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如玉君子+番外 作者:蓝莲君子(起点2013-10-06完结)-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祥的。

    真正的文人,虽然来说或许没有李白那样天才的头脑,但是也能如同一般仗剑走天涯,而不是如同某些电视剧里的那样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优柔寡断的。真正的文人,或许是有些迂腐,但是却会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明明是别人侵犯自己,还以德报怨。

    就是后世被人批判的科举,林海亲身经历了一次后,也有不同的感触。他或许是不够的完美,但是在这个视人命为草芥的封建社会,他是一种进步,君不见在这个时代,只有科举才是平民老百姓唯一能做官出头的路子。

    或许是接触到了儒家真正内涵的东西,因此林海对于佛教谈不上什么信奉和喜欢,毕竟佛教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和儒家的思想背道而驰的。但是讨厌并不意味着,林海想要将他们给灭掉,别看这事林海他们占了先机,但是一旦透露出一点想要灭佛的意思来,恐怕凤朝上下就要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等着林海想起内阁首辅严正忠来,那个老头可是实打实的儒家培养出来的正统的卫道士,一向不喜佛教。勾了勾嘴角,或许他能陪着自己演一场双簧戏了!林海在心里想道。

    果然,宣德帝回宫后立刻召开群臣商议此事,作为主角之一的林海很荣幸的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严正忠这些正统的文士,对于佛教有着心灵深处的鄙夷,面对这一群骄奢淫逸的假和尚,立刻展开了潮水攻势,三言两语将佛教贬低的一文不值。

    朝中如忠清王一般的佛教信徒也大有人在,他们自然不甘示弱,言辞犀利的展开还击。

    全新的佛儒之争,有着越演越黑的架势。

    林海站在角落里,默不作声的看着这一切,不由得说,君子一旦不君子了,比流氓还恐怖。

    严正忠,正直无私,可若视他为一个老实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认识严正忠的人才知道,这家伙的底细,面善心黑,他要不就不做坏事,要做就做的最绝。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在宣德帝即位后,以压倒性的优势担任内阁首辅的原因。

    现在他的心已经黑了,老实人的心一但黑了,下场是很可怕的!

    严正忠想要灭佛,并没有私心。只是在个人的见解上有所不同而已,在他看来佛教的许多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尤其是所谓的轮回之说,更是无稽之谈,一言一论都是诓骗百姓的论点。属于邪魔歪道的范围,对于这种邪魔歪道,就应当斩尽杀绝。

    佛教里面教唆世人斩断七情六欲,四大皆空。还有就是佛家弟子不近女色,不能有后代,这在儒家弟子看来就是天大的慌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代日后你老了你死了谁来给你养老送终。因此在严正忠看来佛家的理论,已经让一个人摒弃了孝义的人伦之常,等同畜生一样。

    因此严正忠老先生是非常支持灭佛的。

    但是宣德帝第一个要的不是灭佛,第一个要的是寺庙里的那些和尚来给他做苦力,虽然能回收田地,让僧人还俗也是利国之举。但是如此大规模的灭佛,会不会给国家苹来动荡。

    这是作为帝王最先考虑的事情。

    宣德帝沉思了一些,突然看见站在最后的一直默不作声的林海,眯了眯眼睛。这位自己亲笔点下的状探花,除了文章确实出彩外,还因为林家世代在官场上的识时务。

    林家世代为文臣,但是从未结过党派,虽说从未权势滔天过,但无论何时林家官员也不会让人小觑几分去,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优点,那便是只忠于帝王。没有哪个皇帝会不喜欢忠诚却又识时务的能臣,宣德帝也是同样。

    自这林海入朝以来,他多次表露出恩宠与重用的意思,但是这个年轻人并不见半分猖狂与自得,可见是个十分稳重之人,林家的家教可见一斑。

    更让宣德帝心喜的是,林海虽然还带着一股年轻人的冲劲,但是行事却极为稳妥,而且非常有眼色。之前倭寇的事,他也不是没有给别人机会,可是最终能够将机会抓到手里来的,却只有林海一人。过后林海的种种作为,更是让宣德帝满意,没有得志便猖狂,一如既往的低调着,沉稳的做着事。

    这也是为什么,林老爷能够在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在江南担任抄家的总负责人的原因,对于自己有用的人,宣德帝不会吝惜一些东西的。

    “小林爱卿亲历此事,你有什么意见?”宣德帝作为一个现在看来还是挺合格的皇帝,自然知道不能随着自己的心意下决定,集众人之所见,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微臣认为,想要做到真正的灭绝佛教,只需要一种方法即可。”

    ps:【感谢cc889、潇潇红颜童鞋的粉红票,摸摸哒!】【冒泡,莲莲我还活着!】 

第205章 传说中的毕业证与再教育

     额……

    林海好似没有看见在场大臣们吃惊的表情似的,继续说道:“严大人刚刚说的是不错,若要灭佛,皇上您下定决心了,也是能灭掉的,但是微臣窃以为一种文化岂是说灭就能灭的。我汉族就是有了历史悠久的文化,才一直传承至今,而历史上那些没有文化的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等等一些民族,虽然能够一时的强大起来,但是却始终不能如我汉族一样流传至今,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中。

    由此看见文化的重要性,历史上众多的帝王也都组织了灭佛行动,但是佛教却依然延续至今。由此微臣认为,这佛教之中肯定还是有一些真正的真和尚,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所有想灭佛千难万难。历史上也有过多次的灭佛事件,可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并不是当权者手段不够严厉,实在是因为有一些人真正值得敬佩,值得他人效仿。皇上确实能够捣毁佛像寺庙,回收所有寺庙田地,甚至强迫僧人还俗,但无法改变这类人的向佛之心,他们的存在会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因此法律能够让佛家陷入低谷,但无法将他们灭绝。”

    严正忠没有据理力争,而是在思考,他阅历丰富,也知道史上确实发生过两起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两位皇帝当时都采用了相当严厉的手段,但无一例外,佛家最终与小草一般,春风吹又生,无法断绝。

    “那你刚才所言……”忠清王有些不解的问道,他如果没有听错的话,他是听到了林海说灭绝佛教一种方法就可以了!怎么这会儿又来说佛教的好话了!

    “微臣刚才说言,是针对这次事件中的伪和尚的,并不是针对全天下所有的和尚的。微臣虽然不信佛,但是对于那些真和尚还是很佩服的。”不错。一个人要真正的达到佛经教义上写的那种程度,还是有些难度的,至少林海就自认做不到。

    “那依小林大人之见,有什么解决的办法……”陈家的家族陈子然不动声色的给林海下套。

    林海微微一笑“微臣觉得,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灭佛。而是如何区分真和尚和假和尚的问题。微臣虽然不信佛,但是却也相信,真正佛教的得道高僧是不会做如此的事情,微臣曾经观察过,在寺庙里的和尚。多是一些发现,寺中有许许多多的僧人、沙弥都不是诚心向佛的,他们有很多甚至是好吃懒做的地痞流氓。抱着当和尚混饭吃的心态做了和尚,这点必须严肃对待。

    正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没有多佛教实施管教,导致如此多的假和尚出来,他们好吃懒做骄奢淫逸。”说着林海对着宣德帝和在场的众位大臣行了一礼,话音一改,满脸的严峻道:“容臣斗胆问一句,对于寺庙,朝廷可有明显的管制?税收又如何来算?”

    “这……”宣德帝说不出来。自古都是这样,历代皇帝对于虚无缥缈的神佛都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几乎没有一个朝代是制度,从神佛的手上拿钱的。

    林海道:“正是因为这种放任自由的宽松管制,才导致了和尚的奢靡之心。有道是‘饱暖生淫欲。饥寒起盗心’和尚不用纳税,手头上有着无数百姓的香油钱花不掉。这奢靡之气,自然跟着产生。皇上,微臣以为,今日的事件,并非错在佛家,而是圆莫圆心这类的假和尚,是他们打着佛家的幌子,来蒙骗世人。微臣以为,我们要做的不是灭佛,而是要灭掉那一群假和尚,伪和尚。”

    忠清王目光灼灼的望着林海道:‘那以小林大人的意见,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林海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见忠清王询问,笑吟吟的说道:“王爷岂不闻夏禹治水,堵不如疏?治标,还不如治本。依微臣之见,不如效仿科举,将天下所有的和尚来一个考核,只要不及格的一律还俗,遣散回家。另外日后有人想出家的,必须通过佛学考试,以证明自己能当和尚。

    同时为了不让这些和尚有着什么,一次考试终身受益的想法,微臣还建议,不如效仿秀才的制度,每三年派人下去统考一次,不合格者,一律剥夺做和尚的资格。”

    这是林海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也就是传说中的古代的毕业证和再教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考试就是华夏子弟读书中必过的一关,对于从事如会计等的工作时,考试和再教育那更是一生的事情,凭什么和尚要特殊一些不参加资格考试就能任职呀!想到自己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一路考试度过来的,林海心里有些不平。

    宣德帝听了双眼发亮,他之所以想要找和尚麻烦,并不是想要灭佛,只是想要一些假和尚去给他当苦力。按照林海的说法,天底下多的是假和尚,只要按照这种方法将这些和尚挑了出来,这不是一群庞大的苦力队伍吗?

    要说还是宣德帝心狠一些,林海只是想要这些假和尚当不成和尚,而宣德帝就直接想让他们给他做苦力了,罪名宣德帝都想好了,以欺骗诈骗的罪名论处。

    林海继续说道:‘而且据微臣所知,佛教在我京城内的街坊中有十二座,京城附近也有十余座,加起来共计二十多座寺庙。皇上您不觉得有些多了吗?寺庙一多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故而第二点,微臣提议限制寺庙,规定城、镇、县、州里的寺庙数量,如县一镇二城三州四,将和尚聚集在一处,亦好方便管制,多余的寺庙一律收归朝廷。

    此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皇上您的,山川河流也是皇上您的。可佛家却有一个习惯,占山为王。他们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几乎就意味着将这座山占为己有,可以肆意的开采砍伐,挖地耕种。如此行径,无疑在藐视国法,于理不容,此风不可长。

    而且更为可怕的事,有些和尚根本就不识地脉,贸然的寻到了一处山峰就开始大肆的开采砍伐挖地耕种。如此一来,大量的树木被砍掉,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皇上您能想到,一座本是苍翠欲滴的山峰,就是因为这群什么都不懂得伪和尚,被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峰吗?也许更为严重的还会寸草不生。

    因此微臣提出的第三点,就是由官府制定规定这些寺庙在哪里建立,不能让这些和尚随意的开采砍伐。”

    宣德帝闻之也收敛了怒容,点头含笑,他是皇帝,这几句话是深得他心。

    “而且据微臣所知,和尚有买田地耕种的习惯。这一点,微臣坚决反对,而且微臣非常的不解,一座寺庙能容纳的和尚就那么多,既要开山,又要种地的,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的人手和时间。依着微臣的小见识,和尚嘛,念经拜佛就好了,种什么田,耕什么地?有这个时间耕地种田,不如多念几卷佛经。

    若真闲得慌,想要种田,也行,如实纳税。毕竟和尚礼佛念经是他们的专职,他们插手耕种,没有理由不缴纳田税。”

    在场的大臣都点点头,林海说的是正理,和尚嘛,诚心向佛,天天诵经就好,搞这么多东西出来做什么。

    林海缓缓道:“最后一点就是佛家收取的是百姓供奉的血汗钱,是百姓的钱,那百姓就有权利知道这些钱的去脉。微臣提议在所有寺庙设立善簿、帐簿,以供所有人随时随地的查阅。另外官府,每月可至寺庙详查账册,若支出收入出现异常,严惩不贷。

    如此避免和尚中饱私囊,以百姓钱,行奢靡事。还有出家人四大皆空,钱财对于他们来说是身外之物。既然是身外之物,那也应该不那么重要才是。可以适量的限制他们花费,免得落人口实。‘

    古代不同于现代,现代做假账的手段通天,技术人员可以做的天衣无缝。然古代便不成了,没有什么超时代的科技,交通也不便利,钱物的流通,只在附近州县,花费什么只消一查,就能分辨真伪。

    他这一法,正是断了所有和尚的财路。本来当和尚就要有当和尚的自觉,和尚是吃斋念佛的,不是发财的。

    说完,林海有些阴阴笑了起来。

    什么强制性的逼迫和尚还俗,或者是毁灭寺庙烧毁佛经,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对付这种事情,要的,就是如同蛇打七寸一样,要一击命中。

    其实,林海提的如此多的要求,最主要的还是第一点,可以想象到,只要这个毕业证和再教育出台了以后,会塞选出多少不合格的和尚出来,只有减少了和尚的来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后面的几条,不过时锦上添花而已。

    毕业证,就是很人心中的痛呀!

    这一次中枪的人是和尚。

    ps:【感谢西西傻瓜、清水_水清童鞋的评价票】 

第206章 又升官了

     和尚一事林海提出解决方案后,就拍拍屁股闪人了!下旨执行这些事不归他管,只要宣德帝能采纳他的意见,这些事情自然有人争着去做,他又何必去抢别人的事干了!说不定他抢着做了,还会被人嫉恨了!

    让林海有些欣慰的是,显然宣德帝对于林海的这个方案是非常感兴趣,和自己的心腹商量了一番之后,就下定决心了!有了宣德帝在暗中指示,面对陈佛寺众和尚骗财一事,凤朝的刑法机关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