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档案揭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宫档案揭秘-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这一疑问,现存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两个人做阿哥时,都种过痘,但显然没有起到作用。毕竟传统的种痘方法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有效。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宫中阿哥种痘制度在嘉庆以后已形同虚设,同治皇帝,甚至他的父亲咸丰皇帝,做阿哥时很可能并没有真正的种过痘。从现存的清代档案保存情况来看,乾隆以后阿哥种痘的记录无一所见,如果不是佚失的话,很容易使人对乾隆之后宫中阿哥种痘制度的执行产生怀疑。 
    同治皇帝之死还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进步与落后。中国传统的种痘疫苗法,一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记载,康熙时期,俄罗斯曾派人专门到中国学习种痘法。后来这种方法又由土耳其传入了欧洲。1786年,英国人詹纳在它的基础上发明了詹纳法,也就是后来的牛痘疫苗法。这种先进的牛痘法嘉庆年间已传入中国,但官方推行的还是传统的种痘法。如果当时清政府善于引进学习,将先进的牛痘疫苗法引进宫中,也许同治皇帝就不会死了。保守就意味着落后。据此,某种意义上说,同治死于天花,毋宁说是死于落后。 
     


第四部分
第66节 真龙天子的医疗与保健
    在封建社会,皇帝贵为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位历来就是继承者们梦寐以求的对象,争夺皇位自然是非常激烈,甚至是不顾亲情的血腥厮杀。皇位来之不易,保住皇位更是皇帝们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为了保住皇位,除了政治手段以外,应该就是保命了。 
    为了保命,清朝的皇帝与封建社会的所有皇帝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名医和名药,这些名医和名药也就成了所谓的御医、御药。太医院是为宫廷服务的,御药主要是皇帝、皇后和妃嫔们吃的,因此御医和御药就有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坐落在北京紫禁城内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今天仍然保存着大量清宫御医、御药的原始档案,可以帮助我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关于宫廷医疗机构的设置,据《汉书》记载,黄帝时已有岐伯,管理宫廷医药的事情。周朝设有医师、上士、下士为帝王及卿大夫行医治病。秦汉时也曾设有太医令、太医下大夫、翰林医官等职官。到了金代,开始用太医院这一名称,隶属宣徽院。元代,太医院开始成为专门的宫廷医疗机构。自此以后,各朝都设有太医院,直至1911年清朝灭亡。 
    清顺治元年(1644),清朝的太医院,最初设在北京正阳门东江米巷,也就是后来的东交民巷西口路北附近。该院有大门三座,均向西。用黑漆书写“太医院”三个大字的匾额悬挂于大门之上。大门前为门役的住房。左为“土地祠”,右为“听差处”。太医院内有大堂五间,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大堂内悬挂着康熙皇帝御赐著名御医黄运的诗文:“神圣岂能再,调方最近情。存诚慎药性,仁术尽平生。”大堂左侧,有南厅三间,是御医办理公务的处所。大厅右侧是北厅。后面是先医庙,外门称棂星,内门称咸济,殿名景惠,南向,殿内供奉着伏羲、神农、黄帝的塑像,有康熙御书“永济群生”匾额。先医庙外北向为药王庙,庙里有铜人像。连接大堂的过厅是二堂,后面还有三堂五间。 
    光绪二十七年(1901),依照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第七款,将东交民巷划为各国驻中国的使馆区,使馆区范围内的中国衙署都必须按时搬走。太医院只得暂借东安门大街御医白文寿的宅子应差。不久,又暂移至北池子大悲观音院。光绪二十八年,才于地安门外皇城根、兵仗局东建立新的办公衙署,其建筑规模较之从前要简陋许多,现在遗址尚存,但已是面目全非,昔日衙门形式,难以再现。太医院在紫禁城内东墙下、上驷院之北,设有待诊、休息的处所,旧称“他坦”,岁月流失,现也倾毁无存。 
    太医院为五品衙门。医务人员都有相应的职位,堂官称为院使,相当于院长,为五品官,副职称为左院判,官居六品,所属官员有御医,官居八品。雍正七年(1729)规定:御医均受正七品,许用六品冠带。还有吏目、医士、医生等,这些人员享受从九品的待遇,一般通称御医(又称太医),各医官的品级,历朝稍有变动。历朝御医人数,略有增减。以光绪朝为例:有御医十三人,吏目二十六人,医士二十人,医生三十人。这些御医全部是汉人。 
    太医院的御医,来自全国各地,从各省民间医生以及举人、贡生等有职衔的人中,挑选精通医理,情愿为宫中效力的人,量材录用。如在康熙年间,同仁堂的创始人乐显扬就曾担任太医院吏目一职。此外,太医院还设有教习厅,培养医务人材,由御医、吏目充当教习。学习的内容有《类经注释》、《本草纲目》、《伤寒内经》、《脉诀》等专业知识,经过六年寒暑通过考试合格,才能录用为医士或医生。 
    虽然在康熙年间已有西药进入宫廷,以后历朝也引进了西医、西药,但太医院主要是以中医、中药为皇帝和妃嫔诊脉开药。康熙三十三年(1693),康熙因患疟疾,就服用过法国传教士洪若翰送的金鸡纳,也叫奎宁。光绪二十四年(1898)九月初四日,法国驻华公使馆多德福医生也曾为光绪诊病开药。尽管如此,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们从骨子里还是相信中医、中药。正因为如此,中医、中药始终是太医院的主导医疗手段。我们给大家讲述的御医、御药基本上就是中医、中药。 
    太医院按医术分类设科,清朝初年为十一科,康熙朝和并为九科,分别是: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疮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同治、光绪时期,又合并为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科五科。各科都有专科医生。 
    太医院御医,日常在紫禁城内东墙下的待诊处轮流值班,随时听候太监的召唤,为皇帝、妃嫔看病、配药,同时,也担负一些其他与宫廷有关的医疗事务。这是其主要职责。此外,太医院还承担王公、公主、驸马以及文武大臣等的医疗服务,这些人遇有疾病,太医院奉旨派医官前往,并将治疗经过向皇帝奏报。在外地的公主、驸马及台吉大臣有病,也得奉旨携带药品前往诊视。军营、文武会试,就连刑部大牢囚犯得病太医院也要派人前往应差。 
     


第四部分
第67节 记录皇帝病情的宫中脉案
    记录皇帝病情的宫中脉案 
    清朝太医院,御医的医事活动,无论在宫中,或在宫外,凡是经过他们诊治的人,都有专门的档案纪录诊治情况,如《脉案》、《病源》、《用药底簿》等等。这些档案类似今天的病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的清代宫廷医案,总数约有四万件。但是这些病案一直被深藏宫中,究竟皇帝、皇后及其妃嫔等怎样看病,御医又如何为他们施药护理,等等,一向是神秘莫测的。 
    这些档案的内容包括皇帝、皇后、妃嫔、皇子、公主、太监、宫女以及部分王公大臣的原始诊病记录、配方密本、御药房的各项记录,皇帝有关医案的朱批,等等。皇帝或皇后起居注及历朝实录、内务府抄件、历朝名臣文集笔记,也大量记载着皇帝及宫中重要人物的治病过程。同治皇帝患天花,从发病到病死,二十六天记录成册,无任何遗漏。如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二十七日的医案中详细记录了御医李德立等共同会诊“外用熨洗”法为同治皇帝进行治疗。所开出的药方是:“木香一两,当归一两,肉桂五钱,生附子五钱,川贝五钱,草乌五钱,苍术五钱,断龙骨五钱,白芷一两,山甲五钱灸,乳香一两,透骨草一两。”效果如何,我们姑且不去管它。 
    按清宫的规定,给皇帝看病的御医都由御药房太监带领,先给皇帝问过圣安,然后才能把脉、问病、开方,开好的药方,要与太监一同去御药房取药,药方的内容和御医、太监的姓名,都要记录在案,并抄写所开药方的药性、治疗方法,并署上御医、太监的名字,进呈皇帝御览。然后登记入册,并由专人保管,作为凭证,以备查考。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按照常例,皇帝得病,每天太医开的药方都要分抄给内务府大臣们每人一份,如果是重病,还要抄给军机大臣一份。”这些药方大多都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务府、军机处等档案全宗中。 
    不仅如此,如果皇帝患病,医治无效,以致死亡,就是所谓“龙驭上宾”,御医及其相关人员就要受到处分。如同治皇帝死后,奉慈安、慈禧皇太后懿旨:“上月大行皇帝天花,李德立等未能力图保护,厥咎甚重。太医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庄守和,均着即行革职,带罪当差。钦此。”后来光绪帝死后,太医院院使张仲元、御医全顺、忠勋等,也受到同样的处分。这使御医和相关人员一直在谨小慎微、担心害怕的心态中工作。不过,处分毕竟是例行公事,没过多久,受过处分的御医又照样行医了。 
    说起皇帝吃药,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煎调御药,必须由太医院御医与太监在御药房一同相互监督。两服药和为一服,因为药煎好以后,要分为两杯,一杯由主治御医先尝,后院判、内监也得分别尝试,确认没有问题,另一杯才能进奉皇帝服用。如果配制药品不依照原方,及未开明药名品味分量或虽开而遗漏舛错的都将以“大不敬”论罪。乾隆五年(1740)以后,为了方便起见,各宫都设有药房改由内臣负责煎药,就连皇帝也不在御药房煎药。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是这样描述的: 
    我每次生病,都由永和宫的药房煎药。永和宫是端康太妃(瑾妃)住的地方,她的药房比其他太妃宫里的药房设备都好,是继承了隆裕太后的。 
    御医为皇帝看病的处方用药、御医姓名,都要一一登记入册,建立专门的《万岁爷用药底簿》以备查考。皇太后、太妃、皇后、妃嫔,就连宫中太监、宫女等,有病诊治,也是如此,只不过一般不立个人专册,而是以某宫若干人共为一册。如光绪八年(1882)二月十七日“长春宫总管、首领、太监等用药底簿”。但也有例外,慈禧太后宠信太监李连英就建有个人专册。 
     


第四部分
第68节 皇帝和妃嫔的日常保健
    长生不老,是历代皇帝梦寐以求的愿望。除了有病吃药,就是保健。他们不遗余力地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可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有限,加之封建迷信和愚昧,很多帝王走上了歪路,他们把道士炼制的所谓仙丹视为宝药,长期服用,结果适得其反,中毒早死。据记载历史上就有十几位帝王因吃丹药致死,清朝的雍正皇帝一反常规,亲笔书写十几份内容相同的谕旨,要各地督抚大吏遍访神医、道士,结果吃了道士炼的丹药中毒死亡。但从中可以看出帝王们是如何奢望长生不老。 
    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可能是最幸运的,乾隆皇帝享年八十九岁,为历代帝王高寿之冠。慈禧一辈子为了权力,长期用于心计,她也活到了七十四岁,在当时可以说是很不容易的。乾隆皇帝为此非常得意,相继刻有“古稀天子之宝”,“八徵耄年之宝”等印章,以志其寿之长。这大概是乾隆和慈禧都认识到了吃丹药的危害,尤其是乾隆,他父亲雍正吃丹药致死,给他的教训极为深刻,不再去吃什么仙丹,而是服用真正的保健品。据研究,他经常服用养生保健品,应该是重要原因之一。在乾隆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服用补益与长寿的保健品,如龟龄集、龟龄酒、松龄太平春酒、椿龄益寿药酒、健脾滋肾状元酒、丸剂健脾滋肾壮元丸、密寿固本仙方等。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年(1775)以后,也就是在他年逾花甲、寿至耄耋时还经常服用一种名叫八珍糕的保健食品。其方组成为:党参二两,茯苓二两,白术一两,薏米三两,芡实三两,扁豆三两,□□三两(档案残缺),□□三两,白糖八两。合在一起,研成末,同白米粉蒸糕。年老的人,饮食起居没有规律,百病易生,而八珍糕具有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抚养脾胃、益气养血之功效。既是食品,又是补品,乾隆晚年经常服用八珍糕是再合适不过了。 
    光绪十三年(1887),正是慈禧太后二度垂帘听政的年代,这一年慈禧53岁,日常神情已渐入老态,且患有消化不良、气血不足、行动眩晕、体乏无力等症。九月十四日总管太监李连英奉旨由同仁堂传来如意长生酒,具体应用为:陈存捐性加减史国公酒四十斤;陈存捐性加减五加皮酒六十斤;鲜木瓜丝酒十斤;外兑木瓜酒一百斤;以上共合一处,蒸淋入缸内,数年捐妥用之(捐性、捐妥,意为清除副作用)。此酒除风祛湿、化食止渴、疏通血脉、强筋壮骨,长期服用,可“得心如意,益寿延年。”慈禧太后服用后,精神大为好转,李连英奉承老佛爷显得年轻多了。 
    有病治病,无病早防是清宫日常保健的重要方面,无病、小病、换季的时候都要进行调理补养,分季节进行调理养身,是中医的传统,只是清宫更加讲究,力求完美罢了。在清代宫廷医案中,分季节使用的保健类药品,调治兼顾,尤其自道光朝开始日渐普遍。保健品有饮料和丸、散、膏、丹等种类繁多,仅以代茶饮为例,代茶饮就是宫中常用的保健品,应当强调的是,代茶饮不是用茶叶冲泡而成,而是由各种药物组成。在清代宫廷医案中,应用代茶饮的记载很多,其药物组成多寡不一,治疗作用各有不同,应用范围广泛,颇受宫中之人欢迎。归纳起来,代茶饮有:解表类代茶饮、清热类代茶饮、去暑类代茶饮、温中类代茶饮、补益类代茶饮。仅以补益类代茶饮为例,此类代茶饮属滋补剂范畴,主要作用于补气、补血、滋阴等虚损症。道光八年(1829)十二月十三日御医诊得:“全贵妃脉息渐缓,原系大病初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