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此人是谁?”这年头不要说什么有婚约的,就是结了婚的,也不一定能经得起名利权利的诱惑,陈世美那样的负心汉。也不是一两个。

    “听说是一个叫‘刘延安’的人,好像和林菖走的很近。”要不是听到此人和林菖走的很近,孔嘉宜也没功夫注意到这么一个人。哪怕是她二舅母说的。

    “哦!”刘延安这个人,林海倒是听说过的,当然也是林菖对他说的。此人是君壁书院的学生。跟着林菖的关系不错,说是寒门子弟算不算,他家里在杭州那边还算是有名的土地主。但是要是什么大家出生,也谈不是。也就比普通人家殷实一些,家里也陆陆续续的考出个几个举人来,不过考试进士的却只有他一个。

    京城没有多少助力,加上成绩也只是二甲偏下,因此没有考入翰林院,不过人倒是对人情世故很精通,也不知道走了谁的路子,如今在工部任着一个八品的小官。

    “他真的拒绝了?”林海有些不敢相信,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包青天,再说了他身上是婚约,又不是成亲了。就是悔婚了,料想女方看着刘家势大也不敢说出什么来。

    太仆寺卿是从三品,隶属兵部,手上也是有点实权的。要职责为掌管国家马政,负责饲养、训练马匹的相关事物。还有皇帝出巡时,负责调配随从人员、车马的先后顺序。另外皇帝参加重大典礼时,太仆要亲自给皇帝驾车。

    而且这个花家在京城也是排得上号的,家里虽然子弟多,但是因此姻亲也不少,在朝中也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他竟然拒绝了,林海倒是要高看他一眼了!

    孔嘉宜点点头“可不是吗?二舅母还说二舅舅挺欣赏他的,说他到不是刘安之流。”

    刘安是三国里最无心肝的人之一,说的是刘备的军队在小沛被吕布的部将高顺击溃,刘备弃家小逃难,路遇孙乾,二人寻小路到许都投曹操。一日,到一家投宿,其家一少年出拜,问姓名,乃是猎户刘安。刘安听说是豫州牧到来,想寻找野味进食,一时不能得,便杀了妻子给刘备吃。

    林海这个时候倒是有点明白刘延安的动作了,他这个时候拒绝了,还能留下一个美名。要是日后被揭露出来,怕是要如陈世美那样遗臭万年吧!毕竟这个世界是可没有不透风的墙,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去走那些歪门邪道了。

    倒是这太仆寺卿竟然看上了刘延安让林海感到有些奇怪,于是便问了孔嘉宜。

    孔嘉宜叹了一口气说道:“花大人给看人的是他家的大小姐,听说当年因为早产,人有些痴痴傻傻的。今天也到府上来了的,我瞧着人倒是生的很好,就是好像脑子有点问题,和她打招呼都要过一会儿才有反应。”

    得,林海乐了,这不是典型的天然呆,反应慢别人半拍吗?

    “左右也都是他们两家的事,跟咱们没关系,时候也不早了,睡吧!”无论是你娶还是他嫁,都和林家没什么关系,最多也不过是日后听到了消息,等着他们请客的时候送上一份贺礼罢了!

    孔嘉宜窝在林海的怀里点点头,明天她还要看库房了!

    一大早侍侯林海起床,给江氏请安,直到送走林海了,孔嘉宜稍稍松了口气。

    但也没敢很放松,今天还得看库房呢,昨天那么多人家送了礼来,物品要跟礼单对上号,要是弄错了,那就丢脸了!何况根据林家的规矩,像这种寿宴得的贺礼,都是要交给寿星当私房的,孔嘉宜也不想弄出个贪小叔子寿礼的名声出来。

    清算到中午时分,孔嘉宜算是一件件看完了,不怕慢些,只要别出错。她一个才进门的新媳妇,要是被管家奶奶们抓到错处了,以后想再管她们不容易着呢。清点完毕,孔嘉宜把礼单册子拿好,因为林老爷在衙门并,所以孔嘉宜还的过去侍侯江氏吃饭。

    饭毕,孔嘉宜就把礼单拿了出来给江氏看,等着江氏审查完毕后,再交给林深。

    “好,很好。”江氏夸着孔嘉宜,脸上有几分得意,不管宴客料理,还是接客待人,孔嘉宜那都是挑不出错来的,昨天那么多太太们来了,哪个不夸孔嘉宜好的。

    孔嘉宜笑着道:“那也是母亲先提点了,跟我说了要怎么办,不然只凭我一个人,不知道会办成什么样。”

    江氏微微一笑也不点明,这年头哪个大家闺秀没有在闺中的时候就学习一些管家的事。靠婆婆手把手的教,那是不现实的,也不太可能的。

    因为林汧玉的嫁妆还有要给双胞胎看人家的事,江氏最近也有些力不从心。其实林家的家务事真的说不上多,林家人口少,相当来说事非也就少。而且林家男人都厉害,外事完全不用女人插手,只是内院的事情,林府主子一共只有几个人,能有多少事情。

    基本上处理的大部分都是上流社会贵族之间的行走,这家老太太生日了,那家娶儿媳妇了,什么样的人家送什么样的礼,有的能打发人送过去,还有一些必要应酬的场合,需要亲自出席的。还有哪家更为亲厚些,哪家就是现在看着不行,也要多看一眼的。

    但是这些事情却非常的繁琐,正如孔嘉宜先前分析的那样,江氏已经开始准备将管家权交给孔嘉宜一段时间,等着三玉的事情忙完后再说。她是婆婆,要收回管家权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再者林海的功夫也做得不错,没有有了媳妇忘了娘,因此江氏也没有什么可担心了,很爽快的放权了!

    这倒是让孔嘉宜在林家的生活,过的充实又紧凑,也就没多少时间想着衍圣公即将离京的事了!

    ps:感谢和尚居士、无敌飞鹰童鞋的粉红票,感谢cbbca、雨水中的鹭、smimi911、等待天明的黑夜 童鞋的打赏,摸摸哒!

    另: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小因缘》前世虐我?今生我打脸! 

第一百十三章 大儒失节

     与孔嘉宜的忙碌形成对比的是,林海在翰林院可是闲的不得了!

    翰林院清贵是清贵,但是也同样是清闲的,就是有前辈上司们让你做事,也多是整理书籍这些小事。更多的时间还是自己窝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看书。

    不过今天翰林院里却热闹的不得了,准确的说是渣恼得不得了!

    林海奇怪了!这翰林院向来是清净的地方,就是有什么大喜事也都是当事人自己关了房门在里面高兴一下,什么时候这些自诩为君子的人会这个样子。

    林海心里好奇,左右的看了看,看到了一个熟人——洛翔,连忙向着他走了过去“今个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怎么这么热闹。”

    洛翔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如海,你不知道今早发生的事呀?”一副即使全世界都不知道,你都应该知道的表情。

    林海被洛翔看得莫名其妙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我刚刚才到翰林院来,怎么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呀!”

    洛翔上下的打量了一下林海后,看见他一本正经的表情,才相信了他没有说谎,然后一脸特大新闻的样子对着林海说道:“岳鹿书院的山长被人状告了!”

    “哦!是谁呀!”林海好奇的问道,一般书院的山长都是品德崇高之辈,而且基本上都是致仕的官员或者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担任,再说了一般来说,山长都是窝在自己的地盘,做着一众学子的楷模和偶像,哪有这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的。

    “听说是岳鹿书院的一个学子!”洛翔一脸古怪的说道。

    林海听了也是一脸的古怪。

    如今座师与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年头;读书里面不孝不义的多得是,甚至还有不少大义灭亲的。但是;没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跟自己的老师作对的,真要出了这种事。这名声也就坏了,光是人们的指指点点,就能让精神崩溃,曾经有个言官,觉得自己的老师做得不对,弹劾了一本。结果。回头就被各种言语攻击,最终一条腰带把自己吊死了,死了也没落个什么好名声,说都说他活该。

    “所告的什么罪呀?”要是不上天大的事,那人怎么可能千里迢迢的跑到京城来告状。那岳鹿书院可在湖南。

    洛翔左右的看了看,才附耳对着林海说道:“听说那个学子状告岳鹿书院的于山长,强要了他妹妹。又逼迫他妹妹,想要一直保持着那种关系,结果他妹妹不可忍受便自尽了!”

    岳鹿书院的山长原本是严山长的,可是因为六皇子逼宫的事情发生,严山长作为六皇子的岳父也自然被清算,不过他到底还有人脉在,找一步将山长之位传给了严家的一个之交好友,想为严家留出一条后路来。

    大儒失节。擦……这可真是一个劲爆的消息呀!

    “那顺天府可有什么反应。”按理说这种事情不可能这么快闹得满城风雨的呀!这才多久一点,竟然满城皆知了!林海的眼底闪过一道精光,莫非是……

    洛翔有些赞赏的一笑“人家可是敲的登闻鼓!”

    登闻鼓。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挝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大家常常在影视片中看到,冤屈的百姓在衙门口击鼓鸣冤的场面。所击的大鼓就是登闻鼓。根据历朝历代的习惯,凤朝也是设了登闻鼓,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

    “登闻鼓!”林海倒是对这人有些敬佩了!凤朝的登闻鼓,并不是像清朝已形同虚设,并规定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以防止无端刁民的恶意上访。但是若是没有什么重大冤情的话,事后还是要被处罚的。以免那些恶意刷名气的人,天天来敲。

    “可不是,这还是本朝开国以来登闻鼓第一次被敲响了!听说皇上听说了,立刻就接见他了,因为涉及到一方大儒的名声,因此下令三司会审了!”这也是为什么洛翔会用一副即使全世界都不知道,林海都应该知道的表情看着他,谁让林老爷就是大理寺卿了!

    林海点了点头,三司会审一般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事,像着前面元子凡的案子那完全是长阳公主闹的,不然哪里这么容易就三司会审娿!向着这种一方大儒失节的事,才符合三司会审的严肃性和重大性。

    说道大儒失节,林海不得不想到一个对华夏历史影响非常大的人——朱熹。

    这位老大人,可是典型的伪君子假道学,表里不一的人。

    要说为什么林海第一时间就想到他了,还在于他对后世的影响和岳鹿书院。

    历史上对他的说法是: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178年,朱熹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

    因此朱熹的名声大振,在当时成为续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儒。

    又因为宋朝靖康之耻的事,那是的妇女还没被迫害得那么深要什么守活寡,立贞洁牌坊。就是被夫家休了,或者是丈夫去世了,都是可以再嫁,最为著名的就是陆游的第一任妻子唐婉,她被陆游修掉后由家人作主嫁给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赵士程。

    但是因为在靖康之耻的时候,妇女们大多苟且偷生(其实两个皇上也是一样的),为了活命在金人那边为女为妓。只有朱皇后最具有反抗精神,她选择了以死抗争。受降仪式结束后,朱皇后即“归第自缢”,被人发现后救活,她“仍投水薨”。她的这种刚烈行为其后还得到了金人的褒扬。金世宗下诏称赞她“怀清履洁,得一以贞。众醉独醒,不屈其节”,追封她为“靖康郡贞节夫人”。

    后来南宋建立后,就以朱皇后的这种行为来约束世间的妇女了!其中这位朱熹老先生也是出了不少的力气。

    可是他却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不但如原著中的贾珍那样爬灰,还为老不尊贪色好淫的,勾搭了两个尼姑作为侍妾。这完完全全的很他的言论不符。当时可算得上是斯文扫地了!

    可是为什么朱熹的名头如此响亮了,还是因为朱元璋的原因,为了让自己脸上有光一些,朱元璋自己非常主动的认了朱熹这个老祖宗,还大力的推行老祖宗,所以他才能如此的火。

    私底下林海是最看不起这样的人的,到不是说人不能有两张脸,一张对着自己,一张对着别人。可是您老爷不用玩得如此的出阁呀!

    所谓的大儒,可不只是口头上的,他的言行举止都必须要符合这个时代或者是下一个时代的潜规则。

    “这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来!”林海有些玩味的说道。

    洛翔也是如此的表情“哦!你可是想到了那位大名鼎鼎的假正经。”

    虽然历史并没有按照林海记忆中的那样走着,但是在这条大路上,曾经闪耀过的人,在这个时空,依然闪耀着,和明显的这位朱熹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怕再过几天又要出来一位了!”林海整理了一下衣袖,眼底闪烁了一下,但是却看不出什么的说道。

    这个时代的朱熹可没有朱元璋那般体贴孝顺的后人了,因此虽然不说将他的缺点无限放大,但是名声却不是林海记忆中的那样洪亮了!虽然他的著作依然是儒家的经典,但是对他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