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空性论科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十空性论科摄-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圣龙树菩萨  造
  胜友与智军论师译藏
  法尊法师由藏译汉
  法尊法师讲授科摄
  弘悲听受

  敬礼曼殊室利智慧萨缍

  第一章标宗立义

  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

  生、住、灭、有、无、劣、等、胜,是等一切,佛唯依世间名言故说,非依真实。问:如现说我等,此岂非有?后⑴有无我慧转,故定应有我。
  答:
  无我非无我,非故无可说。
  何以故?
  一切所说法,性空如涅盘。二
  问:汝说一切诸法皆自性空者,为依国王教敕而说?为有通达一切法皆性空之正理耶?答:
  一切法自性,于诸因缘中,若总若各别,无故说为空。三
  一切诸法之自性,于诸因缘,或于因缘和合,随于一法上,悉皆非有,故说一切诸法自性都空。
  摄曰:生等唯依世俗说,“无我”亦无有实我,
  此义即显一切空,总别缘中无性故。
  第二章  即法破相
  第一节  就现像开四门约三时破
  第一条  四门无果破生等
  有故有不生,无故无不生,违故非有无,生无住灭无。四
  法若已有,则不从因生,已有,乃名有故。无,亦不从因生,以无故。有无相违亦不得生,不相顺故。如有无相违,其非有非无又岂能生?是相违法故。生无故,住、灭亦无。
  摄曰:法若已有或已无,俱、非违故皆不生。
  第二条  三时无果破生等
  问:佛说有三有为相,谓生、住、灭,又说生时有生,故有为法定应有生。答:
  已生则不生,未生亦不生,生时亦不生,即生末生故。五、且已生则非所生,何以故?已生故。故已生者则非所生。又未生者亦非所生,何以故?尚未生故。诸耒生者则非所生。离生作用、势力,自体非有,故非所生。又正生时亦非所生,何以故?此即已生及未生故。若是已生、未生,仍如前说,非是所生:其已生者已生讫故非是所生;其未生者尚未生故、离生用故、无势力故及无体故,非是所生。由离已生、未生,无别第三生时,故亦非所生。
  摄曰:已生未生皆无生,即故离二无生时。
  第二节  就原因开三门约三时破
  第一条  三门无因破生等
  复次:因不成故亦无生。何以故?
  有果具果因,无果等非因,非有无相违。
  若有果者,具足果故说名为因。若无彼果,则同非因。若非有果非无果,则成相违,有无应不俱故。
  摄曰:有果无果及双非,非无过因故无生。
  第二条  三时无因破生等
  三世亦非理。六
  又于三世因亦非理,何则?因若在前,因为谁因?因若在后,何用因为?若因果同时,此同时所生之因果,谁为谁因?谁是谁果?如是三世因亦非理。
  摄曰:在前在后与同时,因皆有过生非有。
  第三章  缘起无性
  第一节  缘起
  第一条  什么叫缘起    :
  问:有一、二、多等数,数应理故,非一切法皆空⑵;若有诸法,此数乃有,故一切法非皆是空。答:
  无一则无多,无多亦无一,以是一切法,缘起故无相。七
  若无一者则无有多,多若无者一亦非有,故诸法皆是缘起;以缘起故为无相。
  摄曰:一、多相待名缘起,缘起即是无相法。
  第二条  缘起的内容
  第一款  正破法
  第一项  出体总非
  问:经中广说缘起能有苦果,诸传教者亦说一心中有及多心有。答:
  缘起十二支,有苦即不生,于一心多心,是皆不应理。八
  经说十二缘趄有苦果者,此即无生,以于一心中有、多心中有不应理故。何则?若一心者,则因果俱生;若多心者,则前支已灭,应非后支之因。俱非理故,缘起即无生也。
  摄曰:十二有支苦不生,  一心、多心俱过故:
  一心因果应俱起,多心前支非后因。
  第二项  明义别释
  第一目  缘起即相待
  何故无生?以诸缘起因无明生,佛说无明缘颠倒起,而彼颠倒自性空故。何以故?
  非常非无常,亦非我无我,净不净苦乐,是故无颠倒。九
  言无常者,谓非有常;常若无者,即无能治之无常。余三亦尔,故无颠倒。复次:
  从倒生无明,倒无则不有,以无无明故,行无余亦无。十
  若无四倒,则无从彼所生之无明;无明无故,则不起诸行;余支亦尔。
  摄曰:缘起之首为无明,无明之因是颠倒;四倒无故无明无,无明无故余亦灭。    
  第二目  相待即无性
  复次:
  离行无无明,离无明无行,彼二互为因,是故无自性。十一
  自若无自性,云何能生他,以缘无性故,不能生于他。十二
  若离诸行,无明则不生;若无无明,亦不生诸行。此二互为因生故,皆无自性。若自无自性,云何能生他?是故自体不成之诸缘,非能生他。
  摄曰:无明与行互为因,互因即是无自性,自性且无宁生他,是故诸缘不生法。
  第二款  旁引喻
  复次:
  父子不相即,彼二亦非离,亦复非同时;有支亦如是。十三
  父非是子,子亦非父,非相离而有,复非同时。如父子不成,十二缘起当知亦尔。复次:
  梦境生苦乐,彼境亦非有,如是缘起法,所依缘亦无。十四
  如梦中实无依境所生之苦、乐,亦无彼所依境。如是因缘所生诸法及所依之缘,悉皆非有。
  摄曰:父子即、离舆同时,非有有支亦如是;梦境及彼生苦乐,喻缘及法悉非有。
  第二节  无性
  第一条  法上无自性
  问:    
  若诸法无性,应无胜劣等,及种种差别,亦无从因生。十五    
  是故汝说诸法皆无自性,不应正理。答:
  有性不依他,不依云何有?不成无自性,性应不可灭。十六
  若谓诸法有自性者,应非依他之法。若谓虽不依他可有法者,故⑶曰
  不依云何有,谓不依他则不成法。若谓虽不依他亦成法者,则应不成无性;性若是有,应不灭坏,终不成无。
  摄曰:汝谓无性不成法,实则有性法不成,有性即不依他故,不依他性则叵灭,是故果法及胜、劣,种种差别非性有。
  第二条  缘性心是倒
  问:缘自性、他性、无性之心非无所依,故性不空。答:自他性及灭,无中云何有,故自性他性,性无性皆倒。十七
  无者,谓非有义。于此无中,岂可说有自性、他性及以灭坏?是故自性、他性、有性、无性皆颠倒摄。
  摄曰:勿以能缘成有性,自、他、有、无皆倒故。
  第四章  特究生灭
  第一节  生灭与性空
  第一条  合破自性生灭
  第一款  问自性空应无生灭
  问:
  若诸法皆空,应无生无灭,以于性空中,何灭复何生。十八
  若谓诸法皆自性空,则应无生无灭。汝说性空而有生灭,然于自性空中
  有何可灭及可生耶?
  摄曰:若法自性毕竟空,彼法即应无生灭,
  以法必有自性时,方有可灭可生故。
  第二款  答性不空则无生灭
  第一项  就生灭非同时破生灭自性
  答:一切法皆唯是空。何以故?
  生灭非同时。
  生灭非同时者,谓生灭不同时有。
  摄曰:汝谓无性生灭无,实则有性无生灭:性生性灭岂同时!
  第二项  破转救唯生
  无灭则无生。
  若谓唯有生者,破曰:无灭则无生,谓无灭中生不应理,以无无常性则
  无有生故。
  摄曰:勿因生灭不同时,转许唯生而无灭;
  生灭原属相待有,无灭之生叵想象。
  第三项  破还计生灭同时
  应常有生灭。
  又应常有生灭者,谓应常有生与无常性。
  摄曰:倘因唯生理不成,仍计生灭同时有,应知同时性生灭,
  即是生灭常俱有,若法生灭常俱有,彼则究有抑为无!
  第四项  破以别义救生灭同时而逼计唯灭
  无生则无灭。十九
  若谓无常性恒随法转,于生、住时不起作用,要至灭时方灭其法者,破曰:无生则无灭,谓无生时灭亦非有。若无灭,则无灭相之无常性,以无灭者,说是无常性不应理故。故唯应有灭也。
  摄曰:若谓生住有灭体,故无所言唯生过,复以生住无灭用,故无生灭同时失;无用有体体同无,或亦灭时无灭用,若必灭时灭有用,则应离生唯有灭。
  第五项  破唯灭
  若谓即唯有灭。⑷答:
  无生时无灭。不从自他生,是故生非有:无生则无灭。二十
  于无生时应无有灭。彼生非从自、他生,由此生非有。非有生者,即不生也。无生则无灭者,谓无生者则无彼生之灭,故彼灭即非有。
  摄曰:应知自、他皆不生,无生岂能更有灭!
  第二条  特破自性生
  第一款  性生堕常断
  复次:
  有生性应常,无者定成断,有生堕二失,是故不应许。廿一
  若有生性应堕常过,至无生时定有断灭之失。以说有生性犯上二过,故不应许有彼生也。
  摄曰:若生有性见二失:有则应常无断故。
  第二款  实续落异同
  问:
  相续故无过,法与因已灭⑸。
  生与灭是相续故,无有常断二失,与因力已,其法乃灭。答:
  此如前不成,复有断灭过。廿二
  生灭非同时,我前已说,故许相续,如前不成。又汝相续,亦应有断灭失。
  摄曰:有性相续非实同,则为实异勿妄救;实同仍同同时过,实异又落断常失。
  第二节  生灭与涅盘
  第一条  生、灭与涅盘
  第一款  性生性灭不得涅盘
  问:
  佛说涅盘道,见生灭非空。
  由见生灭,佛说涅盘之道,非为空性故。答:
  此二互达故,所见为颠倒。廿三    
  此非见无生,是见生灭故。
  又见生与灭相逢,见灭与生相违,彼生灭二互相违故,故见生灭知成错乱。依生乃有灭,依灭乃有生,故唯是空。
  摄曰:若谓佛说涅盘道,由见生灭非见空。然汝是见性生灭,
  并见互违故成倒。须知生灭皆无性,相依而有故唯空。
  第二款  性不生灭即是涅盘
  问:
  若无有生灭,何灭名涅盘。
  若无生灭,何所灭故而名涅盘?答:
  自性无生灭,此岂非涅盘。廿四
  若性无生无⑹,岂非即是涅盘耶!
  摄曰:若汝必执性生灭,难我何灭名涅盘。
  本无性生与性灭,即此我许为涅盘。
  第二条  灭与涅盘
  第十款  灭或不灭皆非涅盘
  复次:
  若灭应成断,异此则成常,涅盘非有无,故无生与灭⑺。廿五
  若谓灭是涅盘,则应成断。若是不灭,则应成常。是故涅盘非有、无
  性,无生无灭是涅盘。
  摄曰:又汝见有性生灭,性灭涅盘应成断,
  涅盘不灭应是常,然实涅盘离有无。
  第二款  灭非常住
  第一项  直斥常灭不成
  问:灭应是有,是常住故。答:
  灭若常住者,离法亦应有。
  若灭常住者,应离法有灭;复应无依。然此非理。复次:
  离法此非有,离无法亦无。⑻廿六
  若离法及无法,俱无有灭。
  摄曰:常灭离法无依故,不成何况离无法!
  第二项  明常灭不成之总因并例余法
  云何应知?
  能相与所相,相待非自成,亦非展转成,未成不能成。廿七
  能相待所相而立,所相亦待能相而立,离此,不能自成。亦非展转成者,谓互不成。由此理故,能相、所相二俱不成。此自未成之能相、所相,
  亦不能成诸法。复次:
  因果受受者,能见所见等,  一切法准此,皆当如是说。廿八
  摄曰:能相、所相相待有,自成、互成皆不成;彼二自身未有故,是亦不能成诸法。余如因果、受受者,能见所见、明板等,相待而有都无性;反是一切皆不成。
  第三节  特破生灭存在之形式⑼
  问:诸时论者说有三世⑽,故时应有。答:
  不住相待故,乱故无体故,无性故三时,非有唯分别。廿九
  时不成,何以故?不安住故。时不安住,作不住想。若不住者,则不可取。不可取者,云何施设?故时不成。又相待故,谓互相观待而立:由依过去成立现、未,依待现在成立过、未,依待未来成立过、现:由是相依⑾而立故时不成。又即此时观待现在说名现在,观待未来则是过去,观待过去则是未来;如是杂乱故时不成。又无自体故,由自体不成故时亦不成。又无性故,时亦非有。要先有性,其时乃成,遍求彼性全无自体,故时亦非有性,唯分别耳。
  摄曰:不住、相待、杂乱故、无性、唯想“时”不成。
  第五章  即相破法
  第一节  就生、住、灭三相破为、无为法
  问:如说一切有为皆具生、住、灭三相,与此相违是名无为,故有、无为皆应是有。答:
  由无生住灭,三种有为相,是故为无为,一切皆非有。三十所说生、住、灭诸有为相,若审⑿观察皆不应理,故彼非有。由彼无故,有为、无为都无所有。纵许有为,若审观察,不应理故,说为非有。何以故⒀?
  灭未灭不灭,已住则不住,末住亦不住,生未生不生。卅一
  此当问彼:为已生者生?抑未生者生?若已生者是则不生,何以故?已生故。未生者亦不生,何以故?尚未生故。即此生法为已住者住?抑未住者住?若已住者是则不住,已住故。未住者亦不住,何以故?未安住故。又彼为已灭者灭?抑未灭者灭?俱不应理。设许有为,若以此三次第观察皆不应理,故无有为。有为无故,无为亦无。
  摄曰:生等三相皆无故,为、无为法亦非有。已、未三相次第观,纵许有为亦不成,有为无故无为无。
  第二节  就有、无、一、多等相破为、无为法
  复次:
  有为与无为,非多亦非一,非有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