同道:“要不你去找人说吧,把她家的活命钱都捏在咱手里上好事嘛!”
    还真是姐妹俩,我抱了旺财一边逗弄的高兴,假装听不见。





    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冬,有点冷
     更新时间:2006…12…1 14:46:00 本章字数:5353

    深秋的几场雨下得很是缠绵,丝丝的水雾中,迎来了公元655年的到来。我是用徽四年末神奇的来到这个朝代,如今已经是永徽六年,很有意思,一年半没到的功夫,我经历了永徽的三个年历。开了作弊器,运用这个朝代不应该出现的知识逐步改变了自己和周围人的命运。从一个落魄贵族变成了殷富贵族。从男爵变成了伯爵,从小地主变成了中地主,还一明一暗的拥有两知名企业,或许是三个,变蛋作坊还在筹备中,仅在贵族***中有了名声,民间对变蛋依旧陌生。
    变化,除了我还是自由散漫以外,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了改变。包括我庄上的细农,他们至少已经不用为过冬而发愁了。造纸作坊和花露水作坊吸收了大量农闲中的劳力,农家惨淡清闲的冬季也焕发了活力,加上一系列的迁徒扩建工程,连外庄的闲劳力也能在这个颗粒无收的季节用力气换点活钱花花,工地上架起熬骨头的大锅从早到晚的冒着热气,王家在工钱伙食上绝不含糊,壮劳力不仅拿了工钱还给家里节省了口粮,大伙干得份外卖力。
    剥削啊,赤裸裸的剥削。我站在小坡上看着工地上干劲十足的众人,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不由感叹,一天两顿干饭和八文工钱,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诱惑力,象我这种无良的包工头,放到二十一世纪,早就被人唾骂得瘫痪了。
    “小侯爷,这哪里是找帮工,简直就是在行善举嘛!”钱管家可惜的搓搓手,他对我定的工钱一直有异议,认为一天四文足够了,八文钱上浪费。还给劳力们灌输了不良意识,往后人家谁再找帮工,一天一人不给够八文钱就没法开工了。“咱家体恤庄户是应该的,可这里大部分不是咱庄的人,都是来混吃喝领钱的,太亏了呀!”
    “亏就亏点!就这半个月里赶紧完工,天再冷下去,没办法搬迁了。”我要做出大度的样子,二十一世纪的价值观不能在这个、朝代体现出来,要入乡随俗。“从明天开始,工程量还要加大,工钱涨到十文。叫他们都把吃奶的劲拿出来,若赶在这月十六号以前完工,每人二十文的奖金。”
    “啊!”钱管家老脸哆嗦了几下,不情愿的厉害,“这。。。。。。,您看啊!十六号以前怎么也完工了再奖励,不是白撒了大把的钱财出去嘛!要不这加工钱就免了吧!十三号以前完工奖励十文到也说得过去!”
    “好!”我笑着打量了一下钱管家,老头是精细人。知道怎么撑了脸面,落了好还能省钱。比我这种打脸充胖子的水平要高出太多了。“钱叔拿捏好就成了,按你说的办。还有,你昨天换了那么些糜子(小米)回来干啥呢?粮仓都撑满了,那东西吃几口是个意思,常吃就坏了口味了。”昨天家里从南边苟家的庄子里换了半仓库的糜子,晚上颖特意熬了一大锅红枣小米稀饭,偶尔吃吃杂粮还是对胃口地,可一早又拉回来十几车,看的我有点不解。
    “便宜了那帮家伙,今年都能过个充裕年了。说到糜子,怎么能老叫您吃那玩意,留着给年上备荒的。”管家指指桥后面才平整的空地。“这边完工了就让劳力赶紧盖了牲口棚,比给庄户盖起房子要简单的多,最多一个月就完工。既然咱家自己养活,冬天干草料加了熬煮地糜子好让牲口过冬,牲口们累了一年也不能亏待了,一开春也好下地卖力气。”
    “哦,不过糜子那东西很补,人也常多吃点。冬天两夫人要保证每天都有一顿糜子红枣稀饭。”道理懂,可我不太爱喝稀饭,尤其是八宝粥类的东西,见了就反胃,宁愿弄碗羊肉汤来地爽快。“我就算了,吃不太习惯,往后收购庄户东西的时候,尽量的给他们现钱,工地上也一样。”
    农户们手上几乎没钱,不是开玩笑,好些个农户家里连一文钱根本就找不出来。起先听了这话我也不相信,可见了缴鸡蛋的庄户才知道这是真的。老四在花露水作坊旁边架了个棚子,派专人收购村了庄户的鸡蛋,当将铜板递给他们时,只有少数人愿意接受,大多数人习惯换点粮食或麻布走人,至于铜板给多少满不在乎。工地上的劳力也一样,上工的时候都拿了箩筐过来,下工的时候都把工钱折成粮食带走。有些人还不要麦子,专门挑了糜子装,那个便宜,满满的看起来更有分量。典型的自给型商品意识,民间地易市传统,对钱财没有多大兴趣。
    到底是好是坏呢?心里也没底。易市虽然能保持庄户的淳朴,但毕竟是原始落后的做法。不过话说回来,唐朝的铜钱远远不够用,这年代铜少地厉害,连皇上都想在铜钱和银饼上偷换概念,民间也就可想而知了。
    “嘿嘿!”钱管家也有点不好意思,“他们都习惯了,毕竟近些年才不闹饥荒,都饿怕了。莫说他们,一天能吃两顿干饭也就几家,象咱府上连早起都能啃上锅盔的,在长安城找不出第二家。”
    早起啃锅盔不是啥好习惯,管家自卖自夸而已。有身份的一天吃三顿,我心地善良,不忍心自己吃别人看着,于是也将下人们的伙食改成三顿。一改不要紧,弄得满世界都知道王家的下人吃的好,传来传去就变了味,成了有一早起来人人就有锅盔啃的笑话。
    “传的蝎虎,嘴锅盔,亏他们能想得出来。一早啃那个,哈哈。”拉了拉衣衫,外面才下了雨,水汽大,风一刮过来渗冷。“后面荒地让造纸作坊占了,前面庄子也没有多大地界,往后庄子上就挤了,连插脚的地方都找不出来。”去年来的时候,庄子还显得荒凉,现在已经规划的满满堂堂,造纸厂,花露水厂,大片才修建的住宅区,还有筹建中的牲口棚,变蛋作坊,鸡饲料。。。。。庄子已经没了宽敞的感觉。人口也添加了许多,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