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5-赢得机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115-赢得机会-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商业活动说到底还是一个人与人打交道的过程。要想影响对方、打动对方,使对方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必须先要知道对方关心什么,想要什么,找准切入点,才能有效地打动对方。    
    平时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孩子,我希望父母怎样对我?”“如果我是顾客,我喜欢哪种商品?”“如果我是老板,我想招聘什么样的员工?”“如果我是父母亲,哪种广告会打动我的心去为子女买鞋?”之类的问题,养成从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才能很自然地去了解到别人的需求。    
    当然,了解对方的观点并不是你的最终目的,你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对方满足你的需要。所以,了解了对方的观点、立场、利益所在之后,你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去说服他。只要充分地了解对方的立场、利益所在,就能化被动为主动。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正是这方面的高手。    
    


一开始就不要错——正确做事的十种武器了解对方的观点(2)

    在纽约的一个饭店,卡耐基曾经租用他们的会议室来举办讲座,每个季度需要使用20个晚上。但是第一个季度开始的时候,卡耐基突然接到饭店的通知,要求他必须付出比以前高3倍的租金。此时,讲座的入场券早已经发放出去了,广告和通告也已经在很多地方公布了,改换场地损失将是巨大的,但是卡耐基也不想多付房租。    
    于是,卡耐基选择了第三条路,他先找到饭店经理,对他说:“收到你的信,我有点吃惊,但是我没有理由怪你,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也可能会这么做的。你身为饭店的经理,有责任尽可能多地增加饭店收入。”接着,卡耐基话锋一转:“但是你也不能不仔细权衡一下增加租金后的利和弊。”说着,卡耐基迅速拿出一张白纸,在纸的中间画上一条线,一边写上“利”字,一边写上“弊”字。    
    在“利”字这边,他写:会议室空下来。然后他说:“当然,你可以把会议室再租给别人开会或者举办讲座,这样你可以增加不少收入。但是,你得冒一定的风险,屋子不一定就能顺利地租出去。”他又拿笔在“弊”这边写:我无法支付你所要求的高额租金。他又接着说:“所以,你不仅不能从我这儿增加收入,反而会减少你的收入。这是第一点。还有一点,我的讲座将会吸引不少受过高等教育、水准很高的人到你的饭店来。这对你们饭店将是一个很好的宣传,不是吗?事实上,即使你花钱在报纸上做广告,也不一定能像我的课程这样吸引这么多人来你的饭店。”卡耐基把纸递给饭店经理,然后非常诚恳地说:“我希望您能好好考虑这件事的利和弊,然后告诉我您最后的决定。”第二天,卡耐基就接到了饭店经理的电话,说租金只涨一半,而不是3倍。    
    在遭遇突然的提价时,卡耐基既没有气急败坏地指责对方不守信用,也没有悲观地只想着自己将会如何麻烦、如何艰难或是寄希望于对方的体谅,而是理智地从对方的立场来分析事情的利和弊,并冷静地把这些呈现在对方面前,最终他赢得了自己想要的。    
    其实,做事的关键常常不在事情本身,而在于如何和人打交道。你如果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就会像米勒一样,费力又不讨好,了解了对方的心理和观点才能有的放矢,不做无用功。可以说,这一武器适用于所有的场合,包括上下级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客户之间等等。大家高兴了,你才会更高兴。    
    了解对方的观点是你能迅速获得工作成绩的有效武器。现在企业、公司招聘都要求有经验,为什么呢?公司方面当然是希望员工能马上上手,投入工作,而不是浪费时间和资源去培训、等待员工的成长、成熟。但是,经验不是天生的,是靠摸爬滚打练就的。这是个矛盾,逼得职场新人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精神去处理工作中的一切。其实,就算是有经验的员工,遇到棘手的问题、难缠的人也是常有的事。而如果你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找准对方的需求并满足他,那么很多貌似“不可能的任务”最后都可以顺利完成。    
    


一开始就不要错——正确做事的十种武器给自己找个“教父”(1)

    公司里优秀的人很多,各有所长,关键看你自己愿不愿意向别人学。职场的成功者可以教给你专业知识和职场规律,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教你本公司的办事方式和行为准则。这些经验,可以使你更快地了解公司的文化,迅速成长、成熟起来,最终独当一面。    
    没有哪个人生来就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是边走边学。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找个“教父”是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职场上的“教父”有两种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父是你的引路人。每个人在自己前进的路上一定要有人带领,尤其是刚入行的职场新人,一定要有人引导、扶持,否则等你好不容易在摸爬滚打中弄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时,原先与你同一起点的人早就跳了好几级了。自己的努力诚然重要,但是有个懂行的人引领你的话,你就能更快地进入状态而快速地增强自己的实力了。    
    大多数人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赚的钱可能仅够糊口,可是一两年之内差距就逐渐显现出来了。有些人可能慢慢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地增加自己的收入;而有些人却能够在短时间里赚取巨额财富,这不是仅仅靠好学、勤奋就能做到的,这需要过来人的帮忙。过来人知道秘诀,这些秘诀将会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收益。    
    通常一个好的领导者会很愿意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下属分享。你要相信,老板的地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一定会有自己的秘诀。所以,做事时你就要保持一种随时随地虚心学习的心态,并且认真地去学习他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凯文在纽约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后,应聘进了华尔街一家人力咨询公司工作。他在学校学的专业和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公司愿意聘用他是看中了他的亚裔背景,他的汉语、日语都很流利。刚进公司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对他的能力很怀疑,而且不断地压制他。不过幸运的是,大老板却很赏识他,并且耐心地从一点一滴教他,帮了他很大的忙。    
    大老板告诉凯文,要做好人力咨询,首先要建立人才库。这就需要你主动给别人打电话,通过交谈了解对方的情况。起初,凯文不太敢打电话,因为公司处理的业务都是来自华尔街上的大型跨国公司和银行,打交道的人都是华尔街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初来乍到的凯文有些胆怯。尽管如此,老板仍然规定他每天至少要打50个电话,而且耐心地教他打电话时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正是在老板的规范和教导下,凯文才跌跌撞撞地走过了最困难的一段路,这个过程磨炼了凯文的意志,锻炼了凯文的能力。在两年后,凯文做得比当初那个看不起他的顶头上司还要好,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凯文摸索出的一条职场经验是:如果你能收起自己的虚荣心,丢开面子,平心静气地向最优秀的人学习,你就有机会成为第二优秀的人,甚至赶超第一。    
    其次,“教父”是你的保护伞。在日常的工作中,即使你很小心,也难免会有失误,这些失误落在有心人眼里就有可能对你产生致命的影响。如果这时候能有位居上位者相信你的能力,支持你,就算跌了跤你也能有机会站起来。否则,也许会酿成“一步之错,满盘皆输”的惨状。    
    寻找“教父”不提倡拉帮结派,虽然这在职场上在所难免。你必须清楚,没有上司的赏识和支持,很多工作你是无法展开的。当然,要赢得上司的信任和支持,还需要你自己确实有实力才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其碰运气,听天由命,不如在找工作的时候擦亮眼睛,在对方考察你的时候,也注意考察一下公司的领导者和企业文化。    
    


一开始就不要错——正确做事的十种武器给自己找个“教父”(2)

    年轻人总是对未来有着很美好的期望,对自己的能力也很自信,但是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以薪水的高低作为惟一标准来衡量工作的价值。正因这一误区的存在,他们忽略了一项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什么样的老板能发展公司,自己是否能够以老板为师迅速成长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俗话说:“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成功。”年轻人正处在事业的积累阶段,寻找一位好的职业生涯的导师要比短期利益重要得多。因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于是在变相地压制自己的成长,只有懂得随时吸收知识,锻炼自己能力的人才能获得永久的成功。    
    野间城次刚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业务有了很大起色,急需补充人手,于是他在报纸上登了招聘广告。有几位年轻人来应聘。通过交谈,其中两位聪明又很勤奋,给野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打算就从这两个人中选一个。    
    他分别向两个年轻人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并向他们坦言:由于公司刚刚起步,薪水不可能太高。他开出了一个基本月薪,名叫山本的年轻人沉吟了一下,说:“请让我考虑一下再给您答复。”而另一位年轻人中田在听了介绍和开出的薪水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山本很快找到了另外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比野间所给出的要高很多。后来,野间问中田:“我给你的薪水算是比较低的,你不觉得吃亏吗?”中田回答他:“我当然希望能多挣点钱,但是我对你的印象十分深刻,我想我能从你那里学到很多的经验,薪水低一点也值得。从长远来看,这个工作很有前途。”这让野间很欣慰。    
    几年后,中田的月薪翻了十几倍,而且成了野间的合伙人,共同分享公司的利益。而山本在这几年中,频繁跳槽,至今尚未找到归宿,薪水也增长得十分缓慢,能力上也没有大的提高。    
    两个资质差不多,又都愿意努力工作的年轻人,仅仅是因为对工作的认识角度不同,就造成了不同的人生际遇。    
    一般来说,公司里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领导者,一种是下属。大多数领导者都是从基层开始干起的。他们之所以成为杰出的领导者,是因为他们在开始时能够做聪明的跟随者。也就是说,他们选择了比他们强的人作为“导师”。能最有效地跟随领导者的人,往往是能最快发展为有领导才能的人。    
    因此,对于那些野心勃勃、希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说,在起步的时候,做一位跟随者是最聪明的选择。    
    人们常常会有攀比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消极的做法。和伟人比,差距太大的话就会打击你的信心,导致你放弃;和身边的普通人比,往往就会陷入鸡毛蒜皮、勾心斗角之中,这是一种巨大的内耗,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不要消极地同非常成功的人士或者身边任何人去比,而是要以杰出的人为榜样。你希望在你的生活中做到什么,你能够做什么,就动手去做什么,并且要投入你的全部力量。尽量和积极优秀的人交往、相处,学习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处事方式,你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公司里总是有上下级之分的,但是这上下级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信心、有能力的人迟早会出人头地。    
    能不能找到可以遮风挡雨的“教父”,有时候要看机缘;但找一个学习的榜样,则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关键看你是不是能够真正虚心地去向“榜样”学习。榜样树在那里仅仅只是一个目标,一种激励,真正落到实处的还是在于你是否行动起来,以及你行动的方式是否正确。    
    


一开始就不要错——正确做事的十种武器做最重要的事(1)

    虽然卓越的领导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的,然而只要用对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效率的执行者。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要事第一”,忙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千万不可主次不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要妄想可以面面俱到。    
    这是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你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作就够让人头疼的,何况还有工作之外的事情来分散你的精力。所以,要事第一,这是提高你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武器。    
    做最重要的事,这是你拥有执行力的惟一保证。你想做什么,不是问题的关键,任意而为只是人类缺乏控制能力的表现。一个做事情有效率的人,必须清楚需要首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不清楚这个问题,必将导致你的工作低效甚至无效。    
    1945年杜鲁门当选总统时,他原本最想做的事是完成罗斯福总统提出的经济和社会的改革,这些改革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没能最终完成。可是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作为战胜国的美国,首先需要处理的事情是诸如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的关系,日本和德国的重建等国际事务。杜鲁门上任后,意识到了国际事务具有绝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于是他改变了原来的工作安排,把重心放在了国际关系上。杜鲁门的当机立断使他成为了处理外交事务最成功的美国总统。    
    卓越的领导者是需要有超凡魅力的,但是一个有执行力的人,一个高效的人却不需要。从历史上看,杜鲁门并没有超凡的个人魅力,但是他却是最有效率的美国总统之一。    
    “要事第一”的工作原则,也是许多管理专家推崇的工作方法,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为你指引一个确切的方法,促使你有效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查尔斯是一家钢铁公司的总裁,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形势虽然不错,但是在管理上却比较混乱。为了解决运营中效率不高的问题,他专门会见了效率专家艾维。在会谈中,查尔斯坦承,虽然他在公司管理上花了很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