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 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林家是没有什么爵位可袭了,但是林老爷却还是有爵位在身的。大儿子林海在外面做了十几年的盐政,还能够全身而退回京任着户部左侍郎,大儿媳妇是衍圣公的嫡女。二儿子林深如今是户部右侍郎,二儿媳妇也是出身高贵。再加上嫡长子娶的是太上皇的表妹,那这个八十大寿就是想简单一点都不可能的。

    林家的宅院不算小了,但筵宴根本就排设不开,八十大寿这要的整寿,那是亲朋好友全到齐,还有官客,堂客之分,林海、林深、林烨、林煜和林煌那是肯定跑不掉的,官客得他们招呼。

    这回是林海进京之后第一件大事,不仅仅关系到了林家的脸面,还有林海的脸面,要是这件事办不好,那以后林海就不要在京城的上流社会做事了!

    摆席如何摆,林海和林深早就商议好,前面是官客,后面堂客。

    林老爷正生日是七月二十二,从十九开始一直摆到二十四,十九是皇亲国戚,亲王郡王王公驸马,以及公主郡主太妃王妃之类;二十,二十一是都府督镇及诰命等,二十二日是诸官长及诰命并远近亲友及堂客,二十三日是家宴,二十四日是家里面的管家执事等共凑一日。

    从七月半开始,林家收礼就收得有点手软了!

    还好林家现在人都,李若溪现在还借住在林家,也能帮着料理一些事情。

    终于林老爷夫人八十大寿过完了,别说江氏和孔嘉宜杜丽梅,就是林海和林深也是累的不轻,为此他们哥俩,还默契十足的去多请了几天的假期。

    想着原著中贾母八十大寿时,把尤氏饿的没办法到凤姐屋里找吃的,只能说明,办寿什么的事情,坑的就是自己人。

    但是等着看库房的时候,林海心情又好了起来,这段时间林家送的礼不少,凡事和林家沾边的人都或厚或薄的送了一份礼来的。而且大家瞧着林家这架势,摆明了,是为了给林老爷冲上一冲的,就是宫里都有赏赐下来了,这是多大的殊荣。其他各府上礼物也厚重,以平民的眼光看,这回宴客倒是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那么多人家送了礼来,物品要跟礼单对上号,然后要入库封存。

    等着休息好了,林海才正式的踏入了户部,接交了户部左侍郎的位置,值得说的是,以前的左侍郎如今荣升为户部尚书了,只是原来的户部尚书,自然是进入内阁了!都说了户部算的上是皇上的嫡系了,有这样的事情,这很正常。

    皇上如今最急切的莫过于老臣掣肘过大,只要搬开了他们,皇上的政向便可在朝中安然推行下去了。不过因为上面有着太上皇,这搬开老臣的行径,不得不慎重。

    而且这些老臣一次又一次的挑起太上皇和皇上的政见不合,可见有些人还是有妄想的。瞧着皇上的行事,显然是知道这些事情的,但是现在的皇上还动不得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很大多少都说太上皇以前的人。

    为了不引起太上皇的朝廷老臣的注意,皇上特意的将恩科的事情推荐到了乡试八月,会试殿试明年。

    如今朝堂上都是老臣,很多人依旧在感念太上皇,还有不少暗地里面依旧不服输的人在。而太上皇似乎退了位之后,权欲之心也没有消退。

    太上皇对几个皇子,尤其是十皇子依旧疼宠,不管太上皇究竟是个什么打算,皇上心里都不得不觉得腻烦透顶,只是鉴于他暂时对朝堂的不够,纵然有几个臣子表示忠君,可是对于整个朝堂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因此,皇上急需自己的班底,这也是为什么皇上会特意的这么关注恩科的事情。一般的恩科都是只开恩会试殿试,但是这次还是为了捞到人才,特意的加恩了一次乡试。

    恩科乡试是第一场,第二年春天再举行会试,还有殿试,选拔出一群符合皇上要求的天子门生来,还是可以用这群新科进士,取代一些不是自己阵营,可以动一动的基层官员,那些能入翰林院担任庶吉士的,好好培养个几年,就能在六部占据几个实职。

    虽然这中间需要等待挺长一段时间,但是,皇上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因为他并不缺乏耐心,只要慢慢来,往那些不是自己人的官员群体中掺沙子,再利用一下朝中的党争,皇上便可以真正把握实权,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太上皇,也就只能真的垂拱而治了。

    当然,皇上这一番心思,能摸清楚的人并不多,毕竟,新皇登基,施恩天下乃是常例,谁也不能反驳。

    这些都是皇上的长期计划,于此想反的,皇上还有一些短期计划。

    而这些短期计划,就和林海的部门息息相关了!

    国库里没有多少银子了,当年太上皇那一仗打得的确很好,也应该打,但是这一仗将国库九成的银子都打没有了!

    而剩下的银子,又要支撑朝廷上上下下的运转,加上新皇继位的庆典,后妃册封的仪式,林林总总的,反正就造成了现在国库没有银子的事实。

    而林海的任务,就是让国库里堆满银子。 

帝334章

     这个任务,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

    皇上没有即位的时候,就是知道户部没有多少银子的,但是知道归知道,具体的数据是多少,其实皇上并不知道。因此在即位之后,皇上下令彻查库银,得到结果后,让皇上目瞪口呆,几天未眠,堂堂大凤国竟然是一副空架子。

    皇上震怒了,下旨让户部给他拿出一个好的方案来,不可能就这么干等着各地的税银吧!

    这要想来银子,无非就是开源和截支两个办法而已。

    要说这皇上为什么这么看着林海了,还是因为当年林海殿试的时候的那一篇文章,不得不说,在众人的眼中林海挺有远见的,如今海关税,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税收之一了。

    因此等着皇上缺钱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了林海,正好林海从江南回来了,人家镇守江南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不可能不给一点表示的吧!

    于是皇上果断的将林海放到了户部,准备让他发挥出余热。

    “如海初回京城,京中的情势,可打听清楚了?”户部尚书崔大人对着林海直言问道。

    林海答道:“这么几天我已经派人打听过了,因此还算清楚。”

    崔大人叹口气道:“国库里的银子已经不多了,如今南边来了倭寇,打与不打太上皇和皇上还没有拿定主意。因此朝廷上的大臣如今正在嚷嚷着要禁海,他们也不想想,且不说这个太上皇当年提出来的,就是本朝也从来就没有禁海的说法。

    而且海关税让户部的银子也充裕起来,少了这一部分的银子,每年的事情至少要少办一样。只是如今,南边的事情悬而未决,海禁之事却是在朝中被过半数的大臣赞同。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以牛阁老为首官吏。以及建朝所封的侯门世家。”

    要说这牛阁老也不是别人,就是甄家的亲戚,甄家的二小姐嫁的就是牛家的儿子。牛阁老是太上皇的第四任首辅,在内阁和朝廷之上也算得上根深蒂固。

    太上皇如此纵容他的原因就是,牛家三代人都没有生出一个女儿来,哪怕就是庶女都没有一个。因此太上皇不用担心牛家日后做了外戚势大。

    可是很显然牛家并不满足于此,听说当年牛家还上梅家说过亲,只是因为牛家提出来的是庶子,因此梅老爷没有同意罢了!

    林海知道这些侯门为何如此反对,凤朝的海禁一直都是开着。南边出身的官吏和商贾势已经相连,他们的势力已经威胁到只在京中立足扎根的世家地位。且因为世家豪门一些自恃身份,不喜商贾。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冲击,因此必定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打压这些人。

    “崔大人,牛阁老如此的一意孤行,不尊重事实,说不句不妥的话,牛阁老如此,迟早遭皇上厌弃的。”

    崔大人心中嗤笑,什么迟早遭厌弃?

    只怕如今皇上早就想办了牛内阁。不过是碍于太上皇在罢了。

    摇摇头不说这些废话了。崔大人立马就进入到了今天的主题,前面的那股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

    “如今国库空虚,皇上已经下旨让我们自己想想办法。如海你有什么办法没有?”说完崔大人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林海。

    林海听过了崔大人之言,知道他的意思,便道:“我在江南就曾经听说过。朝中许多官员从户部提前支取挪借的银子的事情,不知道可有此事?”

    崔大人点点头说道:“确有此事。”

    林海微微一笑说道:“我瞧着那银子,也是时候该追缴了。”

    崔大人皱着眉头说道:“追缴银子的事情,老夫也是早就有此意的,只是此事牵连甚广,一动,便是得罪人。只恐树敌太多,不易成事。”

    林海胸有成竹道:“大人所虑,我也曾想过。那些欠着国库银子的人,莫不是抱着这个想法的,他们料想此事行不通,才会肆无忌惮,有银子也不还。所以此事要行,我们就得想个稳妥的法子,按照数目大小,便亏空官员一一编册排定等级,确定归还日期。

    数额太大者,归还日期可适当放长,只要在日期之内,每半年归还一定数额即可。直到还清欠银为止。其他的亏空者都如此而行,便不算逼迫了。逾期不还者,在上奏圣上,以国法论处。崔大人,您看如海此法可行?”

    说白了,其实就是现代人的暗接买房子的事情。最先自己先支付一笔首付款,然后由银行将全部的款项付给开发商,然后购买者,每一个月按照自己的工资承受能力,每月还给银行多少钱,一般都是十几二十年才还清。

    就是有压力,也不会太大。

    崔大人听完后,大喜道:“如海这个法子果然极好,不必将人往死处得罪,又可追到欠银,真可谓是一举两得。明日你便上折子,本官和你联名上此折!”这崔大人还是有自己的小心眼,就是写给奏折也要联名。

    不知道人还以为这崔大人是一个好人,不抢底下官员的功劳了,事实上了,还不是怕树敌太多,想要将林海拉下水而已。

    不过林海却不是很在意,他读过原著,自然知道,早晚都有这么一出的,自己也不算是什么推陈出新,最多就是手段温和了一点而已。

    这崔大人倒是说干就干的人,第二天就将奏折写好直接呈给皇上了,皇上想了想先去请教了太上皇,得了允许之后,才出手了。

    不过这颁布的圣旨却和崔大人林海的奏折有一些差距。

    这圣旨上总共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偿还国库,当年借了库银的人家,限期归还。

    第二条,查处贪官。

    当一个贪官被查实后,若这个贪官隐匿财产或是不知去向,那么,这个贪官的兄弟姐妹父母乃至所有亲戚都必须替贪官还账,否则抄家坐牢发放,直到把赃银或是赃官交出来。这样一来,贪官的亲戚再也不敢帮贪官藏匿钱财了,还会非常卖力地帮着找。

    第三,就是成立了“会考府”,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审计机关。这之后,地方上上交的银子还有各部要动用的钱粮和需要报销的经费,都要经过“会考府”稽查审核,而且一旦查证核实不符,就要丢官甚至抄家。

    圣旨一下,众人都知道皇上要动手了,因此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回府去了!

    想讨好的皇上的人,便开始计算这家里的财产,等着一开始还银子的事情,立马去第一还,给皇上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胆小者,中立派,这准备先将银子算好,放在一边,若是大家都还,那我也还,若是大家都不还,那我也不还。

    还一个一部分的人,则准备死撑着,打死都不还,他们坚信着这不是皇上的意思,有太上皇在皇上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当年太上皇刚刚继位的时候,面对国库空虚同样是使用了这一招,虽然追缴的银子来源不同。而且现在国库空虚本就是太上皇为了自己的帝业,造成的,说白了他才是罪魁祸首了!而且将心比心,太上皇也明白国库没钱是什么滋味。

    因此有些人的如意算盘是打不起来的了!

    却说林海一行人正在户部忙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因为林老爷八十大寿的事情,贾家也知道了林菖女眷回京的消息。

    贾母当时正和王熙凤说笑,贾宝玉正腻在怀中扭着,史湘云更是脆声笑闹着,贾探春在一边坐着笑,贾迎春垂头不语,贾惜春也在一边。

    “林姑爷家女眷回了京?我那外孙女岂不也回来了?凤丫头,你明日里去林家将外孙女接来,说来我还没见过她呢,也不知道和你姑妈长得像不像?”贾母双眼一亮,她正愁着如何给贾珠找一个可以在科场上帮助他的人,这林黛玉回京正好给了贾母灵感。

    林老爷八十大寿是多大的事情呀,虽然其中有冲一冲的由头在里面,但是人家还有宫里面的赏赐,尤其是太上皇亲自下旨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至少现在就林老爷一个人等到了!

    因着当年林菖的婚事都是这边出面的,因此林海这边和贾家还是有那么一点的交情,也就被一个陌生人好一点。但是这种时期,只要是认识的都要下帖子,更何况现在的琏二奶奶还是梅家的女儿,因此贾家也和荣幸的得到了一份请帖。

    贾母虽然自持身份没有去,但是有王熙凤在,这贾母也多多少少的知道一些当时的情况,听到那么多的清流太太在去恭贺,贾母才突然的意识到,林家在清流的影响力。

    原本她还想着写信去给林菖说了,让他帮贾珠一把,但是没有想到李若溪和林黛玉竟然上京来了!没有什么时间生气,为什么他们没有来拜访自己的事情,贾母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将林黛玉牢牢的抓在手中。

    ps:  感谢rmgrace童鞋的粉红票 

第335章 面子丢到北冰洋的王熙凤

     贾母的话贾宝玉及几个女儿子顿时好奇不已,纷纷打听起林家表妹(姐)来“老太太,林家妹妹(姐姐)今年多大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