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容颜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莫忘容颜改-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罢,两人便在院子中央摆开了架势。
李忘单手握着竹刀,竹刀斜斜指着地面,日头照下来,竹刀的影子又长又细。伊贺中兴则是双手握住竹刀,刀尖对着李忘,刀柄对着自己,身子微微向下矮着,足下的步伐奇特灵异。
李忘看得出,此人的功力虽然不俗,但却还在柳生又卫门之下,只不过这忍者的套路又与柳生新阴流武士的招法不同,只多加一份小心便是,想好了,他探步上前,竹刀向伊贺中兴空门处轻轻一点,果然不出所料,伊贺中兴整个身子猛然弹动,就像是一个被按了开关的弹簧一样,竹刀夹带着凌厉的风砍了过来,李忘身子一斜,竹刀回照,挡住这一击,接着右手一松,竹刀横斩,斫向伊贺中兴的肋下。
伊贺中兴双手将竹刀倒转,挡住这一下,跟着整个背部用力,双臂一轮,竟是一记如旋风般的斩劈,李忘侧身一让,竹刀迎上伊贺中兴的竹刀,两刀相撞,伊贺中兴只觉得手腕麻痛,惊讶的看了李忘一眼。李忘收剑缓步,算是对伊贺中兴报以礼节。伊贺中兴却不领情,身子一纵,竹刀斜斜劈下,带着劲风而来,李忘竹刀一拧身子如灵蛇般闪转,整个人从一个不可能突破的角度里进入了伊贺中兴竹刀刀网笼罩的范围之内,在那刀网中,轻轻挥出竹刀,正磕在伊贺中兴的小腿上,伊贺中兴一个没有把握住平衡,就要倒地,李忘探出左手一把抄住,正要抱拳说“承让”二字,伊贺中兴却不依不饶一刀又刺了过来,李忘见状,抄住他的左手揭谛功暗吐,直接把他推出去了,这回伊贺中兴后背着地,却是彻底输了面子。
柳生又卫门扶起伊贺中兴道:“精彩啊,精彩,只不过伊贺派的忍术还没有施展出十分之一,实在太可惜了。”
伊贺中兴道:“李先生的武功果然超群,切磋比试,我却是落败了,不过伊贺派忍术讲究的却是夺人性命,有朝一日如能为李先生表演却是再好不过。”
李忘微微一笑道:“柳生兄的新阴流讲究的是活人剑,无刀取,在下的曾门武功源自少林,讲求的是慈悲为怀,只怕与杀人的武功不是一个路数,这个,还是不要比较的好。”
柳生又卫门道:“我见你的武艺又有所精进,比当年比试的时候进步不少,不知道今日可还愿意与我较量一番?”
李忘道:“刚刚与伊贺队长这样的高手比试过,立刻和柳生兄比试,是否有些托大了呢?”
柳生又卫门道:“无妨,你先休息片刻,我为你们表演茶道。”
茶道,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起源于日本本土,同时又吸收和继承唐宋遗风。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柳生又卫门特意换了一身清净雅致的和服,端坐与茶盘前,凝神盯住茶壶,缓缓等着水的温度,待时机一到,提起茶壶,缓缓将茶汤淋入杯中,一片氤氲水气渐渐升起。二度蓄水,才是供人品尝的。
李忘缓缓的将茶汤呷入口中,只觉得一股苦涩直冲咽喉,而后缓缓变为香气,送入喉内,一股暖流渐渐升腾,烘得整个身体都说不出来的舒服。
伊贺中兴品过茶之后说道:“本来以为柳生君以武入道,一心究极武艺,没想到这雅致寂寥之心也是造诣非凡,汗颜啊,汗颜。”
其实在日本文化之中,武士本是修养极高的贵族,他们不但要从小接受严格的武艺训练,打磨一颗忠君护主的武士道之心,更要接受茶道、礼法、书法等等一系列系统的教育,做到真正的文武双全。但这种传统在战国时代之后渐渐不被重视,才会有武道、茶道等分家的现象出现。而伊贺中兴本身是一名忍者,忍者要接受更为艰苦卓绝的非人的训练,以完成各种各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忍者的生活相当残酷和乏味,除了打磨自身的各项非人技能之外,就是杀人或者被杀。即便能从对方手中逃脱出来,如果没能如期完成任务,那么等待忍者的也是自己人无情的责罚。而交战双方似乎也都对女忍者有着共同的残酷,只因为女忍者的训练就比男忍者要艰苦的多,而一旦被擒获之后,也会遭遇更为惨烈的命运。伊贺中兴自小就是这这样血腥的地方长大。姓取自伊贺众,而名字不过是忍者头目给取的,他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靠着一身杀人的本事谋取军功,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成就,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像生长在武术世家的柳生又卫门一样文武双全呢?
一巡茶品过,柳生又卫门说道:“怎么样?李忘兄弟,你可休息得好了?”
李忘道:“我虽然休息好了,可是这煮茶之术,也须得全神贯注,柳生兄刚刚下了大功力,现在体力精力也已经亏损,只怕不适宜比试了。”
柳生又卫门道:“没想到你也是此中的行家,看得出来这茶道之术也颇好心神,如此便是正好,刚刚你与人巨斗,现在也是精力亏损,你我相同,正好比试。”
李忘一摆手道:“不然,你我比试,需得两人精力充沛时才过瘾,都欠着三分力道算什么?比也比不痛快。”
伊贺中兴哈哈一笑道:“你们两个干什么这样婆婆妈妈的,便是放个对比试一下而已,还有这么多的规矩,不如这样吧,明日在共荣报大楼的院子里,我为你们两人当见证,你们好好比试一番,打完了,就去会宾楼摆宴,迎接我的新同事,就这么定了!”
柳生又卫门思量李忘一向为人低调沉稳,当不会同意此事,没想到李忘却大喇喇的说道:“那么,多谢伊贺兄的安排,李忘就却之不恭了。”

  第四十八章、剑决
共荣报大楼楼下空地上,此时已经围聚了几十个人,大部分都是共荣报的员工,也有一小部分是日本军方的人。伊贺中兴此时也换上了和服懒洋洋的站在人堆里,看着空地中心的两个人。
李忘穿了一身白衣,在阳光下显得光彩照人,而柳生又卫门换上了柳生新阴流道场的服饰,以显示自己对于对手的尊重。
两人此刻都是精神饱满,准备充分,要做一次痛痛快快的比试。所以,使用的也不是竹刀了。柳生又卫门腰中的正是名刀村雨,而李忘掌中的,也正是回风剑。两柄神兵利器在三年之后终于又要对决了。这一次的胜败,将会如何呢?三年,足够一个少年成长,也足够一个老人衰亡。而李忘正处在成长的进程里,柳生又卫门也正值壮年,两个处在当打之年的高手对决,胜败绝难逆料。
阳光下,回风剑闪烁这耀眼的光芒,李忘右手执剑,剑尖斜指地面,微风吹拂着,白衣飘飘的他,此刻已经具足了高手的风范,而他目视柳生又卫门的眼神里,也早就不是三年前那个孩童的目光了。此刻的李忘,眼睛中坚定,有相信,更有决心。
柳生又卫门似乎敏锐的注意到了这种变化,李忘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男孩儿了,三年的经历让他成长了许多,而这种成长究竟能否超过此时的自己?这尚需要讨论,而且,柳生又卫门不知道,自己苦心孤诣独创出来的极意神妙剑在今天有没有使用的必要。毕竟,那是留给李观澜的绝招。
而此刻的李忘,和李观澜的差距还有多大?
寒锋一闪,李忘的长剑直指柳生又卫门的眉心,隔着三丈远的剑芒闪烁着一股凌厉的气势,这是高手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李忘这些年历练出来的资本。足以走向巅峰的资本。
电光一现,村雨已经出鞘,这一次远比三年前来的猛烈迅捷,那一道闪光就像是爆发在人间的闪电,瞬间就耀满当院。李忘淡定而从容,剑锋一抹,两柄神兵一交,两人各自后退了一步。
这是试探。
而试探的结果却是手平。谁也没有吃亏,谁也没有讨到便宜。
也只有这样的比武最有意思,也只有这样的比武最有看头,更只有这样的比武,双方都饶有兴致的享受。
高手对决,小心翼翼,成败往往只在一念之间,更何况,是两个已经如此接近的高手。
李忘主动出击,身子一斜,滑步上前,长剑一递,不等招式用老跟着就变了横斩,这一手活儿对腕力的要求极大,剑花一抖,化出数十条闪光。柳生又卫门知道他这是在使虚招,那数十道剑光中,只有一道是实的,而柳生又卫门要做的,就是找出那道实招,闪避或者接招。
柳生又卫门果然高手,村雨刀锋一转,偏向侧面一带,李忘回风剑的那一手实招就被识破,两件兵刃再次相交,这一次李忘主动出击,却被对方识破,气势上略逊一筹,竟似乎是败了半招。
李忘左足一蹬地面,身子悠然飘起,凌空一剑刺下,这已经并非是少林的剑术了,竟有些道家剑法的影子。柳生又卫门从未见过姿势如此潇洒飘逸的招数,竟被那招吸引了,收束了手下的进招,缓缓后退,要诱导李忘将这一招完整的使出来,李忘当然看得出他的意思,当这一招使到妙处的时候,突然左手握剑,于极高处一记荆楚长剑中的斩字诀迅猛攻下。柳生又卫门虽然全神看那剑招,但也手底下有着防备,村雨斜向上一抬,肩膀一沉,就接下了李忘这一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三年来,李忘的功力竟然提高了如许之多,这一剑斩下来,竟震得柳生又卫门双臂全都酸麻酸麻,差点儿没有太刀撒手而去。
柳生又卫门连忙后退几步,缓解了一下双臂的疼痛,接着静静的看着李忘,寻找空门。
李忘变为单手握剑,以腕力提着一口剑气,斜斜的指着柳生又卫门,看起来仪态娴雅。
柳生又卫门哈哈一笑道:“好剑法,小心了!”他提步上前,身子一矮,太刀从体侧横斩而出,这一招的迅猛几乎割裂的空气,李忘回风剑如风般一抹,顺着他的刀锋去势一带,这分明就有些武当太极剑的架子了。李忘当然明白,柳生又卫门这一招的凌厉狠辣之处不在招式的迅猛,而在这狠辣招式背后的虚招。所以李忘没有和他这一刀硬碰硬,只因为他知道这一记狠招之后,迎来的必然是灵动的快招!
果然不出所料,柳生又卫门没等着一招用老,跟着就是一记快刀平削,这一刀削到立刻就是一阵连绵不绝的快刀斩。
柳生又卫门能用村雨这种比一般太刀规格要重的刀使出如此的连环攻势,功力实在不可小觑。李忘既然料到了,那么第一招便绝不会被柳生又卫门得逞,他回风剑也以快打快,两人顿时在身前挥舞出一片的银光闪闪。
回风剑是长约四尺的大剑,虽不比一般的三尺长剑为重,但使用起来也颇为掣肘,尤其是以威力和功力见长的回风剑一旦使用起连绵剑的快招来,似乎比太刀村雨还要吃力。是以柳生又卫门在地三十多招快打之后,终于占了上风。
快刀骤然变为重刀,一刀狠狠的劈在李忘的回风剑上。这一次柳生又卫门是想找回场子,也让李忘的胳膊麻一会儿,但他没想到的是,李忘竟然没有硬接!当这一刀砍到的时候,李忘的手竟然松开了回风剑,身子向后撤去!重刀砍在没有人御使的回风剑上,力道就被卸了一半,但回风剑还是掉转剑头向李忘急速射去。
李忘人在半空,又足一蹴剑柄,回风剑凌空翻了一个跟斗落在左手中,他迅捷的剑交右手,一剑挥出,封住了柳生又卫门的下一步进攻,柳生又卫门知道强攻无益,也便退取守势。
“你这算什么?剑是剑士的尊严,临战弃剑,是对自己信仰的不尊重!”柳生又卫门似乎有些生气。
李忘朗声一笑道:“剑是身体的延续,是人的一部分,剑客既要尊重剑的存在,但也不能被剑所桎梏,壮士手腕亦可断,若弃剑能制敌又有何不可?”
柳生又卫门没有答这句话,而是极为严肃的说道:“出招吧!”
李忘知道这是自己与他对于剑术的理解有了分歧,此时正是比试的关键时刻,不便继续出言解释,余者可以平日里慢慢再说,当下,分步立马长剑探出,整个人如风般点到。
柳生又卫门一皱眉,三年不见,李忘这一手功夫练得是越来越驳杂了,原先他身上只不过曾门武功而已,现在竟然有许多少林绝技的影子在,还有一些道家武术的残招,更为可怕的是,还有一部分战场上军队中的格斗术的融入,虽然说博采众家之所长对武术大宗师来说是必须的,但是李忘毕竟年纪还幼,一味的追求武功的广博,而忽略对于自身最精通技能的打磨,是否反而会毁了一颗好苗子?
柳生又卫门想起与李忘这一番巨斗以来他一共只用了一招荆楚长剑,当即出言激他道:“这本是柳生新阴流与荆楚长剑的比试,你这半日一直用其他门派的武技,莫非是承认了你的荆楚长剑抵不过我的柳生新阴流剑法吗?”
李忘知道他的意思,但自己这些时日却是少用荆楚长剑,只因这剑术威力太大,动辄伤人,他不知道自己竟是今日究竟与柳生又卫门相差几何,既怕一味的硬碰硬伤了自己,像上次那样一败涂地,也怕万一自己真的是大器所成,一出手没了轻重伤了柳生又卫门。
不过,既然他自己主动出言约战,那也只好全了他这念想,当即双手握住剑柄施展出荆楚长剑来。柳生又卫门见他这一次的荆楚长剑使得是如龙如虎气势夺人,知道他这功力大涨,不能小觑,当即小心翼翼的施展柳生新阴流的绝技与他一一对拆。
两人剑来刀往都是招大力猛的狠对硬,而且此时几乎所有人也都看出来荆楚长剑与柳生新阴流刀法的相似之处,这简直就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在对决一样,除了在细小地方处理的风格一处是中国人的含蓄温婉,一处是日本人的神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