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同人)犹有花枝俏 作者:皎月初斜(晋江vip2012-05-15完结,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孝贤同人)犹有花枝俏 作者:皎月初斜(晋江vip2012-05-15完结,种田)-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弘历摇摇头,让永琏和永璜看住两个小的,便牵着素怡的手,慢悠悠的跟在后面散步。天子脚下,京城的治安还是不错的,有侍卫暗卫的双重保护,也不怕几个孩子出问题。
    无巧不成书。这不,温馨甜蜜的约会还没开始,二人世界就被打破了。弘历瞧着新上任的翰林院庶吉士,举着烟杆子抽得香的纪晓岚,恨不得把他发配出京,眼不见心不烦。小月说的没错,那个大烟袋真是碍眼之极,抽烟的嘴也吐不出象牙来。
    若是纪晓岚知道皇帝这样腹诽他,必定会笑呵呵的回一句,“微臣是人非象,微臣的嘴自然不是大象嘴,微臣的嘴里当然吐不出象牙,莫非皇上见过能吐象牙的嘴?”看我绕不晕你。
    听听,这得多讨厌啊。丝毫不知被嫌恶的纪晓岚很乖觉,磕干净烟灰收起烟杆,三步并做两步上前拱手,夸张的请安,“哎呀呀,小人在这里向老爷夫人请安了。老爷夫人,这是出来逛街?”
    “废话少说,”弘历不耐烦的挥挥手,像在赶一只苍蝇,“你有事就去忙吧。”迅速远离爷的视线,否则爷叫你吃不完兜着走。
    “这……”纪晓岚吞吞吐吐的,脚掌生了根似的,杵在那儿半天不动弹。
    “纪先生,你跑那么快干嘛?”小月抓着只扑腾的母鸡赶上来,“我买只鸡的时间,转眼你就不见了。”大街上人来人往,神经大条的杜小月,一时间倒没有看见皇帝一行人。
    纪晓岚的脸皱成一团,拱手致歉,“请老爷夫人原谅小人一回。”转过身,义正言辞的指责小月,“我纪晓岚乃堂堂大清官员,手里提只鸡简直是有辱斯文。老爷夫人在这里,你还不赶快把鸡放下,过来请安?”
    “怎么就有辱斯文哪?你难道不吃饭喝汤呀!”杜小月转眼瞧见义兄和义嫂,顿时有了底气,把母鸡往纪晓岚怀里一塞,双拳一抱,行了个江湖礼节,“义兄,姐姐,你们怎么出来了?”
    杜小月像个开心果,素怡看见她就乐,“出来看看你呀,最近怎么没来看我?额娘和你小侄女都天天念叨你呢。”
    小月羞愧的揪揪耳际的小辫子,“阿姐来京城了,我陪她熟悉熟悉地方。京城好玩的地方多着呢,要是瑜儿能出来,我就带她一起去玩了。”
    “小月姐姐,你是在说我吗?”瑜儿拿着个猴子面具,从弘历身后冒出来。“瑜儿就在这里,带我去玩吧!我还从来没在京城玩过呢。”
    “好”,小月正欲脱口而出,纪晓岚立刻把鸡扔给她,堵住她的嘴,“天色已晚,莫愁等着你买菜回家煮饭。”又向瑜儿赔礼,“大小姐恕罪,这玩耍一事,不如改日再说?”
    瑜儿娇宠长大,却非蛮横无知的贵女。闻言怏怏的垂下脑袋,十分失落。弘历心疼得不行,抚着她的包包头安慰,“乖囡囡,待会咱们去郭罗妈妈家,你不是很想念郭罗妈妈么?那里有很多表哥表弟陪瑜儿玩耍哦。”
    “哇,阿玛最好了,瑜儿喜欢你。”瑜儿放出糖衣炮弹,哄得弘历龙颜大展,又扭头对素怡笑,“额娘也很好,瑜儿最喜欢额娘!”
    弘历眉开眼笑,宠爱的抱起女儿,“先去这位纪叔叔家看看怎么样?你不是一直问阿玛,杜甫诗里的茅屋是什么样吗?纪叔叔的家就是‘茅屋’了。”
    瑜儿同情的看向纪晓岚,“纪叔叔好可怜,阿玛你多赏他些银子,让他修修房子吧。”屋子太破,睡不好觉,怎么为大清尽忠呢?
    “老爷,小人的家是‘草堂’,不是‘茅屋’。”纪晓岚弱弱的为纪府正名,见皇帝虎目一瞪,马上转变口风,“大小姐心地善良,小人多谢大小姐。”
    纪晓岚二十出头,整日做落魄才子打扮,命名为“阅微草堂”的纪府,虽不至于像个“茅屋”,但比起京城的其他官邸,算是比较朴素简陋。
    “小人家房舍简陋,还请老爷夫人、少爷小姐别嫌弃。”纪晓岚一边赔罪,一边推开木门,扯着嗓子喊,“莫愁,花婶,家里来客人啦。”
    从厨房里走出一位高挑艳丽的美人,脸若满月,杏眸圆亮,黑发似缎,眉目间英气勃勃,行走间步伐开阔,不似一般闺阁女子。
    小月跑过去,将母鸡塞给花婶,拉着莫愁到了素怡跟前,“义兄,姐姐,这就是我阿姐莫愁,是个武功高强的侠女!”
    又为莫愁介绍弘历几人,“这是我义兄,阿姐见过的;这位温柔美丽的夫人,是我的义嫂;这三位公子,”指的是永璜三人,“聪明伶俐,是我的干侄儿;这位机灵漂亮的小姑娘,是我的小侄女。”
    瑜儿搂着弘历的脖子,可爱的眨眨大眼睛,“小月姑姑,瑜儿也有个姑姑叫莫愁呢,这位姑姑也叫莫愁吗?”
    小月点头,“对啊,巧得很。”她在长春宫见过莫愁,莫愁的厨艺好得没话说,和阿姐一比,算是各有千秋。
    莫愁心思细腻,行个女儿家的福礼,给众人请了安。
    “莫愁姑娘别见怪,瑜儿被我和她阿玛宠坏了,言语间多有冒犯。”素怡浅浅一笑,“常听小月说起你,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巾帼不让须眉。”
    弘历一句话不说,微笑着听妻子寒暄。
    纪晓岚打着哈哈,引着他们进了正房,“老爷,夫人,快请上座。小月啊,你去泡些好茶来。”
    正房摆着一套酸枝木家具,墙上挂着几副字画,博古架上几件青花瓷器,都是些普通货色。都说文官清廉,草堂当真朴素得紧。
    侍卫留在外面,弘历一家六口,包括吴书来和莫忧,几人一进屋,宽阔的正房即刻拥挤了。纪晓岚身为主人,陪侍在侧。
    永琏环视四周,视线落在一副草书上,“纪大人,这是纪老爷的墨宝?”
    “二少爷好眼力。”纪晓岚夸赞道,好话张口就来,“这正是家父所书。”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
    “纪大人过奖。”永琏的表情淡然,回到座位。
    待莫愁和小月端上茶来,弘历喝着所谓的“好茶”,暗自下定决心,要把纪晓岚放个外任,离京城越远越好,看着他那个穷酸样,实在太闹心了。
    马车平稳的行驶在官道上,弘历夫妻各自拥着一双小儿女,静静的坐在车厢里,永璜和永琏兄弟骑马在侧。空旷的街道上只余马蹄哒哒的声响。
    永琮到底是个小孩子,疯玩了一天,精疲力尽,正在素怡怀里呼呼大睡。瑜儿也好不了多少,坐在弘历的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素怡闭目养神,脑海里回忆额娘说的话,无奈的妥协了。弘历作为皇帝,肯放□段,讨她的欢心,请求她的原谅,她也不能太拿乔了。说实话,她不爱这个男人,所以谈不上怨恨。可惜,那个青楼女子的出现,打破了夫妻默契。历经数年光阴,她对身旁的丈夫,建立起的信任感,顷刻间烟消云散。
    从本质上来说,素怡是个冷心冷情的女人。缘于前世的经历,她对男女之情看得极淡,对男人的忠贞度没有信心。她的心包裹在厚厚的冰层中,仿佛一颗永远捂不热的寒玉。即使她在微笑,也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先皇夸她稳重,“处变不惊,泰然自若,冷静理智。”
    太后赞她贤惠,“不骄不妒,国母胸襟,气度俨然。”
    后妃称她端庄,“宽容大度,不偏不倚,以理服人。”
    看吧,作为一个贤后,她能和逢场作戏的丈夫使小性子么?不能,她也不需要。只是,偶尔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幻想,如果回到现代,回到十八岁,她还会答应父亲,与那个风流的三少订婚么?




乾隆朝首次秋狩

“哇哇……”
    “呜呜……”
    午后寂静的长春宫,响亮的婴儿哭声惊起飞鸟昆虫无数。
    东次间里,两个奶嬷嬷从迷糊中惊醒,迅速上前,一人抱住一个小祖宗,摸摸小屁股,“小阿哥尿湿了。不哭,不哭啊,嬷嬷给你换尿布。”
    另一个奶嬷嬷抽出湿润的尿布,轻微摇晃着怀里的小格格,“小格格也不哭,在床上躺一躺,马上就好。”说着接过宫女递过的干净软棉布,小心翼翼的给婴儿换上。
    “是小阿哥和小格格醒了吗?”莫忧徐步走来,凑近看了看婴儿,两位小主子的脸蛋红扑扑的,犹带午睡后的迷糊。
    屋内的人都朝她福了福身,笑着请安,“姑姑午安。”
    小阿哥永瑞揉揉眼角,双腿一个扑腾,便把小被子踢开,张开双眼就喊,“娘……娘,永瑞要。”
    双胞胎心有灵犀,小格格笑嘻嘻的说,“要娘……”永瑞是个淘气包,琦儿却是个乖宝宝,逢人就给笑脸,毫不吝啬。
    皇太后每次见了琦儿,搂着抱着疼爱之极,直夸小孙女儿为蜜糖,甜得叫人疼到心坎里去,所以琦儿便得了个糖糖的昵称。
    莫忧就哄两个快满周岁的娃娃,“小主子们别急,肚子饿不饿,先吃些牛奶好不好?”自有小宫女端了两杯牛奶,奶嬷嬷忙把小主子抱到特制的婴儿椅上,慢慢的喂了二人。
    永瑞喝了一半,便怎么也不肯再吃,小脸朝旁边一偏,很有气势的拒绝,“不!”
    奶嬷嬷便哄着他,“小阿哥再吃些吧,你看小格格胃口多好,吃得多香呀!”
    永瑞闻言朝妹妹一看,妹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乖乖的张开小嘴等着勺子。琦儿咽下嘴中的牛奶,朝哥哥露出个甜笑,“哥,好吃。”
    “糖糖,乖。”永瑞回以一笑,勉强又喝了几口牛奶。胃里有了东西,精神百倍,高声叫着妹妹一起,“糖糖,找娘。”
    “嗯。”琦儿也不肯在吃,点点头,扯着嬷嬷的袖子,认真的说,“找娘。”
    “哎。”嬷嬷忙答应,把奶盅搁在一边,抱起小格格就走,“嬷嬷就带格格去找皇后娘娘。”
    西暖阁里,帝后午睡初醒。
    弘历见两个小心肝叫着“阿玛,娘娘”,在奶嬷嬷怀里支着双手要抱抱,便理理衣服,一手抱起一个孩子,亲亲他们的嫩脸,“宝贝们睡醒啦?肚子吃饱了没有?”
    两个奶嬷嬷垂头避过,在角落里充木头人去了。莫忧端了菊花茶给帝后,恭敬回道,“回皇上的话,小主子们用了大半盅牛奶。”
    永瑞被弘历的胡子一扎,眉头一皱,就蹬着双腿,要下来自己玩,“阿玛,下来。”
    琦儿双手覆盖着小脸,委屈的撅嘴,“阿玛,痛痛。”
    弘历把儿子放在炕上,心疼的搂着女儿,“糖糖哪里痛?给阿玛看看,阿玛给你吹吹。”
    琦儿放开小手,左颊的皮肤红红的,显然是被胡子扎到了,“这里,吹吹。”
    素怡把调皮捣蛋的儿子抱过来,碰碰他的小鼻子,“小五痛不痛?”
    永瑞把布老虎的双腿扯成“一”字,头也不抬的回答,“小五,不痛,妹妹,痛。”女孩子娇气,他是男孩子,当然不怕痛。
    素怡最了解小儿子的脾气,闻言呵呵呵的笑起来,看向女儿,“糖糖过来跟哥哥一起玩布娃娃好不好?”拿起一个穿粉裙子的布娃娃晃了晃。那布娃娃是仿照唐朝仕女的形象而制,颜色鲜艳漂亮,手工也很精致。
    “好!”琦儿眼睛一亮,霎时忘记了疼痛,朝弘历挥挥手,“糖糖,下去。”
    弘历依言放了女儿,端着茶杯喝了口茶,“一转眼,永瑞和琦儿都快周岁了……”弘历叹口气,问妻子的意见,“咱们秋天去塞外秋狩,带着几个孩子,你不是一直想看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么?将近二十年时间没去,蒙古那边又要不安分了。”
    “听说那里有塞上江南呢!”素怡双眸里闪过光彩,塞外的天空更高远明亮,空气更清新纯净,总比憋闷的紫禁城好。“好,咱们一家子都去!”
    迎着秋阳,旗帜招展,马蹄哒哒,尘土飞扬,长龙似的队伍迤逦在大道上。
    “皇上,皇后娘娘。”吴书来站在天子的马车外,背后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有半个时辰就到驻地了,帐篷已经扎好,蒙古王公们在围场迎驾。”
    乾隆此次秋狩,游猎尚在其次,最重要的目的,是与蒙古各部联络感情。先帝爷在位十几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出门游玩,所以塞外秋狩停了十几年。十几年时间,蒙古和大清的关系淡化了许多,这并不是乾隆喜闻乐见的。
    木兰围场自康熙二十年建立以来,就成为了清朝皇家猎苑,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草原。
    “知道了。”弘历搁下御笔,低声应了。双胞胎正在小塌上呼呼大睡,素怡一边照看儿女,一边拿着本《三国志》阅读。
    到了驻地,大家收拾行李,搬进了帐篷。素怡还是第一次住帐篷,挺新奇的参观了下。皇后的帐篷规格,只比皇帝的次一点,占地宽广,里面装饰华美精致,甚至分了前厅和后室。
    双胞胎跟素怡一起住,永琮和永琏一起住,至于大格格瑜儿,则在避暑山陪伴皇太后。各项物品归置整齐,素怡把双胞胎叫起来加餐,永琏和永璜便带着永琮过来请安,说是要带弟弟妹妹去见识草原。
    “不愧是做兄长的,难得你们的心意。”素怡看着几个阿哥,点点头同意了,“让莫失莫忘同去,多带些侍卫,不要走远了,出去逛逛也好。”
    几个小的自是答应了,双胞胎听说要出去玩,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可是在马车里憋坏了。莫失莫忘忙央着几个阿哥格格出去,还带着一群御前侍卫。
    送走几个儿女,吴书来过来禀报,“皇上请皇后娘娘准备一下,今晚要举行晚会,设宴招待蒙古王公以及福晋们。”
    “嗯,本宫知道了。”素怡整整头发,吩咐莫忧开箱笼准备服饰。她要接待蒙古女眷们,任务也不轻巧。幸而她蒙古语说的不错,对蒙古各部的资料也熟悉。
    晚间,旅途的疲惫一去,大家恢复了精神,便热热闹闹的参加宴会。蒙古王公们参拜帝后,免不了说一些场面话,表示大清和蒙古的友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