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5-赢得机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115-赢得机会-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前者只会各自为战,一味逞匹夫之勇,愚蠢地以为凭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和危险抗争,当然无法挣脱牢笼;后者则正好相反,面对险境,它们立即团结在一起,抱成一团,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与惊涛骇浪搏斗,终能战胜天灾,劫后余生。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黄蜂和蚂蚁的故事,其意义是深远的:对一个企业而言,团队精神要比精英意识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往往不是自以为是、各自为政的精英,而是一个坚强勇敢、精诚合作的集体。    
    成功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具有团队精神、能够领导一个团队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人。一位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的博士生回忆他和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一起打篮球的经历,令他感慨最深的是鲍尔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早上6点30分,史蒂夫·鲍尔默在开始一天繁忙的商务活动之前,与几个大学实习生组成一支篮球队,和另一支由自己下属组成的队伍开始打一场比赛。“原以为这样的大人物在球场上一定表现得很强悍、很独断,没想到他却时刻注意观察队友们谁在需要他的帮助,总是能很合时宜地把球传到队友手中。” “尽管只是一场内部比赛,而且接下来还有一整天的商务活动,但鲍尔默却表现得一丝不苟。不管是队友进球了,还是出现失误,他都要跑过去或击掌或大声地鼓励。”鲍尔默很快确立了他在队伍中灵魂人物的地位,他的团队意识给在场的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实习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在微软工作的人几乎都具备这种合作精神。    
    可以说,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识、统一行动,当然也就不会有战斗力。    
    正因为团队精神如此重要,是否具有合作精神、是否能够融入一个团队,是公司在聘用人才时最重视的一点。韩国三星公司明确提出他们招收新人时,不仅看重个人能力,更看重其是否具备合作和谦让的美德,是否是和别人一起合作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的人。    
    有一个刚毕业的女生参加麦肯锡的招聘。她的履历和表现都很突出,一路过关斩将,一直到了最后一关。最后一关的题目是小组面试,这个女生伶牙俐齿、抢着发言。在她咄咄逼人的气势下,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几乎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她认为自己在面试的时候表现很抢眼,被录取是十拿九稳的。然而,她落选了。麦肯锡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对此是这样解释的:“这个女生尽管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但是很明显,她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招这样的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    
    许多国际大公司在招聘时,并不仅仅依靠人事部门的选拔,通常还会让将来要与之合作的工作人员分别和应聘者面对面地交流,看这个人是否能和团队中其他人共同相处。曾经有个女孩虽然获得了公司总裁的认可,但还是经历了7次面试才得以进入了这家公司。而这7次中如果有一个人不能接受她,她也无法获得该职位。    
    


自我修炼——决定工作成败的十原则做黄蜂还是做蚂蚁(2)

    团队合作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因为这最多带来“1+1=2”的效果。团队合作的核心优势,在于大家通过工作上的相互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上的差异,在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产生“1+1>2”的绩效。而事实上,两个人若能以团队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绩效明显优于两个人单干时绩效的总和。    
    要达到优势互补,作为团队中的一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自己和对团队其他成员有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团队其他成员的优点。只有当一个人看到其他人的优点,明白别人存在的必要性时,他才会心甘情愿地与别人合作。    
    在我们产生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认同团结和伙伴意识之前,我们无法真正地从合作中获得利益。贪婪和自私在团队合作精神中,没有半点生存空间。有时,人们会因为必须在一起工作,所以产生短期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既不可靠也不长久。通常随着某个具体项目的结束而结束。真正的团队合作必须以“别人心甘情愿与我合作,我也心甘情愿与他们合作”作为基础。是否愿意为他人服务,是测试你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指标。作为团队的一员,你应该积极表现你的合作动机,并随时留意合作关系的任何变化。    
    团队合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合作的成败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态度,所以维系合作关系确是你责无旁贷的工作。    
    一个好的团队并不是自然存在的,它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建设。    
    在团队成长过程中,首要条件是要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没有信任,就无法合作。这种信任关系要靠团队成员共同去创造。信任是一种互动关系,需要每个人具备值得信任的能力和愿意相信别人的心态,相信对方是真诚的,相信对方能够做到。    
    信任是一种激励,信任更是一种力量。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驻中国上海的总经理戴斯蒙德,在APL打了十几年工。他宁愿不做自己的家族生意而为人打工,正是因为APL董事会非常信任他,他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决策权和发展空间。他认为,团队中的信任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互相地鼓励、帮助,彼此共同进步,共同为达成统一目标而努力。    
    在企业里,不少领导者对别人付出信任后常常急切地希望得到回报。当工作进行得不顺利,达不到预期值之后又马上退回来,认为还是不能轻易信任他人。可是,有谁见过教练对运动员说完“我相信你们”之后就离开了比赛现场?对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同样如此,领导一个团队,信任一个团队不是放手不管,信任之后要跟进、要激励、要支持,直到这个团队完成任务。千万不要踏入信任的误区——不负责任。    
    团队精神落实到个人的行动上,最明显的表征就是——奉献精神。团队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要“尽心尽力”,能够主动为整体的和谐而甘当配角,自愿为团队的利益放弃自己的私利。虽然今天日益提倡个性化、讲究个人能力,但是当你身处一个团队,你就必须将自己融入团队,以团队的利益作为自己行为的导向。这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奉献精神。    
    迈克尔·乔丹曾说过一句名言:“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使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好,这就是团队合作的终极目标。套用肯尼迪总统的一句话:不要问团队为你作了什么贡献,先问问自己又为团队作了什么贡献。    
    信息时代的社会分工是越来越细,某个工程或者是某个项目通常需要若干人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得了。因此,在这个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我们只有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主人翁意识,与其他协作的人共同发挥团队精神。    
    只要你拥有正确的心态,团队合作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收到巨大的成效。    
    


自我修炼——决定工作成败的十原则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的组合(1)

    人的一生实际上是由许多分钟组成的,每一分钟你都在成长,每一分钟你都在老去。把时间消磨在玩乐和无所事事上,你所失去的不仅是你花掉的时间和金钱,还失去了你本来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获得的知识和金钱。    
    有一位母亲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她十分珍惜时间,充分抓住每一分钟刻苦自学,后来终于成为大学的副教授。她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你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因此,你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    
    受到母亲的影响,这个孩子也十分珍惜时间。他对花样滑冰非常有兴趣,于是他抓紧每一分钟训练。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他在1981年~1984年连续4次获得世界冠军。    
    在今天这样的网络经济时代,关于时间,最通俗的说法是:“时间就是金钱。”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听听美国著名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如何说的吧:“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 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 个便士而已。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可以挣得的5 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决不是不能升值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如果谁毁掉了5 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经济价值。”所以,时间如此关键,由不得人们随意浪费。如果你想成功,你一定要明白时间的价值,好好管理时间,让它发挥最大的功用。    
    而管理时间是有技巧的,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专门致力于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专家,在分析研究了大量成功领导者的案例后提出,驾驭时间、提高效率的具体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善于集中时间,千万不要把时间平均分配在每一件事情上,而应该把自己有限的时间集中用来处理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你首先要确定什么事情对自己最重要,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美国的管理学家唐纳德·C·伯纳姆在他的名著《提高生产效率》中提出了3条原则来帮助人们判断一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即当你处理任何一件工作时必须自问: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简便的东西代替它?这是每个想要提高时间利用率的人都该借鉴的原则。每天清晨,花十几分钟时间把这一天要做的事按轻重缓急排个序,对提高你一天的工作效率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做、必须做的事立刻去干,不值得做的就要果断放弃。    
    要集中时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说“不”。切忌不可每样工作都抓,要有勇气并机智地拒绝不必要的事及次要的事。许多年前,曾经有过300条鲸鱼突然死亡的报道。生物学家追查这一奇异现象的成因时发现,原来这些鲸鱼是在追逐沙丁鱼时,不知不觉被困在了一个很浅的海湾里。小小的沙丁鱼把一群海上霸主引向了死亡。    
    鲸鱼为了微不足道的目标而空耗了巨大的能量,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难道不足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吗?如果不懂得放弃、拒绝不需要做的事情,什么都想管,什么都想做好,结果只能是因小失大,耽误最重要的事情。    
    不会说“不”,特别容易发生在刚进公司的新人身上。新人为了表现自己,往往把来自于各方的请托都一一不假思索地接受下来,这不是一种明智之举。量力而行地说“不”,才是对人对己的负责态度。如果自己不能胜任请托的工作,不仅徒费时间,还会影响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无论是工作延误还是做得不够好,都会打乱请托人的时间安排,结果造成“双输”。    
    第二,要善于利用零散时间。你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来安排时间,不会总是有整段整段刚好满足你要求的时间等着你使用,工作、生活中往往会有很多零散的时间。有些人觉得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只是很短的时间没什么关系,事实上,短有短的用法。把零散时间用来从事零碎的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自我修炼——决定工作成败的十原则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的组合(2)

    琳达自己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一年大约接150宗案子。她的业务遍及全国各地,所以每年有很多时间必须在飞机上度过。琳达相信和客户维持良好关系是很重要的,于是她常常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写卡片给他们。她说:“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在有限的时间里,找能做的事做,我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了,有何不可呢?”有一次,一位同机的旅客在等候提领行李时上前和她攀谈起来,他说:“我在飞机上注意到你,在两小时二十分钟的旅程中,你一直在写短签,我想你的老板一定以你为荣。”琳达回答:“我就是老板。”    
    不管你多么有效率,多么小心地计划每一件事,可结果总是会有人、有事让你不得不等待:你可能错过公车、地铁、飞机,碰上出其不意的中途休息;你可能是个业务代表,坐在一个买主的接待室里,而他却待在办公室里,不在乎把你晾在那里。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等,你还真无计可施。    
    一般成功人士在这种情况下所做的事是:我带本书;我写东西;我修改报告;我检查我的语音邮件,打电话;我用录音机口述信件…… 反之,遇到这种情况,东张西望无所事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不能有效地利用时间。不要小看那几分钟、几小时的时间,累积起来,你也可以干许多事情。珍惜并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吧,这将使你更容易地驾驭自己的时间。    
    第三,要懂得如何节省时间。歌德曾说:“假如我们有心用对时间,我们有的是。”    
    很多人都有一句口头禅,你想请他帮个忙,或者有什么事情找他,一般他总会讲“我没有时间”。那他到底什么时候有时间呢?成功与失败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总说自己没有时间的人,大多是失败者;而一个成功的人,他一定会说自己能腾出时间来。    
    会做事的人一定懂得节省时间,不会让别人随便耽误自己的宝贵时间。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正是这样一位懂得有效管理时间的人。有一次他必须与一位电视台的总经理和一位大学校长共事,他们两个经常都不能准时。于是,希尔有意结识了他们的执行秘书。他通常事先打电话询问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