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医方集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71-医方集宜-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温热变为温毒 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 谵言妄语身当 
有热脉当洪大而反手足厥冷脉沉细而微者死也 

卷之二伤寒门
治法
属性:阳症邪热在表 
一太阳经病发热恶寒无汗身疼脊强宜用 麻黄汤 
一阳明经病潮热大便秘小便赤谵语鼻干宜用大柴胡汤 大承气汤 
一少阳经病往来寒热而呕口燥咽干宜用 小柴胡汤 
一阳明病发狂人难制伏先于病患处生火一盆用醋一碗倾于火上其烟冲鼻入内即安方可察 
其阳 
一阳症热极无解用黄连煎汤一碗放井中冷服仍将青布水浸搭在胸上徐徐易之其热自退 
传经阴症热邪在里 
一三阳传次入三阴之经其症外虽厥逆内有热邪如腹满咽干属太阴口燥舌干属少阴舌卷囊 
缩属厥阴盖热在下焦销铄肾水急当下之宜用 承气汤 若舌卷囊缩手足战强者难治 

卷之二伤寒门
阴症
属性:x阴经之阴症x 
一直中阴经脉来沉迟无力身重外症厥冷身痛唇青腹满不渴大便自利宜用 四逆汤 
一少阴腹痛自汗呕吐宜用 理中汤 
一厥阴四肢逆冷脉伏唇青宜用 姜附汤 
一寒中阴经吐泻脱阳无脉先将好酒姜汁同服脉见者可治脉不见者难治 

卷之二伤寒门
伤寒表症
属性:一恶寒发热头疼身体百节痛无汗小便清属表宜发汗○正表宜 麻黄汤 ○解表宜 十神 
汤芎芷香苏散 羌活冲和汤 
一发热头疼身体痛恶风自汗小便赤宜用实表○正表宜 桂枝汤 ○解表宜 和解散 芎 
苏散 解肌汤 人参败毒散 
一服前药后身尚恶寒表未解不可便用利药宜用 败毒散 升麻葛根汤 小柴胡汤加 石 
膏 
一发热胸满胁痛耳聋口苦此少阳症宜用 小柴胡汤 
一往来寒热头痛宜用 柴胡石膏汤 小柴胡汤 
一身热目疼鼻干不眠烦渴面赤此阳明经之症宜 解肌用 柴胡葛根汤 解肌汤 
一发热唇干舌燥口渴宜用 四顺清凉饮 凉膈散 
一发热胸满舌干口燥脉尚浮数大便秘宜用 大柴胡汤 
一身热痞闷口苦干呕宜用 小柴胡汤加 枳壳 竹茹 
一发热作渴口苦胁痛宜用 小柴胡汤加 天花粉 麦门冬 
一喘嗽而咳干呕或渴大便利小便赤腹胀须要详审恐病患饮水过多胸中停水可用 小青龙 
汤 

卷之二伤寒门
伤寒里症
属性:一伤寒不恶寒反恶热掌心液下 汗出大便秘小便赤口燥舌干腹满气急宜用 大柴胡汤 
小 
一烦燥发狂逾垣上屋谵语不避亲疏宜用 黄连解毒散 
一热邪入里烦渴大便秘结宜用 大承气汤 凉膈散 洗心散 
一邪入阴经而无阳症手足逆冷身体疼痛宜用 四逆汤 
○伤寒表里不解 
脉浮大当汗其人发热烦渴却当下乃是表里不解宜用 五苓散 
若感火发热六七日不解有表复有里浊而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用 五苓散 
○伤寒表里两症俱见 
若病五六日不解头痛发热胸满短气宜用 大青龙汤 
○伤寒半表半里 
若病患心下痛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是里症当下其人头痛微恶寒手足逆冷却当汗此是表里 
两症 
俱见宜用 小柴胡汤加 枳壳 栀子 
○伤寒表里不解 
表症未除医下之早遂成协热下利心下痞硬宜用 桂枝人参汤 
○伤寒有表复有里 
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痛是表复有里宜用 桂枝芍药汤 痛甚加 大黄 
○伤寒表热里寒 
病患身大热反欲得近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脉沉而迟手足微厥下利清谷名表热里寒先宜 
用 
阴旦汤 寒已除后宜用 小柴胡汤加 桂枝 以温其表 
○伤寒表寒里热 
病患身大寒反不欲近衣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脉必滑而厥或口燥舌干名表寒里热宜用 白 
虎汤加 人参 热已除后宜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 以解其表 
○伤寒咳嗽有冷热二症 
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水寒相搏肺寒则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宜用 小青 
龙汤 汗以发之 
少阳往来寒热胸满而咳心烦喜呕口苦作渴宜用 小柴胡汤加 五味子 
○伤寒吃逆有阴阳二症(即噎也) 
阳症咳逆身体发热烦闷燥渴大小便赤此热症也宜用 小柴胡汤加 橘仁 枳实 橘皮 
桃仁 或橘皮竹茹汤 
阴症吃逆身不大热不渴心静手足自温大小便清利宜用 理中汤加 橘皮 半夏 木香 
或生 
姜半夏汤 丁香柿蒂汤 
若初得病是阳症因服冷药过当亦有归于阴症者宜仔细推之又如发表退热后又不安恐是服 
凉药太过关闭寒邪在内宜用 五积散(同)败毒散煎服 若归阴经心中烦躁大便自利或呕手 
足 
冷宜用 真武汤 
○伤寒恶风 
若太阳恶风其症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宜用 桂枝汤 
太阳病项背强直而反汗出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 
若发汗过多卫虚亡阳漏风不止而恶风者治当温之宜用 桂枝附子汤 
风湿恶风其症不欲去衣骨节烦疼掣痛不能屈伸近之则痛汗出短气身肿小便不利宜用 甘 
草附 
子汤 身肿加 防风 
○伤寒恶寒 
太阳病发热啬啬背恶寒有汗宜用 桂枝汤 
太阳头疼发热身体痛恶寒无汗宜用 麻黄汤 
太阳阳明并病热多寒少宜用 桂枝二越婢一汤 
少阳病发热恶寒头汗出宜用 小柴胡汤加 桂枝 芍药名 柴胡桂枝汤 
太阳发汗后不解又反恶寒此营卫俱虚也宜用 芍药甘草附子汤 
○伤寒身痛有阴阳二症 
太阳表未解风邪在于营卫之间身体疼痛宜用 人参羌活汤 
阳症发汗后身痛不解恶寒者宜用 桂枝芍药人参汤 
阴症身痛脉细恶寒为阴阳俱虚宜用 芍药附子甘草汤 
厥阴身痛如被杖四肢冷脉沉宜用 四逆汤 
○伤寒咽痛有阴阳二症 
阳症咽痛发热而渴面赤痰盛发 下利赤黄宜用 人参败毒散 玄参升麻汤 洗心散 四 
顺清凉饮 
阴症咽痛身重不热不烦不渴腹中痛手足冷或下利宜用 五积散 姜附汤合甘桔汤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是阴虚客热宜用 猪肤汤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宜与 甘草汤 如不瘥可与 桔梗汤 
伤寒筋惕肉 
太阳病发汗后不解仍发热心下悸筋惕肉 振振动摇者宜用 真武汤 
吐下后心中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脉沉紧身动摇者宜用 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汤 
伤寒口燥咽干 
阳明病汗下热结于内口燥咽干者用 白虎加人参汤 
少阴病口燥咽干而渴是邪热伤肾水不胜火宜用大承气汤 
伤寒寒热往来有二症 
阳症胁痛寒热往来肩背拘急口苦舌干烦渴宜用小柴胡汤 
阴症腹痛寒热往来肩背拘急不烦渴宜用 五积散 
伤寒似疟有三症 
太阳病汗后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用 桂枝麻黄各半汤 
温疟即坏病因汗下不解复转为热用 白虎汤 
妇人经水适来适断此名热入血室寒热如疟宜用 小柴胡汤 
○伤寒发狂 
阳明病热留胃中错语狂乱烦渴者宜用 黄连解毒汤 
发狂咽痛者宜用 阳毒升麻汤 大便不通宜用 大承气汤 

卷之二伤寒门
伤寒作狂
属性:经曰重阳者狂伤寒热在胃中并入于心遂使神不宁而志不定也故发狂始则少卧不饥妄语狂 
笑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皆独阳亢极热甚所至非大下之不能止也亦有当汗不汗瘀热 
在里下焦蓄血如狂小便不利时如狂特未至于狂耳若夫狂言直视便溺自遗与夫汗后大汗后大热 
者俱危 
○伤寒作喘 
太阳头痛发热无汗而喘宜用 麻黄汤 有汗宜用桂枝加浓朴杏子汤 
阳明病汗出不恶寒潮热腹满而喘宜用 小承气汤 
水气作喘形肿而嗽宜用 小青龙汤 
阴症发厥脉沉而喘宜用 五味子汤 
○伤寒作渴 
发热恶寒小便如常是表未解宜用 五苓散加 天花粉 
不恶寒发热烦躁作渴者宜用 小柴胡汤加 天花粉 麦门冬 
阳明病汗多而渴者宜用 竹叶石膏汤 
○伤寒谵语 
二阳并病潮热谵语大便难宜用 大承气汤 
三阳合病头痛燥热自汗谵语者宜用 白虎汤 
阳明病恶热狂言而渴者宜用 黄连解毒散 
瘀血内结谵语烦躁大便硬宜用 桃仁承气散 
○伤寒下利 
太阳与阳明合病下利而呕者宜用 葛根半夏汤 
阳明病协热而利便脓血者宜用 黄连解毒汤加 犀角 生地黄 
少阴病下利清谷脉微而厥者宜用 通脉四逆汤 或白通汤 
少阴病下利脓血协寒腹痛脉沉微者宜用 桃花汤 
少阴协寒而利如鸭溏者寒也宜用 理中汤 或理中丸 
○伤寒发黄 
阳明病热结于内小便不利渴而发黄者宜用 茵陈汤 茵陈五苓散 栀子散 
阳明病血蓄于内发黄如狂小便多大便黑宜用 桃仁承气汤 
○伤寒发 
赤 五死一生 黑 十死一生 因下之太早热留胃中阳毒结热在里停留不散宜用 黄连 
化汤 黄连橘皮汤 玄参升麻汤 化 汤 紫雪化毒汤 
温毒发 乃是冬月受寒至春发病经汗下未解者宜用 黑膏方 发 乃是表虚里实不可用 
表药太过恐愈增 烂 
○伤寒痞气 
病患心下痞满而不痛者宜用 桔梗枳壳汤 
痞满而呕发热可用 小柴胡汤 如不愈可用 半夏泻心汤 
○伤寒结胸有大小寒热五症 
若下之太早心胸高起不按而痛不近手者名大结胸宜用 大陷胸汤 
发热胸满按之而痛者名小结胸宜用 小陷胸汤热实烦躁多谵语胸痛名热结宜用 小柴胡 
汤加 枳实 黄连 
寒实身冷无热胸满而痛名伤寒结胸宜用 理中汤加 枳实 半夏 
饮水过多停留不散胸满结头微汗出名水结胸宜用 大陷胸丸 
妇人血结胸宜用 小柴胡汤加 枳壳 生地黄 赤芍药 
○伤寒呕吐有阴阳二症 
阳症呕吐身热烦渴小便赤大便涩掌心热者为胃热宜用 小柴胡汤加 竹茹 竹叶石膏汤 
阴症呕吐身冷不渴大便自利不发热宜用 理中汤加 藿香 橘皮半夏茯苓汤 寒甚者宜 
用姜附汤加 丁香 
○伤寒头汗 
阳明病发热头汗出此为热越欲发黄宜用 茵陈汤 
阳明病谵语头汗出大便难宜用 承气汤 
少阳病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心下满宜用 小柴胡汤 
○伤寒可与水 
伤寒大渴可与水非大渴不可强饮须少与之勿尽意也若强与之为害多矣曰水结曰喘悸曰咳 
噎曰呕哕曰肿满此皆水气病也 
○伤寒漱水不欲咽 
阳明漱水不欲咽是热在经知里无热也必衄血也宜用 犀角地黄汤 
血症发狂漱水不咽为热积血蓄于下宜用 桃仁承气汤 
○伤寒背恶寒有阴阳二症 
阳明背恶寒唇口干燥宜用 白虎汤 
少阴背恶寒口中和宜用 附子汤 
○伤寒吐血 
邪热中三阳热毒留五脏当汗失汗吐血者宜用 犀角地黄汤加 炒栀子 
阳症身热吐血大便硬者宜用 三黄泻心汤 
○伤寒衄血 
太阳病过经不得汗脉紧盛者不可复汗复汗则衄血宜用 竹叶石膏汤加 白茅根 仍用栀 
子烧存性同龙骨为末吹鼻孔中 
鼻衄不可用辛热药盖血得热则行先须凉血止血然后调理宜用 柏皮生地黄汤 麦门冬饮 
或用苑花一把煎汤服亦可 
○伤寒潮热(若潮水之潮不失时发于未申二时者是也) 
阳明病日晡发潮热谵语大便实者宜用 大承气汤 
阳明病便实腹满宜用 大承气汤 大柴胡汤 或小承气汤 
○伤寒发热 
太阳发热恶寒身痛者宜汗 
阳明发热口干目痛者宜用 葛根解肌汤 
大便实者宜用 大柴胡汤 
少阳发热口苦干呕胁痛者宜用 小柴胡汤 
○伤寒腹痛有阴阳二症 
阳症腹痛大便秘涩脐下痛往来寒热烦躁作渴此肠中有燥粪宜用 大柴胡汤 或小柴胡汤 
加芍药 枳壳 
阴症腹痛身不热不渴手足冷大便自利宜用 五积散 或附子理中汤 
○伤寒手足厥冷有阴阳二症 
阳症厥逆身热头疼小便赤大便秘狂言烦躁手足时温宜用 小柴胡汤加 山栀 大便不通 
宜用 大柴胡汤 
阴症厥逆身温手足常冷不烦不渴心中宁静或吐利宜用 理中汤加 附子 四逆汤 姜附 
汤 
○四症类伤寒(痰症 食积 虚烦 香港脚) 
痰症憎寒发热恶风自汗胸痞满头不疼寸口脉浮是也宜用 参苏饮 桔梗半夏汤 温胆汤 
痰饮停积呕吐恶心背痛气急宜用 二陈汤 导痰汤 
食积头疼发热恶寒中脘痞闷呕吐食臭身不痛是也寒多热少者宜用 五积散 治中汤 加 
消食药热多腹胀大便难宜用 大柴胡汤 桂枝加大黄汤 
虚烦微恶寒发热心烦不寐气逆欲吐头身不痛此虚烦也宜用 竹叶石膏汤 温胆汤加 知 
母麦门冬 
香港脚憎寒发热自汗恶风腰腿沉重大便硬腿胫肿足酸挛头不痛宜用 香苏槟榔散 败毒散 
加木瓜 
○伤寒舌胎(舌乃心之苗也色宜红泽不宜黄黑) 
伤寒四五日后舌上有胎色白而滑恶寒作呕者宜用 小柴胡汤 
阳明病腹满而渴舌上胎黄者可下宜用 大柴胡汤 
舌上胎白而滑者邪在表可攻下 
舌上有胎干燥而涩者可下 
要略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退舌上黑者热之极也热病唇焦舌黑者死 
舌上生胎不拘白黄黑用水浸青布于舌上洗净以生姜片浸时时刮之其胎自退 
○伤寒后劳复 
大病瘥后遗热不退宜用 小柴胡汤加减用 
病后热不退脉实大便硬宜用 大柴胡汤 
病后劳役仍前发热者宜用 枳壳栀子汤 
瘥后食伤复热胸满者宜用 枳实栀子大黄汤 
瘥后阴阳交接劳复者宜用 鼠粪汤 鼠屎豉汤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太阳病头疼发热恶寒无汗身痛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葱白 
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取汗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太阳病发热汗出 
桂枝 赤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煎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伤寒感冒头疼发热恶寒身疼无汗 
紫苏 干葛 芍药 甘草 陈皮 香附 白芷 麻黄 升麻 川芎 
水二钟姜三片葱白二根煎八分不拘时热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感冒不正之气头疼恶心发热 
紫苏 香附 陈皮 川芎 白芷 
上 咀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感不正之气头疼胸闷恶心发热 
陈皮 浓朴 本 桔梗 苍术 甘草 
姜三片食远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冒寒头疼咳痰发热恶寒 
川芎 紫苏 干葛 桔梗 柴胡 茯苓 甘草 半夏 枳壳 陈皮 
姜三片枣一枚不拘时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表不解发热头疼不恶寒而渴 
柴胡 干葛 黄芩 甘草 升麻 芍药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治阳明发热口干 
升麻 芍药 甘草 干葛 
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卷之二伤寒门
治方
属性:x即人参败毒散x 
治四时感冒及疫病头疼壮热身体疼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芎 枳壳 茯苓 人参 甘草 桔梗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