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远超过他们表面生活所表现出来的。

  新世界不是乌托邦  238

  新世界的概念只不过是另一个乌托邦的愿景吗?当然不是。所有乌托邦的愿景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智对一个未来时间点的投射,当那个时间点来临时,一切都会变得很美好,我们将会被拯救,我们的问题会终结,只有平安和谐存在。这种乌托邦式的愿景已经有很多了。有些在失望中结束,有些以惨剧收场。

  在所有乌托邦愿景的核心,都有一个旧意识、主要结构上的功能失调:期望在未来得到救赎。未来实际是在你的心智中,以一个念相的方式存在的,所以当你期望在未来得到救赎,你就是无意识地在心智中寻求救赎。你又被形式困住了,那就是小我。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圣经》预言者这样写道。一个新世界的基础是新天堂觉醒的意识。这个世界外在的实相只是新天堂外在的反映。新天堂扬升的同时,也隐含了新世界的扬升,而这两者都不是让我们可以得到解脱的未来事件。我们无法在未来得到解脱,因为可以解脱我们的只有当下时刻。那份领悟就是觉醒。觉醒如果被视为是一个未来事件,就毫无意义,因为它就是对当下临在的领悟。所以新天堂,就是觉醒的意识,不是一个在未来可以达到的状态。一个新天堂和新世界此刻正在你之内扬升,而如果此刻它们没有扬升的话,它们不过就是你头脑里的一个思想,因此完全没有升起。耶稣是怎么告诉他的门徒的?〃天国就在你们中间。〃

  在登山宝训中,耶稣曾经做了一个少有人懂的预言。他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在《圣经》的现代版中,〃meek〃(温柔的)被翻译成谦卑。谁是温柔的或是谦卑的人呢?他们必承受地土又是什么意思?

  温柔的人就是无小我的人。他们就是那些已经觉醒,而看到自己实质本性(就是意识)的人,同时在其他人身上,包括所有的生命形式上,也都能看到那个本质。他们生活在臣服的状态,所以时时感受自己与整体和源头是合一的。他们具体表达了那个在地球上改变所有生命层面的觉醒意识,所谓生命的不同层面包括大自然,因为在地球上的生命和观照它们、与它们互动的人类意识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这就是温柔的人会承受地土的意思。

  一个新的生命正在地球上扬升。它此刻就在扬升。而你就是它!

  译者的话  240

  这是我翻译的第一本书,而本书的难度又特别高,所以,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还好有几位朋友相助,帮我校正译稿,为本书增色不少:Tracy, Christina,

  Annie,还有Allen。其中最感谢的是Allen,他在一个忙碌的全职工作之余,不计名利,特别抽空为我校稿,我从他专业的翻译能力中,也学到了不少技巧。而Tracy(彭芷雯)则是最勇敢,也是最坚持的。

  校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她能够没打退堂鼓,坚持到底,真是不容易。

  本书如果在翻译上还有未尽人意之处,那是本人的疏忽,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加理解原书的本意,我在此列举出一些翻译时我斟酌再三而定的翻译方式,可能在别的书中翻译会不一样,所以把原文也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presence:临在,英文的意思就是〃在〃,指的是在当下时刻的清楚觉知,全神贯注。

  ego:小我,很多书翻成自我,但是因为书中很多次也提到self(自我),所以我翻成小我以示区别。ego也常常被翻成〃我执〃。

  I am:本我,或是〃我本是〃。英文直译就是〃我是〃。

  form:外在形相,指的是有形有相的世界,有时我翻成外相。而life form我翻成生命形式。

  being:有些书翻成存在,但是为了和existence区别,我翻成本体。

  dimension:向度,有些书翻成次元。我个人比较喜欢向度的说法。

  who you are:直译就是你是谁,但是我配合书中的上下文翻成:你的本来面目,你的本质、真实身份等。

  mind:心智,有的书翻成头脑或大脑,我自己比较喜欢心智这个词。unobserved mind是未受到观测的心智,指的是无意识的、没有觉知的状况下的心智。

  thought:这个词在书中反复出现数次,基本上我是翻成思想,但有的时候会随上下文翻成念头、思维、思考、想法等。

  pain body:痛苦之身,有些人翻成痛苦体。

  perception:认知,洞察,就是当我们看到一件东西或是听闻一件事情的当下,所产生的第一印象或感受,接下来我们通常就会为这些事情贴上一个心智的标签(label),也就是说,以名词或形容词来为这个事物命名。

  reality:实相,指的是真相,我们眼中的这个世界。

  conditioned:我翻译成被制约的,就是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教育、父母的管教和灌输在我们头脑里的观念等等,会像一个无形的绳索套住我们,使我们对事物形成一定的观点。

  德芬

  2008年4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