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种田记+番外 作者:依依兰兮(起点vip2012.8.12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种田记+番外 作者:依依兰兮(起点vip2012.8.12完结)-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起老爷子不快的措辞便安然入宫。

    来到乾清宫廊下,乾清宫众太监见二人归来纷纷打起笑脸上前请安道吉祥,二人微笑着点点头叫起,自然少不了给领头的大太监刘元济手中塞红包,顺口闲扯了几句,便问圣上可在?

    刘元济皱皱的脸上满是笑容,躬身陪笑道:“二位爷可不太巧,方才四爷刚刚进去呢,怕是得好一会子才出来不如奴才领两位爷到起座处歇歇?”

    “你是好意,不过这可不合规矩,还是见了皇阿玛再说吧”胤禩微微笑了笑。

    “是是,奴才糊涂”刘元济偏着脸轻轻在自己脸上扇了扇,吓出一身的汗,等见君父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岂能到了这儿还返回去一旁歇着的?“奴才见二位爷一路匆匆赶来,觉着必是渴了乏了,满心只想着让二位爷坐一坐,喝口茶润润嗓子,不想却忘了大规矩,该死,该死”

    胤禩和胤禟相视一笑,也就罢了。胤禟也仅仅笑骂了句“老滑头”而已。刘元济陪在一旁呵呵直笑,心中暗自庆幸,幸亏今日碰上的是八爷、九爷而不是四爷,若是在四爷面前出这纰漏,非挨他沉着脸一顿训骂不可

    宫里的事可上纲上线也可忽略不计,主要看面对的是什么人了。如果有人存心要整他,扣上一个“藐视君上”的罪名也未为不可。这么想着,刘元济对他们两人的感激又更多了一点。

    “两位爷稍候,奴才进去瞧瞧可差不多了没”刘元济笑得十分殷勤。

    “好,有劳公公。”胤禩点了点头。

    不一刻,刘元济抹着额头汗水缩着肩勾着手匆匆而来,向二人微微躬身行了礼,陪笑道:“九爷,万岁让您进去呢”

    “只我一个?”胤禟愣住了,不相信的指了指自己鼻子。

    “是,”刘元济陪笑望了胤禩一眼,道:“八爷还得等一会儿,万岁传的只有九爷。”

    “是。”胤禟躬身向内答应,整了整身上朝服及全副子披挂,身子一挺,神情不由得就紧张起来,求助似的望向胤禩。康熙单独召见他,他从不认为会有什么好事降临到他的头上。而且,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是宜妃再将他好好训一顿

    “九弟,快去吧”胤禩向他点了点头,殷切目光中含着安慰。

    胤禟点点头,提步从容入内。

    一进去又是一愣,发现胤禛还在,也是全挂子朝服打扮,石青团龙补服,垂手恭身、敛神肃穆站在下首右侧。

    胤禟心里打鼓,眼角一瞟与胤禛交换一下眼神以示打过招呼,随即趋步上前,袍子一撩顺势跪了下去,俯首叩头恭声道:“儿臣胤禟,恭请皇阿玛圣安”

    “起来吧。”康熙的声音从头顶传来,依旧四平八稳,稳中仍挟裹不容忽视的威严。

    “是。”胤禟心口一松,不敢相信这次康熙居然没让他跪着耗上半天,以至于他有点不太习惯,起身时竟不由自主抬眼向上望去。父子二人目光恰好在半空对接,一个隐含探究困惑,一个锐利如刀似剑,胤禟立刻败下阵来,老老实实躬身往后退了退,站在胤禛右侧后一步位置。

    “你的侧福晋郭络罗氏可也回京了?”康熙一开口却不是河工的事,却问起了引章。

    胤禟身子一僵,这才明白为何胤禛在这康熙又把他叫了进来,原来这位君子坦荡荡的四哥回禀差事时连引章都供出来了,他不禁暗暗后悔,早知如此,他应该先跟他串通口供啊好吧,“串通”这种词汇不能够用在四哥身上,但是好歹他会怎么回话,回些什么话总得先让他心里有个底吧

    “是。”胤禟胡乱点头应了一字,说不得,只好谨言慎行了。

    如果跟他详禀事情经过的不是胤禛而是别的儿子,康熙早就怀疑一路上孤男寡女不干不净,但说这事的是胤禛,他一点儿怀疑也没有,连带的对引章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况且,她虽然偷偷出京,却大施善行,还与胤禛一起阴差阳错发现了水患过后,地方官不但不救济灾民,反而封村屠村的恶行,也算得上一件大功。

    经胤禛查出,这些年发生这种事的还不止一处,康熙听得十分震怒,他万万想不到,在他所治的清平盛世之下,竟然有如此阴暗、灭绝人性的事情发生。所有干过此事的县官,无论如今官拜何处何级,无论立过多大的功劳,一律立刻革职,锁拿进京,审讯后等着秋后处决。只有那位前往李河村救胤禛的宋县令得饶性命,改为流放三千里,终身不得为官。

    照此说来,引章私自出京虽然有错,但功过相抵显然是功大于过,如果不是因为她误打误撞,不会去到李河村,也不会有后边一连串的发现。况且,那些日子跟她在一起的是最守规矩、最一丝不苟的胤禛,两人之间绝对清白,那么她也不能说是不守妇道。鉴于以上两点,康熙对她其实没有什么意见的,但胤禟并不知道啊,他一听自家老爷子连河工那样重要的事情都不急着关心,而是先问的这事,心立刻揪紧了悬在半空,回话时神色也难免迟迟疑疑、犹犹豫豫起来。

    康熙一见他这幅模样心里就有气,一股无名之火立刻“唰”的一下直冲脑门,他的脸色也立刻沉了下来,又黑又亮的瞳仁发出的眼光异常冷清,当即鼻腔里“哼”了一声,冷冰冰道:“你是越来越不懂治家了瞧瞧你那府上,乌烟瘴气,成什么样”康熙越说越有气,忍不住“啪”的一掌重重击在红木御案上。

    “皇阿玛恕罪”胤禟慌忙跪上前去,嘴动了动想说点什么辩解辩解,又不知胤禛头先是怎么说的,生怕两人的话对接不上,也不敢轻易辩解,只好信誓旦旦、断然决然道:“皇阿玛放心,儿臣回府,定会好好管教府上众人,再不许人乱生事端”

    “哼”康熙听了又是冷冷一哼,一副懒得跟你说的神态。

    “此次得以发现此丧尽天良之恶事,亏得小弟妹机警,若不是她,恐怕我也回不来了”出来打圆场的居然是胤禛。

    康熙和胤禟不由得都大为奇怪,两人一时都有些发怔,主要是胤禛素来不瞎搀和,不关已事,他是很少开口的。何况,康熙正在骂人呢

    “四哥太抬举她了”胤禟顿时醒悟,陪笑了笑,十分抱歉道:“若不是她瞎折腾胡闹,也不会害的四哥遇险,实在是不该。等回去,我非好好教训她不可”

    “若论瞎折腾胡闹,谁比得过你”康熙忍不住冷冷瞅了胤禟一眼接口道。他说这话不过是对胤禟没好气,无形中却减轻了引章的不是,回过神来,康熙自己也有些面子上过不去,大手一挥,道:“行了行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胤禛,你方才要说什么的,继续说。”

    “是。”胤禛答应一声,躬身稳稳上前两步。

    胤禟心中大大舒了口气,没想到康熙刚提了个开头就丢下此事不管了,这些天他可没少发愁,怎么辩解引章私自出京这事。因为这事牵扯到了胤禛,又发生了那么惊险刺激的一连串事,瞒是铁定瞒不过去的,剩下的只是该怎么说的问题。

    谁料康熙时雷声大雨点小,将他倒是好好骂了几句,却没说引章什么。胤禟心中大慰,横竖他挨骂惯了的,也不在乎多挨一次。

    乐过了劲,胤禟才猛然感到不对劲,怎么胤禛御前回话,他在一旁干站着做什么?

    胤禟抢在胤禛之前上前拱手俯身小心笑道:“皇阿玛,既是四哥有事禀奏,容儿臣先告退到外边候着。”

    “朕叫你走了吗?没叫你走你便留着听”康熙没好气道。他这是真气,真不知这个儿子心思都放在哪儿了,一点儿眼色劲都没有,或者,他认为他老糊涂了?如果不该他听的,还等他说,他还不早把他赶出去了

    “是,皇阿玛”胤禟只好答应,站在一旁细听。

    胤禛便稳稳说道:“如今关于瘟疫封村之事已经定案,山西百姓奔走相告,无不颂扬圣上圣明。如今大水虽退,但黄河沿岸十几个县市庄稼作物无不为大水摧毁,如今一年已过了将近一半,协助灾民重新播种耕种刻不容缓,可是——”胤禛说到这顿了顿,语气中带着重重的为难。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啊”康熙仰靠在阔大的御座椅背上,闭上了眼,头疼的抚了抚额。百姓没饭吃,什么事都可能发生,而正如胤禛所言,此时一年已过了将近一半,重新播种显然来不及了,可是,也不能由着这么着啊

    “你可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康熙张开眼,微睨着,瞅向胤禛。他太了解这个儿子了,如果他没有主意断断不会这么说,他从来不会将难题扔给他来解决。

    胤禟在一旁直翻白眼,心想这里头有我什么事?非得让我在一旁听着?好嘛,你们一问一答,就当爷是个透明人儿

    不料胤禛却是瞟了他一眼,然后才开口道:“回皇阿玛,在李河村时,儿臣曾听小弟妹说起过,她家乡的红薯和土豆眼下正是种植的时候,而且亩产很高,可以充饥果腹,助百姓安然度过荒年。离开李河村之后,儿臣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前往杭州调查,发现果然如此,儿臣命人带了些进宫,想请皇阿玛瞧瞧可否妥当”

    “既是如此,快传进来”康熙听了忙道。

    “是。”胤禛答应一声,目视一旁侍奉的李公公,李公公不等吩咐,屈膝行礼,轻轻快快向后退出殿内,从侯在外边的胤禛的随行小太监手中接过一个三层的提盒,返身回殿。

    胤禛亲自动手,揭开食盒盖子,一一取出放置在里的两个白瓷盘子,两个盘子中各呈放着两个土豆、红薯,一盘是生的,一盘是蒸熟的。

    “皇阿玛请看”胤禛将东西轻轻摆放在康熙面前,向他恭声轻轻道。

    康熙点点头,拿起一只红皮红薯在手里掂量掂量,沉甸甸的分量十足,他颔首不语,神色间显然已是满意。随后他又拿起蒸熟的红薯,端详端详,尝了一口,紧蹙的眉头不觉轻轻舒展几分,眼眸中也闪过一丝惊喜意外的光亮,点头微笑道:“好,不错”随即他又尝了尝土豆,捻须频频点头,神色之间更显满意了。

    忽然,他眼神一黯,整个人泄了气似的松下劲去,双肩一沉,眨了眨眼瞟着胤禛一眼,叹息道:“虽说这红薯和土豆滋味都不错,看样子也是压饿的东西,若是产量高,比玉米、大豆等都要好些但只一件,此物生长在江南一带,推广到北方可合适?万一不能成活,或者产量大大减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

    若如此,相当于给了百姓希望而后又生生毁掉他们的希望,百姓们极度失望甚至绝望之下引起怨恨和恐慌,会发生什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话说,康熙这些年一直在畅春园培育优质水稻,已经七八年了,他都不敢轻易推广,何况这红薯、土豆他只刚刚见过,如此便下令百姓栽种,万一不好,岂同儿戏?

    “儿臣也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据小弟妹说,这两种作物耐干旱、耐贫瘠、生长快,并不挑地方,便是她自己,也是分别从东北人和福建人手里得到的种子,在江南不是也长得好好的?所以,儿臣相信她的话,她看起来并非夸夸其谈的人。但儿臣想,山西栽植此物没有经验,想让小弟妹家人带着种子和种植行家前往山西教会山西百姓,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这倒说的也是。”康熙缓缓点头瞟了胤禟一眼。

    胤禟忍不住心里有气,好嘛,瞧瞧四哥这话,什么叫“可保万无一失?”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将引章拉下水,一是逼着骆家人谨谨慎慎做好此事,二是如果万一将来有什么差错,便可以将所有过失推在引章身上。胤禟气了一阵胤禛,忍不住又暗暗埋怨引章,那么多嘴多舌做什么?不该她说、不该她过问的事她偏插嘴,这下子好了吧?惹出**烦来了

第二卷 拓野开荒 第354章 父子 人选

    收费章节(24点)

    第354章 父子 人选

    胤禟忍不住心里有气,好嘛,瞧瞧四哥这话,什么叫“可保万无一失?”他的意思很明显是将引章拉下水,一是逼着骆家人谨谨慎慎做好此事,二是如果万一将来有什么差错,便可以将所有过失推在引章身上。胤禟气了一阵胤禛,忍不住又暗暗埋怨引章,那么多嘴多舌做什么?不该她说、不该她过问的事她偏插嘴,这下子好了吧?惹出**烦来了

    最气人的是康熙居然也点头称是,如此,他连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不过,想让他这么轻易就范,那也不行

    胤禟听了便上前道:“四哥如此提议甚好,难得四哥如此看重我家侧福晋,等臣弟回去会立即同她商量,想来她必定愿意的。只不过,她家中兄弟性子有些鲁莽粗心,而且年轻见识浅,不如四哥事事谨慎小心,万事考虑得周全,让她家中兄弟单独担此重任恐怕不妥,还得四哥亲自压阵才行,不然若是搞砸了,四哥心里恐怕也过意不去。”

    既然你把我家娘子拉下水,那么我也只好把你拉下水了,大家谁也别想落得清闲。

    胤禛盯了他一眼,点点头,道:“好,此事由我负责便是。”

    “四哥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胤禟笑嘻嘻道:“到时候骆家人若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四哥不用客气,尽管教训他们便是了”

    “这个自然。”胤禛瞅了他一眼,一副还用你说的模样。

    “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康熙松了口劲,道:“老四,老九,事不宜迟,你们下去尽快安排此事。老四,你看人眼光素来准,但愿这次也一样。”

    胤禛一呆没言语,半响方垂首道:“儿臣不会看错。”

    康熙点点头“嗯”了一声,眼角斜了胤禟一眼,忍不住有些好奇,这原名骆引章的冒牌八旗闺秀自打嫁入皇家,他可是一遭也没见过。此女竟然有手段让胤禛看得上眼,也许还真有点过人之处

    “对了,”康熙突然想到什么,凝神细细回想了想,瞅着胤禟道:“你不是说你这侧福晋家里是做生意的吗?怎么突然之间又变成种地的了?”

    胤禛嘴角肌肉抽了抽,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胤禟神色十分尴尬,手挡唇畔“嘿嘿”干笑了笑,陪笑道:“回皇阿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