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信息时代实现了电子购物、电子金融、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在家办公、电视会议、远程服务已把部分实际通勤转化为电子通勤,城市功能的实现方式部分虚拟化,导致城市发展对空间和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引起土地需求量减少及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方式的深刻变化,为城市化研究提出了新的实践任务。
  2。5 推进城市研究中相关术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多学科专业人员卷入中国城市化课题的研究,一方面促进了相关学科之间的交融互摄和推陈出新,孕育出城市化命题的新视角和新生长点,极大地深化和拓展了中国城市化的理论范畴和应用领域,并充实其研究方法。但不可忽视的是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人将理论创新片面理解为术语创新,热衷于提出新名词、新概念,而对这些新名词则缺乏科学严谨的内涵界定。笔者已在有关论作中,对“逆城市化”、“城镇农村化”、“郊区”等概念提出过质疑或修正意见,但目前仍有许多概念的提法尚欠科学,对学科发展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外来人口”或“边缘人口”,“农民城”,“城乡连续统”,生态城市,数字城市等术语均不规范,亟须修正和标准化。现择其一、二,略叙管见。
  有人将那些既已离开农村又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已进城又尚不为城里人所认同,既已加入城市产业工人队伍又仍然保留着农民身份的“流动人口”称为“外来人口”或“边缘人口”,笔者以为,这一称谓值得商榷。首先,人口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之一,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而且,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也表明,真正的移民城市往往是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因此,人口划分的方法之一应是按居住地划分为定居人口和流动人口,而不应按其来源地划分为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或边缘人口,现在的常住人口中有许多以前曾经也是从市外迁移而来的,现在的流动人口又是未来潜在的市民,他们中有很多将逐步转化为城市定居人口。其次,将这些流动人口视为外来人口或边缘人口,不符合城乡公民身份平等的原则,容易导致排外心理和政策歧视。况且,这些流动人口已成为城市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通过艰苦创业在城市立足,给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也理应分享城市化的利益。将其排除在城市发展的规划和管理之外,既不利于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被动,也不利于人口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再次,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但这并不是产生“城市病”的本质原因。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宝贵资源,只要合理开发,统一管理,将有利于城市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对流动人口“重阻止、轻转化”的传统做法必须予以纠正。浙江省开始取消农村进城人口指标控制,对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居住达一定年限的公民,可申请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并优先引进高素质人才,引导人口集聚,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数字城市”的提法也不甚科学。首先,在国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超高速因特网基础设施将目趋完善,计算机和家庭上网普及率会逐步提高,电子=、电子公民、电子商务、电子会场等初露端倪,信息化对城市建筑和形态、城市商业和交通、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市民的生活方式产生曰益深远的影响,未来的城市将是一个数字化的生存空间。因而“比特之城”、“软城市”、“数字城市”等概念应运而生。但由于城市本身是一个功能多样化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综合体,很难从单一侧面来对其进行系统概括。因此,仅看到信息化方面的影响是不够的,有时可能会导致过高夸大信息化作用的倾向。其次,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因此,“数字化城市”、“信息化城市”或“城市信息化”并不能简称为“数字城市”。前者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城市发展和转变的过程,而后者只能视作一种结果。信息化的推进在我国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人们不能再犯用结果来代替过程的错误了。第三,信息化包括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信息应用则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于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倍增器和催化剂,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信息化的实施,依赖于多元投资体制的建立,依赖于“=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发展模式的构筑。而这些都是“数字城市”难以包括的。综上所述,数字化城市是指数字革命创造的信息化城市,不能简称为“数字城市”。
  2001…01

参考文献
  ①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12',8~13
  ②宋林飞,费孝通,小城镇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5',11~18
  ③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④宁越敏、施情、查志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形成机制与跨区域规划研究。城市规划,1998'1',16~20
  ⑤刘君德、彭再德、徐前勇,上海郊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城市规划,1997'5',44~46
  ⑥薛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镇化——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城市规划,1995'6',21~27
  ⑦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科学出版社,1995
  ⑧辜胜阻等,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⑨姚士谋等,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
  ⑩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
  (11)郑弘毅等,农村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云南人
  民出版社,1997
  (13)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15)胡序威,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城市规划,1998'6',22~28
  (16)王嗣均等,中国城市化区域发展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7)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地理学报,1998'5',470~476
  (18)王桂新,中国人口工业化、非农化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6',33~40
  (19)刘卫东,大城市郊区土地非农开发及其合理利用模式。城市规划,1999'4',8~13
  (20)朱宝树,中国城市化:从控制中发展到发展中控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1',99~106
  (21)石忆邵,中国城市化若干理论问题刍议。城市规划汇刊,1999'1',28~30,同济大学出版社
  (22)甄峰、黄朝永,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与思考。城市研究,1999'2',47~49
  (23)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经济科学,1998'3',50~56
  (24)张新生、何建邦,城市空间增长与土地开发时空格局。遥感学报,1997'2',145~151
  (25)邱友良、陈田,外来人口聚集区土地利用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城市规划,1999'4',18~22
  (26)石忆邵,城市化理论问题三议。城市规划汇刊,1999'4',25~27,同济大学出版社
  (27)李青、陶阳,对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关系的纵向考察。城市问题,1999'1',34~38
  (28)朱斌、曹艾莉、郗小林,试论我国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6'4',2~10
  (29)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0)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1)石忆邵、章仁彪、朱红燕,上海实施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对策。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
  (32)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3)邹兵,当代中国小城镇发展中的制度变迁与政策分析。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08
  (34)王克忠,调整政策配套改革,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4',49~57 

作者简介:石忆邵,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专题成果(批准号00BJL030) 
 
中国城市化研究二十五年


The twenty…five years study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陈成文  刘剑玲  

摘 要:二十五年来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围绕在城市化的涵义、模式、发展方针以及滞后于经济发展原因等方面展开讨论。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从而使城市化研究走向了深入。
关键词:城市化研究;回顾
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4)05…0564…06
 


作者简介:陈成文(1966…);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作者单位:陈成文(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刘剑玲(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参考文献:

[1]陈剑;夏沁芳。中国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2):30…32。
[2]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式'J'。经济研究;2003;(8):3…12。
[3]周毅。城市化释义'J'。锦州师范学院院报;2003;(9):96…107。
[4]杨张乔。我国的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问题'J'。浙江学刊;1998;(5):44…49。
[5]钟荣魁。中外‘城市化'概术观'J'。学习与实践;1998;(10):47…51;62。
[6]徐江敏。中国城市化的程度和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4):25…30。
[7]胡必亮。关于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几个问题'J'。唯实;2000;(6):10…14。
[8]周大鸣;郭正林。论中国的乡村都市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6;(5):100…108。
[9]周大鸣。乡村都市化…农村未来变适的方向'J'。社会学;2000;(11):25…32。
[10]税尚楠;吴希翎。讨论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J'。经济地理;1984;(1):33…39。
[11]曹晓峰;杨丽。浅析城乡关系与小城镇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1997;(4):37…42。
[12]蔡加福。1949…1995我国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经济结构特征'J'。理论学习月刊;1997;(7):26…28。
[13]仲小敏。2000年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讨论'J'。科学、经济、社会;2000;(1):38…42。
[14]王颖。城市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社会学研究;2000;(1):65…68。
[15]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16]郑宇寒。试论小城镇'J'。中国社会科学;1983;(4):18…22。
[17]庞道沐。做好小城镇这篇〃大文章〃'J'。湖南社会科学;1992;(2):24…28。
[18]陈湘柯。应区分集镇与城市化'J'。中国社会科学;1984;(4):160。
[19]孙常敏。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发展'J'。上海社会科学;1998;(4):135…144。
[20]李珍刚。建国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前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4):72…75。
[21]陈为邦。城市思想与城市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3;(3):1…8。
[22]温铁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与相关制度问题'J'。开放导报;2000;(5):21…23。
[23]唐若兰。发展经济学对城市化作用的新认识及其启示'J'。探索;2003;(5):55…57。
[24]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61…67。
[25]薛凤施;蔡建明。研究中国城市化理论学派述评'J'。地理研究;1998;(6):208…216。
[26]田鸣。中国户籍制度下的城乡差别与劳动就业'J'。内蒙古社会科学·经济社会版;1991;(5):81…86。
[27]粟正文。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的省市及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探讨'J'。战略与管理;1994;(6):64…72。
[28]张锐。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世纪之交的战略构建'J'。人文杂志;1995;(3):49…55。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