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卫生分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卫生分册-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痊愈了;继续服用了一个时期,原来已经花白的头发也都变乌了,并且在 

10年内连生几个子女;他改名能嗣,活到  100多岁。能嗣的儿子延秀,孙 

子首乌,终身服用这种药,都健康长寿,晚年须发仍然发黑。由此,这一药 

材的名声传开了。后人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为药名,叫作“何首乌”。 



                                麝香的由来 



     在中药材中,有些是带有香味的,一般这些药材都以“香”命名,如丁 

香、藿香、茴香、木香、檀香、九香虫、沉香、香附、青藤香、麝香、苏合 

香、香椽等等,共有60多种。其中麝香,是诸香之首。麝香,来自雄麝的肚 

脐与阴部之间的腺囊,是引诱雌麝的分泌物 (又称元寸香)。麝香腺中心成 

粒的称为“当门子”。麝是一种林栖兽类,别名叫獐鹿或香獐,形状如鹿而 

身体较小,没有角,耳朵长,善于跳跃、奔跑,有人称它是“林中百米跑冠 

军”。我国的西南各省,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到处有麝的足 

迹。但质量最高的麝香产于青藏高原和四川阿坝草原。麝香来之不易。过去 

采取麝香,是猎人将雄麝击死后,立即割取腺囊,这种“杀鸡取卵”之法, 

使麝香的产量有减无增。现在全国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养麝场,设法从活麝 

的腺囊内挖取麝香,而不伤害雄麝生命,称为“手术取香”。雄麝腺囊中分 

泌物在干燥以后,为棕色至暗棕色的颗粒状物质,便于保管。但它的气味, 

奇臭难闻。只有经高度稀释后,才能放出特有的香气。据化学分析,其主要 

成分为巨环麝香酮。这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香料,也是芳香开窍、活血通络的 

主要成分,古往今来,麝香已为人类的救死扶伤,立下了汗马功劳。有不少 

的方剂和成药中都含有麝香。 



                                灵芝的由来 



     灵芝在我国一向被誉为“仙草”,传说食其可以长生不老,甚至可以“成 

仙”。实际上灵芝是自然界的一类真菌生物。我国盛产灵芝,大约有50多种。 

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和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都对灵芝作了较 


… Page 14…

详细的记载,并将灵芝分为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紫芝六种,并 

记录了它们的外形特征和药效功能,可见我国古代对灵芝就有所认识。灵芝 

被称为“仙草”,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汉朝皇宫因年久失修,栋梁 

腐朽,长出灵芝,大臣们为讨好皇帝,便说是长出了仙草,象征国家繁荣、 

皇上万岁。皇帝听后十分高兴,下旨进贡“仙草”,一时使灵芝的身价倍增。 

在我国,灵芝用药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对防治慢 

性气管炎、急性肝炎、肾炎、冠心病和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的疗效。最近, 

灵芝又被作为抗癌新药引起人们重视。 



                                蛇胆的由来 



     蛇,全身都可入药,特别是用蛇胆配以其它中药制成的蛇胆酒和各种成 

药,可治疗咳嗽多痰、支气管炎、目糊眼赤、小儿惊风、风湿、半身不遂等 

症,在国内外享誉甚高。我国用蛇胆入药,始于福州。据 《南史·虞愿传》 

载,虞愿曾把蛇胆作为地方特产贡奉朝廷。蛇酒也有其悠久的历史, 《朝野 

签载》有一故事:“陕西商县有人患麻疯病,被家人所逼,搬到山里筑茅屋 

而离群独居。有乌蛇坠酒罂中,病人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蛇骨,方知其 

由也。”“乌蛇酒”治麻疯既有如此神妙的功效,自然就有人研究人工酿造 

了。李肇在《国唐史补》中记述,李丹的弟弟患麻疯,有人说乌蛇酒可治, 

于是“乃求黑蛇,生置瓮中,酝以曲蘖,嘎嘎蛇声,数日不绝,及熟,香气 

酷烈……”这就是人工酿造蛇酒的最早记载。据研究,“过树龙”、“眼镜 

蛇”、“金脚带蛇”等三蛇配用,治疗风湿骨痛、麻木不仁的效果比单用更 

好。因为,“过树龙”主治上焦,“眼镜蛇”主治中焦,“金脚带蛇”主治 

下焦,三者同食,功效即可直透全身。如将新鲜的蛇胆汁加入少许的酒搅匀 

冲服,能明目祛风湿;以蛇胆汁渍制过的陈皮,可化痰顺气。用眼镜蛇、金 

脚带蛇、过树龙三种蛇的蛇胆加工制成的蛇胆酒,主治风湿骨痛、腰膝酸软、 

年老痰多等症效果好,有“一两蛇胆一两黄金”之誉。 



                              无名异石的由来 



     无名异,是一种中药材,因一种无名异石而得名。那么,无名异石是怎 

样来的呢。 

     传说,以前有一个猎人上山打猎,全家人就靠此为生。有一天,猎人在 

山上转了一天,打到两只野兔,就轻轻松松地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忽然 

飞来一只老鹰从头上经过,他举枪就打,老鹰落到山下的一块石头上不动了, 

然后用嘴里含的小石子在受伤的腿上来回摩擦。一会儿伤好了,把石头扔下 

就飞走了。猎人走近一看,只是一个小石子,什么也看不出来。后来他顺便 

把小石子带回家去。有一次,又上山打猎,碰到一个砍柴的老头把腿划破了, 

他顺手拿出小石子给老头轻轻摩擦伤处,一会儿,老头的伤就好了。后来, 

这个猎人用这块小石子治好了好多人的伤。但谁也不知道这块小石子叫什么 

名字,人们就给它取名“无名异石”。 



                              黄姜药用的由来 


… Page 15…

     谁都知道黄姜能去寒、解毒,但不知道黄姜的由来。 

     有一年秋天,四川健为村的大树旁,有一位老太太肚痛难忍,一会儿面 

黄似蜡,一会儿又浑身冒汗,痛得在地上翻来覆去。这时,有一个姓姜的老 

头,顺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黄东西,用刀切成小片,然后让周围的人拿去熬 

汤。老太太喝下这热腾腾的汤,一会儿肚子就不痛了。于是,老太太连忙道 

谢,并连声称赞“神医”。周围的人见了,也连忙问:“医生,你用的什么 

药?”这位姜老头说,这不是什么仙药,是地上长的黄姜。从此,黄姜传开 

了,人们都用它来去寒、解毒。 



                              远志药用的由来 



     远志是一种能宁心安神、祛痰开窍的中草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本经》中,就有其药性的记载。关于远志的由来,历史上有一段有趣的传 

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十分孝顺的小伙子叫远志。他的母亲患心病多年未 

能治愈。远志非常心疼母亲,决心亲自上山,寻找能治心病的药。他历尽艰 

辛,却始终找不到这种药。于是沮丧地在山头上坐了三天三夜,一筹莫展。 

第四天,突然走来一位背着石头的姑娘,说是这山上的草药治好了她父亲的 

心病,所以不忘山恩,来此立碑。远志闻听,喜出望外,依照姑娘指点,采 

到了治疗母亲心病的药。后来,人们被小伙子孝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就把 

这种草药称作“远志”了。 



                               蕙仁米的由来 



      “蕙仁米”又叫“蕙米仁”。据传,东汉时期有个叫马援的武将,在边 

疆作战时曾食尝此物,觉得甘美,便带回引种,当时称为“西番米”。“蕙 

仁米”性微寒、味甘,营养丰富,含有蕙仁油、糖类、氨基酸、维生素B2、 

碳水化合物等,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均高于大米。种仁不仅为优良营养品, 

还具有利尿、抗癌作用,医药用途广泛。据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蕙仁 

米可治肺脓疡、阑尾炎、慢性肠炎、胃癌、子宫颈癌等症,是食疗之佳品。 

 “蕙仁米”易于栽种,适应性强,我国许多地区均有种植。 



                                甘露的由来 



     甘露在我国古代人们的心目中,是件了不得的“神物”,被人认为是“神 

灵之精,仁瑞之泽”,“天下升平则甘露降”,就像龙、凤、龟、麟一样, 

一向作为吉祥的瑞征。有些帝王听说城中喜降甘露,连当时的年号也以甘露 

命名。汉宣帝刘询,吴国的归命侯孙皓,南北朝时前秦的符坚等,都曾以甘 

露作过年号。传说甘露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其凝如脂,其甘如 

饴”,吃了能使“长寿者800岁”,所以称为“天酒”、“神浆”。于是, 

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太 

初元年( 104年),汉武帝为了吃到甘露,在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 

座高7米多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长生久视”,也效法汉武帝建 

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4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 

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座承露盘,仍座落在北京北海公园琼岛西北面 


… Page 16…

的半山之上。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 

载,但是,可以断定,在他们的承露盘里,永远也不会得到什么“天酒”、 

 “神浆”。因为所谓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 

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上叶上的小 

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 2000 

多种。 



                            三七药用的由来 



    传说以前凤阳山 (今浙江第一高峰)下有个放牛牧童,他常见一群猴子 

荡着树藤,到山下田里偷玉米、挖地瓜,糟蹋庄稼。于是他用柴刀把树藤砍 

断,不让猴子下山。但没过几天,这些猴子又拉树藤荡秋千了。他好生奇怪, 

心想,是不是上次没砍断?于是乎又举刀把藤统统砍断。不料,几天过去, 

猴子又荡着树藤下山了。牧童决心要弄个明白,他经过一番思虑,重又把树 

藤砍断,然后,躲到一块大石后面,看个清楚。猴群来了,他们见树藤被砍 

断,马上找来了几棵很长的青草,将草根嚼烂后涂在断藤上,再用草茎把断 

头扎紧,然后离去。牧童见此秘密,便把剩下的草带回家。经多次试验,发 

现这是一种医治骨折骨碎的极有效的草药。这草药因是牧童三次砍藤,猴子 

三次接好而被发现的,所以人们叫它“三接草”,后来念溜了嘴,唤成“三 

七”。 



                            葫芦药用的由来 



     葫芦本是一种中药,其果肉能利尿通淋,其种子可解热润肺。它又是我 

国人民种植最早的果菜之一。《诗经》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的记 

载。可见,早在周代人们已经知道葫芦的用途。说起来,葫芦和人们生活确 

实关系密切。青嫩时,可以食用,味道清香爽口;成熟时,或一剖为二可当 

舀水的水瓢,或在顶上锯个“小帽”,用来存放蛋类。此外,还可以在葫芦 

生长过程中加以特殊塑型,成熟后摘下来,雕刻图案,涂以色彩和油漆,制 

成各种工艺品。陈年的老葫芦则是配方入药的佳品。人们常说一句俗语,叫 

做“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正道出了葫芦的另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用 

途——盛药。古人早就发现,以葫芦盛药,具有轻便、防潮、不易破损、便 

于携带等优点。神话故事中的神仙铁拐李,不就经常随身带着一个药葫芦吗? 

我国人民尊崇的药王之一——唐朝名医韦慈藏,在记载里,他是个“腰系葫 

芦数十,广施药饵,疗人多效”的好人。从前,各地药王庙中的药王塑像, 

也总少不了腰系葫芦。葫芦,渐渐成了行医济世的标志。 



                               浴室的由来 



    沐浴这是人人都离不开的事。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诗里对沐浴就有反 

映:“浴兰汤兮沐芳。”指的是在水里煮上兰草,人浴其中,以沐芳馨。这 

是一种比较讲究的沐浴方式。浴床 (相当于今日之浴缸),古代就有。但宋 

以前并无浴室之称。民间开设浴室,始于宋代。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诸 

行》云:“浴堂谓之香水行”。“香水”二字,也是沿承了“浴于兰汤之意”。 


… Page 17…

      “香水行”后来又异名为“混堂”。苏州至今还有一条小巷名叫“混堂 

弄”。旧时浴室招牌上通常用一“池”字,并多以“浴德池”为名。“浴德” 

两字,取自《礼记》,是修养德性的意思。把沐浴这件事扯到这上面去,是 

因为清宫武英殿左有一小殿,榜曰“浴德”,内有土耳其式浴室,是皇帝祭 

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民间浴室才取它为名作市招。 



                               日光浴的由来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早就懂得晒太阳对人体有益。俗话说:“日光常 

照临,百病不近身。”古人养生之道还有“曝背”之说。《三国志》秦宓答 

王商书:“仆得曝背于陇亩之中,安身为乐,无忧为福。”唐李颀诗:“百 

岁老翁不种田,唯知曝背乐残年。”可见,古人深知日光浴的好处。近代医 

学认为,进行日光浴,借助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可使皮肤中的胆固醇类物 

质转化为维生素D,对活跃新陈代谢,健全神经系统功能均有裨益。 



                            《黄帝内经》的由来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是中国医学现存最早的 

一部经典文献,它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