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古今医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73-古今医鉴-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菖蒲(一两) 酸枣仁(炒,一两) 薏苡仁(炒,一两) 沉香(五钱) 附子(五钱,童 
便浸,去皮、脐,面裹煨) 
上为极细末,以神曲六两,生姜汁一盏,竹沥一碗,猪脊髓五 
条,同炼蜜打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x竹沥枳术丸x 化痰清火,理胃调脾,肥白气虚之人,宜服此药,预防倒仆之患,至神至妙。 
枳实(麸炒,一两) 白术(土炒,一两) 苍术(米泔浸,盐水炒,一两) 天南星 
(制) 半夏(制) 黄芩(酒炒,一两) 白茯苓(一两) 当归(酒洗,五钱) 橘红(一两) 
山楂肉(一两) 黄连(姜汁炒,五钱) 白芥子(炒,一两) 
上为极细末,以神曲六两,生姜汁一盏,竹沥一碗,煮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姜汤下百丸。 
x搜风顺气丸x 
治诸风痿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难辨,肌肉顽麻,眩 
晕耳鸣,口苦无味,憎寒毛疏, 癖瘕块,男子阳衰肾冷,女子绝产阴虚,俱能奏效。 
锦纹大黄(五两,酒浸,九蒸,九晒) 麻仁(微炒,去壳,二两) 郁李仁(去皮、 
壳,泡,二两) 枳壳(麸炒,二两) 干山药(酒蒸,二两) 独活(一两) 山茱萸(酒 
蒸,去核,二两) 槟榔(二两) 菟丝子(一两) 车前子(炒,二两半) 牛膝(酒浸,晒干,二两)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白汤送下,早晚各一服。久患肠风脏毒,服之除根。瘫痪 
语涩,服之平复。酒后能进一服,宿酒尽消。中年以后之人,过用浓味、酒肉,多有痰火,且不能远房事, 
往往致阴虚火动,火助则生风,所谓一水不能胜五火也,故以此方疏风降火为主,不问年高气弱,并宜服之,惟 
孕妇忌服。 
x天麻丸x 治风因热而生,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躁,此药能滋阴抑火,行荣卫,壮筋骨。 
天麻(一两五钱) 牛膝(酒洗,两半) 萆 (一两五钱) 玄参(一两五钱) 当归 
(二两五钱) 羌活(一两五钱) 独活(一两) 生地黄(四两) 杜仲(酒炒,断丝,一两五 
钱) 附子(制,五钱) 知母(盐、酒炒,一两)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温酒送下八十丸。 
按上方皆预防中风之剂。 
凡人初觉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此中风之先兆也,宜予服愈风汤、天麻丸各一 
料,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也,或先服竹沥枳术丸及搜风顺气丸,何中风之有? 

卷之二
附诸风
属性:x方x 
x消风散x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弦,背项强急,耳作蝉鸣,及皮 
肤瘙痒,顽麻瘾疹,妇人血风头痛。 
防风 荆芥 川芎 茯苓 人参 藿香 甘草(各一两) 羌活(一两 
五钱) 蝉蜕 僵蚕 陈皮 浓朴(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清茶送下。 
x蝉蜕散x 治饮酒后搔出紫血黄水,痛痒不一。 
蝉蜕(去头、足) 薄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一方用消风散一两,蝉蜕一两) 
x胡麻散x 治脾肺风毒攻冲,遍身皮肤搔痒,或生疮疥瘾疹,浸淫糜烂,久而不瘥,面如虫行。 
胡麻 苦参 何首乌 荆芥(各二两) 威灵仙 甘草(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薄荷汤调下。 
x苦参丸x 治心肺积热,脏腑蕴毒,攻于皮肤,发为疥癫,及成厉风,手足烂坏,眉毛脱落,并能调治。 
苦参(四两) 荆芥穗(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清茶送下。 

卷之三
伤寒
属性:x脉x 
伤寒以浮、大、动、数、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其弦、紧,浮、滑、沉、涩六者,为残 
贼脉,能为诸经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缓,为四季之正脉;浮、沉、迟数 
为客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呼出心、肺为阳,吸入肝,肾为阴。一呼一吸为一息。寸口为阳,尺泽为阴, 
中为关界。阳主气,阴主血。血为荣,气为卫。寒伤荣,风伤卫。所谓伤寒之病,从浅 
入深,先以皮肤肌肉,次入肠胃筋骨。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俱在浮、中、沉三脉有力无力中分。有 
力者为实、为阳、为热;无力者为虚、为阴,为寒。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 
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杂病以弦为阳,伤寒以弦为阴,杂病以缓为弱,伤寒以缓为 
和。伤寒以大为病进,以缓为邪退。缓为胃脉,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死。伤寒病 
中,脉贵有神。脉中有力,即为有神。神者,气血之先也。两手无脉曰双伏,一手无脉曰单伏。寸口阳脉中, 
或见沉细者,但无力者,为阳中伏阴。尺部阴脉中,或见沉数者,为阴中伏阳。寸口数 
大有力为重阳,尺部沉细无力为重阴。寸口细微如丝为脱阳,尺部 
微而无力为脱阴。寸脉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实,宜汗;浮而无力,主风邪、表虚,宜实;尺脉沉而有力,主 
阳邪在里为实,宜下;无力,主阴邪在里为虚,宜温,寸脉弱而无力,切忌汗下。初按 
来疾去徐,名曰内虚外实;去疾来徐,名曰内实外虚。尺寸俱同名曰缓。缓者,和而生也。汗下后脉静者 
生,躁乱身热者死。乃邪气胜也。如寒邪直中阴经,温之而脉来断续为歇止,正气脱而不复生 
也。纯弦之脉名曰负,负者死。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阴阳离,离者死。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今 
将浮、中、沉三脉下,注证治之法,使因脉以知证,缘证以明治;以此达彼,由粗入精, 
亦可以为后学之窥鉴矣。 
浮脉∶初排指于皮肤之上,轻手按之便得,曰浮。此为寒邪初入足太阳经,病在表之标,可发而去之。 
虽然,其治法则有二焉,寒伤荣则无汗恶寒,风伤卫则自汗恶风。一通一塞;不可同也。 
浮紧有力则无汗,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此为伤寒之表,宜发汗。冬时用麻黄汤,余三时 
用羌活冲和汤。有渴加石膏、知母。 
浮缓无力则有汗,恶风,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此为伤风在表,宜和卫。冬时用桂枝汤,余三时 
用加减冲和汤。腹痛,小建中汤。痛甚,桂枝加大黄汤。 
中脉∶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按之乃得。谓之半表半里。然亦有二焉,盖阳明、少阳二经,不 
从标本从乎中也。长而有力,即微洪脉也,此为阳明在经,其证微有头痛,眼眶痛;鼻干不 
得眠,发热无汗,用葛根解肌汤。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经汗过,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参汤。无渴不可服。此 
药为大忌。 
弦而数,此为少阳经脉,其证胸胁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用小柴胡汤。或两经合病,则脉弦而长, 
此汤加葛根、芍药。缘胆无出入,有三禁,止宜和解表里耳。 
沉脉∶重手按之,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乃得,此为沉脉。然亦有二,阴阳寒热,俱在沉脉中分。若沉 
而有力,为阳、为热;沉 
而无力,为阴,为寒;沉数有力,则为阳明之本,表证罢而热入于里。恶寒头痛悉除,及觉怕热,欲揭衣被, 
扬手掷足,谵语狂妄,躁渴,或潮热自汗,五、六日不大便,轻则大柴胡汤下之,重则六一顺气汤选用。 
沉迟无力为寒。初病起,外证无头痛;无身热,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泻。或口吐白沫,或流 
冷涎,或战栗面如刀刮,引衣蜷卧,不渴,或手足指甲青,此为阴经自中其寒,非从阳经传 
来,急温之,轻则理中汤,重则姜附汤、四逆汤之类。故经云∶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也。 
x证x 
夫伤寒者,冬时天气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体虚之人,触犯之者,中而即病,名曰正伤寒。不即 
病者,乃寒邪藏于肌肤之间,伏于荣卫之内,至春因温暖之气而发者,名曰温病。至夏因暑热之气而作者, 
名曰热病。热重于温病也。虽曰伤寒,实为热病,热病乃汗病也。非时行之气,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 
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故一岁之中,长幼病皆相似也。是时行不正之气, 
非暴厉之气。暴病者,疫病也。疫病者,乃春分至秋分前,天有暴寒,皆为时行之寒疫也。又 
有四时之正气者,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凛冽。然正气亦能为病。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 
伤于暑,秋必疟痢;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总曰伤寒。病自外入,或 
入于阳,或入于阴,皆无定体。非但始太阳,终厥阴论也。或有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 
邪气衰而不传自愈者;亦有不能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之二三经而止者,或有始终只 
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证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证者; 
有变证者;有脉变者;有取证不取脉者;有取脉不取证者;又有二阳,三阳同受而为合病者;或太阳、阳明先 
后受而为并病者;有日传二经而为两感者。盖病有标本,治有逆从。若夫常病用常法,理固易知。设有感冒非时暴 
寒,而误作正伤寒者,有劳力感寒,而误作真伤寒者,有直中阴经真寒证,而误作传经之热证者,有温热病而 
误作正伤寒治者,有暑证而误作寒证者,有如狂而误作发狂者,有血证发黄而误作湿热发黄者,有蚊迹而误作 
发斑者,有动阴血而认作鼻衄者,有谵语而认作狂言者,有独语而认作郑声者,有女劳复而认作阴阳易者, 
有短气而认作发喘者,有痞满而误作结胸者,有心下硬痛,下利纯清水,而俗名为漏底,而治之以燥热药者, 
有哕而误作干呕者,有并病而误作合病者,有正阳明腑病而误作阳明经病者,有太阳无脉而便认作死证者, 
有里恶寒而误作表恶寒者,有表热而误作里热者,有阴极发躁而误作阳证者,有少阴病发热而误作太阳证者, 
有标本全不晓者。此几件终世不相认者,比比皆然。胸中若不明脉识证,论方得法,但一概妄治,则杀人不 
用刀耳。且如麻黄、桂枝二汤,仲景立治冬时正伤寒之方,今人通治非时暴寒温暑之证,则误之甚矣。 
又将传经之阴证,作直中阴经之阴证,误人多矣。若夫寒邪自三阳传次三阴之阴证,外虽厥逆,内有热邪耳。若 
不发热,四肢厥冷而恶寒者,此则直中阴经之寒证也。盖先起三阳气分,传次三阴血分,则热入深矣。热入 
既深,表虽厥冷,而内真热邪也。经云∶亢则害,承乃制。热极反兼寒化也。若先热后厥逆者,传经之阴证 
也。经云∶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是也。故宜四逆散、大承气汤,看微、甚而治之。如其初病便厥,但寒 
无热,此则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辈以温之。经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 
寒者,发于阴也。尚何疑哉。有病一经,已用热药,而又用寒药。如少阴证用白虎汤、四逆散寒药者;少 
阴证用四逆汤、真武汤热药者。是知寒药治少阴,乃传经热证也;是知热药治 
少阴,乃直中阴经之寒证也。辨名定体,验证用药,则治伤寒之法判然明矣。 
伤寒汗、下、温之法,最不可轻。据脉以验证,问证而对脉。太阳者,阳证之表也;阳明者,阳证之里 
也,少阳者,二阳三阴之间;太阴、少阴、厥阴,又居于里,总而谓之阴证也。发于阳,则太阳为之首;发 
于阴,则少阴为之先。太阳恶寒而少阴亦恶寒,太阳之脉多浮,少阴之脉沉细,与其他证状亦自异也。发 
热恶寒,身体疼痛;或自汗,或无汗,是为表证,可汗。不恶寒,反恶热,手掌心、腋下 而汗。口燥咽干, 
壮热腹满,小便如常,不白不少,而大便闭硬,是为里证,可下。厥冷蜷默,自利烦躁而无身热 
头痛,是为阴证,可温。单浮与浮洪、浮数、浮紧者,此表病之脉。滑、实、弦、紧,中间数盛者,此里病 
之脉。在表者,邪传于荣卫之间;在里者,邪入于胃腑入内。胃腑而下,少阳居焉。若传次三 
阴,则为邪气之脏矣。荣与卫居,为表也,亦均可汗也。然自汗者为伤风。风伤卫气,卫行脉外,其脉浮缓 
而病尚浅,则以桂枝汤助阳而汗之轻。无汗者为伤寒。寒伤荣血,荣行脉中,其脉浮紧而病 
稍深,则以麻黄汤助阳而汗之重。荣卫固为表也,胃腑亦可以为表也。然以腑脏而分表里,则在腑者谓之表,在 
脏者谓之里。胃取诸腑、可以表言。若合荣卫脏腑而分之,则表者,荣卫之所行。里者,胃 
腑之所主,而脏则又深于里者矣。审脉问证,辨名定经。真知其为表邪则汗之,真知其为里邪则下之;真知 
其为阴病则温之。表有邪,则为阳虚阴盛,而发表之药温;里有邪,则为阴虚阳盛,而攻里之药寒;阴经 
受邪,则为脏病,而温之药热。是三者,贵平得中,不则宁可不及,不可太过。得中者上也,不及者次也。 
夫苟太过,则斯为下矣。盖得中者。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温。桂枝承气投之不瘥;姜附理中,发而 
必中。重者用药紧,轻者用药微。不背阴阳,深合法度。故曰得中者上也。宁可不及者,证与脉,大同而 
小异。名与证,似异而实同。当五分取汗,而三分之剂散之;当五分转下,而三分之剂导之;当纯刚温里,而 
略温之剂扶持之。未可汗下者,与之和解;未可遽温者,且安其中。若犹未也,则增减于其间,细细而加 
消详,徐徐而就条理。虽无遽安,亦无传变,故曰宁可不及者次也。太过者,粗工不知深浅,轻 
举妄动者为之。或问证而不知脉,或执脉而不对证,或名实之不辨,或日数之为拘。是有汗下太早之失。甚者 
诿曰∶不问阴阳,当汗而反下,则为痞、为结胸、为懊 ;当下而反汗,则为谵语、为亡阳动经、为下厥 
上竭。至于阳厥似阴之类,但以刚剂投之,是以火济火,以致舌卷囊缩,烦乱可畏。性命至贵,可轻试哉?故 
曰∶夫苟太过,则斯为下矣。大抵治伤寒有法,与他病不同,条例审的,药进病除,七剂少瘥,生死立判矣。 
古人处方立论,曰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