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道故事六十一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喻道故事六十一则-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紧纠缠着每一个人的内心,在物质堆里找不到安慰和希望。所谓“人可取代神”的骄傲论调彻底遭到破灭。人们清醒过来,唯一救法,只有回转归向创造主与神和好,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才能满足内心的空虚。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诗46:10)。

五十七、废物中找珍宝
经文:“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了废掉那有的”(林前1:27…28)。
“因我看你为宝为尊,又因我爱你,所以我使人代替你,使列邦人替换你的生命”(赛43:4)。
居里夫妇开始用来提取镭的,是被人们视为废物的提炼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如果你读过“居里夫人传”(商务版157页)可以发现这样的文字,“奥地利政府决定把一吨这样他们认为‘无用的材料’惠赠认为用得着它的两个疯子使用。若是这两个人将来还要更大量的这种材料,他们可以在最优厚的条件下供应。”多么轻蔑的讽刺,奥地利政府显然以为这种“废物”是十足的垃圾,谁如果以为从当中还可以弄出一点什么来,那就等于“疯子”。但是世界上第一克比黄金还珍贵千万倍的纯镭,就是在居里夫人苦战四十五个月之后从大量“无用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问题很显然,这些“废物”看是谁来掌握?在奥地利政府官员手里,确实是残渣,是垃圾,不足轻重,一文不值的废物。可是一旦掌握在居里夫人手里,她就会把残渣废物变为比金子还高贵千万倍造福于人类的纯镭。真正疯子不是居里夫妇,乃是归于奥地利人自己。
诗人仰观伟大的星宿,不由地对造物主说:“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眷顾他”(诗8:4)。
人算什么?答案是:“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岂不知是“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正如保罗所说:“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渣滓。”问题就在于你肯不肯把这个废物“自己”交出来?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投降了,完完全全缴械,把已交在主手里。结果出现了奇异的改变,还是让保罗自己说话:“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
神就在这个“渣滓”罪魁身上提炼出“成了何等人”,使千千万万人,因着他听见福音,归向了救主耶稣基督。
我们还记得,在当日有一个孩童手里仅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正如安得烈所说的“还算什么呢?”可是当他交在主的手里,祝福掰开,便使成千上万的人(包括妇孺)都得到了饱足。我还是重复那一句话,问题的关键在乎你,肯不肯交出来?交在主手中,情形就会大变样,祂不仅祝福,祂还要擘开,结果使饥饿的都得了饱足。请问你肯吗?为什么不让慈爱的主,在你身上变少为多,变废为宝呢?

五十八、贪
经文:“不可贪人的房屋,也不可贪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20:17)。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怪兽;四蹄似牛,头上长角,身上有鳞,尾巴翘得很高,嘴巴张得很大,两眼突出,模样十分古怪,它不是“四不相”。这种怪兽叫“贪”(就是贪得无厌,因为它是畜类所以加“犬”旁)。它贪吃千禽百兽,甚是贪得无厌,异想天开,想吃天上的太阳。
一天“贪”到海边喝水,望见太阳的影子在大海中飘浮,以为就是太阳,结果跳入大海,被汹涌的海浪吞没淹死。
这个传说:是告诫一切贪心的人不要贪得无厌,否则将会象“贪”一样自取灭亡。
从一切事实启发了我,使我懂得,神为什么把“不可起贪心”也列在十条诫命之中。可以这样说“贪心”是一切犯罪的开端。在圣经中可以列举出许许多多因为贪得无厌,以致有的是“贪小失大”,有的是身败名裂,得不偿失。
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始祖亚当夏娃,为了贪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中了魔鬼的诡计,甘冒大不韪,违背神命,结果受咒诅,被赶出乐园。又如以扫为了贪吃一碗红豆汤,宁愿出卖了长子的名分(创25:34)。无怪乎箴言劝勉那些贪口腹的人说:“你若是贪食的,就当拿刀放在喉咙上,不可贪恋他的美食,因为是哄人的食物”(箴23:3)。
约书亚的部下亚干,违背了神的吩咐,贪爱了那利哥城的金银,衣服,结果连累了全军败在艾城人面前。他和他的全家也遭到灭命的刑罚。难怪保罗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
笔者写到这里联想起士师时代,有一位力大无敌的名叫参孙,他赤手空拳就把凶猛的狮子撕裂为两半,甚至用一根驴腮骨击杀了一千敌人,并且轻而易举的把城门,门扇,门柜,门闩。一齐拆下来扛在肩上,扛到希伯仑的山顶。这么大的气力,非利士的众勇士,英雄们,都莫奈他何!只可惜他因为贪色,反被一个妓女大利拉所制伏,落得身败名裂(士16:19)。
还有沽名钓誉的一对夫妻名叫亚拿尼亚和撒非喇,为了贪图虚名,在奉献事上作假,欺哄圣灵,末后相继仆倒断气在使徒彼得脚前(徒5:5…10)。
最后想起保罗有一次非常沉痛地对提摩太说:“你要赶紧到我这里来,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提后4:10)。
总之,从以上让我们看到“贪”形成各式各样,有的贪口腹,有的贪财,有的贪名,有的贪色,有的贪世界。虽然“贪”不一样,但结局多是自取灭亡。
末后,我们听一听耶稣的教训:“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路12:15)。

五十九、一双象牙筷子的启示
经文:“他怎样荣耀自己,怎样奢华,也当叫他照样痛苦悲哀”(启18:7)。
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有次命令工匠为其宠姬妲己,做双象牙筷子,工匠们日夜精雕细镂,在牙柄上琢满游龙戏凤的图镂纹,很是精巧玲咙。那天,匠人进殿献纳这双筷子,纣王见后大喜,当即传给群臣观赏。群臣喷喷称奇,皆呼“万岁”,顿时齐鸣铜钟玉磐,竹篪排箫,好一派悠悠乐哉!然而,朝上有一位名叫箕子的大臣,却在一旁面色忧郁一语不发,下朝后,群臣们扯着箕子的袖子问其为何不乐,于是他涕然相陈:唉,一双象牙筷子不足为奇!但是有了象牙筷子,陶碗,瓷杯,就不再相配了,非得金撙玉磐才行;有了金撙玉磐,那就要盛龙凤珍肴呀!既然吃的山珍海味,当然就不能穿粗布葛衣,住土窑竹棚了;凭彩槛,临绣屏,夙歌观舞,才更舒心。由此看来由俭入奢是很容易的。而如今各国都在富国强兴,君主怎能终日昏昏?啊,象牙筷子是奢侈的开端,它使我们预感到了大商天下的末日将临!箕子一席话落地,群臣议论纷纷,有的称赞他分析中肯,有的责备他小题大作,但都是风吹牛耳,无人留神。纣王还是穷奢极侈,不事朝政,日子越过越荒淫,结果没有过几年,诸侯兵变,周武王伐纣,纣王最终落得鹿台上抱玉自焚。
从这个历史事实教训,在今日的眼光看来,一国之君而有一双象牙筷子,那怕有十双八双,也无可非议,只是从象牙筷子成为打开一切犯罪的缺口,那就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究其根,只因“一念之差”酿成了国破家亡,抱玉自焚的境地。正如保罗所说的:“一点面酵能使全团都发起来”的道理一点也不惜。主耶稣当日在世时,就是常洞察人的“一念”。马太五章廿七至廿八节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又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太5:21-22)。是的,法律只能定行奸淫的有罪,但对那些动淫念的人,它毫无办法。法官只能宣判杀人者罪刑,可是对那些动怒的人,就无权干涉或过问。但在明察秋毫的神眼里就不是这样,人的恶念和罪行,在祂看来都是算数,都是犯罪,都是罪人,都要受神审判的。记得有一次法利赛人和文士看见主的门徒没有洗手就吃饭,便责问耶稣:“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而用俗手吃饭呢?”但耶稣立刻指出:“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诽、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7:15…23)。
法利赛人和文士一向是重视外表,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主耶稣不光是看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鉴察人的内心。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
常言道:“为富不仁”一个不信主的富翁不仁,并不希奇。因为他们认为一切财富都是凭自己的本领挣来的,理该这样对人“不仁”。可是一个在地上富有的基督徒若是也行“不仁”,那就与自己的身份太不相称了。岂不知我们没有一样不受于神。神施厚恩给我们,并非叫我们占为己有,独自享受,乃是要藉着我们作为祂施恩众人的出口。可惜我们多少时候,不是从恩典中荣神益人,乃是从恩典中坠落到“不仁”。我们听听耶稣的声音:“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要饥饿。”(路6:24…25)。又如主的兄弟雅各说:“嗨,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你们财物坏了,衣服也被虫咬了,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证明你们的不是,又要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工人给你们收刈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刈人的冤声,已经入万军之主的耳了,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骄养你们的心”(雅5:1…6)。
富有的信徒应该懂得,一切既然取之于神,就应当毫无吝啬地用之于神,千万不要把“玛门”替代神的位置。善于利用地上的钱财,作荣神益人的事情。“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10)。“神能将各样的恩慈多多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如经上所记:‘他施舍钱财,周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8)。这也是主耶稣亲自教导我们:“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还是一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六十、趣谈镜子的故事
经文:“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你知道吗?在镜子尚未问世以前,人们是用什么代替镜子呢?说来有趣得很,古代人为了要明了自己的长相,所以想出一个办法,常是趴在河边,从水中反映出自己的真面目。只是不方便也不清楚。若是经风一吹,水波粼粼便什么都看不清楚啦!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才发明青铜为镜。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在日本本州中部冈上市的一个古墓里,考古学家们发掘了十三个圆圆的金属盘子,经过最后一番考证,人们才最后弄清楚;原来这些金属圆盘,是中国古代的青铜镜,估计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的确,中国古代的青铜镜,是十分著名的,不仅在国内普遍使用,而且远销国外。唐朝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这里所说的镜,便是指青铜镜说的。在唐朝那时街头巷尾,常有叫喊“磨镜呀!”“磨镜呀!”的工匠挑着担子专门用磨石替人家磨青铜镜子。
正因为青铜镜也不够清楚,所以人们才发明了玻璃镜子。
三百多年前世界上第一面玻璃镜子是在威尼斯诞生。他们是用水银(汞)来制造玻璃镜;先往玻璃上贴上一张锡箔,然后倒上水银,因为水银能够很好的溶解锡,变成一种粘稠的银白色的液体——“锡汞剂”,这种锡汞剂能够紧紧地粘在玻璃上,成为一面镜子。
当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西斯结婚的时候。威尼斯只送了一面小镜子作为贺礼;也许读者会认为,这太过于寒酸。岂不知在当时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据说这面镜子的价值达十五万法郎!
后来又因为制造水银镜子太费事,要整整花一个多月才能做出来。况且水银镜又是有毒,镜面也不太亮,科学家利比喜,接着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这就是现在人们所喜用的镜子。
以上看到镜子的演变,从水面到青铜镜到镀水银的玻璃镜,到现在的镀银的玻璃镜子,确实是经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道路。更有趣的是将近两千年前主的兄弟雅各就以镜打过这样的比喻:“因为听道而不行道就像人对着镜子看自己本来的面目,看见走后,随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雅1:23)。我记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们基督徒应加上一句“以《圣经》为镜可以察心灵善恶”。雅各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听道是为了行道。正如我们为何要照镜子?无非要知道自己的面孔有无污点?有则揩洗掉。看看衣冠是否整齐?否则立刻改正之。同样,信徒听道也好,读经也好。应当是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当作的去作,不当作的不作,这样才是听道读经所起”镜子“的作用。
记得我小时候常喜欢拿一面镜,朝着阳光返照在人的面孔,使人睁不开眼,以取乐。如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