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史综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色列史综览-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三六:古埃及有兄妹结婚之事,在那里甚至相信阿西利亚神Osiris神娶了他妹妹伊西斯神Isis。

注三七:有关的讨论,参考Hayes,SE,II,八一~八二页;一○五~一○六页。

注三八:在这一年,哈雪苏准许在公开的纪念像文中,站在她继子的后边,所用的头衔,也是原来作为杜得摸西士二世之后所有的。

注三九:在她治理之时,埃及享受了自十二王朝以来,经济最繁荣的一段时期。她在底比斯有很多建设,特别是她那辉煌的庙,Deir el Bahri,以及在其他城市的庙。许克所斯人所毁坏或废弃的庙宇,被重建起来。她敬奉亚孟神,为卡纳克的亚孟神庙,建造更多院廊,以及两个巨大的尖形碎,每个约九七尺高。她注意贸易,并在西乃投资开采铜矿及线松石矿。

注四十:例如在Deir el Bahri有哈雪苏的宏伟坟墓,虽然这些建筑未被毁坏,但是只要有哈雪苏的名字和图像之处,就被想办法涂掉。这些毁坏,包括装饰庭院和住廊的许多浮雕和二百个以上的雕像及人面狮身像。

注四一:海斯说,他「无可置疑地,是埃及诸王中,最伟大的法老。」SE,II,一一六页。Steindorff和Seele说:「假如有任何一位埃及统治者,值得被称为『伟大的』,那么他比任何一位更有资格。」见前,六六页。

注四二:及如她和杜得模西士三世结婚,那么那时他们两才十岁或不到。

注四三:摩西也比这位女儿年长。摩西在主前一五二六年左右出生,当主前一五○四年杜得模西士三世成为王时,他已二二岁了。哈雪苏与杜得模西士二世结婚是在一五一四年他登基之前,这样算起来,这时他们的女儿不到十岁。

注四四:事实上,当他四十岁时,可能已经拥有官职了。杜得模西士三世重登宝座时,可能也不管他,只要自己能拥有法老之位就好了。摩西那时可能很得百姓的喜悦,所以废掉他,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注四五:这件事也可能发生在歌珊。虽然离摩西平常在底比斯的家极远的北方。但是,摩西可能花大部分的时间,在北方处理重要的政事。

注四六:在杜得模西士三世和哈雪苏之间的敌意,可能由两个年轻人分享。杜得模西士这时可能大约廿八岁了,是他的全盛时期,当哈雪苏更老的时候,他就更强壮。她大约在四年之后过世,可能不是出于自然的死亡。

注四七:除非杜得模西士三世也在北方,不然摩西就有足够时间逃跑,然而,必须在消息还没传到底比斯这位年轻的统治者之前。

注四八:也称为流珥(Reuel)(出二18;参考三1)。流珥的意思是「神的朋友」,可能是他个人的名字,而「叶忒罗」的意思是「优秀」,可能是他的头衔。

注四九:参考Hayes.SE,II,一一四页以下;Steindorff and Seele。When Egypt Ruled the East (rev。e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ss,1957),五三页以下。

注五十:参考第三章,五六页,注二八。

注五一:族长们是明了雅巍这个名字的,但是根据出埃及记六章3节,他们还不完全明白意思。也有批评者认为这个名字到这时才使用,但我们不接受这种看法。

注五二:第一个神迹,是把他的杖丢在地上就变成蛇;第二个是第一次把手放在怀里时,手长大麻疯,第二次放在怀里时,就痊愈了。(出四2~7)。

注五三:根据摩西早年在皇宫的经验,以及他后来和以色列人的交谈,知道他的口才不可能受损太多。他四○年的独居生活,可能使他对于会见法老,有不安之感。显然亚伦以其口才闻名。

注五四:圣经上说,为这件事上,神「想要杀」摩西,显然摩西疏忽了,未给其中的一个孩子行割礼,可能是较年幼的以利以谢(Eliezer),(革舜Gershom可能比较早就受割礼了)。西坡拉反对这意见,但是却亲自为儿子行割礼,而挽救了摩西的生命。

注五五:Hayes,SE,II,一四○~一四一;参考Steindorff和Seele,见前,六七~七一页,以及J。Breasted,A History of Egypt(New York:Chas.Scribner's Sons,1912),三二六页。

注五六:主前一四五○年,他十八岁时登基,那么在主前一四四六年时,应该是二二岁左右,是他统治的第四年。

注五七:参考Free,ABH九一~九二页,讨论到埃及人用和不用草作砖的问题。

注五八:在埃及宗教和法术有很密切的关系。有两位魔法的赞助之神:妥特(Thoth)神和伊西斯(Isis)女神。在所有神秘的地方,不论是有关于人与人,或神与人,都是用法术来达到目的与获得解答。魔术师在他们的艺术上,成就很大的技术。

注五九:这里用希伯来字Kinnam,意思是指某种昆虫,可能是虱子、蚊蚋、蚊子或其他的虫子。

注六十:虽然这些灾祸包含埃及已有的一些自然现象,但是它们仍然在几方面有神迹在里面:(1)加重了自然的现象(灾害);(2)每一样都事先预言,都一一地实现;(3)在歌珊地和埃及其他地方所发生的,显然有别;(4)这些天灾有其整套计划和目的。参考Free,ABH,九五页。

注六一:参考K.Kitchen,“Magic and Sorcery〃MBD。七六九~七七○页。有关的讨论及研究的资料。

注六二:需要第八灾(蝗灾),来毁坏更多谷类,使那些不熟的小麦,和已成熟的大麦和麻,未被冰雹所毁者,再受蝗灾毁坏。

注六三:尼罗何在五月是最低水位,六月渐涨,真正的泛滥是七、八月间,在九月达到最高峰。

注六四:有些人认为红色淤泥在泛滥期使水变红色。但这不可能。如果是这种变红,一般讲起来,应该不会使鱼死掉(出七20~21)。而且也不会在摩西发命令的那特别一天就那么准确地发生了。

注六五:在出埃及记第七章19节,提到许多不同的水受到影响(江、河、池、塘),表示泛滥的水开始渐退,才会有这许多不同的水。

注六六:假如唯一的目的为此,那么神可以降更少的灾,或者只要使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方法,在更短的时间来成就此事就好了。

注六七:人民相信这国家的诸神所统治的范围,只限于国界以内,而且他们的力量之大小,由以下几点来衡量:疆域之广、胜敌之情形、及物质之繁荣之程度。

注六八:经上记载法老有两次拒绝(第二、第四灾时),是由于法老心硬的结果;右三次拒绝是神使其心硬的结果(六、八、九灾时),有五次拒绝只是由于心硬的结果,未提到谁使他心硬(一、三、五、七灾及最初的神迹)。这里可以很明显看出人的责任和神的主权,一起同工来完成神的旨意。

注六九:甚至于动物中首生的也被杀(出十一5)。

注七十:Hayes(SE,II,一四七页)的评论是值得注意的:「这个幻想的故事……暗示杜得模西士四世,显然不是他父亲的继承者,但是由于出乎意外的命运之转变,例如长兄的早天,而使他能获得王位。」

注七一:这些百姓,一定在十五日以前,就向埃及人「借」了物品(出十二35~36,译者注:和合本中译「要」)。因为这段时间太短了。「借」这个希伯来文sha'al在钦定译本(AV)中就翻为「求」(to ask)。他们从埃及人那里要求礼物,埃及人现在于灾祸之后,很尊敬他们,给予所求。事实上,由于以色列人为奴多年,埃及人欠以色列的,比这还多。

注七二:希伯来文说「在黄昏之间」(ben ha'arbayim),很可能是指在日落和完全天黑之间。

注七三:这个意义不仅是记念性而已,也是预言被杀的羔羊,是代表基督,这位神的羔羊将在适当的时候,代替罪人而死。

注七四:但是,有些人认为是在Qantir,(参考第二章,三三页,注四十),它位于泰尼斯西南,因此是在歌珊地区以内,但是也仍在西北部分。

注七五:这事实本身就不支持兰塞是泰尼斯的说法,而对Qantir有利,因为旅程路线在东南,却在北方集合,这种理论基础不够。J.Simons,GTT,二四五~二四六页,注二○九,做了评论,就是可能有相当多的百姓如圣经所说,从兰塞出发,但是大部分的人,当队伍经过歌珊本地时,才加入行列。这种说法同时可以用于泰尼斯或Qantir的说法。

注七六:以色列人经过红海之后,向南旅行了三天的那个地区,也称为伊坦(Etham)(民卅三6~8,译者注:以倘及伊坦的原文相同)。

注七七:WrigM,BAR 六 ○~六二页,赞成Albright,BASOR,109(1948),一五~一六页。认为从以倘「转回」,是往北方回走几哩,因此,最后过河之处,离他们出发的兰塞并不远。这里所提出的证据,虽然值得注意,但是让人觉得这样折回原路不怎么合理。J.Simons。GTT 二四七页,反对这种转向北方的看法,因为那样会落入敌人的势力范围,他比较赞成是转向西南沿苦海(Bitter  Lakes)的路线。

注七八:比哈希录和密夺都可在埃及文件中找到,但两地都仍未确定在那里,依据一封腓尼基书信可看出,巴力洗分神的庙位于古代答比匿(Tah…panhes)(现在的Teel Defneh,是耶利米被带来之处,耶四三7~9),Wright BAR,六○~六二页,认为这里提到巴力洗分是指这个神庙。这点形成他认为折回北方路线的理由之一(参考本章,一四二页,注七七)。若认为圣经记载以一个城市之一座庙,来代替城市本身答比匿,特别这是一个异教神庙,这是难以想通的。我们最好认为巴力洗分是在更远的南方。进一步参考Albright,“Baal…Zephon,”Festschrift Alfred Bertholet (Tubingen:J.C。B。 Mohr,1950),一~十四关于不同的路线说法的简明论述及参为资料,参考C。 de Wit,“Encampment by the Sea,”NBD,三六八~三六九页;更详细资料,看J Simons,GTT二三四~二四一页;以及Aharoni,LB,一七九~一八一页。

注七九:约拿书第二章5节用suph意恩指:“(海)草(sea)  weed,”而且红海确实有很多。

注八十:在旧约五次提到书珥,而且经常都说到是位于迦南之南,或者在往埃及的路上:创世纪第十六章7节;廿章1节;廿五章18节,撒母耳记上十二章7节;廿七章8节。

注八一:自由派学者,认为这地区只是沼泽地带,以此来逃避神迹的说法。另一个可能是认为这地方是Timsah湖,这湖的水也是很深,在更北边。

注八二:在不同抄本,一再重覆六十万这个数目,可见这绝非抄写的错误,而自由派学者常主张这种说法。这个数目确实很大,而且在旷野漂流时,有这样多的人,当然会有许多问题存在。但若从证据来看,我们知道神藉着摩西作工,仍能解决问题。

注八三:再加上女人,整个数目一定是六十万的加倍,而且还要加上廿岁以内孩子的数目。参考第七章,一五八~一六○页,有进一步讨论。

注八四:‘erebh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混杂」。在尼希米记十三章3节,再用这个字,提到有类似的一群人,和犹太人一同从巴比伦同来。在耶利米书第廿五章20节,和第五十章37节,及以西结书第三十章5节,翻译为「杂族的人」,意思是「外国人」。’asaphsuph这十个字有相似的意思,是「聚集」之意。

注八五:在先前法老很不愿让以色列人走,而且这时又再度改变心意,甚至是在这许多灾难之后还如此,可见这些以色列劳工对埃及多么有价值。

注八六:在埃及是很少有雾的。这些人不习惯于这种干扰,这件事使得他们受挫折,而且决定完全停止。

注八七:研究圣经的神迹,可以看出若自然可用来完成神的工作,神就会用它,甚至加强它;而且,只有当大自然的情况不够用时,他才使用超然的力量。我们应该知道,要使大自然运行之力量,与超自然事件之发生,是需要一样大的神能。

注八八:两百万人的行军行列,每排十人并肩前进,每行相隔五尺,整个行列的长度将达一九○哩。假如这条通道的宽度没有像现代公路一样宽的话,那么走在最后面的人出发时,走在最前面的人已到迦南了,其间一定经过好几天。

注八九:出埃及记十四章6节可看出,法老亲自召集军队,而且在出发时,可能亲自随军同行,但是并未提到他自己也参与过河的行列。在出埃及记十四章10节之后,就未再提到他了,而且直到后面26至27节,才提到他们溺毙。诗篇第一三六篇15节,是诗体,我们可以想像得到这是比喻的用决。

注九十:他的木乃伊在主后一八九八年由Loret发现。这发现是很特别的,因为他的木乃伊仍在坟墓中的棺材里,而大部分的墓都被抢劫,木乃伊被搬到别处。事实上,在他坟墓里的一个边房中,还找到九个木乃伊,包括有杜得模西士四世、亚门诺裴斯三世和马尼他的木乃伊,他们是从自己的坟墓被搬到这里来的。参考Owen,  Archaeology and the Bible(Westwood,N。J。:Fleming H。 Revell,1961),二一四~二一七页。

注九一:有人认为以色列人要来到水边,是为了避过埃及在别处的要塞。在卡纳克的碑文中薛提一世确实谈到沿东边进入埃及的通道有要塞。我们晓得有一个是在Zilu(Thel)之北,另一个在苦海之南端,这一个似乎在十八王朝期间存在着;参考J Simons,GTT,二四八页。但是,对于这些我们知道仍不够,仍不足下结论说这些「要塞」(mktl)的地点在那里,其目的为何。而且,我们也怀疑,这样一个小堡垒,是否能够拦阻两百万人民之前进,或者他们是否有理由为此而绕道行走。

第七章  以色列人在旷野

             出十五22~四十38;利八~十;民一~四;

             十11~十四45;十六~十七;廿一廿七;

             卅一~卅六;申一~四;卅四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渡过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