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神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奈神雕-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淳佑九年的春天,分外明媚,风和日丽,蒙古自大汗贵由去世后数年仍未推选出新地大汗,由皇后斡兀主海迷失摄政。此时正乱成一团,无暇顾及南宋,江南得以偏安。富饶的江南生产力是惊人的,当年摩尼教造反所带来的影响早已消失不见,一座新的富丽堂皇的临安复又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周志重数人自南而北,看江南达官贵人寻欢作乐依旧,皆是暗叹。
不及一月,众人已来到长江之滨。路过嘉兴时却没遇到陆无双和张一氓,听人道他二人年前结伴外出未返,周程二人相视而笑,心下甚慰,这命运多坎坷地女子在如今这时空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改变了自己地命运。
度过长江。蒙古数年未南侵,江北百姓生活倒是有所起色,面上也不似以前般菜色,周志重知眼前的美好只是镜花水月想来蒙古下一任的大汗想必是那蒙哥罢,大概他登位后不久便要将征伐的重心自欧洲转向南宋,蒙古人的兵锋一来,此处必将重成*人间地狱,为了眼前这袅袅的炊烟,周志重忽心生一个念头:要不去蒙古将那蒙哥除了,减缓几年战事?只是这蒙古骁将甚多。去了蒙哥还有忽必烈。去了忽必烈还有失烈门、甚或拔都,却是杀不胜杀的。情形再决意是否要到北方一行罢。此时地终南山还在蒙古人的控制下,周志重遂邀杨过前往武当全真教。
武当山上,金钟玉磬长鸣,久别的游子又回到了家中。周志重多时未归,却不料这五龙观已经大是变了模样,屋舍扩建甚多,大殿修葺那广场上练武道人比以前更是增了一倍,早有掌教真人尹志平迎将出来,握住周志重双手道:“师弟,你总算回来了,愚兄太高兴了。”二人放声大笑。及至看到身后的杨过夫妇,尹志平却是颇为尴尬,“这个,杨兄弟,龙,龙姑,啊不,杨夫人,今日来武当,敝教蓬荜生辉,请进请进。”
杨龙二人却早就和周志重说好,不去道观,住到紫盖峰上周志重所搭建茅屋内,此时却是淡淡道:“尹道长多礼了,贵地不敢高攀,愚夫妇二人去周大哥住处即可。”说罢不理尹志平,竟是自行去了。
尹志平大窘,他适才忽喜忽怔,平日里督导弟子习道练功的威严早已抛诸九霄,周志重忙拉着他进了大殿,方免去一番尴尬。旋即乖巧机灵的小兰芷却是引起了众位师兄弟的注意,众人争着上来抱,自然,什么小饰物、小玉坠什么的礼物也送了一大堆。众人坐下寒暄,周志重道:“如今全真颇为兴旺,诸位师兄功劳不小啊。”王志坦笑道:“周师弟,当年那皇宫闹剧只怕和你脱不了干系罢,史老贼原对我全真不善,多次派兵来我武当骚扰,限制我全真收徒人数,五龙观香火也大受影响,只是后来史贼重病身亡后,加之朝廷对鄂北控制愈来愈弱,我等才脱了掣肘,重振全真。”周志重笑着将当日经过叙述了一番,众人皆是惊叹。尹志平叹道:“史老贼虽去,朝廷任了谢方叔为相,却仍是毫无起色,这谢相虽不似史老贼那般可恶,却也只是个无能之辈,整日除了争权夺利,对朝政也没什么办法,眼看蒙古日盛,四川丢失大半,鄂北防线也步步南撤,我武当山也基本无宋兵活动了。”
提到朝政,众人皆是叹息,练武人单对单,技击搏斗无所畏惧,然到了千军万马之中,却是无甚作用,难挽狂澜于即倒。言至如此,尹志平道:“练武之人,凭己身武力、血气之勇自然无法有助于国家,然襄阳郭大侠凭胸中所掌握武穆遗书兵书战策,力守襄阳,为大宋保半壁江山,才是我武人地典范。”提到郭靖,周志重问起详情,这数年中虽无大的战事,然襄阳边境却也不算太平,小战不断,然蒙古人却始终无法占到便宜。郭黄二人主事下,襄阳精兵甲于天下,比之蒙古也不遑多让,郭靖大侠之名更是风传天下。这些都是全真外行游历江湖的全真弟子所闻,军情不断,消息不通,襄阳与全真却是已经多时未有消息互通了。
数日来,周杨诸人携手游历了整座武当山。这武当山以真武得道,“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得名,七十二峰俊秀,诸多道家圣地,令人流连忘返。两个小孩子也手舞足蹈,不过这次众人可小心了,不比在渔村,那险崖峻坡上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周志重常常出手指点观中弟子练武,以他此时的修为,已是一代宗师,寻常的一招全真武功,在他手中使出足以化腐朽为神奇,令众人获益匪浅。尹志平喜道:“周师弟武学已是登峰造极,来日华山论剑之约必能夺得魁首,重振祖师声威。”周志重心中实对此不甚在意,道:“周师叔祖功参造化,远在我之上,论剑之约应由他去才好。”尹志平道:“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些年我派出弟子四下找寻,却始终找不到他老人家。”周志重暗自思索,老顽童此时还没至百花谷么?自己倒是要去寻上一寻。武功到了他这个地步,要寻找相当之人,举世寥寥,心中一些疑难问题也找不到人问,他心中找寻老顽童地念头却是愈来愈烈。
过得数日,小龙女思念古墓旧居,杨龙二人便向周志重辞行,周志重挽留不住,便送二人至山下,约期再会。那杨行渊也挥舞着胖胖的小手道:“伯伯再见。”周兰芷与杨行渊向来形影不离,此时也是扯着杨过的袖子哭着不肯分离,周程二人安慰再三,出尽了法宝,好不容易方才放手。
半月不到,武当山上却收到了郭黄二人发来的英雄贴。原来,近日北方探子传来消息,蒙古鞑子汇集于蒙古斡难河、怯绿连河一带,四大汗国精英大多赴会,大军云集,似乎要有大的军事行动。郭靖得信大惊,蒙古人早几年已在北方积存粮草,这数年来攻城强度也一次比一次来得厉害,如今这举动正是攻宋的前奏,是以发下英雄贴,召集四方英雄到会商谈对策。真教自然派遣周志重前去,周志重亦知自己身系全真重责,便即领命前行。兰芷年幼,行走江湖不便,便和程英留在武当山。程英与周志重相濡以沫数载,二人早已心心相印,万事不需多说,程英只是温柔的为周志重系上披风扣子,只道了一句“小心。”
周志重复踏入襄阳西门,想起上次之行,自是感慨万千,他到过襄阳数次,一次遇上宋蒙大战、一次遇上金轮法王追逐,皆遇凶险,然险境之中也令他的武功突飞猛进,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实难说得清楚。
此番事情紧急,郭靖只是召集了就近得鄂北群豪商议,周志重来到郭府,郭靖喜出望外,亲自出府迎接,二人携手入内。周志重“中神通”之名在鄂北甚是响亮,虽三年不出,在座群雄仍是听闻,有些人还参加过当年的全真喜筵,当下纷纷上前寒暄。
待得商谈至正事,郭靖道:“近日探子来报,蒙古人云集王庭哈喇合林,西方钦察汗国之主拔都更是派遣弟弟脱儿哥摔军卫三万,那拔都西征数年,打得西方各国闻风丧胆,所统之兵最是凶悍,如今若是一并来袭,我大宋危矣。”
周志重脑际忽的灵光一闪,笑道:“在下却是知晓那蒙古人汇集地意图了。”
   


第十八章  北上
郭靖目中一亮,道:“周兄弟知晓?倒要请教。”周志重笑道:“郭大侠久居蒙古,难道未曾听说‘忽里勒台’么?”郭靖恍然大悟,笑道:“这个在下倒是疏忽了,原来蒙古在推举大汗。”
蒙古在忽必烈前,诸任大汗皆由忽里勒台选出。忽里勒台为蒙古的贵族议事会,成吉思汗颁下法令,大汗必须由忽里勒台选举产生,未经选举以武力夺汗者一等罪,未参与忽里勒台选举的贵族等同投反对票。周志重后世时曾在一本小说中见到,因其为古代少有的民主举措,是以印象甚深。郭靖在蒙古曾于斡难河边参与盛会,见过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由此日益强大,此时周志重一提,立时想起。
忽里勒台地位尊崇,若非天大之事,亦难举行,如今蒙古内耗连连,多年未有大汗掌控天下,此时四方云集和林,定是召开忽里勒台推举大汗。周志重心知那拔都与蒙哥兄弟相交莫逆,正是他将蒙哥推上了大汗的宝座。只是此番会猎却志不在南宋,郭靖等人原先的担忧却是不必。
大难得脱,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郭靖也神色稍缓,周志重侧目望去,他那两鬓之间竟是白了一片,心下不由暗叹。郭靖年约四十余,正当壮年,内功精湛,本应一丝白发俱无,看来定是长期忧心操劳所致。接下来众人话题转向了城防、练兵等,周志重对此却是一窍不通。遂微笑辞席而出。
郭府的后花园不大,却是透着精致,假山流水,点缀着几株桃树,看来是郭夫人地手笔,令人观之心情颇是舒畅,周志重心下赞叹。倒是颇有些向往那从未去过的桃花岛。周志重长吸一口气,张臂伸了个懒腰。徐徐转过身来,却与一人正面对相觑。周志重一口气舒到一半,却是忽然走叉了,直是咳嗽。那人黛眉明目,正是许久不见的郭芙。
数年不遇,看她的装扮,应是已经成婚。只是面色略略有些苍白,眉宇间似乎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周志重心下微微讶异:“莫非郭芙的姻缘不如意么?若她还是如以前那般刁蛮,只怕这也是可预期的事罢。”
只是周志重适才受窘地样子却是奇特,郭芙却是“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二人间那丝无形的隔阂似乎霎时消失了。郭芙笑道:“周大哥,这几年你到哪里去了?我,我爹多次派人寻你,都没寻到。”周志重道:“我在南方做了几年地渔夫。”
郭芙道:“捕鱼啊。我在桃花岛上也玩过的,好玩的紧,我还捉过一头鲨鱼呢。你,你和程姐姐过得还好罢。”周志重笑道:“英妹补网,我在村中教书,间或下海捕鱼。如今我们可是比那普通的渔人夫妇不遑多让呢。对了,你没看到我家兰芷,待日后我让英妹抱来给你瞧瞧。哦,对了,你与敦儒成婚了么?”言辞之中透出浓浓的温馨,郭芙竟是微微有些失神,周志重唤了几声方自回过神来。
郭府的书房却又是另一个光景,书架上密密麻麻排列的竟是兵书、地图等与打仗有关地书籍。郭靖的勤奋是众所周知的,他的书房决不像那般附庸风雅的人布置,书架上的书定然册册读过。其量之大也令周志重暗自佩服。只是却不知郭靖邀他在此商议的什么事情。
“什么?你要亲自去蒙古?”周志重讶道:“那怎行,郭大侠你是襄阳之胆。怎可亲身犯险?”原来四年前郭芙被擒,黄蓉兵分数路四下找寻,后其余数路人马皆回到襄阳,唯有往北方蒙古的耶律齐与完颜萍却从此失了踪影。郭靖曾数度派遣探子入蒙打听消息,却始终石沉大海,无所收获。耶律二人本为客卿地位,并非郭靖部下,倒是没有约束,郭靖以为二人已经回故乡定居,是以也不再在意。
岂知数日前郭靖遣往蒙古打听忽里勒台详情地探子却是带来了一个消息,耶律二人被蒙古金帐侍卫拿住,关押在蒙古的都城和林。郭靖大为震惊,要知耶律齐的父母皆死在蒙古皇室的手中,完颜萍又是当年大金国皇室之后,二人都是蒙古钦犯,此番被擒,性命堪忧。郭靖向来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此番二人归根结底乃是为了救自己的女儿而落入虎穴,自己怎可坐视,是以心中便动了潜入蒙古的心思,要知一是他自己熟悉蒙古,二也是存了亲自去探听那忽里勒台会议地念头。
“郭大侠你万万去不得,蒙古早已不比当年,这些年你的故交好友老的老,死的死,如今的蒙古人可不会再视你为金刀驸马,人人欲啖你之肉,你可不能前去送死。”周志重心知蒙古人彪悍,几乎人人可上马博杀,郭靖若是让人认出身份,在那千军万马的围剿下再高的武功也未必能脱身,他的生死安危直接影响到襄阳,决不可冒险。
郭靖叹道:“我也知此行凶险,只是耶律二人却不可不救,如今襄阳无大的战事,我熟悉蒙古地形,正可走上一遭,也可顺便探听虚实。不过虽刀兵不起,却要提防蒙古武士暗袭,襄阳必须得高手坐镇,故我想请周兄弟你代我,统兵上自有蓉儿协助,应无大碍。”
“不可”,周志重坚拒道:“郭大侠,你是襄阳之魂,我万万代替不得,你和郭夫人协力守城自是稳妥,若是换了在下,只怕……何况那蒙古我倒是可以代替你走上一遭。”郭靖黯然,他心中也知黄蓉戮力抗蒙自然是跟随他这个丈夫,若是自己不在,敌人大举来犯,只怕黄蓉为了保命见他。未必肯全力守城。“此行太过凶险,周兄弟你尚有娇妻爱儿,怎可前去?”
周志重笑道:“郭大侠过虑了,周某并不是前去送死,一则在下并未在战场上露过几次面,较之郭大侠尚要面生得多;二则我全真在北方颇有势力,蒙古人尚给几分面子。我若以全真弟子身份前去,却是比你安全;三则耶律兄乃是我全真弟子。辈份还在我之上,救他我责无旁贷,再则在下说句狂妄之言,如今我的武功比之郭大侠虽不及亦不远矣,若是身份败露也不见得便无逃脱之算。郭大侠你尽可放心,周志重此去定不辱使命。”
北方全真这几年在李志常统领下声势逐渐壮大,隐隐然为第一大教。自当年武当山上周志重临行一席话语后,李志常似乎有感,这数年来并未再遣人与南全真挑衅,散处各地原全真弟子与之倒是平安无事,间或有些往来。李志常大兴道教,于安抚中原百姓颇有大功,是以蒙古皇室对之颇为信任,捎带着全真道人地位也颇高。与寻常汉人大不相同。周志重此言倒也不无道理,他前去蒙古倒是比郭靖安全得多。郭靖言拙,周志重三言两语间竟令他不能反驳,不得已应承了下来。此行人多反倒累赘,是以周志重一人上路。
二人议定出门,如今离中秋尚有半载多。时间有限,周志重不再耽搁,请郭靖派遣丐帮弟子传信给武当程英言明情形后,便即出发。他此来匆匆,黄蓉、武氏兄弟等人俱在巡城,周志重不及照面便已离去。
周志重自告奋勇北上蒙古,除为救人外,却也存了见识那忽里勒台地心思。身为现代人,对那古代“民主选举”颇是好奇,想去瞧瞧热闹。至于危险。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