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之女-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椿只得又解释:“也有例外,也有例外。但是圣人不要因为一二例外,就忘掉了所有的正理啊!人是要吃饭才能活下去的,夏天多吃瓜果会舒服,可瓜果当不了饭。”

萧复礼更加听不懂,硬记了下来,转过头来就问郑琰。

郑琰听了也不惊讶,楚、赵二人这么说也完全符合他们的立场,而且他们说的很多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当下和气地问:“大郎还记得太师教的谱系吗?”

“只会背前面一点儿。”那么复杂的谱系,让他全背了也不现实,郑琰当年可是学了好几年呢。

“记得第一等华族之姓么?”

萧复礼点头道:“记得。”

“里面有楚氏吗?有赵氏吗?”

萧复礼继续点头:“有,”作恍然大悟状,“他们是在为自己家说好话,说不是自家人的坏话。”

看他的反应,郑琰大概能知道,除了自己、除了楚赵二人,萧复礼平日也没少被其他人教一些东西。这种感觉真是略微妙啊!一是欣喜学生的成长,二是觉得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有人对他施加了影响,略有些小醋呢。

萧复礼嘟囔一声:“原来太师太傅也不好。”

郑琰严肃地道:“话不能这么说,二娘不喜欢吃青菜,就说青菜不好吃。大娘不喜欢吃肉食,就说肉食不好吃。见解不同罢了。不是说世家就全部都很坏,太师和太傅教的道理,也有对的地方。至于外戚之家、贫寒之士亦有出彩者。世家里也有坏人,贫寒人家也有恶棍。凡事没有绝对的。做圣人,要学会平衡。”

“平衡是什么?”

郑琰拿起一杆笔来,骈起二指,把笔杆儿放到指腹上:“看到了吗?放到中间儿,这笔就稳了,这就是平衡,”把笔头的那一端抽了一点儿,笔杆儿摇摇欲附,再抽一点儿,笔杆儿掉到了桌子上,“这就是不平衡。”

萧复礼认真地看着,用心揣摩。郑琰又把笔杆儿放在指腹上,把毛笔末端抽了一点儿:“不管往哪一头侧重,都会不平衡。偏一点儿还能勉强维持,偏多了,就只好翻掉了。”

萧复礼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先生,我明白了!不能偏心,实在不得不偏,也不能偏得过了。”

郑琰摸摸他的头,收回一根手指:“你再看,用一根手指去维持平衡比用两根可要难多了。”再加两根指头,用三根指头,就更容易一点。

萧复礼看得很入神,不由自由地抽了一支毛笔攥在了手里。

郑琰还没停:“这只是一枝笔,只有两头,如果是本书呢?”抽出课本一合,竖起食指,一个指尖儿保持一本书的平衡,比毛笔难应付多了,两个指尖儿也不行,郑琰出了三个指尖儿,“看,一个国家,不止有两端,朝廷、民间,也不止有士庶。”

左手张开五指,稳稳地撑着课本,右手点着指头、课本慢慢地对萧复礼道:“这个,”指课本,“是国家,”在课本朝上的面儿上划来划去,“什么样的事儿都有,什么地方都有,要让他平衡,不能太偏了,这个,”挨个儿指着手指头,“是各色的大臣,单凭一个,不一定能治得好国家,人多好办事。”

萧复礼认真地琢磨着,却看到郑琰的中指与食指铰在一块儿乱动,手上的课本也快要掉下来了。萧复礼期待地看着郑琰,只听郑琰道:“大臣可以不是一伙儿的,但是不能窝里斗,党争误国!”

郑琰用一只手、一支笔、一本书,给萧复礼上了一堂再生动不过的政治课。

这是第一次,郑琰明明白白地用萧复礼能够懂的方式向他讲解朝廷、讲解国家。这样的教学便于记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每当遇到复杂的问题的时候,萧复礼就会忍不住去想那只托起课本的手。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于小小年纪的萧复礼来说,哪个先生好那个先生不好,不只在于他们讲的内容哪个更简单直接容易懂,也让他隐约觉出了谁更有私心,谁更无私。纵使郑琰再说,楚赵二人学问好,萧复礼对他们也难以再亲近了。

——————————————————————————————————————

“楚椿、赵静,也是顶尖的人物了,官场不如意,教学生也是有一套的,我就奇了怪了,他们怎么就教不出圣人来呢?要我说,带圣人看一圈儿世家光鲜亮丽的样子,勾得圣人向往了,还不是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郑琰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完全是不解。早在定下帝师是这两位的时候,池脩之就说过,他曾经蹭过这两位的课听,起因经过结果已经不可考了,只有一个评价——虽然不如顾益纯,但也是要内涵有内涵要启发有启发。须知当时的池脩之对世家的装X那是深恶痛绝的,他那时候还略有一点中二,激愤之下还能有这样的评价,是相当不容易的。

郑靖业扔了个杏子到郑琰的头上:“得了便宜还卖乖!”

郑琰接过来啃了:“阿爹这儿杏子味儿真不坏。”

“吃多了当心倒牙!”

“没事儿,我喜欢,这皮儿味道好。”杏皮略酸,非常可口。

“他们也算是一时俊彦了,只可惜看不透,圣人是皇帝也是孩子,从来皇帝都不是靠读书读出来的。你还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阿爹,春华这都快四岁了,我那里房子都起了一半儿了,现在能找先生了么?”

“你急什么?房子盖一半儿了?再过几天就要到熙山去了,你想没想过,要是只有城中这一处房舍,夏天你到熙山了,孩子怎么办?是扔在城里啊还是天天奔波?”

郑琰一口杏肉卡在喉咙里——忘了这事儿了:“还要在熙山选址吗?”

“当然,”郑靖业才不要说他也是这两天才想到的呢,就让闺女再崇拜他一点好了,“择一处地势平坦的地方,再建一处呗。”

郑靖业自从知道了这个学校的设想之后,就进一步细化了各种事项,这位老奸的 
 195、不同的老师 。。。 
 
 
水平比郑琰和池脩之高了不止一点两点。这个学校必须与国子监不同,与乡间私塾也不同,它是一个贵族学院,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们有归属感。不是靠一两个老师形成的同门关系,而是应该靠一种精神,一种团结!哪怕老师更新换代了,学校还在,学校的精神还在,就行!

这是一所从小就开始培养根苗的学校,它只招收幼儿,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朝廷结党不同,朝廷结党是利益,还要靠一党之党魁的个人能力。学院不同,他甚至可以没有党魁!就像现在的世家那样,看起来各行其是,但实际上却有一套相同或相似的行事法则与利益取舍。

它要长长久久地办下去,如果能办上三十年、四十年、一百年、两百年,不比那些只靠自己的学问支撑的名士们收徒强百倍吗?名士开山门,等名士死后,就师门流散了。学院不会,或许没有一个全能的名士,但是!可以聘在各专业领域最强而在其他领域不那么强的人来当老师,取各教师之长,组成一个教师班子!顾益纯书法好,就不要他教唱歌——这位师兄什么都好,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琴弹得不错,唱歌却要跑调 !

不怕花钱!郑靖业非常乐意自家掏了全部的腰包,这样即使子孙中有政治无能者,也不妨碍郑氏在朝廷中的影响。这是人脉!从这里出来的学生,谁都要给他们家面子,到时候自家人不入政坛都没关系。

呃,不对,这个学校他闺女肯定要有份儿的,那也挺好,就算他闺女出资兴办,那样更好。

郑靖业实不愧阴险之名:“用心建,既打算孩子们都去,我也出一份儿。放心,纯办学。人再多了就不好了,最后闹不清谁拿主意了——这个学院,你作主!这些日子,李呆子还上你那门上么?”

李呆子说的就是李俊,大家都上了年纪了,又有池氏夫妇、顾益纯从中说和,郑靖业与李俊也不像年轻时候那样针锋相对了,背后起个绰号而已。郑靖业管李俊叫李呆子,李俊管郑靖业叫郑狐狸。

“朝廷禁酒,可苦了他了。”

“哼!活该!告诉他喝酒可以,可他得到学院里教书,不用天天到,心情好了来晃一晃——他可不止草书写得好,让小孩子写草书并不合适——他的琴技非止一般。天下也只有呆子傻子癫子才能弹得一手好琴!”

艺术家都是沉浸在个人世界里的怪人。

“哎~”

“季师当年还有几个学生,入京之后都没走,我也给安顿了下来……你怎么啃个没完了?!”郑靖业觉得不太对劲儿,一盘杏子都让郑琰给啃光了!凡事要有节制,这是很多人信奉的养生观点。

这盘杏儿略酸,郑相完全可以看在自己又要做外祖父的份儿上,允许孩子妈多吃一点。

郑琰怀孕,最开心是池脩之,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到岳父家接了老婆,还郑重地对郑靖业一揖:“谢岳父给我一个好妻子。”池家兴旺在即啦啦啦~

最不开心的是萧复礼,他老师怀孕了要准备生孩子,要请个超长的产假!对的,由于妇女没有什么劳动保护法什么的,未及立法规定法定产假是多少天,又有法律漏洞了!怪不得用人单位不乐意招收女性职员呢。

徐莹也比较郁闷,出席听政少了个解释的人,她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最后协商的结果是,每次大朝会的时候,郑琰再出现,也就是平均五日一次,顺便检查萧复礼的功课。而萧复礼本人,在徐莹的支持下每隔两天赴池脩之家听课一次。徐莹振振有词:“尊师重道,虽万乘之尊,亦不能免!”

这要是放任皇帝被其他人教坏了,哭都来不及啊!徐莹不是没动过另找能够给她解释政治现象、教萧复礼读书的人的主意,问题是萧复礼比较认可郑琰,其他人新手上任,很难不被大臣们拍砖。

皇帝亲自登门神马的,真是好大的鸭梨啊!

萧复礼很开心,能出宫放风神马的,真是太爽了!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恢复正常时间更新~




196

196、有学生登门 。。。 
 
 

徐莹很开心、萧复礼很开心;真以为事情就这样大团圆结局了?

怎么可能?!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凡是徐莹自己拿主意做的事情;它有几件是办成了的?虽然没有什么“君不入臣门”的破烂规矩,让个小皇帝这么三天两头地跑,怎么会没有朝臣说些什么呢?可大家都不说,憋着坏呢。

袁曼道倒是敢直言极谏的;可徐莹的“协商”里并不包括他。徐莹自己心里也清楚;大臣们未必乐意这样,她却不得不这样做。要是让大臣们把萧复礼给“教坏了”,她哭都没地儿哭去!又因萧复礼本人也乐意听郑琰讲课;徐莹干脆越过了这一步骤;直接拿出学生家长的范儿,跟萧复礼把这事儿给“协商”了。谁家请先生还要问别人的意见的?家长乐意、学生乐意,老师又没拒绝,这不就结了吗?

消息一出,朝中居然诡异地平静了一下。萧复礼才六、七岁,还是个孩子,平素表现得又好,最后这事儿不是落到郑氏头上就是落到徐莹头上。这主意很馊,一看就知道不是郑靖业的手笔。你想啊,这大夏天儿的,热不热?小皇帝早朝之后再去池家,就算那本是庆林大长公主的别业,离翠微宫近,那也是大太阳地里的。必有中暑的时候!好,你说不中暑,夏天会下雨不?当年死鬼夏震是怎么倒霉掉沟里的?还不是雨天路滑落沟里淹死的?

要是连这两条都想不到,那就不是在朝上混了这么久的人了,可大家就是不说。

先说韦知勉,他这些年是个一直在当布景板的倒霉蛋儿,那也要看给谁当陪衬,被郑靖业给挤兑了,他认栽。要是再让徐莹这个蠢女人给摆布了,他死了都能再气活过来!徐莹的主意一出,韦知勉就乐了,他等着徐莹吃苍蝇,展现徐莹的无知,趁着郑琰怀孕不能理事,把徐莹这个皇太后给挤出政治格局安心养她的老去!当然,不可否认,他也等着郑氏闹个没脸。

众人也是三缄其口,倒是没有人跳出来展示自己的先见之明,省得提醒了徐莹。大家都在等。原本郑氏与世家是政治盟友不假,那是为了对待萧令先和梁横,现在时过境迁,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要说已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了,那是大家连喝醉了都不会相信的鬼话。

当然,也是要看郑靖业有什么盘算了,以郑靖业之奸滑应该能看得出这其中的不妥,可为什么他也不动呢?

郑靖业自有想法,萧复礼虽然小,照顾好了,跑上那么几回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也是给自家闺女拉分的举动。郑靖业也不会真的等到萧复礼出了什么问题了再作补救,他早有腹案——谁说皇帝只能有这三个老师的?

郑靖业在“被宣布”了之后也没反对,但是,他提出了新的方案:“天子不可以不知武事。”建议给萧复礼再增加老师!

朝廷的官制序列里,作为太子老师的,拥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不一定全员补齐。萧复礼作为小皇帝,按道理来说,他的老师序列应该不少于这些的,郑首相本着对小皇帝认真负责的原则,要给他再添俩老师,谁能有什么意见吗?

当皇帝的,不但要识字要懂律令法制,也要知兵事,懂一些音乐艺术不是?再添人呗,把少师、少傅都给添了,连上郑琰凑足了五人之数,就算是值班,五天一轮回,正好合上五天一次的大朝会。虽然女儿不能天天参与到政事里比较让人不爽,但是,外孙子更重要!

郑琰对萧复礼登门这件事算是半推半就略有犹豫的,怀孕上班什么的,郑琰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新世纪的女性都是这么干的,挺着大肚子还要工作,进了预产期的时候才能休息。隔两天才上一次两个小时左右的小学课程什么的,小意思嘛!连五天才定期做一次咨询什么的,就更简单了。真正让她比较放不下的反而是每天固定的陪徐莹听取汇报的时间,做为一个孕妇,还是不要天天乘车上下班走山路比较好。

但是,怀孕这种事情,大家也是都没有办法的,只能如此了。反正,损失最大的是徐莹就是了。

萧复礼完全搞不明白了,今天不是大朝会,郑琰没有到,她请假在家养胎。女侍中正常的工作量也就是五天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